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指导书

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指导书常水位标高:11m荷载取值:每根桩顶处:两跨汽车活载反力N5=841.39KN,两跨人群活载反力N5r=56.77KN;一跨汽车活载反力N6=639.14KN,一跨人群活载反力N6r=28.39KN,弯矩可由支座偏心0.25m 计算;制动力H=30KN;纵向风力:盖梁部分2.6KN;对桩顶力臂6.55m墩身部分2.5KN;对桩顶力臂3.00m盖梁和柱均采用C30混凝土,fcd = 13.8MPa, fck=20.1MPa, Eh=3.00×104MPa。
桩基采用C25混凝土,fcd =11.5MPa, fck=16.7MPa, Eh=2.80×104MPa。
一、桩长及桩底标高的确定:(最不利布置取两跨活载)根据地基土基本资料该处桩基经过土层包含两层,均为黏性土,暂不考虑浮力。
钻孔灌注桩基础成孔直径为设计直径增加5cm,在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63-2007)第5。
3。
3条公式确定承载力时按成孔直径计算桩的周长。
最大冲刷线以下桩身自重与置换土的重量的差值[(γ桩-γ土)*A*h)]作为外荷载考虑。
由单桩受到的全部竖向荷载Nh等于桩的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得到桩长,取稍大于上述值的数值作为桩长,并确定桩底标高,并验算实际桩长时抗力系数取1.25, 若1.25*[Ra]>Nh,即满足要求。
二、桩的内力计算1.确定桩的计算宽度b12.计算桩的变形系数:参见《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 63-2007)附录P 。
3. 计算墩柱顶的外力,,i i i P Q M 及最大冲刷线(局部冲刷线)处的桩上的外力000,,P Q M (最不利布置取一跨活载),先求墩顶处的外力,再换算到局部冲刷线处。
上述外力计算时需要进行荷载组合(参见《通用规范》18页),取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结构重力的分项系数取1.2;汽车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1,人群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本设计中考虑了汽车荷载,人群荷载,风荷载,制动力,注意组合系数的选取(0.8;0.7;0.6)。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任务书 (3)1.1 设计目的 (3)1.2 设计任务 (3)1.2.1 设计资料 (3)1.2.2 地质资料 (3)1.2.3 材料 (4)1.2.4 基础方案 (4)1.2.5 计算荷载 (4)1.2.6 设计要求 (6)1.3 时间及进度安排 (6)1.4 建议参考资料 (6)2 设计指导书 (8)2.1 拟定尺寸 (8)2.2 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2.2.1 荷载计算 (8)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2.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3 设计计算书 (13)3.1 设计拟定尺寸 (13)3.2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3.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3.4 桩基设计与验算 (20)3.4.1 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3.4.2 桩的内力计算 (21)3.4.3 桩身配筋计算 (24)4 钢筋构造图 (29)4.1 钢筋用量计算 (29)4.1.1 纵筋用量计算 (29)4.1.2 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4.1.3 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4.1.4 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4.1.5 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4.1.6 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4.1.7 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4.1.8 钢筋总用量 (30)4.2 配筋图 (30)4.3 三视图 (30)4 参考文献 (31)1 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设计任务书1.1 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单排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1.2 设计任务: 1.2.1 设计资料:我国某公路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所示。
推荐-桥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设计 精品

基础工程20XX年6月27日c) 制动力 T=45.00 kN,对桩顶力臂6.197m; d)纵向风力:盖梁W 1=2.65 kN,对桩顶力臂5.45m 墩身W 2=2.35 kN, 对桩顶力臂2.45m;地质条件:(为方便学生查教材上图表及一生一题,地质条件与实际工程不同) 最大冲刷线于河床下2.8m,地基土上层为硬塑黏性土, 地基土比例系数m =15000kN/m 4, 桩周极限侧摩阻力τ=55 kPa ,下层为密实粉砂,[δ0]=327kPa ,桩周极限侧摩阻力τ=87 kPa;地基土平均有效重度γ1=8.0 kN/m 3(已考虑浮力)。
二.确定每根桩桩顶受力P 、Q 、M 及地面或局部冲刷线处的横向荷载Q 和M 。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0-20XX )第1.0.5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结构构件自身承载力应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验算。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XX )第4.1.6条。
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取1.4,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1,当除汽车荷载外尚有两种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当除汽车荷载外尚有三种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
P=1.2×(834.53+183.1)+1.4×409.21=1794.05(kN) Q=0.7×(1.4×45+1.1×2.65)=46.14(kN)M=1.4×126+0.7×{1.4×45×(6.197-4.9)+1.1×[2.65×(5.45-4.9)-2.35× (4.9-2.45)]}=239.15(kN) 换算到局部冲刷线处:Q O =0.7×[1.4×45+1.1×(2.65+2.35)]=47.95(kN)M 0=1.4×126+0.7×[1.4×45×(6.197+4。
[精品论文]钻孔灌注桩、双柱式桥墩的计算
![[精品论文]钻孔灌注桩、双柱式桥墩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c1cf7483186bceb18e8bb7d.png)
第二部分 钻孔灌注桩、双柱式桥墩的计算第一节 设计资料一、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 设计荷载:城-A;桥面净空:净-7.75附(0.35+0.5)m 安全道; 标准跨径:l b =20m ,梁长19.96m ; 上部构造:钢筋混凝土T梁。
二、水文地质条件 见地质报告。
三、材料钢筋:盖梁主筋用II 级钢筋,其它均用I 级钢筋;混凝土:盖梁用30号,墩柱、系梁及钻孔灌注桩用25号。
四、计算方法:极限状态法。
五、桥墩尺寸:考虑原有标准图,选用如图2-1所示结构尺寸。
六、设计依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第二节 盖梁计算一、荷载计算1、上部构造恒载见表2-1。
2、盖梁自重及内力计算(图2-2)见表2-2。
图2-1 (尺寸单位:cm)表2-1盖梁自重及产生的弯矩剪力计算 表2-2q 1+q 2+q 3+q 4+q 5=113.10kN 3、活载计算图2-2 (尺寸单位:cm)(1)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对称分布时,用杠杆法计算;荷载非对称分布时,用偏心压力法计算。
a 、单列车,对称布置(图2—3)时: η1=η4=0η2=η3=0.5×(0.909+0.091)=0.5000b 、双列车,对称布置(图2—4)时: η1=η4=0.5×0.614=0.307η2=η3=0.5×(0.386+0.795+0.205)=0.693c 、单列车,非对称布置(图2—5)时由∑±=221a ea n i i η,已知03.2,4==e n∑=+⨯=2.24)30.310.1(22222a 则:527.02.243.303.2411=⨯+=η 342.02.241.103.2412=⨯+=η067.02.241.103.2413-=⨯-=η252.02.243.303.2414-=⨯-=η d 、双列车,非对称布置(图2—5) 由∑±=221a ea n i i η,已知48.0,4==e n ,∑=2.2422a则:090.02.243.348.0411=⨯+=η;047.02.241.148.0412=⨯+=η 003.02.241.148.0413=⨯-=η; 040.02.243.348.0411-=⨯+=η (2)按顺桥向活载移动情况,图2-3 (尺寸单位:cm)号梁号梁图2-4 (尺寸单位:cm)图2-5 (尺寸单位:cm)行车方向尺寸单位:m图2-6 (力单位:kN)求得支座活载反力的最大值。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1、设计资料(1)设计题号6,设计轴号○B (○A 轴、○C 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A 轴荷载:N k 165V m kN 275M kN 2310F kk k =∙==;; ○B 轴荷载:N k 162V m kN 231M kN 2690F kk k =∙==;; ○C 轴荷载:N k 153V m kN 238M kN 2970F kk k =∙==;;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A 轴荷载:N k 204V m kN 286M kN 2910F kk k =∙==;; ○B 轴荷载:N k 188V m kN 251M kN 3790F kk k =∙==;; ○C 轴荷载:N k 196V m kN 266M kN 3430F kk k =∙==;; (4)工程地质条件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ak f =95kPa 。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65kPa 。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k f =110kPa 。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4.2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165kPa 。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ak f =280kPa 。
(5)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5m ,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6)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7)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0m ,宽9.6m 。
室外地坪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下:2、灌注桩基设计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 ,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任务书课程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学部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填写时间一.课程设计题目:公路桥梁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二.适用专业、班级、时间:张家界学院学院建筑工程专业三.课程设计目的及任务:(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二)设计任务:1.设计资料:⑴地质与水文资料最大冲刷线位于河床线下 2.8m,地基土上层为硬塑粘性土,其地基比例系数m=15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60kPa;下层土为中密砾砂: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50kPa;容许承载力[σ0]=220kPa;地基土的平均有效重度γ′=8.0kN/m3;(已考虑浮力),地面标高为342.00m,常水位标高为344.00m,最大冲刷线标高为339.20m。
⑵桩、墩尺寸与材料墩帽顶标高为350.00m,桩顶标高为344.00m,墩柱顶标高为348.90m。
墩柱直径 1.0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弹性模量E H=2.6*107KN/m2.⑶荷载情况桥墩为双柱式桥墩,桥面净宽7m,附0.75m人行道,人行荷载3.00KN/m2,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
上部为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每根桩上承受的荷载(标准值)为:①两跨恒载反力:N1=1***.53KN②盖梁自重反力:N2=183.10KN③系梁自重反力:N3=48.00KN④一根墩柱自重:N4=187.30KN⑤桩每延米自重:16.96KN/m(已扣除浮力)⑥活载反力a.两跨活载反力:N5=536.68KNb.单跨活载反力:N6=409.21KN车辆荷载反力已按偏心受压原理考虑横向分布的分配影响。
N6在顺桥向引起的弯矩M=126.00KN.m。
c.制动力T=45.00KN,作用点在支座中心,距桩顶距离为6.197m。
d.纵向风力盖梁部分W1=2.65KN,对桩顶力臂为5.45m。
灌注桩课程设计6A

灌注桩课程设计 6 A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注桩的基本概念、类型、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1)了解灌注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掌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熟悉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各种灌注桩的施工图;(2)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桩施工方案;(3)具备对灌注桩施工质量进行评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2)培养学生遵守施工规范,注重安全的原则;(3)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4.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1周: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第2周: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3周: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第4周: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灌注桩施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实验法: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或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灌注桩施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安排现场观摩或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任务书 (3)设计目的 (3)设计任务 (3)设计资料 (3)地质资料 (3)材料 (4)基础方案 (4)-计算荷载 (4)设计要求 (6)时间及进度安排 (6)建议参考资料 (6)2 设计指导书 (8)拟定尺寸 (8)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荷载计算 (8)%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3 设计计算书 (13)设计拟定尺寸 (13)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桩基设计与验算 (20)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桩的内力计算 (21)桩身配筋计算 (24)4 钢筋构造图 (29)…钢筋用量计算 (29)纵筋用量计算 (29)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钢筋总用量 (30)配筋图 (30)三视图 (30)4 参考文献 (31)1 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单排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设计任务:¥设计资料:我国某公路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所示。
其上部结构为28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型梁桥,桥面宽7米。
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
(单位:mm)地质资料:标高米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m3,土粒比重G=,天然含水量ω=21%,ωL=%,ω;m=7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40kPa;P=%标高米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m3,土粒比重G=,天然含水量ω=%,ωL=%,ωP=%, m=15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65kPa;[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荷载计算
浮力的考虑参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2.4条
墩柱自重应考虑常水位和最低水位两种情况。
钢筋混凝土重度取25KN/m3;有效重度取15KN/m3。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参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1有关条款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1.0.5条~1.0.11条有关条款。
(1)计算桩的计算宽度
圆形截面桩:
(2)计算桩土变形系数,并判断桩是否为弹性桩
(3)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顶荷载
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1.0.5条规定基础结构设计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本设计不考虑)进行验算。控制荷载应取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能产生最大弯矩及相应轴力较小的工况进行验算。
⑦水平荷载:
a.制动力:T=45.00KN,作用点在支座中心,距桩顶距离为12.6m。
b.纵向风力:
盖梁部分W1(见下表),对桩顶力臂为11.62m。
墩身部分W2(见下表),对桩顶力臂为4.96m。
荷载分组编号(学号个位)
G1
G7
M
荷载分组编号(学号十位)
W1
1
2415
400
135
0
5.2
2
2415
②桩身强度计算,求出桩身弯矩图(用坐标纸绘制)定出最大桩身弯矩值及其相应的截面和相应轴力,配置钢筋,验算截面强度,计算出主筋长度,螺旋钢筋长度,钢筋总用量。
③验算墩顶纵桥向水平位移。
④绘制桩基布置图及桩身配筋图。
⑤全部设计计算工作、设计计算书编写在一周内完成(按五天计),严禁相互抄袭。
⑥全部设计文件采用课程设计专用设计用纸和课程设计资料袋。
⑦水平荷载:
制动力:
风力:
内力
荷载名称
常水位
最低水位
N
(kN)
H
(kN)
M
(kN.m)
N
(kN)
H
(kN)
M
(kN.m)
1
永久作用G1+G2+G3+G5
1661.45
0
0
1693.00
0
0
2
汽车荷载,双跨
536.68
0
0
536.68
0
0
3
汽车荷载,单跨
400
0
135
400
0
126
4
制动力04557045567
5
风力W
0
8.2
75.30
0
8.2
75.30
3.3荷载组合计算
3.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①常水位(N)
(1)
(2)
(1)
(2)
②常水位(H)
③常水位(M)
④最低水位(N)
(1)
(2)
(1)
(2)
⑤最低水位(H)
⑥最低水位(M)
3.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①常水位(N)
②常水位(H)
③常水位(M)
G—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
R—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抗力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5.3.7条规定取值。
[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由于γR取值不同,应取永久荷载+汽车荷载及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两种工况验算。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2.5计算荷载
①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1(见下表)
②盖梁自重G2
③局部冲刷线以上一根桩重G3
最低水位:,常水位:
④桩自重G4
⑤横系梁自重G5
⑥汽车荷载-Ⅱ级(活载)在墩柱顶的反力
双孔布载G6 =536.68KN,单孔布载G7(见下表)
车辆荷载反力已按偏心受压原理考虑横向分布的分配影响。
G7在顺桥向引起的弯矩(见下表)
④最低水位(N)
⑤最低水位(H)
⑥最低水位(M)
常水位荷载组合
常水位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N
(kN)
H
(kN)
M
(kN.m)
N
(kN)
H
(kN)
M
(kN.m)
1+2
2745.09
0.00
0.00
2037.12
0.00
0.00
1+3
2553.74
0.00
0.00
1941.45
0.00
88.20
2单排桩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2.1拟定尺寸
桩径:参考选择范围:1.2m~1.6m。
桩长:据所选定的持力层选择。
摩擦桩的桩长不应小于4m,桩底端部应尽可能达到该土层的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一般不宜小于1m。
横系梁:梁高取(0.8~1.0)d;梁宽取(0.6~1.0)d。详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5.2.5条第3款
1.3时间及进度安排:
1)布置设计内容及准备相关参考书、设计规范:0.5天
2)荷载计算及组合:0.5天
3)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力验算:0.5天
4)配筋计算及墩顶位移验算:1天
5)设计校核:0.5天
6)完成设计说明书:1天
7)完成设计图纸。1.天
1.4建议参考资料
ⅰ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2.5计算荷载…………………………………4
1.2.6设计要求…………………………………6
1.3时间及进度安排………………………………6
1.4建议参考资料…………………………………6
2设计指导书…………………………………………8
2.1拟定尺寸………………………………………8
2.2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8
(单位:mm)
1.2.2地质资料:
标高30.00米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18.5KN/m3,土粒比重G=2.70,天然含水量ω=21%,ωL=22.7%,ωP=16.3%;m=7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40kPa;
标高30.00米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19.5KN/m3,土粒比重G=2.70,天然含水量ω=17.8%,ωL=22.7%,ωP=16.3%,m=15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65kPa;[σ0]=350kPa。
1+2+4+5
2745.09
50.41
613.64
2037.12
51.15
623.48
2519.69
69.31
851.78
1+3+4+5
2049.74
50.41
613.64
1941.45
51.15
93.65
2385.74
69.31
984.08
最低水位荷载组合
最低水位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ⅱ《结构设计原理》凌治平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ⅲ《基础工程》凌治平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ⅳ《桥梁工程》
ⅴ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
4.1.4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29
4.1.5加劲箍筋用量计算………………………29
4.1.6定位钢筋用量计算………………………30
4.1.7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30
4.1.8钢筋总用量………………………………30
4.2配筋图…………………………………………30
4.3三视图…………………………………………30
3.4.2桩的内力计算……………………………21
3.4.3桩身配筋计算……………………………24
4钢筋构造图…………………………………………29
4.1钢筋用量计算…………………………………29
4.1.1纵筋用量计算……………………………29
4.1.2普通箍筋用量计算………………………29
4.1.3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29
1+2
1+3
1+2+4+5
Nmax
H
M
N
H
Mmax
1+3+4+5
Nmax
H
M
N
H
Mmax
最低水位荷载组合
最低水位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N
(kN)
H
(kN)
M
(kN.m)
N
(kN)
H
(kN)
M
(kN.m)
1+2
1+3
1+2+4+5
Nmax
H
M
N
H
Mmax
1+3+4+5
Nmax
H
M
N
H
Mmax
4参考文献………………………………………………31
1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设计任务书
1.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单排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