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在川中地区的引种栽培历史

合集下载

从油橄榄引种看我国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

从油橄榄引种看我国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

Ke r s wo d d b e o 1 i o ie n u ty d v lp n y wo d : o y e i l i;o l l ;i d s r e e o me t v
中国是世 界油料 生 产 大 国 , 也是 世 界第 一 油 料
唤 醒 了全 国沉 睡 已久 的近 3 h 亿 m。的山林 , 其 中 而 的大部分 区域 都 适 宜 种 植 木 本 食 用 油 料 树 种 。二
中图分类号 : ¥22 2 . 支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8 8 (0 0 o — 0 1 —0 0 3 9 1 2 1 )4 19 6
De eo me to d be wo d i i d sr n Ch n a e n o ie i to u t n v lp n fe i l o y ol n u t y i i a b s d o l n r d c i v o
D ENG u Y
( )ie I s i t ,No wo d F r s a e y o o g a t ( l n t u e v t n o o e tAc d m f L n n n Ci y,W u u 7 6 0 d 4 0 0,Ga s n u,Ch n ) ia
第2 8卷
第 4期
经 济

研 究
Vo . 8 No 4 12 .
De . 2 0 e 01
21 年 1 00 2月
N o wo d Fo e t Re e r h n o r s sac
从 油 橄 榄 引 种 看 我 国 木 本 食 用 油 料 产 业 的发 展
邓 煜
1 我 国发 展 木本食 用 油料产 业 的优 势 和 特点

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目录一、概述 (2)二、油橄榄育种研究进展 (3)三、油橄榄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4)3.1 种植环境研究 (6)3.1.1 温度湿度控制 (7)3.1.2 土壤类型与施肥管理 (8)3.2 栽培模式创新 (9)3.2.1 传统栽培模式 (10)3.2.2 现代设施农业栽培模式 (11)3.3 病虫害防治 (12)3.3.1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3)3.3.2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15)四、油橄榄育种与栽培技术结合研究 (16)4.1 品种选育与改良 (17)4.2 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构建 (18)4.3 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19)五、油橄榄产业前景展望 (20)5.1 市场需求分析 (21)5.2 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22)5.3 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 (23)六、总结与展望 (24)6.1 研究成果总结 (25)6.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6)一、概述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地中海健康的守护神”。

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推动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油橄榄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通过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创新,提高油橄榄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当前油橄榄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综述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在育种方面,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传统育种方法等手段,挖掘高产、优质、抗逆的油橄榄品种。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油橄榄的基因组,提高其对病虫害、干旱等逆境的耐受性。

通过杂交育种、选择性育种等方法,已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抗逆的油橄榄品种,为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栽培技术方面,研究者们重点关注油橄榄的种植模式、土壤管理、水分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油橄榄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要点探讨

油橄榄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要点探讨

果农之友2023.5栽培技术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木犀科的一种常绿乔木,是全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生产出的橄榄油营养丰富,且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是最优质的木本植物食用油之一。

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个品种,自唐朝时传入我国,在我国亦有长时间的栽培历史,油橄榄是一种多年生木本经济树种,盛果期超过50年,优质品种在精细管理条件下可超过100年,因此品种至关重要。

油橄榄高效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都对橄榄油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将探讨油橄榄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的要点。

1油橄榄的品种选择1.1根据用途选择品种油橄榄的用途很广泛,不同品种的油脂含量、品质等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品种选择时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油橄榄用途选择适宜的品种。

若以产油为主要用途,则应当选择果实大、含油率高的油橄榄品种,含油率较高的油橄榄品种有科拉蒂(图1)、戈达尔、佛奥(图2)等。

此外,在选择品种时还应当考虑种植面积和投资等因素。

此外,橄榄叶中也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且含量丰富,如油橄榄苦苷、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若考虑用于收集油橄榄树叶提取,则需选择叶量大的品种。

此外,若希望油橄榄产品中含有某类活性物质,需选择对应物质含量高的品种[1]。

图2优质油橄榄品种佛奥1.2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为保证油橄榄品种能安全稳定的使用,且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在种植前要对各品种的特性进行品比试验和分析,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品种。

已经在甘肃省种植多年且证实适宜的品种有九峰6号、鄂植8号、佛奥、莱星、皮削利(图3)和钟山24号等[2]。

油橄榄是一种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的作物,一般来说,适宜种植的品种应该能适应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条件,且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耐旱性。

北方地区选种时更要注意品种的抗寒性和早熟性,在土壤养分不足的地区还要选择耐贫瘠的品种。

油橄榄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要点探讨孙裕平(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陇南746000)摘要:油橄榄可用于生产橄榄油,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盛果期时间超过50年,因此初始栽培建园时的品种选择和栽培过程中的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武都区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

武都区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

武都区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亲自倡导在陇南进行引种试验栽培油橄榄,先后从武汉、南京、汉中等地引进30多个油橄榄品种6万多株苗木,分别在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沿岸海拔700-1300米范围内的20多个乡镇进行试验栽培。

1988年,正在陕西汉中考察油橄榄的中国林科院徐纬英、邓明全等专家教授意外发现了武都生产的油橄榄果实在汉中榨油,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专程赶到武都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们发现在国内好多地方表现不佳的油橄榄却在武都长势良好,果实累累。

由此,他们组织专家多次深入陇南实地考察论证,确定武都白龙江沿岸海拔1300米以下川坝河谷区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

专家们认为,陇南市白龙江、西汉水、白水江流域低山河谷区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适生区的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十分相似。

1989年,在中央、省、市特别是宋平的热情关怀下,受到国家计委、国家农发委、国家林业局的重视和列项扶持,并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

加快油橄榄产业的开发步伐,力争把武都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成为武都壮大地方财源,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之路。

如今:周总理想在世界橄榄油分布图上加“中国”这个名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经过林科专家们的努力付出我们中国也自己培育出了多种地中海国家没有的品种。

引进的品种中有些单株产量甚至超过原产地。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第176号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也特别保护了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是目前全国最大油橄榄基地。

橄榄油的营养成分1)橄榄油中含有65.8-84.9%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除了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外,还能调整人体血浆中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食用橄榄油后可以增加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的平衡浓度,以保证人体对胆固醇的要求。

而且还会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的浓度,以防止人体内胆固醇过量。

昆明油橄榄引种计划书

昆明油橄榄引种计划书

昆明地区油橄榄的引种一、引种的必要性油橄榄是木樨科木樨榄属的小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它原产于地中海。

其果实榨出的橄榄油营养价值很高,有“液体黄金”的美称,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高档食用油。

同时,橄榄油在制药工业中被作为各种维生素或抗菌素注射的溶剂,帮助发挥药效,对烫伤、烧伤等有良好的疗效。

另外橄榄油是配制名贵美容、化妆品的最佳基料,橄榄果可以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的盐渍罐头、蜜饯、饮料等食品产品。

因此,油橄榄在食品工业、美容护肤领域、医药工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油橄榄树形优美,长绿,寿命长,能抗烟害,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在行道树、庭园绿化、防风林等绿化项目中选用。

在山坡、丘陵等处建立橄榄园,还能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橄榄油是一种高经济效益的树种,它的高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它的高营养价值及利用价值。

油橄榄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因此,有引种油橄榄的必要性。

二、引种的可能性1、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油橄榄花为总状序,腋生或对生,一个花序有20~30朵小花,常为两性花(完全花),但常有雄蕊败育的雌性花及雌蕊败育的雄性花(不完全花),完全花比率高,自花授粉也较高,但大多数品种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自花授粉率结实率低。

油橄榄果实为核果,平均果重5~8g。

油橄榄叶为单叶对生,叶片形状为长卵圆形或披针形。

油橄榄一年抽两次梢,春梢(3~4月)、夏梢(7~8月),夏梢为来年的主要结果枝。

油橄榄花芽分化一般在初花期2个月前形成,要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完成,花期较短,4月中下旬现蕾,5月开花,盛花期5~8天;有两次落花落果期,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7月;果实生长期一般在5~8月,5月初果实迅速生长8月果实生长定型;早熟品种9月下旬可成熟,晚熟品种延迟到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

2、系统发育历史3、油橄榄是木犀科、木犀榄属的小乔木。

起源地是小亚细亚。

公元前3500年在希腊克里特岛发现油橄榄,以后在地中海沿岸逐步分布扩大,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油橄榄至今已分布到地球的南半球与北半球。

油橄榄研究进展

油橄榄研究进展

第38卷第1期2013年2月林业调查规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Vol.38No.1Feb.2013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3.01.010油橄榄研究进展王有兵,严毅,周庆宏(昆明市海口林场,云南昆明650114)摘要: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

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引种栽培,其果实含油率高,鲜榨油可以直接食用。

目前我国橄榄油主要靠进口。

系统地阐述油橄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化学成分、遗传特性、良种选育以及引种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分析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油橄榄;橄榄油;遗传特性;良种选育;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13)01-0039-06Research Progress of Olea europaeaWANG You-bing ,YAN Yi ,ZHOU Qing-hong(Haikou Forest Farm ,Kunming 650114,China )Abstract :Olea europaea .is one famous tree specie of both oil and fruit use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Mediterranean coast.China has introduced Olea europaea plants since 1960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oil rate ,and the oil extracted from fresh fruits is directly edible.However ,olive oil is mainly impor-ted currently in China.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utting and grafting propagation ,genetic ,chemical component of Olea europaea ,moreov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Olea europaea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Key words :Olea europaea ;olive oil ;hereditary property ;fine seed breeding ;research progress 收稿日期:2012-10-30.作者简介:王有兵(1986-),男,硕士。

云南主栽油橄榄品种简介

云南主栽油橄榄品种简介
排 列 中稀 , 完全 花 7 5 .5% ; 果实 长 1.7 1 厘 46
油橄 榄 集 约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集约栽培是应用 高新 技术成果和 先 进的管理手段 , 使油橄榄 达到优质 ! 早 实 !高产 !稳产 , 提 高经 济效 益的一 种栽培管理模式 "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 , 该 国通 过集 约栽 培 , 使油橄榄 单位面 积产量提高了3 一 7倍 " 近年来 , 各油橄 榄 引种 国都 开 始 采用 集 约化 栽 培 方 法 " 根据 实际情况 , 借鉴各国的成功经 验 , 采用集约化栽培 , 是我 国油橄榄产 业 可持续 发展的正确选择 , 其技术要 点如下 : 1. 选好 园地 "栽 培油橄榄 的园地 , 要选在 最适宜油橄 榄种 植 的区域 内 , 米 , 宽 1.02厘米 , 果柄长 1.5 1 厘米 , 果形 指数 1.6 8 , 最 大横径在 中部 , 呈 长椭 圆 形 " 该品种 定植后 3 一 4 年开花结果 , 具 有早实丰产特性 " 每年 4月 下旬开花 , 花期 5 一 8 天 , 自花结 实率 1.8% , 如与佛 奥 ! 配 多 灵混 植 , 自花 授 粉 率可 达 8.4% " 果实 9月中旬近成熟 , 1 0 月 中旬 成熟 , 果 肉率 8 3 . 5 % , 可作餐用油橄榄 , 果为紫黑 , 含油率 巧% " 城 固3 2 为果油
浓绿 , 叶背 银灰 色 , 叶 脉 明显 ; 果 实 长 椭 圆形 , 果 顶具 嘴 !不 对称 , 成熟果 黑 色 , 果 肉紫葡萄酒 色 ; 含油率 1 8 .1 9 %5 .6 2 2 % " 适宜种植 于金沙江 千热河谷 区冬季冷 凉地带和滇 中地区 " . 软 阿斯 "软阿斯引 自意大利 " 该 2 品种 树体高大 !树 势旺盛 , 主 枝 向上 , 果枝 下垂 !自然开心 , 呈 倒花盆 状 ; 叶 倒披针 形 , 叶面深绿 色 , 叶背 灰绿 色 ; 花序短 ! 花小柄短 , 每花序着生小 花 巧~24 朵 ; 果 实椭 圆形 , 果大 !肉多 , 基 部广 而先端 圆 , 转 色期果 皮变为黄 色 , 成熟果 为浅紫色 , 果实表面有少 量蜡 质 , 单果重 17 . 55~6 3 . 6 5 克 " 适宜种植 于 滇 中海拔 1 5 0一 6 1 5 2 0 米的地 区 " . 佛奥 " 3 佛奥原产于意大利中部托 斯卡 纳 区 , 1 96 4 年从 阿尔 巴尼亚 引入 我 国 " 该品种树势强 ! 树冠 开展 , 发枝 力强 !枝叶茂 密 , 呈 自然 圆头 型 , 结 果 枝长而下垂是佛奥品种 的特 征 ; 叶长 6.1厘 米 , 宽 1.6 厘米 , 叶形 指数 3 . 84 , 呈 长椭圆披针形 ; 花序长 3 0 ~3 5 毫米,着 生小花 2 0 一 4 朵 , 花朵大 ! 2 排列较 稀 ; 果

四川橄榄油产业现状分析及竞争战略

四川橄榄油产业现状分析及竞争战略

四川橄榄油产业现状分析及竞争战略唐江云;李晓;熊鹰【摘要】橄榄油因其特殊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液体黄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四川省作为我国油橄榄的主产区,其橄榄油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本文系统分析了四川橄榄油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并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四川橄榄油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策略,以期促进四川橄榄油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橄榄油;产业;四川;竞争力【作者】唐江云;李晓;熊鹰【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正文语种】中文橄榄油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由于其具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

四川省作为我国油橄榄的主产区,具有较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加之政策的强力支持,使其橄榄油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在橄榄油产业竞争炙热化的今天,分析四川橄榄油产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优劣势,进一步提高四川橄榄油产业的科技含量,对提升竞争力,促进橄榄油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四川种植橄榄的自然条件优势气温是影响油橄榄生长、发育、结实及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之一。

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具有能够满足油橄榄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油橄榄原产地的年平均气温是15~20℃,≥10℃年有效积温3500~4000℃,1月平均气温3.8~9.2℃,极端最低气温-0.8~-15.0℃),尤其是四川西昌、三台、广元、开江与油橄榄原产地阿尔梅里亚、巴塞罗那、罗马、布林的西、雅典的年平均温度分布基本相当;加之四川夏季充沛的降水量使得种植油橄榄成为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橄榄在川中地区的引种栽培历史
四川于1960年开始油橄榄引种油橄榄,1960年,为进行林木引种栽培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和林业部由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二个国家引入少量油橄榄。

绵阳油橄榄历史引种与栽培情况
绵阳市引种栽培油橄榄是从1974年开始,最先定植的只有绵阳和三台两个县,共815株,以后各地均要求引种。

由于种苗不足,除从重庆哥乐山、玉蝉、西昌等地调苗外,还自己建立采穗圃,采取嫁接、扦插等办法繁育苗木。

至1976年,全市三台、绵阳、梓潼、盐亭四县共栽油橄榄10.38万株,1978年、79年各地大量培育苗木,到1980年,全市共栽植102.3万株.。

1980年省林业厅提出“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意见后,全市调整步伐,停止栽植转入管理。

由于在大发展时期,缺乏经验,选择自然条件不严,“见苗引、见苗就栽”,种苗质量差,加上重栽轻管等原因,至1982年全市四县仅保存64.4万株。

以后几年的时间,由于责任制的变化,大多数橄榄园下放到户,树随地走,1985年油橄榄实际保存有36.9万株。

在绵阳地区,已初步摸索出结果早,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有:佛奥、莱星、克里172及79-3等品种。

全市引进93个品种中,已有63个品种开花结果。

最高株产为三台建设示范场,76年定植的佛奥,单株产果量为:78.7斤,其次为莱星产果量为73.2斤。

80年代绵阳地区油橄榄开花结实情况单位:株,市斤
绵阳地区种植油橄榄的自然因子
1、气候:该区域引种栽培油橄榄的重点区域均为浅丘地区。

气候和雨量较多,属潮湿亚热带区域。

年日照在1200-1400h之间,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800-1000mm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6-7℃,绝对最低气温一4℃――一7℃,年相对湿度70-80%,与地中海国家相比教,除日照偏低外,其他因子均接近。

按油橄榄气候适生区划,该区域属二类地区的一类区域。

日照虽然偏低,但三至七月的日照仍然在1000h以上,对油橄榄生长和油脂积累具备了条件,适宜油橄榄生长和开花结果,能够达到较高的产量,所差异的是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冬季温暖潮湿,夏季干燥。

绵阳地区为夏热多雨,冬暖干燥,有利于油橄榄的的生长发育,不利的是夏热多雨,促进秋稍抽发旺盛,消耗树体营养,需通合理施肥和修剪来调整。

绵阳地区主要气候因子对照表:
2、立地条件:绵阳地区历史栽培油橄榄地点海拔高度一般为500m左右,最高509m,最低462m。

坡向多为东西向,比较向阳。

土地来源为丘陵、荒山和退耕还林地。

土壤为紫色土、黄壤两大类,PH值一般为5.5-7,土层浅薄/结构多为粘土,少重粘。

绵阳地区重点油橄榄园立地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