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重点

合集下载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及意义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及意义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及意义饶小春;焦安夏;马渝燕;潘跃娜;孟辰芳;向莉【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观察组急性期、对照组体检日行肺功能检查,观察组62例患儿于临床恢复期复查肺功能,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深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及用力呼出肺活量25%、50%、75%时流速(FEF25、FEF50、FEF75)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恢复期上述异常指标明显好转,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FEF75、MMEF).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容量、肺通气功能均降低,临床恢复期明显好转,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20【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儿童【作者】饶小春;焦安夏;马渝燕;潘跃娜;孟辰芳;向莉【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为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时气道黏膜受损,造成气道阻力增加,气流受阻,流速受限,引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等症状[1~3]。

2009年9月~2011年6月,我们观察了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变化。

现分析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1 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15(8.6±2.1)岁。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1. 引言1.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常见病种,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该病的流行频率较高,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威胁。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

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给治疗带来挑战,需要及时研究和调整治疗方案。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关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恶化的风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寻找更有效的诊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减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

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研究,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1. 发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数天。

发热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2. 咳嗽:咳嗽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呈干咳或带有黏稠痰液,常伴有胸闷、胸痛等不适感。

3. 呼吸困难:部分患儿可能呼吸急促、气促,严重者呼吸困难明显,出现呼吸计数增快、吸气辅助肌肉参与等现象。

4. 胸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胸痛不适感,常为胸前或胸侧疼痛,一般不明显,但在深呼吸、咳嗽时加剧。

5. 其他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还可能表现为喉痛、咽部充血、声音嘶哑、乏力、全身疼痛等症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繁多,及时认识并掌握其症状特点,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何立华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09(5)12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症状及肺外表现.方法:将确诊为MP的87例惠儿(观察组)的症状、X线表现、病原学检查等与同期住院的110例耍幼儿非肺炎支原体肺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时照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干、湿性哆音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胸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肺外表现的发生率为74.7%,对照组(32.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患儿出现发热、咳嗽的同时伴有其它脏器受累时.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尽早进行血清学检查并治疗.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何立华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医院,广东,佛山,5282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5+.2
【相关文献】
1.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J], 罗迪;杨前华
2.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特点分析 [J], 张理斐
3.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8例临床特点分析 [J], 石天霄
4.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8例临床特点分析 [J], 翟莺莺;周蕾;邹亚伟;陈德晖;陈福雄
5.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8例临床特点分析 [J], 翟莺莺;周蕾;邹亚伟;陈德晖;陈福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意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意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意义作者:宋扬陶丽王宏伟蒋春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情况。

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做为此次的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人群为对照组。

对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P【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肺功能;哮喘【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477-01临床上,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人群呼吸道感染中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原体,其大约占到儿童肺炎10.0~40.0%[1]。

并且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则与哮喘存在一定的关联。

此次研究中,为了研究和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情况,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对象为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为2012年7月~2013年12月。

其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15例;年龄在2.5~4.0岁,平均为(3.0±0.5)岁。

患者不存在其他混合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

此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人群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14例;年龄在2.0~4.0岁,平均为(3.0±0.5)岁。

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对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针剂10mg/(kg.d),1次/d,连用5~7d。

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1次/d,连续使用3d。

一共治疗21d。

肺炎支原体的检验:在患者入院后,采集其静脉血液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根据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2]。

肺功能的检测:对两组人群在诊断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

主要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 [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

46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0年11月第6卷第31期No.6 roll up No. 31 Issue, November, 2020健康科学_临床医学工程DOI:10.19335/ki.2096-1219.2020.31.017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王占平(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摘 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例数为150例,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参照组服用罗氏芬,研究组则行阿奇霉素,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4.00%显著低于研究组96.00%(P<0.05)。

结论咳嗽、发热、干湿性啰音是支原体肺炎的特点,采用阿奇霉素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阿奇霉素本文引用格式:王占平.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1):46-47.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WANG Zhan-ping(Jiayugu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ayuguan, Gansu 735100)ABSTRACT: Objecti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were analyz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discussed.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 is the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There are 150 cases in the period from September 2018 to March 2020.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ode, they are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75 cases) and study group (75 cases). The reference group takes rochefen, while the study group takes azithromycin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84.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y group (96.00%) (P<0.05). Conclusion Cough, fever, dry and wet rale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The application of azithromycin has a good effect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zithromycin0 引言肺炎是儿科常规疾病,其中支原体肺炎最为常见。

小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

方法对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93例患儿进行分析。

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剧烈咳嗽,不规则发烧为主。

结论肺部CT或胸片显示肺大片状高密度影,特别是肺气肿、合并胸腔积液等患者,极有可能是造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小儿科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184-01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就是呼吸道感染。

本文将对2011-2012年获得的我院儿科93例,约占26%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有26例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具体报告如下:一、资料及方法(一)资料共93例,发病年龄:3-6岁31例,10个月-3岁25例,6-14岁37例,其中,女39例,男53例。

住院治疗7-25天,发病实践3天至一个半月。

临床表现:以咳嗽和发烧为主,发烧76例,咳嗽90例。

(二)方法以口服和静脉注射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中口服相同剂量阿奇霉素五天为一个疗程,静脉滴注10mg/kg五天为一个疗程。

其中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组,静脉输液一个疗程后,进行三个疗程口服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静脉输液两个疗程后,进行口服治疗两个疗程。

住院治疗5-7天临床症状没有改善,仍然高烧不退,进行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其他合并症、高烧以及咳嗽均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二、结果(一)检查结果肝功能异常10例,血肺炎支原体抗体1gM阳性93例,血心肌酶升高78例,低蛋白血症1例,双份血清抗体阳性8例,EBV-IgM阳性4例,EBV-IgG阳性39例,抗链O滴度增高3例,肺部点片状渗出影38例,双肺纹理增多紊乱6例,胸腔积液6例,左肺炎症12例,右肺炎症22例,右上肺局部性肺气肿1例,肺不张3例。

心功能与心脏结构均正常。

(见表一)表一两组辅助调查结果对比例(%)项目难治性MPP组普通MPP组合计(n=26)(n=67)(n=93)WBC(×109/L) 10±3 9±4 9±4N(%) 59±12 54±16 55±15PCL(×109/L) 249±69 278±86 270±82LDH(U/L) 382±129 267±68 297±101AST(U/L) 45±19 28±12 32±15AST(U/L) 30±18 18±10 32±15IGA(mg/dl) 127±47 120±77 122±68IGG(mg/dl) 959±337 927±234 937±268IGM(mg/dl) 121±78 162±68 162±68EBV-IGG(+) 10(38.46) 29(43.28) 39(41.94)EBV-IGM(+) 1(3.85) 3(4.48) 4(4.30)AS“O”阳性 1(3.85) 2(2.98) 3(3.23)右侧肺炎症 11(42.31) 11(16.42) 22(23.66)左侧肺炎症 8(30.77) 4(5.97) 12(12.90)两侧肺炎症 4(15.38) 5(7.46) 9(9.68)肺门炎症 0(0) 3(4.48) 3(3.23)肺间质炎症 3(11.54) 35(52.24) 38(40.86)胸腔积液 6(23.07) 0(0) 6(6.45)肺气肿 1(3.85) 0(0) 1(1.08)肺不张 2(7.69) 1(1.49) 3(3.23)(二)肺外合病症中耳炎4例,感染性腹泻2例,肝损伤12例,贫血3例,结膜炎10例,低蛋白血症2例,粒细胞减少症28例,非感染性腹泻3例,心肌损伤68例。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检验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检验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检验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发布时间:2021-09-23T01:51:02.60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李晓[导读] 重点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之后对于检验免疫功能李晓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1730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之后对于检验免疫功能的意义与价值。

方法把我院接收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总计有18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参与到本次实验中。

随机选择同时期内健康患儿18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指标数据。

结果研究组患儿IgA、IgM、IgG等免疫蛋白和C3、C4补体、CRP水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有统计差异(P<0.05)。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经过检测发现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都有所下降,可以作为临床指标应用,满足医疗检测与应用的要求。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意义肺炎支原体(MP)是导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临床中会引发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未研究其发病机制。

近年来,很多研究都发现儿童的支原体感染和免疫功能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免疫逃避、免疫抑制等方面。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通过检验免疫功能方面所能够产生的不同指标,具备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下面具体分析研究内容和结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把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计有18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参与到本次实验中。

随机选择同时期内健康患儿184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男120例,女68例,年龄范围2~11岁之间;对照组男110例,女74例,年龄3岁~13岁。

经过实验前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以作为对比使用。

1.2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在清晨起床之后空腹的状态之下采集外周血5ml,使用医院采购的合格试剂盒进行检测,应用自动分析仪检测IgA、IgM、IgG等免疫蛋白和C3、C4补体的水平以及CRP等指标水平。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

本文将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

临床特点1. 发病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一般在3岁以上,其中7-14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

2. 临床表现Mycoplasma pneumoniae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毒血症状、喉痛、头痛、乏力等。

其中,咳嗽是其典型表现,呈现为阵发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粘稠痰。

此外,在少数病例中,会出现皮疹、肌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3. 体征患者的肺部体征多数正常,但在个别病例中,可有少量湿性啰音。

4.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但有些病人的淋巴细胞计数升高。

此外,支原体抗体检测、痰培养、PCR检测等也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诊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Mycoplasma pneumoniae肺炎的治疗中抗生素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轻度病例,口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能有效控制病情。

对于重症患者,需静脉输液给药。

2. 支持治疗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支持治疗也是关键。

对于患有咳嗽、喉痛等症状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止咳药、喉咙搔痒的药物等来缓解症状。

3. 免疫治疗在保证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免疫治疗。

例如,给予人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治疗,能够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更好地控制病情。

4. 康复期治疗在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进行长期的恢复治疗。

该阶段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调理、营养支持等,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机体韧性,避免病情反复。

总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虽不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但其高发和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 例 MPP 患儿急性期 FVC、FEV1、PEF、FEF25、 FEF50、FEF75、MMEF75/25 的 实 测 值 均 低 于 预 计
标准[4],并且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状改变,占据 1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个或以上肺段,排除难治性和重症 MPP。患儿家长
2.急性期和恢复期肺功能实测值占预计值百
资料与方法
意义。
1. 一般资料:选取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3 月
结果
在我科住院的 MPP 患儿 60 例,其中男 32 例,女 28
1. 急性期肺功能实测值与预计值比较:见表
例,年龄 5.4~13.0(8.3 ± 2.6)岁。入选标准:MPP 的诊断符合第 7 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
炎的 14%~20%,尤其在 5~9 岁年龄组高发[1-2],加 次作为最终肺通气功能的结果。
重国民经济负担。MPP 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有喘
3. 检 测 参 数 :肺 功 能 指 标 包 括 用 力 肺 活 量
息、咳嗽、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MPP (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 主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 MP 的直接 (PEF)、2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25)、
侵 犯 和 免 疫 损 伤 均 存 在 ,是 两 者 共 同 作 用 的 结 50%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用力
果[3]。肺功能是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评估的 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
无创检查方法之一。我们想通过检查 MPP 患儿的 速(MMEF75/25)。并计算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
肺最大通气功能,进一步探讨 MPP 患儿的肺功能特
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
点及其 MP 对气道的损伤情况,进一步提供肺功能 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比较采
检查可以应用在 MPP 患儿管理的临床数据。
用 配 对 样 本 t 检 验 ,P<0.05 认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之一[1]。流行病 夹上鼻夹,保证口鼻不漏气;先平静呼吸几个周期,
学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mycoplasma 然后用最大力气吸气,然后用最大力气快速、完全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 呼气,直至呼气完全。测量 3~5 次,选择最好的 1
功能仪在我院儿童肺功能室进行肺最大通气功能 (P<0.01)。
检查,具体方法:准确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让患儿站
表 1 60 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指标的实测值与预计值比较(x ± s)
项目 预计值
FVC(L) 1.99 ± 0.69
FEV(1 ± 1.08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年 5 月 5 日第 39 卷第 5 期 Chin J Postgrad Med,May 5 2016,Vol.39,No.5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特点 及临床意义
·论
蔡金龙 李航 曲书强 田执梁 张驰 张娟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德 国 JAEGER 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检测 60 例 MPP 患儿的急性期和正规治疗 2~3 周后肺功能:用 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 量(FEF25)、50%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75)和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并计算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 结果 60 例 MPP 患儿急性 期 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 的实测值均低于预计值[(1.56 ± 0.53)L 比(1.99 ± 0.69)L、(1.37 ± 0.47)L 比(1.68 ± 0.57)L、(2.90 ± 0.86)L/s 比(3.95 ± 1.08)L/s、 (2.48 ± 0.67)L/s 比(3.56 ± 0.89)L/s、(1.42 ± 0.41)L/s 比(2.51 ± 0.64)L/s、(0.65 ± 0.20)L/s 比 (1.28 ± 0.33)L/s、(1.22 ± 0.77)L/s 比(2.18 ± 0.61)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恢复期 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 占 预 计 值 百 分 比 明 显 好 于 急 性 期 [(98.80 ± 9.34)% 比(79.14 ± 6.28)% 、(98.67 ± 8.28)% 比(81.63 ± 6.56)% 、(86.23 ± 6.86)% 比 (73.17 ± 6.21)% 、(85.17 ± 7.86)% 比(69.79 ± 8.16)% 、(79.08 ± 7.99)% 比(56.57 ± 8.77)% 、 (70.85 ± 7.48)% 比(50.66 ± 9.86)% 、(77.35 ± 6.81)% 比(56.19 ± 9.61)%],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1)。 结论 在急性期,MPP 患儿肺功能表现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在恢复期,肺功能指 标明显好转,但小气道指标仍存在异常。
FEF25(L/s) 3.56 ± 0.89
FEF50(L/s) 2.51 ± 0.64
FEF75(L/s) MMEF75/25(L/s)
1.28 ± 0.33
2.18 ± 0.61
实测值
1.56 ± 0.53
1.37 ± 0.47
2.90 ± 0.86
2.48 ± 0.67
1.42 ± 0.41
0.65 ± 0.20
1.22 ± 0.77
t值
16.08
15.54
25.2
21.57
24.01
23.61
20.32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注: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PEF:呼气峰流速;FEF25:2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50:50%用力肺活量时 用力呼气流量;FEF75:7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MMEF75/25: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肺功能; 儿童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u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Cai Jinlong, Li Hang, Qu Shuqiang, Tian Zhiliang, Zhang Chi, Zhang Ju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u Shuqiang, Email: qsq1962@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are still abnormal small airway indicators. [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 Lung function; Child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 直,双目平视,然后口含咬口器,用唇包紧咬口器,
·437·
著·
DOI:10.3760/cma.j.jssn.1673-4904.2016.05.013 作者单位: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一病房 通信作者:曲书强,Email:qsq1962@
·438·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年 5 月 5 日第 39 卷第 5 期 Chin J Postgrad Med,May 5 2016,Vol.39,No.5
知情同意。
分比比较:见表 2。60 例 MMP 患儿恢复期 FVC、
2. 方法:所有患儿在入院 2 d 内及恢复期(正规 治疗 2~3 周后)采用德国 JAEGER 公司生产的肺
FEV1、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 占预 计 值 百 分 比 明 显 好 于 急 性 期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u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ethods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60 cas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was tested in the acute stage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by the pneumatometer made by JAEGER company in Germany. FVC, FEV1, PEF, FEF25,FEF50、FEF75 and MMEF75/25 was detected. Results In acute phase, lung function indexs (FVC, FEV1, PEF, FEF25, FEF50, FEF75, MMEF75/25) of 60 children with MPP were less than expected: (1.56 ± 0.53) L vs.(1.99 ± 0.69) L, (1.37 ± 0.47) L vs. (1.68 ± 0.57) L, (2.90 ± 0.86) L/s vs. (3.95 ± 1.08) L/s, (2.48 ± 0.67) L/s vs. (3.56 ± 0.89) L/s, (1.42 ± 0.41) L/s vs. (2.51 ± 0.64) L/s, (0.65 ± 0.20) L/s vs. (1.28 ± 0.33) L/s, (1.22 ± 0.77) L/s vs.(2.18 ± 0.61) L/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In recovery period, the level of FVC, FEV1, PEF, FEF25, FEF50, FEF75, MMEF75/25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acute phase: (98.80 ± 9.34)% vs.(79.14 ± 6.28)% , (98.67 ± 8.28)% vs. (81.63 ± 6.56)% , (86.23 ± 6.86)% vs.(73.17 ± 6.21)% , (85.17 ± 7.86)% vs. (69.79 ± 8.16)% , (79.08 ± 7.99)% vs. (56.57 ± 8.77)% , (70.85 ± 7.48)% vs. (50.66 ± 9.86)% , (77.35 ± 6.81)% vs. (56.19 ± 9.61)% , P<0.01. Conclusions In the acute stag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MPP shows hybrid ventilation dys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improv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