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失败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研究综述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赵雪 200902120222摘要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北京政府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规定的任务有四项。
结果,除了第四点得到较好的解决外,前二项更重要的内容都未能如愿。
坦白的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
本文就旨在综述一下造成这一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原因及影响一、关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一)、期望过高导致议案过分理想化。
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获悉将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起初所有的人都保持着相对清醒的头脑,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冷静的。
然而,至巴黎和会召开时,国人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思潮与中国代表团的心态不断演变,中国政府与中国代表团对和会上的行动纲领一再进行修改,所提出的议案越来越理想化,要求也在逐次提升,偏离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其议案的可行性也一再降低。
李玉在《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认为,中国人民上上下下对这次议会期望过高,以致产生幻想。
(二)、中国代表团“联美制日”的失策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鉴于美日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美制日”的方针。
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利用美日之间的矛盾以收回山东的权益以及其他的一些利益。
但是,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的实质缺乏清醒的认识。
国际争端冲突激烈时,强国一旦达成妥协意见,所牺牲的必然是弱国的正当权利。
美国是不可能因为中国与日本撕破脸皮的。
因此,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美国身上,就已注定了“联美制日”方针的必然失败。
老挝危机中美国政府在老挝外交上的失败与困境-世界史论文-历史论文

老挝危机中美国政府在老挝外交上的失败与困境-世界史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960~1961年,老挝的国内事态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国际性危机,在浓重的危机背景下,1961年1月19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与约翰肯尼迪在白宫进行交接会晤,重点讨论美国是否应当出兵老挝的问题。
本文将展示艾森豪威尔政府老挝外交的失败,中、苏、越南等国对老挝局势发展的反应;并分析当老挝危机出现时,在是否出兵老挝问题上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决策困境。
一、老挝的1960年8月9日凌晨3点,老挝第二伞兵营营长、26岁的年轻上尉贡勒发动。
贡勒在中发表讲话指出, 目的是:结束内战,剔除腐败,从老挝赶出外队。
13日,在混乱与威胁的背景下,41名老挝议员投票表示不信任当时正在老挝执政的松萨尼特政府。
接下来的两天,国王提名富马组阁。
17日,贡勒把政府权力移交给富马亲王。
15日,老挝右翼力量富米在其控制区沙湾拿吉组成反委员会。
富米控制着绝大多数老挝的给养,并拥有老挝5个军区中4个军区的支持。
23日,富马飞往沙湾拿吉与富米会晤,决定在琅勃拉邦召开国民大会,组成联合政府。
31日,联合政府在琅勃拉邦组成:富马任首相,内阁大臣计14名,其中至少5名,富米任副首相兼内政大臣。
但是富米因为贡勒在万象发表他的讲话,未到万象任职,而是飞回老巢沙湾拿吉。
9月10日,以文翁为首的右翼政权成立, 8月31日组成的联合政府。
到1960年9月10日,老挝国内出现了3个政权:巴特寮的左翼力量政权,以富马为首的中立派政权,富米-文翁的右翼力量政权。
老挝陷入严重的。
富米对富马政府上台执政最初的反应是准备向万象进军,武力夺回万象,但这需要美国的支持。
泰国元帅沙立明确表示坚决支持富米,公开说:当任何一个东南亚国家变得更中立化时,它也就变得更亲共。
沙立在与美国驻泰国大使的谈话中提出,老挝是检验美国对中立主义的态度、支持盟友力度的地方。
对于贡勒的,美国政府并没有立即给富米以全力支持,而是试图争取把富马、贡勒中立力量与富米的右翼力量相结合。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失败后的感想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的感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加到协约国一边,中国不仅以大量粮食支援协约国,还派出十多万民工到欧洲战场上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缔结合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苏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合法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这一事件的爆发。
中国外交屡屡失败的原因

中国外交屡屡失败的原因
瀛台朗诵唐诗
三周前,有⼀个叫朱峰的教授,在凤凰卫视做评论嘉宾,当主持⼈问他中国的外交为什么如此被动时,他的说法令⼈⼤跌眼镜,“你让我说真话呢?还是说假话?反正在这⾥,能说的只有⼀条,那就是,中国的最⾼决策者缺乏反省机制。
”
换句话说就是,明明是不对的外交政策,因为没有⼈敢于重新思考和修正,仍然在那⾥继续贯彻执⾏。
你⽐如,动不动把美国⼤学⽣弄到中南海的瀛台,试图让他们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然⽽就在当天,奥巴马却在华盛顿对中国的⼈民币政策⼤加挞伐。
你整天跟⽇本⼈讲⽇中友谊,但⼀个钓鱼岛撞船事件却让以前所有的努⼒都完全归零,那么,你之前的“感情投资”⼜有什么⽤呢?
国与国之间,最讲究的是⽃争策略,⽽不是所谓的“友谊和善良”,因为⼈家已经动⼑⼦了,你动嘴⽪⼦⼜有什么⽤呢?。
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

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近年来,九一八事件在中国以及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九一八事变带给中国人民沉重的心理和物质负担。
然而,在面对这一事件时,中国政府的外交策略和处理方式却存在着失误,致使中国在国际关系中陷入被动局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政府在九一八事件后的外交较劲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被动局面。
当时,日本侵略者以各种手段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这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产生了严重威胁。
然而,中国政府在采取行动时显得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决策和坚定的立场,导致无力回击日本的侵略行为。
这种被动地位不仅让中国政府在九一八事件中失去了主动权,更为日本侵略者的后续行动埋下了伏笔。
其次,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失策加剧了被动局面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引起了包括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中国政府却未能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来争取支持和援助,使得中国面临着外部力量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冷漠态度和不作为。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外交层面上的诉求和行动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外交手段的运用存在明显的失误和不足,造成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此外,中国政府对内对外的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为外交失策和被动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在九一八事件中,中国政府未能做到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向国内外传递相关信息和对事件的处理措施,导致舆论的混乱和世界舆论对中国的误解。
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削弱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声誉,使中国更加陷入了外交的被动和困境。
最后,九一八事件对中国政府的外交机构的考验也显而易见。
在面对这一严重的国际安全事件时,中国政府的外交部门在应对措施和战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九一八事件后的外交斗争中,中国政府外交战线的弱点和不足进一步暴露出来,从而削弱了中国政府的外交谈判力和协商效果。
综上所述,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2019年是巴黎和会100周年。
历史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
那么为什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为什么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小编来说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详细过程和影响。
巴黎和会简介1919年,一战结束后,战胜各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代表与会。
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的主张,但英、法、美等国操纵着会议,他们无视中国的正义要求,悍然将青岛主权及山东权益交给日本。
国难当头,逐渐觉醒的中国青年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北京学生于5月4日英勇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科学、民主精神,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
使斗争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中国为什么拒绝签字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这次会议实际上是由英法美意四巨头掌控,想要重新划定世界秩序,德国在战前取得中国山东胶州湾的权益是中国和日本争执的问题点。
除了各国为了各自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进行分赃之外,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共产国际;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的殖民地。
苏维埃俄国虽然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但苏俄的问题始终牵扯着巴黎和会。
在反对社会主义俄国这一点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反对的方法上却存在不同意见。
法国主张采取硬的一手,福煦元帅提出要组织200万远征军去公开镇压革命,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
他说,美军参战较晚,士气极为旺盛。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谈不上失败。
而日本当时认为自己应当继承德国权益,理由便是自己出兵打下山东与胶济铁路,同时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所以中国必须承认这一点。
而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则凭借对国际法深厚的研究据理力争。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涵盖领域最多的运动,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速度。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张应帅 312101010342(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文津校区芜湖 24100)摘要: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们为了进一步地取得战后利益,在1919年于巴黎举行了巴黎和会。
表面上这是一场为了解决一战后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为了战争后国际和平发展的会议,实则这是一场一战后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被列强们一再欺压,最终爆发了五四运动,国人又一次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们。
关键词:弱国;利益链;爱国主义;反抗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没有得到战胜国所享有的权利,不仅如此,还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压迫欺凌。
这是中国国人所不能忍受的,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的道路,开始了为保护国土主权的抗争。
一,弱国无外交,在这场分赃会议中中国注定是鱼肉自从清末列强们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就开始了一场瓜分中国的行动。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封建主义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后清王朝灭亡,由孙中山领导的一场革命,使的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然而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依然处于一种国弱民贫的状态,整个国家依然处于一种旧伤未愈的状态。
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在这场全球的战争中,中国也参与了战斗,最终中国胜利了,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与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然而原本给中国代表团的五个席位到最后却减少到了两个。
最终由顾维钧为代表参与了这场会议,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1],在这场分赃会议中,列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牺牲中国,把原本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竟然无耻的交给日本。
日本居然也拿出所谓的“协议”,来证实自己在山东的权益。
虽然这些无理的的协议根本不可能成立,然而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注定成为牺牲品。
“落后就要挨打”[2],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剥削,和本国的不安定因素的困扰,使得中国一再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状况下,中国作为弱国,只能备受欺凌。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张应帅 312101010342(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文津校区芜湖 24100)摘要: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们为了进一步地取得战后利益,在1919年于巴黎举行了巴黎和会。
表面上这是一场为了解决一战后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为了战争后国际和平发展的会议,实则这是一场一战后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被列强们一再欺压,最终爆发了五四运动,国人又一次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们。
关键词:弱国;利益链;爱国主义;反抗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没有得到战胜国所享有的权利,不仅如此,还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压迫欺凌。
这是中国国人所不能忍受的,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的道路,开始了为保护国土主权的抗争。
一,弱国无外交,在这场分赃会议中中国注定是鱼肉自从清末列强们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就开始了一场瓜分中国的行动。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封建主义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后清王朝灭亡,由孙中山领导的一场革命,使的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然而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依然处于一种国弱民贫的状态,整个国家依然处于一种旧伤未愈的状态。
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在这场全球的战争中,中国也参与了战斗,最终中国胜利了,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与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然而原本给中国代表团的五个席位到最后却减少到了两个。
最终由顾维钧为代表参与了这场会议,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1],在这场分赃会议中,列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牺牲中国,把原本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竟然无耻的交给日本。
日本居然也拿出所谓的“协议”,来证实自己在山东的权益。
虽然这些无理的的协议根本不可能成立,然而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注定成为牺牲品。
“落后就要挨打”[2],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剥削,和本国的不安定因素的困扰,使得中国一再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状况下,中国作为弱国,只能备受欺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主要原因)
2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经济实力弱
3 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提出将德国在中国东北的主权收回却遭到帝国主义的反驳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迷失
弱国无外交,占理却讨不到半分便宜
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新世界”,依然没有走出丛林时代,所谓的公理、正义,不过是好听的外交辞令,巴黎和会是个决定战后国际秩序的会议,但战后的国际秩序却是要按照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来制定的。
中国跟多数殖民和半殖民地国家一样,在和会上的命运,如同是砧板上的鱼肉,所差的无非是切给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