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存在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品管圈现况把握阶段常见问题解析

品管圈现况把握阶段常见问题解析

《中国医院管理》第41卷第3期(总第476期)2021年3月品管圈现况把握阶段常见问题解析**基金项目:清华大学国际深圳研究生院青年基金项目(2218725THU)①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2通信作者:刘庭芳;E-mail:******************* 张丹①严越①刘庭芳①摘要“现况把握”属于医院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目标设定”和“解析”阶段的重要基础,—定程度上影响着品管圈活动的最终效果。

通过分析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预审的154例问题解决型品管圈参赛圈组资料,就目前医院问题解决型品管圈“现状把握”阶段的改善前流程图、查检表与数据收集、柏拉图与改善重点等手法和步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探讨现况把握阶段实施的改善建议,从而使医院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的现况把握环节更加规范、严谨与有效。

关键词品管圈现况把握流程图查检表柏拉图中图分类号R197.3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329(2021)03-0042-04Analysis of Mai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Control Stag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ZHANG Dan, YAN Yue,LIU Ting-fang//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2021,41(3):42-45Abstrcct Curr e nt situation control,which affects the final resul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is the key step of problm solving QCC activitiis and the fundamental step of“goal setting”and“analysis”.Through analyying 1554problem solving QCC ccses from the proliminaro examination from5th to7th national QCC competition of Chi­nese hospithV,the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n of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cuu c nr s0eaeon conhoy of problem solving QCC in Uewchart drawing,checklisr making,data0011011^and Paoto improvemenr.Thin paper also dincussed the suggesOons for the“cu c nr siteation。

品管圈:对策实施与检讨

品管圈:对策实施与检讨

展望品管圈活动的未来发展,制定下一阶 段的计划和目标。
02 品管圈概述
品管圈的定义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定义: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 (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 及课题。
可衡量性。
对策实施步骤
制定实施计划
资源准备
明确对策实施的时间表、 责任人和所需资源。
根据实施计划,准备所 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等资源。
实施对策
按照实施计划,逐步推 进对策的实施。
跟踪监控
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 注实施效果,及时发现 问题并调整实施策略。
对策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团队协作
对策实施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协 作,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强化跨部门合作 建议企业强化跨部门之间的合作 与协调,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品 管圈活动的发展。
加强团队建设与培训 建议企业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 队成员的品管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培训和学习交流,促进 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承。
推动创新发展 鼓励企业积极推动创新发展,探 索新的品管方法和技术,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对策制定
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原因并制定相 应对策,如加强原材料检验、提高生 产员工技能等。
实施过程
按照对策计划逐步推进,包括培训员 工、优化生产流程等。
效果评估
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客户投诉率 下降,企业效益增加。
案例二:某医院品管圈对策实施与检讨
01
02
03
04
问题提出

品管圈基本概念

品管圈基本概念

品管圈的常用工具与技术
01
排列图
02
因果图
03
散布图
04
控制图
05
直方图
用于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 主要问题,确定重点和优 先顺序。
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找 出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 关系,判断其相关程度。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和 问题。
用于表示数据分布情况, 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 散程度。
品管圈活动通常涉及大 量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以提供对问题的深入理 解和解决方案的有效依 据。
品管圈的重要性
• 品管圈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通过员工的自动自发和团队合作,品管圈能够及时发现 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 品管圈活动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和个人参与感, 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04
品管圈的应用范围与案例分 析
品管圈的应用范围
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品管圈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和生产效率提升。例如,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通 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服务业
在服务业中,品管圈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院、银行、餐饮等行业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 户满意度。
实施效果不佳
有时候即使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导致实施效果不佳。因 此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和考核,以确保改进方案得以有效实施。
THANK YOU.
随着企业对于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品管圈的应用范围和深度 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品管圈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品 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 品管圈也将更加注重跨部门和跨组织的合作与协同。

QCC品管圈现状管理分析资料

QCC品管圈现状管理分析资料

QCC品管圈现状管理分析资料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当前QCC品管圈的现状管理情况,通过对QCC 品管圈的定义、目标、成员组成和活动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以期为提升QCC品管圈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提供一些建议。

1. 引言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即质量控制圈,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集体学习、集体备课、集体活动和集体研讨等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的方法。

QCC品管圈是指在组织中成立的一支或多支QCC小组,用于解决质量问题、提高质量水平和推动持续改进。

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重视QCC品管圈的建设和管理,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浮现,这就需要对QCC品管圈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QCC品管圈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团队或小组,它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改进机制。

在企业中,QCC品管圈通常由一些志愿者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共同致力于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绩效。

QCC品管圈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质量水平: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降低成本:通过改进流程和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增强员工参与和满意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动力。

QCC品管圈的成员组成是成功实施QCC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成员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职能多样性:QCC品管圈应包含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的成员,以确保能够全面覆盖和解决质量问题。

•专业能力: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参与和贡献QCC活动。

•沟通能力:成员之间需要能够良好地沟通和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团队。

•积极性和责任感:成员应具备积极参与的意愿和责任感,愿意为实现QCC的目标努力奋斗。

4. 当前QCC品管圈的活动内容QCC品管圈的活动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识别和定义: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准确地定义问题的范围和影响。

关于如何改进医院品管圈真因验证存在问题

关于如何改进医院品管圈真因验证存在问题

如何改良医院品管圈真因考证存在的问题真因考证是品管圈的要点环节,决定着医院品管圈活动的最后收效。

我们经过全国品管圈大赛的状况,剖析当前医院品管圈在真因考证中存在的特征要因图的应用不规范、真因考证的缺失或不规范、查检表设计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品管圈培训、成立品管圈开放模式等改良建议。

最近几年来,品管圈作为质量管理工具的一种,在医院获得宽泛应用。

品管圈与传统的管理工具不一样,它是经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发动每一个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共同参加,将管理浸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

它将医院传统的经验管理、粗放管理转变成科学管理和精美化管理,将传统的医院管理从定性管理转变成定量与定性兼备,定量为主的管理,有助于形成长效的质量连续改良体制。

真因考证是品管圈活动的要点环节,可否分析出真切的原由关系到整个品管圈活动的成败。

品管圈的原由分析往常需要圈员经过脑筋风暴的方式尽可能全面的剖析致使问题的原由,而后圈员经过投票的方式确立这些原由中哪些是要因。

最后,经过真因考证来确立要因中哪些是真因。

本文拟对我国医院品管圈真因考证的现状进行事例和文件剖析,总结此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由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存在问题1.特征要因图的应用不规范在剖析的品管圈事例中,几乎全部的事例都采纳了特征要因图进行原由剖析。

特征要因图也称作鱼骨图或石川图,是一种依据结果找寻影响结果的原由的方法。

经过全员参加,集思广益,逐渐深入直到找到真切的原由,并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出原由和结果的关系。

特征要因图在问题改良方面被以为是最方便、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在品管圈中应用特别宽泛。

在特征要因图中,大骨、中骨和小骨分别代表大因、中因和小因。

大因一般从 5 个方面考虑,即 4M1E ,分别为:人( man )、仪器( machine )、资料( material )、方法( method )和环境(environment 的事例中特征要因图的剖析其实不规范,)。

品管圈中期汇报

品管圈中期汇报
品管圈中期汇报
目录
• 品管圈活动概述 • 品管圈活动实施过程 • 品管圈活动成果 • 品管圈活动问题与改进 • 总结与建议
01
品管圈活动概述
品管圈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主性与自发性
目的性
系统性
改善性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是指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 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 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 所组成的小组。
01
详细介绍品管圈活动实施以来的主要成果,包括目标达成情况、
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具体成果展示
02
通过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示品管圈活动实施的具体成果,如产
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等。
成果验证与确认
03
对实施成果进行验证与确认,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
性。
标准化成果
标准化流程制定
将品管圈活动中形成的优秀经验 和方法制定为标准化的流程或制 度,以便在企业内部推广和应用。
成为行业标杆:通过不断努力,使品 管圈活动成为行业的标杆和典范。
计划1
计划2
计划3
展望1
持续改进活动效果:根据中期评估结 果,对后续活动进行持续改进,提高 实施效果。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其他部门 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品管圈活动 的开展。
05
总结与建议
活动总结
目标达成情况
目前品管圈活动已完成目标 设定中的70%,主要成果包 括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 工作效率。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品管圈活动将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方法,以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未来,品管圈活动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企 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品管圈可行性分析

品管圈可行性分析

品管圈可行性分析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 QC 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考虑是否引入品管圈时,进行可行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一、品管圈的特点与优势1、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品管圈强调全员参与,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种参与感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改进中。

2、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由于圈员们来自工作现场,对问题有着最直接和深刻的了解,因此能够迅速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且,团队合作的方式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

3、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品管圈活动中,成员们需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团队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4、促进持续改进的文化品管圈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形成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使组织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二、实施品管圈的资源需求1、人员投入需要圈员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参与培训、讨论和活动实施。

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对日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影响是可以弥补的。

2、培训与教育为了确保圈员们能够有效地开展活动,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包括品质管理知识、问题解决方法、统计工具的使用等。

3、时间和精力开展品管圈活动需要圈员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方案实施。

这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文化与支持1、领导支持高层领导的支持对于品管圈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领导需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资源的保障,并积极参与和关注活动的进展。

品管圈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品管圈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科室开展品管圈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意见节后,部分科室已启动品管圈活动,如内2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

这些科室与护理部工作同步,在全院开了一个好头。

品管圈领导小组通过参与调查,了解了我院品管圈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一、问题:圈长要思考:部分科室已经开展了2~3次的圈会,试问:每个圈员是否积极参与?布置完成的任务是否符合圈长的要求?每次会议是否圈长一个人在发言?其他圈员是否认真在发言、建议或聆听?每次圈会会议效率如何?……1、动员学习不够,护士对品管圈认识不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有的甚至认为是花样形式,个人参加不知道有什么益处,且参与度不够,讨论不积极。

2、对某项品管圈的管理、开展流程、活动计划没有预先的框架设计,走一步算一步,致使会议议而不决,会议效果差、推进进程慢。

3、对参加品管圈项目的圈员相关知识未事先告知说明,圈员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不清,如品管圈中会议的记录格式、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要求、照相以及会议的发言要求等等。

二、建议(首次开展):1、圈长要对品管圈开展的整个流程、管理、会议组织形式、人员的动员辅导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知识,如:如何组织、如何实施项目,每个圈员是否明白各自职责要求,圈员如何做才能达到目标,会议如何召开,会议记录要求,照相要求、圈员参加项目的益处有哪些,如何激励调动她们的聪明智慧等,把这些问题都要阐明。

2、圈长对开展的品管圈项目从计划到结题整个内容的活动计划表要有初步的框架设计。

每个圈员人手一份,每次开会大家都明白到哪一步。

3、品管圈管理方式:●组圈方式:每圈成员以7~12人为原则。

包括成立日期、圈名(包括圈徽及意义诠释)、圈长、圈员及辅导员,初步开展时一定要为圈员提供有益的辅导,阐明圈名代表的意义和精神,是一种信念,同时激励圈员一定要有团队意识,提高其活动参与意愿。

●圈成员职责:作为圈长,需领导圈员积极参与活动,统一圈员意志、观念、做法、并拟定圈活动计划与执行分配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存在问题及建议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目前品管圈存在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品管圈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进行了专项研究与分析,旨在为“如火如荼”的品管圈降降温,促进其健康发展。

此次调查案例共收集品管圈样本396例,其中三级医院354家,二级医院42家。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医院品管圈发展存在的那些“跑偏”现象。

主题选定存四大误区
统计分析表明,92.16%的圈组都将评价法作为品管圈“主题选定”的常用方法,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圈组却存在四大误区:评价维度缺失、评价维度定义不统一、评价维度不准确、评价维度缺乏权重。

以评价维度定义欠准确为例,我国大陆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在借鉴台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直接引进了台湾地区品管圈活动的某些元素。

在应用“评价法”进行主题选定时,绝大多数(83.65%)圈组选用了“上级政策”作为评价维度之一。

然而,此指标在大陆的适用性有待商榷,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代含义不明。

对于“上级政策”指的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地方的区域政策,还是医院自身的发展政策并没有明确判定。

二是与政策相符并不一定代表领导层对特定主题的重视,落实到具体问题时,领导或许对直接影响医院生存、发展的一些问题,如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医疗成本、减少医疗差错等更为重视。

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圈组由圈内成员自行收集候选主题,但有51.4%的受访者表示在主题选定步骤上遇到了较大困难,圈员思路受限时难以提出备选主题。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9%的圈组在遇到选题困难时会邀请圈外人员参与主题选定;在确认主题后,仅有19.8%的圈组邀请圈外人员对所选主题进行“适当性”评估与确认。

此外,在已经听取圈外意见的圈组中,最常见的是仅向同一科室或部门的圈外人员提请咨询,而与相关科室或部门的人员沟通较少。

由此可见,当前品管圈活动圈内与圈外的互动性有待提升。

建议:在采用评价法进行主题选定时,应将“领导重视程度”“圈能力”“重要性”“本期达成性”作为最基本的四个评价维度,同时针对不同的评价维度要进行相应的权重赋值,必要时还需引入圈外评价,保障主题选定的科学与合理。

要因选择有太多主观判断
品管圈的科学之处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弥补传统以经验为主的管理模式。

原因解析中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找出所有导致问题的原因,并通过投票评分的方式选出要因。

但是,圈员通过评分选出的要因含有太多主观判断,并没有经过现场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这些要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

在分析的品管圈案例中,没有真因验证的占55.83%。

即便是有真因验证的案例中,也有20.39%出现真因验证不规范的问题。

建议:强化规范化培训,促进圈员能够系统掌握品管圈的原理和各种品管手法的使用;更新观念,开放品管圈活动范围度。

超八成对策拟定有问题
所调查的357例品管圈中,97.48%的圈组基本上均有对策拟定环节,仍有9例圈直接从真因验证过渡到对策实施阶段,缺少对策拟定评价环节。

而在对策拟定环节存在问题的品管圈组高达82.07%。

在样本品管圈组中,仍有58.54%的品管圈组没有对对策进行整合和排序,这些品管圈组实施对策数量平均高达7个,相同或相近的对策重复率都比较高。

而实施对策整合流程的品管圈组中,85.11%的品管圈组整合后的对策数量为3~5个。

在样本品管圈组中,共有60.22%的品管圈组在对策实施计划表中存在缺项现象。

其中,缺少实施地点的占50.70%,缺少对策实施时间的占47.62%,缺少评价指标的占17.64%。

建议:完善对策制订流程,建立标准化对策评价体系。

为标准化而标准化
标准化是在品管圈中制定实施的有效对策的基础上,制定标准书,但在统计中发现有14例品管圈存在不适宜标准化而进行标准化的现象。

对于“品管圈活动中制定的标准是否与全院性或科室层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整合”这一问题,有14.64%的被调查者回答未进行整合,这会在实务作业中带来问题和冲突。

建议:可用现有新的标准去替代原有规章制度中已不适用的标准,实现对规章制度的修订。

然而,制定的标准只有与全院或科室层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整合,才可以成为本科室或全院普遍适用的标准,才能在相关部门真正落实使用。

而这个整合,需要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品管圈远非工具与方法这么简单
品管圈推广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者的看法,由当初的抵制、观望到积极地加入进来。

品管圈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实现了管理的闭环,变管理单轨为双规,将管理行为由抽象变为具象。

品管圈之于医疗行业远非工具与方法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表面上看来,品管圈是一种改善医疗品质的工具,但在频繁使用过程中,一线医护人员不再将自己仅定位为自上而下制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现场问题的发现者,更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管理者,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型,进而将一线圈员的智慧上升为全院的制度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