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转本文言文阅读专题

合集下载

专转本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专转本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专转本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

江苏专转本语文强化 语基重点 诗词鉴赏模板示范 文言文 散文素材

江苏专转本语文强化 语基重点 诗词鉴赏模板示范 文言文 散文素材

一、提高强化与文学文化基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四言为主。

·以太(叹)息以掩涕兮---涕,眼泪。

《离骚》,七言为主。

·《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诸子散文:重在说理(观点、思想、观念)。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养性、格物、知致;齐家、治国、平天下”·社稷—国家;孟子:“民贵君轻”·《吕氏春秋》,杂家,吕不韦,诸子散文。

·“前四史”:《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记载西汉历史《后汉书》:范晔,记载东汉历史《三国志》:陈寿[纪传体、断代史、国别体]通史(几个朝代)断代史(一个朝代)纪传体(人物)《史记》23,除《史记》之外的23部史书编年体(时代)《资治通鉴》《左传》(春秋时代)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后人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去赞誉李白的诗歌。

·“朱门”:借代豪宅;·李商隐的《锦瑟》是无题诗。

·“为伊消得人憔悴”:国事、朝政。

·先秦:秦成立之前;包括春秋、战国。

·“风雅颂”:风,国风,雅,大小雅,颂,宗教祭祀。

·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流派的散文,重在说理·历史散文:记载历史事件,重在记事·“风骚”:《诗经》“国风”、《楚辞》中《离骚》·现实主义:诗经(源头)--杜甫诗歌—红楼梦;(汉乐府、唐代新乐府运动、四大谴责小说、龚自珍散文、鲁迅小说);英国狄更斯;法国司汤达、巴尔扎克;俄国:托尔斯泰·浪漫主义:离骚(源头)--李白诗歌—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李汝珍《镜花缘》、郭沫若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英国拜伦、雪莱;法国雨果、大小仲马;德国歌德、席勒、海涅。

·贾谊:《吊屈原赋》(汉赋)《过秦论》(政论文)·建安风骨:慷慨悲凉建安文学:三曹、七子正始文学:竹林七贤·干宝《搜神记》—志怪、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志怪、志人合称“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是古典小说的雏形]·“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赞誉“初唐四杰”。

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及答案详解

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及答案详解

江苏专转本⼤学语⽂及答案详解欢迎阅读⼤学语⽂注意事项:(1)考⽣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填写清楚。

(2)考⽣必须⽤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效。

(3)本试卷共⼋页,四⼤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上柳梢头,⼈约黄昏后。

(2)想当年,⾦⼽铁马,⽓吞万⾥如虎。

(3)安得⼴厦千万间,⼤庇天下寒⼠俱欢颜。

(4)春风得意马蹄疾,⼀⽇看尽长安花。

A、欧阳修⾟弃疾杜甫孟郊B、欧阳修杜甫⾟弃疾孟郊C、欧阳修⾟弃疾孟郊杜甫D、⾟弃疾欧阳修杜甫孟郊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A、“史界两司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中《史记》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西汉末年的历史。

B、“南洪北孔“指清代注明戏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是《长⽣殿》和《桃花扇》的作者。

C、“四⼤古典⼩说”是指《三国演义》、《⽔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D6ABCD7((((ABCD、嵇康谢灵运柳永陶渊明8、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本对应全部正确的⼀项是A、《⾼⽼头》——司汤达——法国——长篇⼩说B、《装在套⼦⾥的⼈》——契诃夫——苏联——短篇⼩说C、《项链》——莫泊桑——法国——短篇⼩说D、《堂吉柯德》——塞万提斯——西班⽛——短篇⼩说9、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本对应全部正确的⼀项是A、《六国论》——苏轼——宋朝——史论B、《劝学》——荀况——汉朝——议论⽂C、《⼤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诗歌D、《废都》——贾平凹——近代——⼩说10、下列表达不正确的⼀项是A、《太阳照在桑⼲河上》是⼥作家丁玲的代表作之⼀。

B、《茶馆》、《雷⾬》是⽼舍创作的话剧。

CD11ABCD1213141516171819、《假如⽣活欺骗了你》是俄国着名诗⼈的作品。

20、《边城》是现代着名作家的作品。

21、驳论有三种⽅法,即反驳论点、反驳和反驳论证⽅法。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的⽂字,完成有关问题。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一、须要积累的核心实词:200个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它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应对高考的核心。

只有积累到了确定量的文言实词,一切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可是,文言实词成千上万,数量浩大,究竟要积累多少,驾驭多少呢?据专家讲,须要300个。

当然,驾驭越多越好,可这总得有一个边界。

结合课标,依据教材,梳理高考,下面的实词是必需积累和驾驭的:1.一级核心实词:120个。

它们为广阔师生所公认。

(见《高考必背》)2.二级核心实词:80个。

按拔拜报暴备比币辟薄裁操策曾差长朝陈称出处传垂次存错贷德独多夺发伐方分奉负赋苟购果过假将矜景竟居课类名命逆披趣让稍舍身审师释视疏图委闻务息系向延夷引游责直置志中上面的实词是从教材出现频率,尤其是从近十年各地高考频率梳理、总结出来的,具有确定的权威性。

二、须要理解、积累的学问点:五类实词(一)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多义实词是实词的主体,数量浩大,驾驭它们众多的义项耗时费劲。

除了要通过教材、试题和大量阅读积累外,还要留意两点:1.追源溯流,找寻义项联系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假如能弄清其词义演化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加。

(1)词义演化规律词的本义,就是词的原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原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像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方义,就是词建立在比方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方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方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专转本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专转本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专转本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6题。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

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

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

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

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

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

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

谥登曰宣太子。

1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或共帐而寐B.拜受而已C.出身忧国D.通达治体12.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铨简秀士铨简:选拔B.当由径道径道:小路C.登所生庶贱所生:指生母D.登辞疾不受疾:急速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一、文言文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2.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二、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1. 滕子京为何重修岳阳楼?2. 作者在文中提到“前人之述备矣”,这里的“前人”指的是谁?他们对岳阳楼的描述有何特点?三、文言文填空题请在下列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字词。

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四、文言文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 诸葛亮在文中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里的“先帝”指的是谁?2. 文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五、文言文鉴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023年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详解

2023年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详解

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详解1.下列加下划线旳字读音完全相似旳一组是()A.滇池癫狂颠簸白癜风B.晕车愠色酝酿熨斗C.籍贯慰藉嫉妒辑录D.血泊血压献血血汗2.下列没有错别字旳一组是()A.松弛精粹思辨遴选B.粗犷气概瑰宝发韧发轫C.匮乏修葺倾刻赝品D. 人情世故有恃无恐额首称庆鬼鬼祟祟1.【答案】B【解析】A项滇池Diān: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旳淡水湖,是昆明风景名胜旳中心。

癫狂、颠簸都是diān。

白癜风diàn:皮肤生斑点后变白色旳皮肤病名。

B项晕车、愠色、酝酿、熨斗都读yùn。

C项慰藉jiè:安慰、安慰。

嫉妒jí dùD项血泊xuè、血压xuè、献血xiě、血汗xuè。

2.【答案】A【解析】B项“发韧”当为“发轫( rèn)”。

C项“倾刻”当为“顷刻(qǐng)”。

D项“额首称庆”当为“额手称庆”。

分析:识记重要考察考生对基础语知旳掌握状况,体目前试卷上重要是对字音、字形等内容旳考察,所考察旳这些内容也是语文学习旳基础,由于语文学习旳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识记旳基础上旳,没有了对这些内容旳识记,听说读写就没有了根基,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复习时,要精确把握常见字旳音、形,做到见到旳会读、会读旳能写、能写旳懂得意思。

此外,要熟读规定掌握旳字词,要可以对旳地识记语音,就要纯熟掌握汉语拼字义(1分)3.下列加下划线旳字词释义对旳旳一组是()A.因循守旧(沿袭)秣马厉兵(战士)良莠不齐(狗尾草)B.镂骨铭心(刻)嘉言懿行(美好旳)意兴阑珊(将尽;衰落)C.家徒四壁(仅仅)无耻谰言(吹嘘)力能扛鼎(用单手举重物)D.焚膏继晷(月影)当(应当)仁不让管窥蠡(瓢)测【答案】B【解析】A项秣马厉兵:喂饱马匹,磨快兵器。

喻指准备作战或比赛。

厉:磨(“厉”,古同“砺”)。

兵:兵器。

秣:喂养。

因循守旧: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旳精神。

江苏专转本古诗词鉴赏所有真题汇总

江苏专转本古诗词鉴赏所有真题汇总

历年真题:2022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杜拾遗指的是杜甫。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岑参因杜甫推荐,被任命为右补阙,居右署,居中书省(又称紫微省)。

而杜甫时任左拾遗,居左省,属门下省。

诗中有左省、分曹之谓。

26、分析颔联对仗的艺术效果。

6分1、举例分析对仗2、表达的思想感情3、艺术效果:音韵和谐,形式工整27、结合全诗,分析颈联“悲”的含义。

28、前人评论尾联“似褒实贬”,你如何理解这个评论。

1似褒实贬2尾联表层写什么深层写什么3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021年渡白沟(元)刘因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白沟河,在今河北境内,北宋时,宋辽以此为界。

2刘因:元代诗人。

他生长在北方,但在感情上一直以南宋为故国。

③上镇:在今河北境内,战国时为燕,赵两国的分界。

24.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2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写的景象。

(不超过60字)(6分)26.简要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2020年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5、赏析颔联中“排”“点”两字在写景上的效果。

(6分)2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写的景象。

(不超过50字)(6分)早稻抽芽像碧绿色的地毯的线头,新蒲铺展开来,像青色罗裙的飘带27、简要概括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3分)1、热爱大自然,热爱山水2、热爱杭州,热爱西湖美景,对西湖的留恋之情3、对农民的关爱2019真题格律诗15新城道中二首(宋)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要重视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大意。

文言文阅读试题一般是选以记叙为主的文言短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词义、句意等方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首先应从整体阅读入手,先围绕选文写的是什么事(起因、发展、结果)、写的是什么人、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等问题来思考,然后根据这些已知和推知的信息,去准确地把握文章大意。

二、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考查与应试对策要熟练地掌握和复习常见的文言实词:把常见多义实词的若干义项,按本义——引申义关系排列成序,并收录课本例句,使之成为有内在联系的词义系统,这样可以简驭繁,减轻记忆负担。

比如对“负”字归类:①本义:背、驮。

例:“悉使羸兵~草填之。

”(《赤壁之战》)以下为引申义:②担负、承担。

“宁许以~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蒙受。

“~屈衔冤。

”(《窦娥冤》)④背靠着,依仗。

“秦贪,~其强”。

(同上②)⑤违背,背弃。

“誓天不相~。

”(《孔雀东南飞》)⑥对不起,辜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赵。

”(同上②)⑦失败。

“故不战而强弱胜~已判矣。

”(《六国论》)三、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一)——表示疑问: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漂亮?)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二)——表示反问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①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三)——表示感叹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4. 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5.亦……哉(可译为也……啊!)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

唉,这也真是隆重啊!6.……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四)——表示揣度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①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③“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故事两则》3.其……欤?(兼表反问)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2分,每题3分)与人主共理天下事,吏而已。

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

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故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唐虞建官,劂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

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所以以害民者牧民,以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至,天下愈不可为矣。

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

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均为民害邪!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人主共理天下者理:治理B.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为员:成为吏的人C.切切然恐不至也不至:不来D.而天下阴受其赐阴:暗地里6.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其”字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虞建官,劂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其:代尧舜)B.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

(其:指人民)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其:指虎狼)D. 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其:指人民)7.“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理解正确的是()A.好像应该能够长治久安了,可是却又出现了动乱与危险,这是什么原因呢?B.似乎应该能够长治久安了,既然如此,还是出现了动乱与危险,为什么呢?C.似乎是能够长治久安了,竟然至于,还是出现了动乱与危险,这是为什么?D.好像应该能够长治久安了,其实不然,还会出现了动乱与危险,这是为什么?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讲的是任用官吏的道理,揭露了封建时代官吏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B.文中指出,这些官吏名义上是“理民”,实际上是夺民之食,竭民之力,无异于虎豹。

C.文章最后一段,讲上古的官吏和后世的官吏都一样,剥削和压迫人民。

D.如何革除官吏害民,作者主张“得才且贤者用之”“废有司,去县令”。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

父裁,镇军司马。

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

”初袭祖爵。

司空刘寔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

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