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常识】中国古代十大盛世时期
2016山西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储备:历史上的那些“盛世”

最全汇总>>>山西公务员历年真题2016山西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储备:历史上的那些“盛世”通过最新山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山西中公教育整理了山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2016年省考即将来临,在公职考试中常识判断是行测五大题型之一,这部分知识涉及范围广,知识点杂,为了方便大家备考,中公教育在此就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做出总结,要求考生能够把盛世与其出现的朝代对应上。
1、文景之治指西汉初期文景二帝推崇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等措施,使生产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稳定的景象。
2、汉武盛世是西汉在汉武帝当政下的进入的全盛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3、昭宣中兴西汉中期,由于汉武帝刘彻晚年长期对匈奴发动战争,导致经济萧条,国库空库,汉昭帝和汉宣帝下诏赈贷农民,废除一些苛法,屡次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4、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司马光、梁启超语)。
5、明章之治明章之治是指是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大治"景象,此间把东汉推向了鼎盛。
6、元嘉之治指宋武帝至宋文帝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7、开皇之治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开皇之治指隋文帝统治时期,实行政治改革,改革吏治,提倡节俭,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盘点中国历史十大盛世排名

盘点中国历史十大盛世排名2021-11-24 15:48·两步哥说历史中国是最早进入封建时代的国家。
从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以后,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在这个封建长河里有经历过数个辉煌时期。
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等等。
今天就来说说中国古代十大盛世。
中国古代十大盛世第一名: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朝代以来第一个盛世,政治方面,汉文帝采用无为而治。
并且废除了诽谤要言之罪,鼓励言官批评皇帝。
并且在秦朝郡县制基础上改进了郡国并行制。
经济方面,采取轻徭薄赋,由汉高祖时期的“什五而税一”减成“三十税三”,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而在文化方面,汉景帝末年任命文翁为蜀郡太守,文翁首创了郡国官学。
并且推行黄老学派,也为后来的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十大盛世第二名:汉武盛世汉武盛世时期,汉朝国力达到了顶峰。
汉武帝是一位明君,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都贡献。
在军事方面,汉武帝率领大军讨伐匈奴,使匈奴不敢再南下。
外交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开山鼻祖。
在文化方面,汉武时期司马迁修成本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史记》。
在经济方面,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统一五铢钱,兴修水利,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十大盛世第三名:贞观之治在政治方面,李世民采用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
此外,李世民为了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
在军事方面,李世民向后攻灭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高昌、焉耆、龟兹等西域诸国、薛延陀汗国,并且将漠南、漠北、西域、青海纳入唐朝的统治之下,还打败高句丽、吐蕃,吐蕃称臣于唐朝。
因此,李世民北称为“天可汗”,贞观之治是四方蛮夷羡慕的对象。
在经济方面,唐太宗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
中国十大盛世

中国十大盛世1.文景之治,西汉时期。
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2.武昭宣盛世,西汉时期。
经过文景时代的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西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顶点。
武帝一朝,不断对外用兵,家底基本倒腾光了,但汉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自我反省,而且敢于指出自己的错误。
有鉴于此,之后的昭宣,重新回到休养生息政策,西汉经济社会,虽然达不到曾经的鼎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恢复。
3.开皇之治,隋朝时期。
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
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逐步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士,恢复汉姓。
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在官僚制度上,采用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被唐朝所仿效。
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并且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4.贞观之治,唐朝时期。
5开元盛世,唐朝时期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任用贤能,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6.仁宗盛世,北宋时期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盛世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盛世“文景之治”,这段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 文帝, 景帝奉行黄老之道, 讲究无为而治,即政府不过多干预经济,仓库里串钱的麻绳时间长了都腐烂了,让老百姓自由发展.所以大家觉得负担轻, 框框少, 日子好过。
“武帝盛世”,和“文景之治”刚好相反, 汉武帝好大喜功. 连年征战, 虽大汉威名远播. 四海臣服. 但百姓过得不轻松.且武帝干预经济, 所有赚钱的生意如盐, 铁都要自己做. 不过, 这段时期大汉在邻国面前的确威风八面. 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对外强硬时期. 说盛世也不为过。
“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政权前很会打仗, 但当上皇帝后却尽量避免战争. 以柔治国, 和文景一样, 百姓日子好过, 但对外比较软, 不过凭借西汉打下的威风, 邻国倒也不敢侵犯。
“元嘉之治”,指南宋文帝时期有过短期的发展期, 虽不能与前面几个盛世相提并论, 但相对于当时天下纷争, 这也算是难得的好局面。
“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迅速拔乱反正. 粮食五六十年都吃不完,而文帝厉行节约, 并以身作则, 实在是当今贪官的一面好镜子. 不过百姓日子虽然好过, 但由于文帝猜忌心重, 大官反而提心吊胆, 过得很不踏实。
“贞观之治”,这应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李世民能文能武, 治国方面发展生产, 轻傜薄赋, 与民休养生息, 百姓的日子迅速好起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政治上颇有民主风气, 听得进不同意见, 不会因为刻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而护短. 如在当代做领导人, 定能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在国际上, 四面出击, 逐渐建立了大唐的领导地位。
“开元盛世”,承接前面太宗, 武周留下的好局面, 继续发扬光大, 将唐朝的盛世推向高峰. 与唐朝建交的国家达到73个,当时的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际化城市。
“康乾盛世”,康熙, 庸正, 乾隆真有两下子, 这么大版图的一个国家. 居然能这么有效的治理. 这一点,汉唐都有所不如. 对外基本没有败仗, 对内百姓生活也基本可以, 不过, 毕竟是亡国奴生活, 遭受歧视, 受气是免不了的。
历史基本知识:中国历史上的10大盛世

历史基本知识:中国历史上的10大盛世历史上的盛世有着许多不同的阶段,而较为有名的十大盛世在历史上保持着长时间的繁荣昌盛时期。
而在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同样是历史基本知识,你知道几个呢?那么,本期民族文化一起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10大盛世。
汉武盛世汉武盛世是西汉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汉武盛世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
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汉武盛世,使西汉帝国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成就成为东方文明的骄傲。
在这一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在林立于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系之中居于领先的地位。
不过传统历史学家如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均认为,汉武帝力行中央集权、开疆拓土、独尊儒术、设罝五经博士等政策,虽然在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在位中期之后,由于武帝本人好大喜功、放纵享乐、荒诞迷信、残暴多疑、穷兵黩武等种种行为。
造成西汉国力、社会经济、人口数量大幅衰退,当时人民承受这些现象的苦果,生活陷于水深火热,因此他们称所谓的“汉武盛世”,不过在文治学术方面尤为人称道,至于武功方面则通常同情于对人民财货与生命付出过度的损失与牺牲。
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
202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之古代盛世3篇

202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之古代盛世3篇202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之古代盛世1202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之古代盛世古代盛世是历史上各国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让我们得到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也让我们不断重新认识自身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观。
在本次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盛世的一些方面,希望大家能从中更好地了解古代盛世的魅力。
中国古代的盛世,一般被认为是指唐朝和宋朝两个朝代。
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重要,它们的发展繁荣,不仅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安宁与稳定,而且也奠定了中国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基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唐朝是中国古代盛世的代表,它的时期一般被认为是公元618年到907年间。
唐朝时期的中国,国家富强、军事强盛、文化积淀深厚,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王朝之一。
唐朝时期的文化繁荣期,诗歌、画、文学、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唐诗。
唐朝崇尚诗,将之视为文学的灵魂,通过诗的表现手法去描绘丰富多彩的人生和自然风景。
唐诗以其自由开放、格律优美、意境深远的风格,影响了数百年古代诗歌及新诗的发展。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唐玄宗使用了“开国草策”,宽缓赋税、减轻劳役,促使全国生产生活的恢复和发展。
二是唐朝以唐都长安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发达,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朝通货膨胀、商品繁多,使得城市的商业、手工业和金融业等蓬勃发展,京城长安成为了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唐朝时期外交的成就也是不可忽略的,唐朝与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之间建立了特别的外交关系,通过外交手段常常达成短期和长期的和平,实现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唐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也非常广泛,中国的艺术、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尤为强大,吸引了不少外国政治家、学者、商人等人士来到中国进行交流、研究或商贸活动。
与唐朝不同,宋朝的盛世则体现在其文化、商业、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
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和平和安定的时期。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盛世”“之治”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盛世”“之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盛世”“之治”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几个最好的历史时期,史称“盛世”,例如西汉“文景之治”发展到汉武帝而极盛,唐代“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称盛与清代“康雍乾盛世”,还有鲜为人知的“战国盛世”。
其中,人们多以“盛世”命名的为“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
五大盛世,皆承前代大乱之后,在新兴王朝上升时期推进至极盛。
西汉在秦朝废墟上重建一代封建王朝,历170多年“休养生息”后才达到全盛。
唐代开元盛世,是在隋末大乱之后,重新走向大治而出现的。
其间,走过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
明,削平群雄,驱逐元朝统治者出长城,一统天下,经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终於开创了一代繁盛的局面即“永宣之治”。
自神宗万历中期,乱象环生,经熹宗至崇祯,终酿成大乱,至清军入关前,已持续乱了约半个世纪。
清入主中原,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两支农民军;扫荡南明势力,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
清朝就是在明末大乱的基础上再建一代王朝。
又经过近70年,终由大乱转为大治。
战国时期有些特殊,咋看起来,七国并立呈混乱状态,实际上是经过春秋“礼崩乐坏”、长期兼并而形成的政治新格局,各国保持了长期的相对稳定,最后由秦实现统一,始达大治顶峰。
各个盛世都具有共同特徵: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视为“乱世”,然而也表明,旧制度行将崩溃,新制度正在产生。
进入战国时期,相继有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至中后期,秦国、韩国、齐国、赵国、燕国也都因变法而强大起来,尤其商鞅在秦国变法更为彻底,结果秦国比其他六国更强大。
尽管各国变法程度不同,但最终都完成或基本完成社会制度变革,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
远在西周时实行诸侯分封,经过春秋时的相互兼并,到战国时只剩下七国。
这与此后的国家分裂有本质区别。
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还不能算作真正的统一,只是尊夏、商、周天子为中心的宗族联盟,因而不能以“分裂”给战国定性。
公务员事业编常识——历史盛世

各朝代盛世
1.商朝:武丁盛世。
盘庚迁殷,传政武丁,殷商达到鼎盛时期,
2.西周:成康之治。
周公东征扫平叛乱、治礼乐
3.西汉:
(1)文景之治:文帝刘恒,景帝刘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2)汉武盛世:刘彻,北击匈奴、盐铁官营、独尊儒术、推恩令(3)昭宣中兴:昭帝刘弗陵
4.东汉:
(1)光武中兴:刘秀
(2)明章之治:汉明帝刘庄(建第一古刹白马寺),汉章帝刘炟。
5.北魏:孝文中兴。
拓跋宏汉化改革,史称孝文中兴。
6.隋: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开创。
7.唐: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2)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
(3)武周之治:武则天
(4)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8.北宋:
(1)建隆之治:宋太祖赵匡胤
(2)咸平之治:宋真宗赵恒,澶渊之盟
(3)仁宗盛世:宋仁宗赵祯,北宋达到全盛阶段
9.明:
(1)洪武之治:朱元璋
(2)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
(3)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10.清:康乾盛世,即康熙、雍正、乾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基常识】中国古代十大盛世时期
1.夏朝: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
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促派人杀死。
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
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促父子,实现了夏朝的中兴。
2.商朝:武丁盛世
武丁,商朝君主,后世称作高宗。
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
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指平民百姓)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
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
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
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武丁中兴”。
3.西周: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
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时期,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
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
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称为“成康之治”。
4.西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东汉:光武中兴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谥号“光武”。
他领导舂陵等义军,扫灭新国的王莽军队,延续汉业,成功地实现了东汉的兴盛。
在他当政的中、后期乃至明帝时期,出现了一个“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政教清明”的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刘秀采取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6.隋朝: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的,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了政府的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同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到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户口才有三百八十万,还不到隋朝极盛时的二分之一。
7.唐朝: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取得的盛世。
唐太宗时期,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8.宋朝:咸平之治(北宋)
宋真宗咸平时期,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社会一片繁盛,后世称为“咸平之治”。
9.明朝:永乐盛世
1421年,明成祖正式将明朝的都城迁到了北京。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在其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10.清朝: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
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
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