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Lesson15_教学设计(2)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 (Lesson15)

Lesson15《Sending the Postcard》教学设计1、Greetings2、Presentation Good morning \ goodafternoon students !let’s sing the postcardsong together向学生展示一张大的明信片,针对最近学的两课向不同的学生提问三个新问题,问:Where do you write theaddress ?Where is the stamp ?Where is the date onthis postcard ?教师:In this lesson ,we will learn aboutgoing to the post officeto mail a postcard。
(1)where is the postoffice ?首先,教授单词turn ,turn left 和turnright 。
先直走,然后向左转。
在转弯的时候,说:now I am turning tothe left 。
用同样的方式教授turn right 。
然后把straight 写在黑板上。
画一条直线说straight 。
画一条弯曲的线,说:this is notstraight 。
演示:教师直走并且说:I amwalking straight 。
然后。
向右转。
转弯的时候,说:now I am turningright 。
(2)At the post office找学生在明信片的正确位置写上他的地址。
教师问:Is that the right side or the leftside ?再找学生指出贴邮票的位置。
播放part 1 录音,学生看书跟读。
找一些学生到教室的前面。
告诉他们直走,他们走了一会儿后,指导他们向左转或者向右转。
学生现在应该能够完成教师的指令。
让学生看见课本P42 part 2 ,讨论他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相矛盾》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2.掌握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运用;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心态;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自相矛盾》的中心思想;2.掌握文章中关键词语的意思;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概念;2.培养学生对矛盾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矛盾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矛盾的思考。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讲解《自相矛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意思。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疑问和矛盾点,并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4. 梳理思路(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自相矛盾》这篇文章展开,通过让学生深入理解矛盾问题,培养其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Lesson 15》教案设计2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Lesson 15 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学习关于人物的词汇:doctor, nurse, teacher, cook。
•掌握问句和回答的对话。
•学生能够在对话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掌握人物的词汇及其简单的对话。
•学生可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对话中。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材和器材:•教材: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Lesson 15。
•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1.教师向学生介绍并呈现人物词汇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猜测人物身份并大声读出他们的职业名称。
2.教师介绍自己的职业,并使用简单的英语描述自己的工作,并让学生问问题。
Step 2 找人游戏1.教师指名几个学生,让他们作为人物扮演,并走到课堂中央,然后其他学生找到对应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职业。
2.英语学生可在找人游戏中参与,使用简单的问句和回答练习对话。
Step 3 听录音,跟读1.教师播放录音,并让学生跟读所听到的人物名称。
2.教师反复播放录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读出人物名称。
Step 4 四人小组对话1.教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并给每组分配一个人物角色。
2.学生需要在小组内练习对话,使用简单的问句和回答来练习自己的对话技能。
3.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小组之间的进展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Step 5 课堂作业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人物名称,要求学生写出他们的职业。
2.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好明天的对话,并在下节课中进行练习。
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
2.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对话技巧。
总结以上是《(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Lesson 15 教案设计2》的内容。
在这一堂课中,通过图片展示,自我介绍,找人游戏以及小组对话,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物名称和简单的对话技巧。
当然,在课余时间,学生需要继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 自相矛盾》教案设计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自相矛盾》中的反常词语含义。
–掌握文章结构,了解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矛盾现象的敏感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矛盾与和谐之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矛盾问题,提升对矛盾现象的思考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文《自相矛盾》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2.课堂PPT展示。
3.教学素材:笔、纸、黑板、粉笔等。
4.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2.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矛盾?矛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听读课文《自相矛盾》,学生跟读。
2.理解文章中出现的反常词语,引导学生探讨矛盾之下的深层含义。
3.分析文章结构,并学习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第三步:课文解析(20分钟)1.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主旨和情节发展。
2.分享小组讨论成果,组织学生共同解析文章。
第四步:课文拓展(20分钟)1.提出延伸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矛盾与和谐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的事情?”2.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类似题材的文章。
第五步:总结反思(10分钟)1.整理课堂思考笔记,每位学生分享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2.总结学习内容,强调矛盾思考的重要性。
五、课堂互动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人观点,鼓励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互动。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思考一个关于矛盾与和谐的话题,可以进行口头演讲或者书面表达。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要求学生在感知矛盾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文学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自相矛盾故事阅读与理解•第二课时:自相矛盾故事分析与讨论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自相矛盾现象。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15自相矛盾》。
2.精心准备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
3.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素材。
第一课时:自相矛盾故事阅读与理解教学内容1.引入:介绍自相矛盾的概念,并引入《15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
2.阅读:让学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自相矛盾的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关问题。
活动安排1.朗读:请学生自愿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自相矛盾现象。
3.课堂展示:随机选择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自相矛盾故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1.回顾: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重点是自相矛盾现象。
2.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自相矛盾,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讨论:组织全班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疑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安排1.小组活动:让学生按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逻辑矛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2.全班讨论: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促进思维碰撞。
3.总结回顾:老师总结当天讨论内容,强调自相矛盾的智慧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自相矛盾的概念并掌握其表现形式。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言辞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到理性思辨,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共计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自相矛盾》内容,理解故事情节;2.能够分析人物性格,掌握事物的主旨;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理解矛盾对话的含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矛盾,勇于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故事情节;2.理解矛盾对话的内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自相矛盾》教案、教学课件、课文音频、活动题材、板书内容准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学习用具;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图片、故事背景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内容1.听课文录音,理解故事内容;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疑问,合作解决问题;3.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跟读、理解含义;三、活动设计1.分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2.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场景,提出问题、解决疑问;3.总结课文主旨,分享个人观点与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课前知识点回顾、问题探究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学习内容1.师生互动讨论,澄清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疑问;2.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对话,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3.鼓励学生开展互动讨论,思考如何解决矛盾问题;三、活动设计1.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为课文中的人物设计新的对话内容;2.利用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表演新设计的矛盾对话;3.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2.写下对本节课学到的矛盾对话认识与体会;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故事的主旨?是否能深入分析矛盾对话?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自相矛盾》的基本含义。
2.能够准确识别文章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逻辑思维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自相矛盾》散文的主旨。
2.掌握文章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
难点1.掌握自相矛盾的定义及其应用。
2.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抓住关键信息。
三、教学准备1.课文《自相矛盾》散文。
2.学生课本、练习册。
3.教学多媒体设备。
4.课堂互动环节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解自相矛盾1.通过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简要介绍自相矛盾的概念。
2.分段教学《自相矛盾》散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并进行解读。
4.针对性提问,引导学生总结自相矛盾的特点。
第二课时:理解背后的含义1.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
2.分组讨论:自相矛盾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
3.分析散文的主旨,引导学生探讨自相矛盾背后的深层含义。
4.帮助学生总结文章的重点,并进行师生互动讨论。
五、课堂作业1.思考散文《自相矛盾》中自相矛盾的作用,写出个人理解。
2.课外阅读其他内容,并找出其中的自相矛盾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相矛盾这一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在课堂上展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相矛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自相矛盾》这篇文章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对矛盾问题敏感的观察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型。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自相矛盾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谜语或小故事引入自相矛盾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矛盾的产生可能性。
2. 学习文章内容(15分钟)•教师介绍文章背景,然后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中内容,标注不懂的地方。
3. 文章解读(20分钟)•教师请学生大声朗读文章,然后进行段落分析,让学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和结构。
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中遇到的矛盾问题,鼓励他们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延伸讨论。
5. 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创作一个新的段落,其中包含自相矛盾的故事,鼓励创造力发挥。
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单小结,强化学生对自相矛盾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考察:通过课后小测验或作业评价学生的对于自相矛盾的理解程度。
2.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反馈意见,鼓励他们在以后阅读中能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自相矛盾的概念。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希朮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son15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Just talk
本部分是介绍Peter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却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他妈妈为他制定了一些家庭规则,来协助他克服这些不良习惯。
通过Peter在家里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真实场景,引出要学习的目标语言,从文段的整体叙述和家庭规则的条例让学生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最终引导学生能够使用目标语言You should…和You s houldn’t…表达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主要目标语言:
You should help to do housework.
You should keep your room clean.
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
You shouldn’t get up late.
You shouldn’t watch TV too often.
You shouldn’t read in bed.
二、课前准备
1. 拍摄一个家庭生活小片段。
2. 准备一些Good boy!或Good girl!的卡片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同学。
3. 准备若干张彩色A4复印纸,供学生填写家规。
4. 准备教学课件。
三、初学步骤与建议
Step 1:Warm-up/Revision
1)师生问好。
T:Good morning /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 class / children.
Class:Good morning / afternoon, Mr/ Miss ...
T:Nice to see you again!
Class:Nice to see you, too!
2)引入话题。
教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要实行讨论的话题How to be a good student,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一下What should a good student do at school?
T: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How to be a good student?” Do you think you are good students?
Ss:...
T:What should good students do at school?
然后教师向学生表现几幅关于学校规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图片内容,进一步发散思维,以复现已学和已知的相关语言知识。
T:What else should good students do at school?
Ss:Hand in homework in time. / Don’t be late for class/school. / Don’t eat in class. 教师跟进追问Should we ...?和Why?等问题,以渗透本课的新知识点
should/shouldn’t的用法,并协助学生复现一些遵守相关规则的原因。
Step 2:Presentation
1)表现情景展示Peter的妈妈非常焦虑的图片。
T:This is Peter’s mother. What’s wrong with her?
Ss:Maybe she is ...
T:She is very worried about her son. What’s wrong with Peter? Can you guess? Ss:...
T:OK. Let’s see the movie.
播放视频(Peter在家的部分)
T:What’s wrong with Peter?
Ss:He is not a good boy at home.
2)学习Just talk中的语段。
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es Peter often do at home?学生带着问题阅读Just talk的第一部分。
T:What does Peter often do at home?
S:He often makes a mess in his room. He watches TV too often. He reads in bed and he goes to bed very late.
教师借助直观图片、效果对比和动态演示协助学生理解相对应短语的含义,教授本课新短语make a mess, watch TV too often, read in bed, go to bed。
学生听录音并跟读Just talk的第一部分,进一步熟悉Peter在家的表现。
3)学习Just talk中的家庭规则。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Peter的妈妈应该怎么做。
T:Peter does all these things at home. His mother is very worried about Peter. What should, she do? Do you have any good ideas?
S:I think she should ...
T:Peter’s mother can make some home rules for Peter. If you were Peter’s mother, what would you say to Peter?
教师引导学生对妈妈给Peter提出的家规实行预测。
T:What does Peter’s mother say in the home rules?
学生阅读Just talk的第二部分“Peter的家规”,并回答问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板书整理成“Peter’s Home Rules”的形式,并带领学生通读一遍。
Step 3:Practice
1)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模仿Just talk中语句。
2)引导学生分组读,复述文章,巩固语言。
3)我最喜欢的家规。
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例子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那条家规,并说出原因。
T:Peter’s mum makes some rules for Peter. Among these home rules, my favorite one is ..., because I think it is good for ... What about you?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home rule?
4)小组活动。
教师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家庭生活小片段。
学生观看小片段后分组讨论片段中的小孩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口头协助他制定家规来改进他的行为。
Step 4:Language use
主题:制定自己的家规。
教师请学生想一想,作为一名好学生,在家里都应该做什么。
1. 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家的表现,为自己制定家规。
2.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谈论自己在家中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语言支持:help to do housework / keep your room clean / go to bed early / get up late / watch TV too often / read in bed
3. 交流展示。
Step 5:Assessment
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说:You Should help to do housework, You should keep your room clean. 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 You shouldn’t get up late. You shouldn’t watch TV too often. You shouldn’t read in bed. 表达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评价工具:
课堂教学中,建议老师们能够制作一些Good boy和Good girl的卡片,作为评价的工具,奖励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并实行评价。
Step 6:Extended Activities
组织全家人展开的家庭自我监督管理评价活动,以Peter以家为例,设计评价表格如下:
Members Get up early Do housework Keep the room clean Go to bed early Father
Mother
Peter
Grandpa
Grandma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