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铜氨溶液 的组成 配合物 的定义
由以上实验事实可以推知,在铜氨溶液 中,无简单Cu2+离子,有简单SO42-离子, 无大量NH3,根据进一步的实验(元素 含量分析)可以得出铜氨晶体的组成为 [Cu(NH3)4]SO4
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 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 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 NH3 NH3 的空位(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 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 Cu2+ 合物。
配体——配合物中与形成体结合的提供孤电子对的离子或中性 配合物中与形成体结合的提供孤电子对的离子或中性 配体 分子。 CO等等 等等。 分子。如NH3、CN-、CO等等。 提供配体的物质——配合剂,如NaOH等。 配合剂, NaOH等 提供配体的物质 配合剂 配位原子——配体中直接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 配体中直接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 配位原子 原子。 原子。常见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 子。如N、O、S、C和卤素等原子。 和卤素等原子。 根据一个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数目的不同,配体可分为单齿和 根据一个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数目的不同, 多齿配体。 多齿配体。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一个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单齿配体 如NH3、OH-、CN- 、SCN-等。 多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有2个或2个以上配位原子, 一个配体中有2个或2个以上配位原子, 多齿配体 如[Cu(en)2]2+。
6.1
配合物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定义
+
加入酒 精过滤
配合物的形成 CuSO4+4NH3=[Cu(NH3)4]SO4
把纯净的深蓝色 的硫酸四氨合铜 晶体溶于水,分 成三分,进行如 理实验: 深蓝色 晶体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第九章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一类组成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的存在和应用都很广泛。
生物体内的金属元素多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
例如叶绿素是镁的配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靠它来完成。
又如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铁的配合物,在血液中起着输送氧气的作用;动物体内的各种酶几乎都是以金属配合物形式存在的。
当今配合物广泛地渗透到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光宪教授作了如下的比喻:把21世纪的化学比作一个人,那么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脑袋,分析化学是耳目,配位化学是心腹,无机化学是左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是右手,材料科学是左腿,生命科学是右腿,通过这两条腿使化学科学坚实地站在国家目标的地坪上。
配位化学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章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和在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9-1 配合物的组成与定义一、配合物及其组成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时有蓝色Cu 2(OH)2SO 4沉淀生成,当继续加氨水过量时,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
总反应为: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深蓝色)此时在溶液中,除SO 42-和[Cu(NH 3)4]2+外,几乎检查不出Cu 2+的存在。
再如,在HgCl 2溶液中加入KI ,开始形成桔黄色HgI 2沉淀,继续加KI 过量时,沉淀消失,变成无色的溶液。
HgCl 2 + 2KI = HgI 2↓+ 2KCl HgI 2 + 2KI = K 2[HgI 4]象[Cu(NH 3)4]SO 4和K 2[HgI 4]这类较复杂的化合物就是配合物。
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由一个中心元素(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配离子。
由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配离子也称配合物。
由中心离子和配体以配位键结合成的分子,如[Ni(CO)4]、[Co(NH 3)3Cl 3]也叫配合物。
第十章 滴定分析法(三)———配位滴定法

•
(3)待测金属离子的 浓度 在条件稳定常数一 定的条件下,金属离子的 起始浓度大小对滴定突跃 也有影响,金属离子的起 始浓度越小,滴定曲线的 起点越高,因而其突跃部 分就越短,从而使滴定突 跃变小。
EDTA滴定不同浓度 M 的滴定曲线
n+
c (M) Θ K MY Θ c
≥106为配位滴定中准确测定单一金属
•
•
2.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和配位效应系数
由于共存的配位剂L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而使主 反应能力降低,这种现象叫配位效应。配位效应的大 小用配位效应系数αM(L)来表示,它是指未与EDTA配合
的金属离子M的各种存在型体的总浓度 与游离金属离 子浓度之比。 表示为:
•
αM(L)
ceq (M') ceq (M)
EDTA的–pH曲线
由于EDTA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室温下,每 100 mL水中溶解0.02 g),所以在分析工作中通常
使用它的二钠盐(Na2H2Y· 2O),也称EDTA二 2H
钠盐,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室温下,每100
mL水中溶解11.1 g),饱和溶液的浓度约 为0.3
mol· –1,由于主要存在型体是H2Y2-,故溶液的 L pH约为4.4。
Θ c(Ca ) lg K CaY 10.69 0.01 10.68
2
Θ K CaY 1010.68 4.8 1010
(1)滴定前 pCa取决于起始
2 c · 1 c(Ca 2 ) 浓度, (Ca ) 0.01000 mol L
pCa = 2.0
• •
(2)滴定开始到计量点前 Θ 由于 K CaY很大,则由 CaY 解离产生的 Ca 2 极少, 2 pCa 取决于配位反应剩余后 Ca 的浓度。 可忽略,即 设加入EDTA溶液19.98 mL,此时还剩余0.1%的 Ca 2 未 被配位:
配位滴定—配位滴定的基本知识

Ka1=
[H+][H5Y]
[H6Y]
Ka2=
[H+][H4Y] [H5Y]
= 10-0.90 = 10-1.60
Ka3=
[H+][H3Y] [H4Y]
= 10-2.00
Ka4=
[H+][H2Y] [H3Y]
[H+][HY]
Ka5= [H2Y]
[H+][Y]
Ka6=
[HY]
= 10-2.67 = 10-6.16 = 10-10.26
Y4-
在pH >12时,以Y4-形式存在
H4Y在酸性较高的溶液中,两个羧基可再接受两个H+, 形成6元酸H6Y2+ ,在溶液中有6级离解平衡:
H6Y2+ =H+ + H5Y+ H5Y+ =H+ + H4Y H4Y =H+ + H3YH3Y- =H+ + H2Y2H2Y2- =H+ + HY3HY3- =H+ + Y4-
成倒数关系。
(2) 酸效应系数Y(H)的计算
根据多元酸有关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
Y (H)
1 Y (H )
[H ]6
Ka1[H ]5
Ka1Ka2[H ]4 Ka1Ka2 Ka6
Ka1Ka2 Ka6
[H ]6
[H ]5
[H ]4
Ka1Ka2 Ka6 Ka2 Ka6 Ka3 Ka6
[H ]3 [H ]2 [H ] 1 Ka4Ka5Ka6 Ka5Ka6 Ka6
式中Ka1,Ka2,…,Ka6是EDTA的各级解离常数,根据各级解 离常数值,按此式可以计算出在不同pH下的αY(H)值。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Cu(NH3)2]2+ K2θ [Cu(NH3)3]2+ K3θ [Cu(NH3)4]2+ K4θ
总反应: Cu2+ + 4NH3
[Cu(NH3)4]2+
Kf θ
由多重平衡规则有 : Kfθ = K1θ K2θ K3θ K4θ
2.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
(1)应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可以比较相同类型配合物 的稳定性。 Kfθ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例如: [Ag(NH3)2]+ [Ag(CN)2[lgKfθ= 7.23 lgKfθ= 18.74
配体: NH3,ONO
硫酸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 配位原子: N,O 6
配位数:
§9-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要点 (1)配位体的孤对电子进入中心离子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2)中心离子提供的的空轨道是杂化轨道,杂化轨道的空间分 布决定配离子的几何构型。
例如:[Ag(NH3)2]+ Ag+
1893年维尔纳(A.Werner)提出了配位理论学说。
配合物的定义:
由简单正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 负离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复杂离子叫配 离子,如[Cu(NH3) 4]2+、[Ag(CN)2]-等。 若形成的不是复杂离子而是复杂分子,这类分子叫 配合分子,如[Pt(NH3)2CI2]、[Ni(CO)4]等。 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以及中性配位分子统称为配合
(NH4)[Co(NH3)2(NO2)4]
B. 配离子是阳离子的配合物
[Co(NH3)5Cl2]Cl [Co(NH3)5H2O]Cl3 氯化二氯•五氨合钴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 Ⅲ)
[Pt(NO2)NH3(NH2OH)(Py)]Cl( Ⅲ) 氯化硝基•一氨•羟胺•吡啶合铂( Ⅱ)
第3章 络合(配位)滴定法

(1) 溶液在pH>12时进行滴定时:
酸效应系数αY(H)=1; K 'MY = K MY = [MY] /([M] [Y4-]
1)滴定前:溶液中Ca 2+离子浓度: [Ca 2+ ] = 0.01 mol / L , pCa = -lg [Ca 2+ ] = -lg0.01 = 2.00
2)化学计量点前:已加入19.98mL EDTA(剩余0.02mL钙 溶 液 , 此 时 CaY 中 的 Ca2+ 浓 度 忽 略 , 因 为 与 剩 余 游 离 的 Ca2+比相差2个数量级。) [Ca2+] = 0.01000×0.02 / (20.00+19.98)= 5×10-6 mol/L, pCa =5.3
3)化学计量点:此时 Ca 2+几乎全部与EDTA络合, [CaY]=0.01/2=0.005 mol/L ;[Ca 2+]=[Y4-]=X ;KCaY=1010.69
由稳定常数表达式[Ca2+]2=CCaY,sp/KCaY,得:0.005/X2 = 1010.69 , 所以 [Ca 2+]=3.2×10-7 mol/L ;pCa=6.49
5.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
滴定主反应:
Mn+ + Y4- = MY
⑴考虑酸效应影响:
由:
Y (H )
[Y' ] [Y]
得: [Y 4- ] [Y' ]
Y (H )
KMY
[MY] [M n ][Y 4- ]
带入稳定常数表达式得:
KMY
Y (H )
[MY] [M n ][Y ' ]
化学分析应用基础配位滴定

化学分析应用基础配位滴定配位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基于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配位滴定可以用于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确定配合物的配位比、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的金属离子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位滴定的原理、操作步骤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原理:配位滴定基于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
在滴定过程中,先加入一个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然后逐渐滴加含有标准配体的滴定溶液,当配体与金属离子达到化学计量比时,反应停止,即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可以通过一些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电位变化或溶液性质的变化来判断。
2.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所需分析的金属离子和配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滴定溶液、指示剂和滴定容器,并标定滴定溶液的浓度。
(2)滴定前处理:将待分析的金属离子溶液与一些滴定剂进行预处理,例如掩蔽剂用于去除干扰物质、酸/碱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等。
(3)滴定操作:向滴定容器中加入待分析的金属离子溶液,接下来逐滴加入含有标准配体的滴定溶液,同时观察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变化。
(4)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溶液的浓度和滴定体积,通过计算得到金属离子的含量。
3.应用:(1)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可以用于测定水、土壤、天然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例如铁、铜、锌、镍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和指示剂,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2)配位比的确定:配位滴定可以用于确定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配位比。
通过滴定不同比例的金属离子与配体的混合溶液,可以得到配位比,并帮助研究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结构和性质。
(3)药物分析:配位滴定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例如铁、镍等。
通过测定药物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可以评价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4)环境分析:配位滴定可以用于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通过测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可以评估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总结:配位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定量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确定配合物的配位比、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的金属离子等。
无机化学第七章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

(二)
螯 合 物
性质:
1、配位数少。
2、稳定。因成环而稳定性增强的现象称为螯合效应。 稳定性与螯环的大小及成环的数目有关,一般五元 环最为稳定;当配位原子相同时环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有机络合剂
乙二胺 - Cu2+
H2 N H2C
Cu
三乙撑四胺 - Cu2+
H2 N H2 N CH2
Cu
H2 N CH2 CH2
三、 配合物的命名简介
4、配体的顺序
①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如:[CuCl2(en)2]为二氯二乙二胺合铜(II); ②离子在前,分子在后。 如:K[PtCl3(NH3)]为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 ③、同类配位体,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顺序 排列。 如:[Co(NH3)5(H2O)]Cl3为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④、同类配体若配位原子相同,将含较少原子数的 配体排列在前。 ⑤、若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所含原子数也相同,按与配 位原子相连的原子元素符号字母顺序排列。 如:[Pt(NH2)(NO2)(NH3)2]为一氨基一硝基二氨合铂(II)。
1. 镧系、锕系元素通性
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
指能接受孤电子对的、具有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
2.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和提取 如 Fe3+、Cu2+、Co2+、Ni2+、Ag+ 少数为非金属离子,如B3+、Si4+ 3. 核反应类型 [BF4]-、[SiF6]2金属原子,如Ni、Fe
2. 配位体及配位原子
配位体(简称配体) ——与中心体配位的离子或分子
1. 镧系、锕系元素通性 乙醇
(蓝色) 过量氨水
2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一类组成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的存在和应用都很广泛。
生物体的金属元素多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
例如叶绿素是镁的配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靠它来完成。
又如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铁的配合物,在血液中起着输送氧气的作用;动物体的各种酶几乎都是以金属配合物形式存在的。
当今配合物广泛地渗透到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我国著名科学家光宪教授作了如下的比喻:把21世纪的化学比作一个人,那么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脑袋,分析化学是耳目,配位化学是心腹,无机化学是左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是右手,材料科学是左腿,生命科学是右腿,通过这两条腿使化学科学坚实地站在目标的地坪上。
配位化学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章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和在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9-1 配合物的组成与定义一、配合物及其组成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时有蓝色Cu 2(OH)2SO 4沉淀生成,当继续加氨水过量时,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
总反应为: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深蓝色)此时在溶液中,除SO 42-和[Cu(NH 3)4]2+外,几乎检查不出Cu 2+的存在。
再如,在HgCl 2溶液中加入KI ,开始形成桔黄色HgI 2沉淀,继续加KI 过量时,沉淀消失,变成无色的溶液。
HgCl 2 + 2KI = HgI 2↓+ 2KCl HgI 2 + 2KI = K 2[HgI 4]象[Cu(NH 3)4]SO 4和K 2[HgI 4]这类较复杂的化合物就是配合物。
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由一个中心元素(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配离子。
由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配离子也称配合物。
由中心离子和配体以配位键结合成的分子,如[Ni(CO)4]、[Co(NH 3)3Cl 3]也叫配合物。
在[Cu(NH 3)4]SO 4中,Cu 2+占据中心位置,称中心离子(或形成体);中心离子Cu 2+的围,以配位键结合着4个NH 3分子,称为配体;中心离子与配体构成配合物的界(配离子),通常把界写在括号;SO 42-被称为外界,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在水中全部离解。
[Cu (NH 3)4] SO 4 K 3[Fe(CN)6]↑↑↑↑↑↑↑↑中心离子中心离子配体配体配位数配位数外界内界外界内界配合物配合物 1.中心离子 配合物的核心,它一般是阳离子,也有电中性原子,如[Ni(CO)4]中的Ni原子。
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2.配体和配位原子配合物中同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体,如:OH -、:SCN -、:CN -、:NH 3、H 2O:等。
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并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上述配体中旁边带有“:”号的即为配位原子。
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单基配体,如X -、NH 3、H 2O 、CN -等。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并同时与一个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体,称为多基配体,如乙二胺H 2NCH 2CH 2NH 2(简写作en)及草酸根等,其配位情况示意图如下(箭头是配位键的指向):M 2CH 2CH 2H 2-- C O O3.配位数配合物中直接同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一般的简单配合物的配体是单基配体,中心离子配位数即是界中配体的总数。
例如配合物[Co(NH 3)6]3+,中心离子Co 3+与6个NH 3分子中的N 原子配位,其配位数为6。
在配合物[Zn(en)2]SO 4中,中心离子Zn 2+与两个乙二胺分子结合,而每个乙二胺分子中有两个N 原子配位,故Zn 2+的配位数为4。
因此,应注意配位数与配位体数的区别。
在形成配合物时,影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多面的,在一定围的外界条件下,某一中心离子有一个特征配位数。
多数金属离子的特征配位数是2、4和6。
配位数为2的如Ag +、Cu +等;配位数为4的如Cu 2+、Zn 2+、Ni 2+、Hg 2+、Cd 2+、Pt 2+等;配位数为6的如Fe 3+、Fe 2+、Al 3+、Pt 4+、Cr 3+、Co 3+等。
4.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在[Co(NH 3)6]3+、[Cu(en)2]2+中,配体都是中性分子,所以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
在[Fe(CN)6]4-中,中心离子Fe 2+的电荷为+2,6个CN -的电荷为-6,所以配离子的电荷为-4。
二、配合物的命名对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同,称为某化某、某酸某和某某酸等。
由于配离子的组成较复杂,有其特定的命名原则,搞清楚配离子的名称后,再按一般无机酸、碱和盐的命名法写出配合物的名称。
配离子按下列顺序依次命名:阴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合”→中心离子(用罗马数字标明氧化数)。
氧化数无变化的中心离子可不注明氧化数。
若有几种阴离子配体,命名顺序是: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酸根离子;若有几种中性分子配体,命名顺序是:NH 3→H 2O →有机分子。
各配体的个数用数字一、二、三……写在该种配体名称的前面。
下面列举一些配合物命名实例:配阴离子配合物:称“某酸某”或“某某酸”。
K 4[Fe(CN)6] 六氰合铁(Ⅱ)酸钾K 3[Fe(CN)6] 六氰合铁(Ⅲ)酸钾NH 4[Cr(SCN)4(NH 3)2] 四硫氰二氨合铬(Ⅲ)酸铵Na 2[Zn(OH)4] 四羟基合锌酸钠H[AuCl 4] 四氯合金(Ⅲ)酸配阳离子配合物:称“某化某”或“某酸某”。
[Cu(NH 3)4]SO 4 硫酸四氨合铜(Ⅱ)[Co(NH 3)6]Br 3 三溴化六氨合钴(Ⅲ)[CoCl 2(NH 3)3(H 2O)]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PtCl(NO 2)(NH 3)4]CO 3 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中性配合物:[PtCl 2(NH 3)2] 二氯二氨合铂(Ⅱ) [Ni(CO)4] 四羰基合镍除系统命名法外,有些配合物至今还沿用习惯命名。
如K 4[Fe(CN)6]叫黄血盐或亚铁氰化钾,K 3[Fe(CN)6]叫赤血盐或铁氰化钾,[Ag(NH 3)]+叫银氨配离子。
§9-2 配合物的类型一、简单配合物由单基配体与一个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二、螯合物螯合物是由中心离子与多基配体形成的环状结构配合物,也称为配合物。
例如Cu 2+与乙二胺H 2N —CH 2—CH 2—NH 2形成螯合物。
CH2CH 222H 2H 2H 2CH 2CH 22NH 2NH 2CH 2Cu 2++2+螯合物结构中的环称为螯环,能形成螯环的配体叫螯合剂,如乙二胺(en)、草酸根、乙二胺四乙酸(EDTA)、氨基酸等均可作螯合剂。
螯合物中,中心离子与螯合剂分子或离子的数目之比称为螯合比。
上述螯合物的螯合比为1∶2。
螯合物的环上有几个原子称为几员环,上述螯合物含有两个五员环。
三、特殊配合物多核配合物:配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以上中心原子的配合物。
羰基配合物:CO 分子与某些d 区元素形成的配合物。
有机金属配合物:金属直接与碳形成配位键的配合物。
四、EDTA 及其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 ,其结构式为: CH 2COOH CH 2COOH HOOCH 2C HOOCH 2C CH 2CH 2 分子中含有2个氨基氮和4个羧基氧共6个配位原子,可以和很多金属离子形成十分稳定的螯合物。
用它作标准溶液,可以滴定几十种金属离子,所以,现在所说的配位滴定一般就是指EDTA滴定。
1.EDTA的性质从结构式可以看出,EDTA是一个四元酸,通常用符号H4Y表示。
它在水中分四步电离:H4Y ⇌H++ H3Y-K a1 = 1.00 × 10-2H3Y-⇌H++ H2Y2-K a2 = 2.16 × 10-3H2Y2-⇌H++ HY3-K a3 = 6.92 × 10-7HY3-⇌H++ Y4-K a4 = 5.50 × 10-11从EDTA的四级电离常数来看,它的第一、第二两级电离比较强,第三、第四级电离比较弱,故具有二元中强酸的性质。
由于分步电离,EDTA在溶液中以多种形式存在。
很明显,加碱可以促进它的电离,所以溶液的pH值越高,其电离度就越大,当pH>10.3时,EDTA 几乎完全电离,以Y4-形式存在。
EDTA微溶于水(室温下溶解度为0.02克/100克水),难溶于酸和一般有机溶剂,但易溶于氨水和NaOH溶液,并生成相应的盐。
所以在实践中,一般用含有2分子结晶水的EDTA 二钠盐(用符号Na2H2Y·2H2O表示),习惯上仍简称EDTA。
室温下它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1克/100克水,浓度约为0.3m ol·L-1,是应用最广的配位滴定剂。
2.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特点①普遍性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碱金属离子除外)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稳定的螯合物。
②组成一定在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的螯合物。
这给分析结果的计算带来很大的便。
M2++ H2Y2-⇌MY2-+ 2H+M3++ H2Y2-⇌MY-+ 2H+M4++ H2Y2-⇌MY + 2H+③稳定性高EDTA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一般都具有五员环的结构,所以稳定常数大,稳定性高。
常见的EDTA配合物的K f值见附录六。
④可溶性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一般都可溶于水,使滴定能在水溶液中进行。
此外,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配位时,一般生成无色配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则生成颜色更深的配合物。
例如Cu2+显浅蓝色,而CuY2-显深蓝色;Ni2+显浅绿色,而NiY2-显蓝绿色。
§9-3 配合物的稳定性一、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将氨水加到CuSO4溶液中生成深蓝色的[Cu(NH3)4]2+,这类反应称为配位反应。
若在[Cu(NH3)4]2+溶液中再加入Na2S溶液,便有黑色的CuS沉淀生成,证明[Cu(NH3)4]2+溶液中还有少量Cu2+存在。
这说明Cu2+和NH3配位反应的同时还存在着[Cu(NH3)4]2+的离解反应。
配位反应和离解反应的速度相等时,达到了平衡状态,称为配位离解平衡。
配位Cu2+ + 4NH3⇌ [Cu(NH3)4]2+离解4NH Cu ])[Cu(NH f )()/(32243ΘΘΘΘc /c c c c /c K ⋅=++ 简写为:4NH Cu ])[Cu(NH f )(32243c c c K ⋅=++该平衡常数叫做配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