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新进展
继续教育项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新进展》考题

继续教育项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新进展》考题单选题:1,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间,指导病人活动的目的是A,防止疾病复发B,保持关节功能位C,防止关节畸形D,减少xx僵发生E,避免关节废用2,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特征是A,手足发冷B,游走性关节炎C,低热D,大关节炎为主E,慢性对称性小关节炎3,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护理最主要的是A,注意休息B,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C,关节功能锻炼D,保持乐观E,控制感染4,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关节护理,错误的是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B,预防压疮C,保持关节功能位D,保持关节屈曲姿势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5,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的特点是A,关节疼痛B,xx僵不明显C,关节僵硬、畸形D,类风湿结节E,游走性四肢大关节肿痛6,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A,xx僵B,关节畸形C,关节肿D,关节痛E,关节功能障碍7,可致xx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黄体生成激素D,促卵泡激素E,泌乳素8,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首发症状往往是A,蝶形红斑B,关节肿痛c,血尿、蛋白尿D,胸闷、气短E,幻觉A,型题9,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并发症:A,泌尿系统感染B,肺炎C,Cushing's syndromeD,口腔溃疡E,风湿热10,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容易相混淆,下列除哪项可资鉴别:A,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B,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C,常同时发生心脏炎;D,糖皮质激素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E,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1,E 2,E 3,C 4,D5,D 6,D 7,B 8,B9,E 10 D。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新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新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
目前,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缓解、减轻疼痛、预防关节畸形进展。
下面介绍一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进展:
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可以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阻断炎症介质的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比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抗白介素6(IL-6)药物、抗白介素1(IL-1)药物等,已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
2. 早期介入治疗:早期介入治疗是指尽早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预防关节畸形和进一步病情恶化。
针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靶向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早期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关节损害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病史,制定治疗方案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是保证治疗的最大化效果同时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药物的滥用。
以上是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一些新进展,然而,针对不同的患者,治疗方案和药物的选择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个性化定制。
必须通过与医生的密切合作来选择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新进展

液 。 当有⑤ ⑥ 两 项 同 时 出现 时 ,容 易漏 诊 ,导致 以后 心 脏
炎 加 重 、 复 发 和 心 瓣 膜 病 形 成 故 近 年 强 调 尽 可 能 加 用 超 声 心 动 描 记 术 检 查 ,对 轻 症 关 节 炎 切 不 可 以 掉 以 轻 心 , 以
至 错过 早期 诊断 时 机。 3 诊 断 要 点
4 链 球 菌 感 染 后 反 应 性 关 节 炎
l 0 r / ( g・ ) O g k d ,分 3次 ~ 次 内 服 , 如 不 能 耐 受 ,可 a 4
改 用 布 洛 芬 、萘 普 生 、 双 氯 芬 酸 、舒 林 酸 或 其 他 非 甾 体 消
炎 药 物 治 疗 ,疗 程 一 般 4周 一6周 。
维普资讯
新 医学 2 0 0 2年 9月 第 3 3卷 第 9期 短 不 ~ , 可 短 至 l刷 或 长 至 无 法 追 忆 ; ③ 以 单 关 节 (4 1 %
一
5l 2
咽 及 扁 桃 体 感 染 不 太 严 重 者 , 可 用 苄 星 青 霉 素 (e zli bnah
4 % )或少 数 关 节 受 累为 主 ;④ f 累及 髋 关 节 、下 颌 关 2 】 『
p nclnG) e i l ,成 人 l0万 单 位 ,体 重 2 g或 以下 者 ,用 ii 2 7k 6 0万单 位 ,1次肌 内注 射 。如 感 染 较 严 重 ,可用 青 霉 素 G
~
风 湿性 关 节 炎 的诊 断 要 点包 括 :
菌 抗 体 检测 以确 证 是否 存 在 链球 菌 感 染 ,抗 链 球 菌 溶 血 素 “) (”和 抗 D A酶 . N B联 合 应 用 , 阳性 率 可 达 9 % ;② 典 0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4
新医学 2 0 0 2年 1 月第 3 3卷第 1 期
/
述 /评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诊 治 进 展
甘 肃 省凡 氏 医院 风湿 科 I30 0 彭 700 ) *
l 引 言
类风 湿关 : 炎 ( A j R )是最 常见 的风湿 病 之
一
湿皮下结节颇难发 现 ,但 一经查出则意义重大。 问诊及体格检 查无 需复杂设备和特殊技术 ,只需 认 真 和 细 心 。 同 为 国人 , 同地 区 患 者 皮 下 结 节
,
其 患病 率甚 高 ,在 国人 中达 0 3 ,在欧 美 为 .%
.% 1 。此病的基本病理 改变为滑膜炎 ,晚期可 因不 的阳性 率相 差十分悬殊 ,广 西为 16 ,兰州 为 % 06 5 可逆的骨与关节软骨被破 坏而致残 。正因其致残 1 % ,北京为 2 % ,这表 明加强问诊及体格检 率 高 ,茁 曾被 金 名 为 畸形 性 关 节炎 。现 普 遍公 查大有潜力可挖。
. 认R A为一全身性疾病 , 类风湿结节、浆膜炎和血 2 22 加强培 的诊断水平 , 必须 力强培训l r 有关人员与联合 管炎三者成为其关节外表现 的主要内容。因此 A患 者手的 x线 R A不仅可以致残 ,而且还可氆金 ,值得重视 。转 随片 。即使在疾病早期 , 少 R
着 医学的 发展 ,现 已认识 到包 括 强直 性脊柱 炎 IS )在 内 一些疾 病 并非 真正 匏 类风 湿 病 ,虽 然 A
它们 和 R A也 可偶 存于 一个 患 者身 二。
片就已出现异常。因此 ,对 R A患者应大力倡导 X 线检查 。当前 ,更重要 是通迎培训I 有关人员和 联合眨片 迅速提高阅片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新进展

进 展 型 R 这 在 确 定 治 疗 措 施 上 也 极 为 重 要 。 治 疗 A, 的 目 的 主 要 是 为 了 减 轻 疼 痛 控 制 病 情 发 展 , 阻 止 发 生 不可 逆 的骨改 变 , 可 能保 护 关 节 和肌 肉的功 能 , 尽 改 善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目前 关 于 R A治 疗 药 物 的 分 类 很 多 。 我 们 将 它 分 为 一 线 药 物 、 线 药 物 、 线 药 物 二 三 及 免疫治 疗 药物 。 2 1 一 线 药 物 . 2 1 1 水 杨 酸 类 . . 此 类 药 物 的 代 表 是 阿 司 匹 林 ,其 它 还 有 水 杨 酸 钠 , 炎 痛 , 炎松 等 。小 剂 量阿 司 匹林 ( g 扑 抗 2 ,日 )以 止 痛 为 主 , 须 使 用 足够 的剂 量 ( 必 4~6/日 ), 血 g 及 清 水 杨 酸 浓 度 应 达 到 2 0~3 0 / 0 0mg L时 , 临 床 才 能 取
B 可 以影 响免疫 过程 。 )
首 ”。 禁 食 , “ 消 治 疗 ”中 最 常 采 用 的 方 法 , 是 是 取 也
对 缓 解 症 状 最 有 效 的 。可 是 病 人 不 能 无 限 期 的 禁 食 ,
往 往 在 恢 复 饮 食 后 ,病 人 的 症 状 又 会 出 现 甚 至 重 于 禁 食 前 。 盲 目地 进 行 禁 食 , 而 不 利 于 患 者 的 健 康 , 反
限 于 镇 痛 消 炎 的 对 症 治 疗 , 到 后 来 使 用 改 变 病 情 作
用 的 药 物 ,现 在 已 经 发 展 到 应 用 针 对 于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发 病 有 关 的 免 疫 环 节 的 药 物 。 临 床 疗 效 有 了 一 定 的 提 高 , 少 患 者 不 仅 症 状 减 轻 , 因 关 节 功 能 的 改 不 也 善 而 提 高 了 生 活 质 量 。 由 于 一 部 分 类 风 湿 患 者 可 以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论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来中西医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治疗方法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两种疗法各有各的优势结论:对于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医疗法途径更为广阔,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66-02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关节外损害,如血管炎,心包炎,肺间质纤维化,周围神经炎,皮下结节及眼部疾患等。
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丧失关节功能,致残率高。
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约有41%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后久出现骨侵蚀,3年内关节破坏大于70%[1]。
由于病因未明,所以防治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
本文从中医,西医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ra的病因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本病展开论述:1 发病机理1.1 西医观点: 1. 促炎因子: forrestcm等[2]发现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的免疫性调节细胞因子,不仅能强烈地诱导干扰素-c产生,还能促进许多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等的释放,从而作用于关节软骨和滑膜组织,从而导致ra的发病。
2. 葡萄糖 6-磷酸异构酶(gpi):chahs等[3]的研究表明,在关节液中的抗gpi抗体水平与ra有显著的相关性,并提示gpi及其自身抗体可能是人类ra的重要的发病机制。
1.2 中医观点:1.外感邪气,痹阻经络:《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
外邪湿痹症发病的主要外因。
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病的内在因素,《灵枢.百病始生》中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的新进展

9 0年代 前 , 风湿病 学 家 和临 床 医生 把大 部 分 注意 力 都 集 中在 发 现 和 防止 治疗 药 物 的副作 用上 , 较 少 而
特异性 免疫 以及 炎症 反应 的诱 导方 面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鼠型抗 C 4单 克 隆 抗 体 曾最 早 被 用 来 评 估 对 D R 的 疗 效 , 因 其 本 身 的 抗 原 性 , 用 受 到 了限 A 但 应
胞表 面疾 病相 关 性主 要组 织 相容 性 复合 物 Ⅱ( MHc Ⅱ) 位基 因( DR4 拮抗剂 的研究 也正在进行 中 。 等 如 ) 除 针对 T 细 胞 活 化 相 关 分 子 的抗 体 被 广 泛 用 于治 疗 R 的研 究外 , 于针 对抗 原 特 异性 的 T 细 A 对 胞 疫苗 如 Vp 7 也 被 证实 在 动物模 型 上可 防止 关 节 l, 炎 的发 生 。这类 制 剂具 有 同时 特异性 减少 致病 细胞 而又 不 引起 免 疫 抑制 的优 点 , 且 在 临床 取 得 了 令 而
殖、 活化 以及 炎性 因子 的产生 , 甚至如 何诱 导其 凋 亡 都成 为人 们 以 T 细胞 为治 疗靶 点 的研究 目标 。
1 1 针对 T 细胞 增殖 、 . 活化 的治疗 L ] 3 C D4分子 位于 T细 胞表 面 , 抗 原特 异性 T 细 是 胞受 体 ( R) TC 的辅 助 受体 , 在诱 导 T 细 胞 的激 活 和
蝶 呤的广 泛接 受是 产生 这种 变化 的最 重要 的因素 之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新进展

因此 , 阻断第二信号就成为生物制剂 治疗的靶点 。T细胞
的 另 一 种 调 控 机 制 是 T抑 制 细胞 .一类 表 达 C 2 + D + D 5 C 4 细 胞 群 . 以表 达转 录 因 子 F X 3 有 效 地 抑 制 T细 胞 的 可 O P,
项荟 萃分析结果 提示 T F抑 制剂可 以显著增加 严重感 N
染 和肿 瘤 的 危 险 性 嘲 但 另 一 研 究 未 发 现 R A患 者 接受 抗
T F治疗前后结 核发病的风险增高用 N 其 他少见的副反应
还 有 神 经 脱 髓 鞘 、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及 诱 发 红 斑 狼 疮 等 充
B 淋 巴 细 胞 在 R 的 发 病 机 制 中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A
Rtxm b是 一 种 针 对 于 B 细胞 和 前 B细 胞 表 面 C 2 i ia u D 0抗
活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 内缺少 T抑制细胞 , 这一点有
可 能 有 治疗 意 义1 3 ] 1 B淋 巴细 胞 . 3 B淋 巴细 胞 主 要 通 过 以下 方 面 参 与 R 的 发 病 :1 A () 产 生 自身 抗 体 ( 类 风 湿 因 子 , 环 瓜 氨 酸 抗 体 等 )在 关 如 抗 , 节局 部 抗 原 形 成 免 疫 复 合 物 , 化 补 体 ;2 作 为 A C, 活 () P 通 过协 同刺 激 分 子 活 化 T淋 巴 细胞 :3 ( )产 生 前 炎 症 细 胞 因
疗。 最终会导致受 累关节强直 、 畸形和功能丧失 . 严重影响
生 活 质 量 1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发病 机 制 11 遗 传 因 素 . >O 8 %的类 风 湿 患 者 携 带 有 被 称 为 共 同 表 位 的 人 类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