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外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肺外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肺外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表l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组 各系统肺外损害发生情况
2.2两组研究指标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红 细胞沉降率、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发热、 发热时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起始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 差异(P值均<O.05).即A组发热的概率高于B组,A组的发 热时间长于B组,A组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起始时间要晚于B 组,见表2~5。
裹2两组性别比较
注:A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组;B组:肺炎支原体感 染不伴肺外并发症组;jc2一1.59·P>0.05
·768·
垦匾堕堕塑查!!!!至!旦笙!!鲞箜!;塑!坐』曼!!趔!:』!!!!塑!!y!!:;!!塑!:!!
表3两组发热情况、发热时间比较
注:A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组;B组:肺炎支原体感 染不伴肺外并发症组;有无发热x2216.87·P<o.05;发热时间x2。 13.72,P<O.05
表4两组病程比较
注:A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组;B组:肺炎支原体感 染不伴肺外并发症组;x2 23.94·P>0.05
表S两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年龄、 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起始时间比较
注:A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组lB组:肺炎支原体感 染不伴肺外并发症组 2.3治疗与转归 2.3;1抗感染治疗 1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 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10 mg·kg“·d-。,1次/d)静脉点滴 治疗l~2个疗程(5 d为1个疗程。两次之间间隔3 d),并加 用阿奇霉素口服1~2个疗程(3 d为1个疗程,两次之间间 隔4 d)。 2.3.2肺外并发症治疗合并脑炎或胸腔积液加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甲强龙)3~5 d抗炎治疗。以减轻水 肿,减少渗出。其他肺外脏器损害根据病情分别予以保护心 肌(如静脉点滴1。6一二磷酸果糖、大剂量维生素C抗氧化)、 护肝治疗、保护肠黏膜、调整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 2.3.3病情恢复程度与速度 呼吸系统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1~2周均消失。病程第3~4周复查胸片基本正常,有3例病 程>1个月。1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患儿均治 愈,表现为1~2周内临床症状消失,2~3周内复查实验室指 标恢复正常。 3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外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外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 5 ] 龚文明, 姚秋 生. 临床抗菌药使用分析 [ J ]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 9 9 9 , 8 ( 2 ) : 1 0 8 .
良反应 和耐药菌 的产生 ,需综 合考虑 多方 面的 因素 ,应对抗 菌药物 滥 用引起 足够重视 ,从而更好地 为临床 医师 安全 、合 理 、有效 的使用 抗
[ 6 】 黄 明姬 . 不 合 理 应用 抗 生 素 的处 方分 析 [ J ] _ 中 国现 代 医生 , 2 0 1 0 ,
4 8 ( 2 3 ) : 1 0 5 — 1 0 6 .
肺 炎支原体肺炎 患儿 的肺 外表现及 其影响 因素
陈广 道
( 广州市番 禺区 中心 医院儿科 ,广 东 广州 5 1 1 4 0 0 )
虱睚|囡—盈同
行指导 用药十分必要 。
2 0 1 3 年3 月第 1 1 卷 第7 期
菌药物提供科学 的依据 。 ・临床研 究 ・ l 9 1
本研究对 我院住 院病例进 行 了抽样调 查 ,分 析结果 显示存在 一些 问题 。临 床上应 用抗菌 药物 占5 1 . 4 %,高 于 国家标准 水平低 于5 0 %;
[ 3 ] 吕粤 俊 , 左斯为, 陈美 玲 . 临床 应 用 抗 生 素 的 回顾 性调 查 分 析 与
思考[ J ] _ 实用 预 防医学 , 2 0 0 3 , l 0 ( 6 ) : 1 0 0 4 — 1 0 0 5 . [ 4 】 李端 . 药理 学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8 : 3 7 7 — 3 7 9 .
I g M >1 :6 4 0的 病 例 比 例 、外 周 血 W B C计数显 著 高于 『 】 组。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汪 鑫(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浙江龙游324400)[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6-3845-01 肺炎支原体(Mycoptasma Pnevmonia,M 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

它对人类的致病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婴幼儿。

本组资料中伴有肺外表现24例,血常规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贫血,急性C 反应蛋白(CRP)介于正常与略高于正常之间,治疗以加用阿奇霉素为显效。

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院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3岁。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喘、哭吵为主。

年幼者咳嗽以呛咳、有痰不易咳出、痰鸣音为主;年长者以干咳为主。

发热时间最长20+d,最短0.5d。

伴有抽搐7例,头痛5例,皮疹8例,肝肿大3例,腹痛7例。

血常规W BC(3.2~24)×109L-1,中性粒细胞32%~85%,Hb80~115g/L,CRP8~54mg/L,咽拭子找肺炎支原体阳性61例,血清找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11例。

胸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炎28例,支气管肺炎4例,两肺未见实质病灶30例。

112 治疗方法 刚入院疑似的病例给予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感染佐以沐舒坦化痰和/或博利康尼雾化扩张支气管平喘及对症处理。

同时在治疗前即予查血常规、咽拭子找支原体或血清找肺炎支原体。

对于症状较明显、病程长、年长儿入院即给予内酰胺类联用阿奇霉素针3~5d静滴。

确诊病例继续阿奇霉素2~3个疗程至复查支原体阴性。

2 结 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本地区有散发,约占呼吸道感染病例的13.5%,以婴幼儿多见,症状以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为主。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汇报人:日期:•概述•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策略目录•预防与护理•并发症与后遗症•案例分享与讨论概述01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定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喘息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

症状定义与症状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群体性,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且以集体机构和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为主。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也存在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流行病学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能引起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等。

炎症反应主要与免疫反应有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度激活。

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流程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抗体,核酸检测可以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的核酸序列。

诊断流程对于疑似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应先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RP、ESR等常规检查,以及肺炎支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或核酸检测。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诊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与诊断02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临床表现01020304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是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热度较高。

咳嗽是该病的另一主要症状,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特别是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胸痛的症状,这可能与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根据患儿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结合医生对患儿的查体和肺部听诊,可以初步诊断。

临床诊断通过采集患儿的痰液、血液等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可以确定诊断。

实验室诊断通过X光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肺部炎症的分布、程度和肺不张等情况。

影像学诊断诊断方法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症状与支原体肺炎相似,但病毒性肺炎通常病程较短,且不会出现持续的高热症状。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菌,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约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40%[1]。

MP主要感染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并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外并发症[2]。

肺外并发症全身各系统均可发生,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其他如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粘膜等亦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由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难度明显增大,愈来愈受临床儿科医师的重视,对支原肺炎肺外并发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就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近年来,小儿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支原体肺炎的报导日益增多,该病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之外,还可引起广泛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其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为25~39.3%[3,4],也有报道达25~50%,高建华[5]报道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且累及消化、血液、神经、心血管、泌尿以及皮肤黏膜、肌肉、骨骼等系统,以消化、血液系统为主,分别占39.8%和26.5%。

梁冰[6]发现支原体肺支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系统的并发症,在报道的135例中并发消化系统病变占44.44%。

皮肤黏膜占28.89%,泌尿系统11.11%,血液系统8.15%,心血管系统5.9%,神经系统1.48%。

郝淑芳等[7]报告则有不同,172例中胸部疾病(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血管系统)占44.2%,消化系统48.8%,泌尿系统16.3%,血液系统24.4%,皮肤17.4%,神经系统1.1%,其他(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0.6%。

一些研究还显示,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

徐震[8]报告6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31例同时累及两个系统(45.6%),22例同时累及三个系统(32.4%),5例同时累及四个系统(7.4%)。

19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临床分析

19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临床分析

19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加强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方法回顾分析1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情况。

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能表现多种肺外症状,发生率较高的合并症依次为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皮肤黏膜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

结论支原体感染能引起机体多器官的损害,对以肺外症状为主诉的患儿应注意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关键词儿童肺炎;肺炎支原体;肺外症状;单核细胞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易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常有肺外合并症,由于MP与人体的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1],当MP感染机体后相应组织可产生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该器官的相应症状。

现将本院儿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92例MP肺炎患儿的肺外症状等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92例小儿MP肺炎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7例,女85例;年龄11个月~13岁。

均确诊为MP肺炎,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M)≥1:160,最高1:25600,少数病例做了咽拭子多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或快速培养法。

排除了合并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病例。

1. 2 方法对192例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3 仪器与试剂Coulter-JT全自动检测仪(美国库尔特仪器公司)检测血白细胞、单核细胞,使用阻抗法测定;谷丙转酶(ALT)、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用奥林匹斯2700全自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2 结果2. 1 临床表现及肺部表现发热者186例,占96.9%,无发热者6例,占3.1%;有咳嗽者190例,占99.0%,无咳嗽者2例,占1.0%;喘息者146例,占76.0%,无喘息者46例,占24.0%;听诊双肺闻干、湿啰音者占125例,占65.1%,无啰音者占34.9%;渗出性胸膜炎15例,占7.8%。

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

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

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金定好;王晓;陈旭央;包庆洋;赵灵芝;陈文亥【摘要】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消化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收入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是否并发消化系统损害分为消化系统损害组(37例)和无消化系统损害组(63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被动凝集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情况、发热持续时间、病程和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起始时间等情况,检测患儿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情况.结果 1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共有37例发生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为37.0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大多数发生在病程早期,持续时间1~5 d.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发热程度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起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住院时间、CRP和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和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起始时间是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应注意发热情况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持续发热是引发肺外消化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早期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对患儿肺外消化系统的损伤.【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12)005【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消化系统;多因素分析【作者】金定好;王晓;陈旭央;包庆洋;赵灵芝;陈文亥【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儿科,浙江温州 3256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儿科,浙江温州 3256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儿科,浙江温州3256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儿科,浙江温州 3256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儿科,浙江温州 3256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儿科,浙江温州 32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感染是引发儿童和青壮年呼吸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病变常见的病因,是一种儿科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

儿童支原体肺炎常见症状和体征PPT课件

儿童支原体肺炎常见症状和体征PPT课件

流行病学
儿童支原体肺炎在世界范 围内均有发生,尤其在人 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 中更容易传播。
临床表现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 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 导致多系统受累。
02 儿童支原体肺炎 常见症状
发热
高热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 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且持 续时间较长。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和充 足的睡眠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增 强抵抗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儿童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 患者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咳 嗽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 解咳嗽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生长发育受阻
长期患病或反复发作可能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 致体重下降、身高增长缓 慢。
免疫功能下降
支原体肺炎会降低儿童的 免疫功能,使其容易感染 其他疾病。
心理影响
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可 能导致儿童产生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
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治疗支原体肺炎及其并发症需要一定的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造 成压力。
呼吸困难
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肺部实变体征
叩诊浊音
肺部叩诊时,病变部位呈浊音,提示肺部实变。
语颤增强
触诊时,病变部位语音震颤增强,提示肺部实变。
其他体征
发热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常 出现发热,体温可达 38℃以上。
咳嗽
患者咳嗽明显,初为干 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