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职称: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4)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7)2.1 传动方案特点 (7)2.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 (7)三、电动机的选择 (7)3.1 电动机的选择 (7)3.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8)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9)五、V带的设计 (9)六、齿轮传动的设计 (14)七、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20)7.1 输入轴的设计 (20)7.2 输出轴的设计 (24)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9)8.1 输入轴键选择与校核 (30)8.2 输出轴键选择与校核 (30)九、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0)9.1输入轴上轴承的校核 (30)9.2 输出轴上轴承的校核 (31)十、联轴器的选择 (33)十一、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3)11.1 减速器的润滑 (33)11.2 减速器的密封 (34)十二、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4)12.1 附件的设计 (34)12.2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6)设计小结 (37)参考文献 (37)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06 /2007 学年第学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起迄日期: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07年月日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1 传动方案特点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V 带、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对称分布。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V 带具有缓冲吸振能力,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选择V 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543321ηηηηηη⋅⋅⋅⋅=a式中η1、η2、η3、η4、η5分别为带传动、联轴器、轴承、齿轮和开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针对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轴的课程设计,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课程目标
1.掌握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熟悉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3.掌握轴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4.熟练掌握轴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1.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3.轴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4.轴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5.课程设计实践操作
四、课程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实验操作:通过轴的制造和检测等实验操作,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团队合作: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轴的设计和制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
1.课程设计报告:对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实验操作考试: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3.理论考试:对学生对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轴承设计与制造》
参考书目:《轴承设计原理》、《轴承材料与热处理》、《轴承制造工艺
与加工方法》、《轴承检测方法与应用》。
七、结语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期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摘要本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目录摘要. (I)第1 章绪论.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设计的内容. (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图样技术设计. (1)编制技术文件. (1)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2)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2)技术要求. (2)第2 章运动设计. (3)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3)转速范围. (3)转速数列. (3)确定结构式. (3)确定结构网. (3)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3)确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4)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4)第3 章动力计算. (5)带传动设计. (5)计算转速的计算. (6)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7)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1)第4 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2)电动机的选择. (12)轴承的选择. (12)变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13)第5 章校核. (14)轴的校核. (14)轴承寿命校核. (15)第6 章结构设计及说明. (16)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16)展开图及其布置. (17)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第1章绪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四、传动方案:五、设置参数: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运输带拉力F (N)250230220210210200220260245240运输带速度V(m/s)1.8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滚筒直径D(mm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009-2010学年第3学期
学院:工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龙绪安
学号:08328030
起至日期:2010-7-13至2010-8-1
指导教师:高群
目录
A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B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5)
一、传动方案拟定 (5)
二、电动机的选择 (5)
三、运动参数的计算 (6)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
五、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7)
六、轴的设计计算 (8)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0)
八、键的选择计算 (10)
九、联轴器的选择 (11)
十、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11)
十一、箱体设计 (11)
十二、总结 (12)
十三、参考文献 (12)
C
老师批点 (13)。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O347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a1CourseDesign课程学分数:1课程学时数:1周授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等。
一、课程设计简介(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1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题目常为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C其工作量相当于以单级(设计时间为一周)的机械传动装置为最低要求。
每个学生应完成:1)装配图(轴系部件装配)1张(A1或A2图纸);2)零件图1~2张(轴、齿轮(或蜗轮)、带轮等);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拟定机械系统方案,进行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选择电动机,进行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传动零件设计,轴承寿命计算、轴(许用应力法和安全系数法)、键的强度校核,联轴器的选择、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和掌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基础。
3)能够正确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
三、进程安排时间表四、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法提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老师对其质量进行检阅得出成绩。
2、成绩评定优秀:图面整洁,结构合理,标注正确,设计计算完整、正确,资料齐全;良好:图面较整洁,结构较合理,标注较正确,设计计算完整、正确,资料齐全;中等:结构基本合理,标注基本正确,设计计算基本完整、正确,资料齐全;及格:设计计算基本完整、正确,资料齐全,个别结构不合理,有些线条不正确;不及格:结构不合理,标注错误较多,设计计算不够完整并有较多错误,资料不够齐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年月指导教师第一章概论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面向学生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以机械制图、数学、物理、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语言等先修课和金工实习为基础,在机械原理课程所探讨的常用机构的分析、综合基本理论方法指导下,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整部机器的运动和动力学设计的训练,以期达到下述几项主要目的: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理论,进行机器工作原理设计,机构选型和机器总体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能力。
4)让学生接触机械设计方面的感性知识,使他们对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有初步的了解。
5)提高学生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和计算机的熟练程度;锻炼他们独立工作,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培养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人才创造条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机械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械的动力分析与设计三个方面,所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注意到: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应包括三种基本机构(如连杆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分析与综合;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应具有多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配合关系,包括运动循环图的分析与设计;一定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应较全面而综合地应用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使学生在机械设计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受到初步实践性的训练。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的方法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1)图解法运用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用图解的方法将其结果确定出来,并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有直观、简单、可检查解析计算正确与否等特点,对于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问题,其优点更为明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大纲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3005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课程学时:3周,集中进行课程学分: 3实践周数:实践学分:教学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执笔人:审校人:拓耀飞修订时间:200X 年X 月(如果是新开课程,项目名称改为编写时间)一、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是学生完成《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后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综合训练类型必修课程,它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训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15-17周,即机械设计课程结束之后进行。
二、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会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绘图训练。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意识,增强责任感。
2、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应该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并拟定设计计划,注意掌握进度,保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个数据的确定要有根据。
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
(3)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到位指导,注意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4)设计题目为一般机械装置(主要为减速器),设计工作量与多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工作量相当。
(5)每个学生应完成:A0号装配图1张和A2号零件图2张,设计说明书约6000-8000字。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可根据平时表现(20%)、图面质量(30%)、说明书质量(30%)和答辩情况(20%)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章.推土铲主要参数及结构尺寸的确定.................................................................................... 5
2.1 铲刀的基本尺寸.............................................................................................................................. 5 2.1.1 铲刀高度.............................................................................................................................. 5 2.1.2 铲刀宽度.............................................................................................................................. 6 2.2 推土板角度参数的选择.................................................................................................................. 6 2.3 推土板曲率半径.............................................................................................................................. 8 2.4 推土板直线部分及档土板尺寸...................................................................................................... 8 2.5 顶推架于台车架的铰点位置.......................................................................................................... 8 2.6 铲刀钢板厚度.................................................................................................................................. 9
235 KW ,转速 2000 rpm ,整机使用总量 37500 kg ,直倾铲容量 10m3 ,角铲容量 6.2m3 ,
半 U 型铲容量 11.7 m 。
3
1
2012 级交通建设与装备专业课程设计
1.1.2 直倾铲 直倾铲一般作为履带推土机的标准配置,其推土铲刀与车架轴线固定成直角,也 称为直铲式推土机。直倾铲的框架与连接部分都比较坚固,适于中、短距离的重切削 推土作业。如图 1-2 所示。
第 4 章 推土机铲刀的强度校核计算................................................................................................ 16
4.1 确定受力最大的计算位置............................................................................................................ 16 4.2 超静定力计算................................................................................................................................ 16 4.3 斜撑杆强度计算............................................................................................................................ 23 4.4 顶推架强度计算............................................................................................................................ 24 4.5 铰销强度计算................................................................................................................................ 25
Ⅱ
2012 级交通建设与装备专业课程设计
第 1 章.推土机工作装置结构类型
1.1 工作装置结构组成
推土机的工作装置主要是推土铲,按顶推架的形式分为直倾铲和角铲两大类,如 图 1-1 所示。推土机的后部还可装备有附属工作装置,如松土器、绞盘和牵引钩等, 在大型推土机上还配置有平衡重。[1]
图 1-1 直倾铲和角铲结构
交通装备综合课程设计
2015-2016 第 1 学期
姓 学 班
名:
指导教师: 成 绩:
日期:2016 年 1 月 14
2012 级交通建设与装备专业课程设计·摘要
SD320D 沙漠型推土机工作装置的设计
摘 要
推土机是一种多用途的自行式施工机械,用来铲挖并移运土壤、砂石等物料。在 公路施工中,通常用推土机完成路基基底的处理、路侧取土横向填筑高度不大于 1m 的路堤、沿公路中心纵向移挖作填完成路基挖填工程、傍山取土侧移修筑半堤半堑的 路基。推土机由于受到铲刀容量的限制,是一种适用于短距离运料的重要土方施工机 械。推土机经济运距一般在 50 ~ 80m。 本设计从SD320D沙漠型履带推土机的工作原理考虑,采用固定式直倾铲机构。主 要进行了履带推土机的工作装置结构类型的选择、推土铲主要参数及结构尺寸的确 定、推土铲工作装置强度计算以及铲刀强度校核计算,最后完成了铲刀以及整个工作 装置的结构设计。
第 3 章.推土机工作装置的强度计算................................................................................................ 10
3.1 土壤的切削性能............................................................................................................................ 10 3.2 推土机作业阻力计算.................................................................................................................... 11 3.3 推土机受力分析............................................................................................................................ 13
另外,现代推土机往往在固定式铲刀上面加装一些附加装置以实现一机多用,如 倾斜加宽板、侧边集土板、延伸推土板、前后松土齿、除荆器、开沟器、载重叉、助 推板等。 直倾铲也被称之为固定式推土铲,角铲又被为回转式推土铲。现代大中型履带推 土机,可安装固定式推土铲,也可换装回转式推土铲。通常,向前推挖土石方、平整 场地或堆积松散物料时, 广泛采用直铲作业; 傍山铲土或单侧弃土, 常采用斜铲作业; 在斜坡上铲削硬土或挖边沟,可采用侧铲作业。[2] 直倾铲作业是推土机最常采用的作业方法,固定式铲刀较回转式铲刀自重轻,使 用经济性好,坚固耐用,承载能力强,一般在小型推土机和承受重载作业的大型履带 式推土机上采用。[3] 本次设计是以 SD320D- 沙漠型履带推土机为依据,马力 320 HP , 发动机功率
2
2012 级交通建设与装备专业课程设计
图 1-2 直倾铲结构图(背面) 1-刀角;2-刀片;3-推土铲;4-角撑杆;5-倾斜油缸; 6-顶推梁;7-耳座;8-斜撑杆
顶推梁是用高强度钢板焊接成的箱形梁,其左端通过十字接头与推土铲铰接,右 端与固定在台车架上的轴座铰接。顶推梁与斜撑杆、角撑杆、倾斜油缸一起组成铲刀 架。在铲刀提升油缸(图中未画出)的作用下,铲刀架和安装在铲刀架上的推土铲一 起绕顶推梁右端铰接点摆动,实现推土铲的提升和下降。 推土作业时,若操纵推土铲倾斜油缸使其伸长,可使左刀角升高、右刀角降低, 使推土铲右倾,从而可利用右刀角强制切土,还可使履带处于左低右高的斜坡上推出 平面来;反之,使倾斜油缸缩短,可使推土铲左倾。作业时可根据不同工况,操纵倾 斜油缸使推土铲在垂直面内左、右倾斜。 根据土质情况不同,可以调节斜撑杆的长度,改变推土铲的铲土角度。当土壤较 硬时,调短斜撑杆,使铲土角变小一点,这样推土铲容易切入土壤;而当土质较松时, 可把铲土角调大一点。 在调整斜撑杆的长度时,为使铲刀仍处于水平位置,铲刀倾斜油缸也应相应伸长 或缩短,否则,推土铲的侧倾角也会改变。
参考文献.....................................................................................................................................................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