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成品检验标准01

合集下载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电压力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烹饪场景。

然而,对于长期使用的电压力锅,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成品检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电压力锅的成品检验基准书,并介绍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的定义和作用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是一种用于检测电压力锅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文档。

它包括各种检验项目和检测标准,以评估电压力锅是否符合特定要求。

它的作用如下:1.保证电压力锅的品质:通过检验电压力锅,可以确保其在制造过程中和生产的若干年内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提供长期耐用和优质的使用体验。

2.确保电压力锅的安全性:电压力锅负责加热和释放高压蒸汽,而且经常要面临高温和高压,因此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成品检验基准书可以确保电压力锅在正常使用中不会造成危害。

3.帮助制造商进行定期检测:成品检验基准书可以帮助制造商对其产品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其产品始终服从质量和安全标准,并维护品牌声誉。

二、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的主要内容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包括几个主要部分。

1.品质检查:此项检测主要针对电压力锅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加工工艺,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高质量。

例如,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机械加工、模压和塑料成型等工艺都会受到检验。

2.安全性检查:这项检测主要针对电压力锅的工作环境、机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以确保电压力锅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安全可靠。

例如,检测电压力锅在悬挂、控制、温度和压力控制等方面的性能和参数。

3.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是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的核心部分,它确保了电压力锅的温度、气压和密封等关键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实验室测试通常会进行一系列实验,例如在空气中测量电压力锅的湿度、温度和压力,测试电压力锅的制造材料等。

三、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的重要性电压力锅成品检验基准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列举几个主要方面:1.帮助消费者在购买前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国美代工厂产品质量验收标准-电压力锅

国美代工厂产品质量验收标准-电压力锅
附件五
编号
编码
类别
国美智能
产品质量验收标准
电压力锅
甲方:国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佛山市顺德区欧宁电器有限公司
日期:年月日
产品质量验收标准-电压力锅
1.参考行业和国家标准
供应商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各种要求,不限于以下国家强制性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
包装材料
外箱、彩盒、泡沫、纸卡、胶带等内容正确,无明显脏污、破损、变形、标识、不清晰等不良现象,。
通过目视检查包装箱(内、外)、缓冲材料、包装胶袋、盖膜的外观状态及产品的包装方式。
包装提手强度
提包装手无松脱断裂现象,包装箱应无破损。
产品正常包装后,快速提起、放下,操作10次;单手持住提手连续往左右方向正转,反转,5秒钟操作5次。
各主要部位的间隙
内盖-面盖
≤0.3mm
塞尺,目测
把手盖-面盖
≤0.5mm
外壳-底座
≤0.5mm
外壳-控制盒
≤0.5mm
把手盖-把手座
≤0.3mm
外壳-中框
≤0.5mm
上盖-中框
≤1.2 mm
前装饰件、上装饰件-面盖
≤0.3mm
旋钮-控制面板
旋钮周边间隙均匀,或旋转时不允有干涉、卡住
手动,目测
2.2包装及附件检查
GBT 5009.62-2003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65-2003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72-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压力锅检验细则

压力锅检验细则

4.3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见附件)。

4.4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检验规则4.4.1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抽样方法从生产企业成品库房中抽取样品,抽样基数和抽样数量见表4,密封圈应从同批次的压力锅中抽取。

抽样利用随机数骰子的随机抽样的方法。

审查组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对被抽查的样品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将所抽样品中的3口压力锅,3只密封圈送检验机构检验,另3口压力锅留样备查(企业提供的破坏压力检验专用密封圈中3只送检,另3只留样备查)。

内表面带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压力锅另行抽取3口送检。

表4 压力锅产品抽样基数和抽样数量序号产品单元抽样基数抽样数量随机抽取6口,密封圈3只1不锈钢压力锅申请取证的最大规格的产品300口如需要,企业可提供破坏压力检验专用密封圈6只随机抽取6口,密封圈3只2铝压力锅申请取证的最大规格的产品300口带涂层的产品另行抽取3口4.4.2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4.4.2.1压力锅检验项目压力锅产品的发证检验和关键控制检验项目分别见表5和表6。

表5 不锈钢压力锅产品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发证检验关键控制检验标准值备注1合盖安全性√锅身与锅盖扣合85%时锅内压力≤5kPa 2工作压力√0.9~1.1倍公称工作压力3密封性√20kPa~工作压力区间内不应有滴水漏气现象4安全压力√ 1.4~2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5耐热压√恒压1min后符合密封性要求6开盖安全性√>5kPa时锅盖不能开启7防堵安全性√10min内≤1.2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8耐内压力√≥3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时应不漏水,并符合密封性要求9泄压压力旋合式√大于2~3.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范围内(且≤350kPa)时应能泄压,60s内使锅内压力<20kPa压盖式√大于安全压力~3.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范围内应能泄压10破坏压力√≥500kPa11与食品接触安全要求与食品接触部位不锈钢铅√√≤1.0mg/L铬√√≤0.5mg/L镍√√≤3.0mg/L镉√√≤0.02mg/L砷√√≤0.04mg/L 密感官√浸泡液不应有着色,无异嗅、无异味蒸发残水浸泡液√√≤50mg/L封圈渣正己烷浸泡液√√≤500mg/L 高锰酸钾消耗量√√≤40mg/L 锌√√≤100mg/L 重金属√√≤1.0mg/L12复合底√底部不外凸,且内凹量≤0.6%13使用说明书√应有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途、产品使用环境、使用温度、使用的原辅材料类型、装配注意事项、清洗方法及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伤害等文字、图示及警示内容14压力锅与手接触部位√应光滑无毛刺15组件√完整无缺,限压阀、安全阀和泄压结构不能互换,限压阀应注明商标和公称工作压力16手柄√手柄耐温:177℃±1℃放置1h,不裂、无气泡;手柄数量:锅身2个、锅盖至少1个;手柄温升:塑料<45K、金属<35K;手柄连接应牢固;操作时手不能碰到紧固螺钉;无松动变形17塑料件耐煮性√无裂纹、气泡、气孔、变色和明显刺激性气味18密封圈耐酸性√√体积膨胀≤25%,或皱缩≤1%耐油性√√质量增加≤20%19标志√产品上应有永久性的标志:商标、产品标记、制造年月、企业名称;密封圈上应有制造商的商标(或厂名)和规格20抛光√光亮一致,Ra≤0.8μm 21钢制件处理√耐腐蚀等级≥4级22容积√容积≥95%23不锈钢材质碳√≤0.15%硅√≤1.00%锰√≤2.00%磷√≤0.045%硫√≤0.030%镍√8.00%~10.50%铬√17.00%~20.00%表6 铝压力锅产品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发证检验关键控制检验标准值备注1合盖安全性√锅身与锅盖扣合85%时锅内压力≤5kPa2工作压力√0.9~1.1倍公称工作压力3密封性√20kPa~工作压力区间内不应有滴水漏气现象4安全压力√ 1.4~2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5耐热压√恒压1min后符合密封性要求6开盖安全性√>5kPa时锅盖不能开启7防堵安全性√10min内≤1.2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8耐内压力√≥3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时应不漏水,并符合密封性要求9泄压压力旋合式√大于2~3.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范围内时应能泄压,60s内使锅内压力<20kPa压盖式√1.4~3.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范围内应能泄压,使锅内压力保持≤3.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10与食品接触安全要求与食品接触部位铝及铝合金感官√浸泡液应无色、无异味锌√√≤1mg/L铅√√≤0.2mg/L镉√√≤0.02mg/L砷√√≤0.04mg/L聚四氟乙烯涂层感官√浸泡液应无色、无异嗅,涂膜无脱落现象蒸发残渣蒸馏水√√≤30mg/L正己烷√√≤30mg/L4%乙酸√√≤6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10mg/L铬√√≤0.01mg/L氟√√≤0.2mg/L 密封圈感官√浸泡液不应有着色,无异嗅、无异味蒸发残渣水浸泡液√√≤50mg/L正己烷浸泡液√√≤50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40mg/L锌√√≤100mg/L重金属√√≤1.0mg/L11破坏压力√≥6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且不得<500kPa12使用说明书√应有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途、产品使用环境、使用温度、使用的原辅材料类型、装配注意事项、清洗方法及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伤害等文字、图示及警示内容13手柄结构√操作时手不应碰到紧固螺钉14氧化膜抛光氧化膜常规氧化膜√耐腐蚀性≥30s,锅内壁膜厚≥5μm,锅外壁膜厚≥7μm 硬质氧化膜√耐腐蚀性≥60s,膜厚≥30μm,膜硬度≥350HV 抛光√光亮一致,Ra≤0.4μm15手柄耐温√177℃±1℃放置1h,不裂、无气泡16手柄连接牢固性√应无松动、变形17手柄温升塑料√<45K金属√<35K18塑料件耐煮性√无裂纹、气泡、气孔、变色和明显刺激性气味19密封圈耐酸性√√体积膨胀≤25%,或皱缩≤1%耐油性√√质量增加≤20%20标志√产品上应有永久性的标志:产品标记、制造年月、企业名称;密封圈上应有制造商的名称。

电饭锅成品检验标准

电饭锅成品检验标准

电饭锅检验标准文件版本: A编制部门:工程部文件页数:9发布日期:2007/10/23修订次数:0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文件名称:电饭锅检验标准适用:电饭锅生效日期:2007-10-23 页数:1/9制定:审批:文件编号:SANWAI-QA 版次:00检查顺序检验项目检测方法缺陷判定包装类检查1.卡通箱1.1 破损、不洁. 检验有无破损和污渍现象目测*1.2 印刷不良,字体歪斜对照样板目测*1.3 印刷内容错误、错字,漏印对照样板目测*1.4 材质不符,纸纹方向不对对照样板目测*1.5 尺寸与工程图纸不符参照图纸,对样板卷尺*1.6 电脑条型码错误用读码器读取条形码,检验与代码是否一致读码器*1.7 脱层,接口沾胶不良检验有无层,接口沾胶不良等现象目测*1.8 颜色不符,杂色对照样板目测*2.彩盒2.1 印刷不良,图案模糊,重影. 对照样板目测*2.2 破损,不洁. 检验有无破损和污渍现象目测*2.3 材质不符. 对照样板目测*2.4 与客户指定编号、贴纸及要求不符. 对照样板及客户资料目测*2.5 图案错误. 对照样板及资料目测*2.6 印刷漏字,错字. 对照样板及资料目测*2.7 纸质脱层,接边沾胶不良. 对照样板目测*2.8 尺寸与工程图纸不符. 参照图纸,对样板卷尺*2.9 电脑条型码错误. 用读码器读取条形码,检验与代码是否一致读码器*2.10 颜色与样板不符,杂色. 对照样板目测*3.胶袋3.1 破损,不洁,杂色. 检验有无破损和污渍现象目测*3.2 无警告字样或七国语言. 对照样板及资料目测*3.3 印刷不良. 对照样板目测*文件名称:电饭锅检验标准适用:电饭锅生效日期:2007-10-23 页数:2/9制定:审批:文件编号:SANWAI-QA 版次:00检查顺序检验项目检测方法缺陷判定包装类检查3.胶袋3.5 用错规格. 对照样板目测*3.6 封胶,透明度不良. 对照样板目测*3.7 漏打通气孔. 检查有无胶袋漏打通气孔目测*4.说明书、保证卡4.1 破损、不洁、钉针生锈. 检查有无破损、污渍等现象目测*4.2 用错、漏放. 检查成品机与说明书及保证卡是否一一对应目测*4.3 印刷不良,内容错误,漏印. 对照样板目测*4.4 材质及规格与样板不符. 对照样板目测*4.5 脱页,漏装订. 对照样板检验目测*5.成品包装5.1 漏装、错装配件. 参照样板目测*5.2 包装方法错误. 参照样板及资料目测*5.3 装错成品机. 检验所装成品机是否正确目测*5.4包装材料错误. 参照样板及资料目测*外观类检查6.整机外观1.1 外部颜色与客户认可样板不符. 参照样板及资料目测*1.2 外观面有划伤、凹陷、污迹、缺口、毛刺、接缝。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规范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规范
排水孔为直径至少5mm的圆孔或一边宽至少为3mm,面积不小于20mm²的方孔。
电气安全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总体
要求
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
检验结果
单项判定
备注
14
内部布线和电热丝应牢靠固定或绝缘良好,符合GB4706.1第23章要求
布线槽光滑,无锐边。带电金属线上绝缘物被固定。内部布线应避免与运动部件或高温部件(高于耐热温度)接触
8
符合GB4706.1第17章要求
电压力锅带有由变压器供电的电路时,其结构应使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短路万一出现,其变压器或与变压器相关的电路内,不出现过高的温度。
9
能连续运行250个周期
1.1倍的额定电压条件下,重复测试250个周期;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电气或机械故障。
试验后,结构上不能有松动、变形,不应出现危及安全的损坏,电气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各项功能检测合格。
配线无误,包皮无伤痕,头部无发散,各端子铆接无芯线露出,各导线与线路板焊接处加1kgf力时,导线无脱落
能彼此相互移动的不同零件,不应对电气连接和内部导线造成过分的应力;可相对移动的导线,不应受到过度拉力
裸露的内部布线应是刚性的而且应被固定
导线绝缘层无破损;不同部件的电气连接,应保护或封闭
用作内部布线的附加绝缘的套管,应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保持定位,并且要求套管绝缘性能必须在2000V以上
如果产品在正常使用中绝缘被蒸汽产生的冷凝所污染,则微环境的导电污染等级为3级
21
总体应符合GB4706.1第30章要求
对有关部件进行球压试验也检测合格性:外部零件(试验温度为75℃±2℃)压痕直径≤2 mm;支撑带电部件的零件(试验温度为125℃±2℃)压痕直径≤2 mm。

电压力煲成品检验标准

电压力煲成品检验标准
, 在距离样品4050 ㎝ 的 距 离 和 45º目视。
● ● ● 缺限程度 A类 B类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仪器 备注
整机外观 项 目 检验内容
无明显的脏污、水痕、划伤、水滴、手印、异物。
检 验 标 准
外罩与收水圈、底座配合后不能有毛刺和刮手。 上盖与锅盖、上盖把手与上盖把手盖应装配紧密,不许有松动、刮手现象,上盖把手、 上盖把手盖、上盖把手装饰环的段差≤0.3mm。 侧下盖与锅盖的配合顶部间隙冷态0.5-2.0㎜,热态0.5-3.0㎜。 外罩与收水圈、底座的配合间隙≤0.5mm,且均匀,段差≤0.3㎜。 上盖把手盖和上盖把手装饰环配合无刮手现象。 操作面板与外罩的配合间隙上方和侧边≤0.5mm,下方≤0.5mm。 锅盖内应无水汽,表面光滑,无杂色及脏污、锈点、斑点,允许有轻微划伤(划伤长度 ≤5mm,宽≤0.2mm,划伤数量≤3处)、针孔(面积≤0.5mm²,数量≤10个)。
电源线
致命 ● ●
缺限程度 A类 A类 B类
C类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仪器 卷尺 拉力计
备注
机 体 结 构
● ● ● ● ● ● ●
内部配线
目视 拉力计
执行S-2 AQL=1.5 8(0,1)
5
一致性 输入功率 耐压 绝缘电阻 泄漏电流 接地电阻 稳定性 性 能 及 安 规
成品零部件须与要求一致;关键零部件须与3C认证清单一致。 额定功率的+5%~-10%内。 整机打1500V的高压,承受4秒钟无闪烁、击穿现象,泄漏电流5mA以下。 以500V高阻计测定电源线插头(L、N)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其值在20MΩ以上,时 间3秒 交流233V电压测试 ,不应超过0.75mA,时间3秒。 12V/ 25A接地电阻仪,值在0.1Ω以下(不含电源线阻值),时间3秒。 产品置于水平面上,不能有翘起,不平稳、晃动现象,允许有1mm以下的不平;

电压力锅检测标准

电压力锅检测标准

电压力锅检测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压力锅的术语和定义、包装要求、外观要求、结构与配合、安全及性能要求的检验要求。

2:引用标准Q/SPE J0205-2007 《电压力锅》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19 家用电器包装通则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试验)GB4343.1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GB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 4806.1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T5009.72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6543 瓦楞纸箱GB/T6544 包装材料瓦楞纸板GB 9684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 1133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11678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GB/T11679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11681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QB/T2421 铝及铝合金不粘锅QB/T 382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QB/T 383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3:包装要求4:外观及标志要求5.2 标志1结构与配合说明:1、各项检测的具体要求依据相关技术标准或技术要求。

2、本标准中的不合格分类:2.1 致命(A类)缺陷-----指对产品使用者和持有者造成危害和不安全的缺陷;2.2 重要(B类)缺陷-----指可能会导致产品不能使用,引起使用功能不正常或减少产品实际使用性能(产品的使用目标),这个缺陷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不接受这种产品或在产品使用初期阶段就要维修;2.3 轻微(C类)缺陷-----指可能减少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或虽与技术参数不符,对产品操作效率不产生影响,即对使用功能无影响,但明显超出规定范围。

电压力锅通用检验标准QSI-QA-0001 A0版

电压力锅通用检验标准QSI-QA-0001 A0版
3、观察角度和时间:以大概45或90度的角度观察,从正面到其他侧面。每个面或者区域观察5-10秒(根据 产品数量,大小,材料而定)。
六、抽样标准 按ISO 2859-1:1999 II类正常一次抽样。特殊测试抽检按S-3或指定数量.
七、检验内容
检验类别 1、包装检验
1.1 外箱
1.2 彩盒
参照样板 1.3 说明书类
水口修剪不良
包装问题 外箱不干胶损坏或导致产品受损伤 彩盒或外箱内漏放产品 漏放任何包装材料 包装方式不正确,导致产品无法受到保护
附属品问题 漏放 多放 错放 放置方式不正确 有明显的脏污
文件编号 Doc No.
QSI-QA-0001
版本Rev
A0
页码Page
4 of 12
检验方法 样板百
问题种类
检验仪具 分比《低压电气与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4、GB5296.2-1999《消费品使用说明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 5、产品的规格书和相关的认证文件; 6、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三、质量接受水平 除非另有规定,评估和可接受检验的质量水平是:
致命缺陷 Critical
严重缺陷 Major
轻微缺陷 Minor
0
1.5
2.5
四、质量缺陷的定义
致命缺陷 1、产品机能有重大影响,使客户无法使用; 2、危及使用者或他人的生命; 3、预测有可能导致不安全状况。
严重缺陷 1、不能达到产品的使用目的,或者主要规格、参数严重偏离; 2、导致客户使用时较为不愉快的缺陷,或者使用时需改造和更换零部件等多余麻烦; 3、电器在首年使用中就使电器失效的问题或在使用初期尽管没有大的障碍,但导致缩短产品寿命 的缺陷; 4、电器或附件不符合零件清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缘电固定位置应正确、可靠、焊接件、铆接件 连接牢固
视检
B
螺丝 螺丝规格须正确、锁紧、无断裂、滑牙现象
螺丝刀 C
开关
开关旋钮操作顺畅,旋转应灵活 操作旋钮、手柄、不应带电
视检
B
视检
A
浮子阀 浮子动作顺畅无阻力
试验
B
标志
电器元件应符合安全规定,且一些元件须有认证 标志
查证书
A
须提供寿命完整报告,必要时进行试验,应满足
中山市慧厨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标准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4 年 12 月制订
2015 年 01 月执行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HC/QC01-001 版次 A 共 8 页 第 1 页
前言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本公司电压力锅产品质量的管理,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制订主要参照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706.19《家器
A
铝线不能用于内部布线
视检
A
内部布线
黄/绿组合双色的导线,应只用于接地布线
视检
A
内部布线的绝缘应能经受住在正常使用可能出现 的电气应力
视检
A
多股线结合在一起,只能采用夹紧装置结构
视检
A
电源线表面无破损,标志完整,铜线无发黑现象 视检
A
电源长度:1.20m≤L≤2.0 mm,ф≥0.75mm²,ф 电源线、插座及软线 0.5mm²
检查内容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HC/QC01-001
版次
A/1 共 8 页 第 3 页
检验工具 和方法
不合格 分类
备注
黑点(杂点)在ф50mm 范围内允许 1 处存在, 但黑点直径小于 0.3 mm
视检
C
外壳
划伤在ф50mm 范围内允许 1 处存在,但划伤长 度小于 10mm,宽度小于 0.2mm,深度应无手感
检验工具 和方法
不合格 分类
备注
安全 性能
压力
合盖、开盖安全性测试: 合盖:扣合不到位时锅内压力不超过 5kPa 开盖:锅内压力超过 5kPa 时锅盖不能打开
压力表 A

限压值测试: 小于 90kPa
压力表 A

密封性检查:锅内蒸汽压力在(55±35)kPa 范围 内,不得有漏汽现象
压力表
A

保温温度
通电空烧 7~9 分钟后锅内限温器应动作,跳至保温 状态此时时油漆件,铭牌、指示灯罩等各外露部 件不得起泡、脱落现象。电热管封口完好,封口 绝缘材料不得有焦化,或外流现象。且应能经受 耐压 1500V/5mA/1min,泄漏电流不超过 0.75mA
热敏电阻应在-15℃以下能正常启动工作,且电阻 精度偏差值在±2﹪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标准的可能性。
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4706.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三、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源电压 150V-260V~(50Hz),以电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电压力锅。
检查其合格性,丝印不能脱落。(或用 3M600#的胶纸平铺在丝印表面,用力粘牢,然后迅速扯下胶 纸,反复 6 次丝印不能脱落)
试验
A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器具应有足够的稳定性,通过斜度为 15°的台面, 不得倾倒试验来判定
试验
A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检查项目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标准
检查内容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HC/QC01-001
版次
A/1 共 8 页 第 6 页
检验工具 和方法
不合格 分类
备注
机械强度
电压力锅在结构上应经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会 出现的野蛮搬运,在外壳可能薄弱点上用 0.5J± 0.04J 的冲击能量打击三次,不应严重变形
视检
C
发热盘 发热盘表面不能有麻点,发黑,不光亮
视检
C
蒸孔及口边的毛刺须处理干净,不能有明显的刮 伤现象
视检
C
蒸盘
黑点(杂点)在ф100mm 范围内允许 2 处存在, 但黑点直径必须小于 0.5mm,且相距在 5 mm 远
视检
C
锅体尺寸正确,边缘不得有毛刺、锐边,锅体变 形、凹凸不平
视检
B
内锅
内锅弧度与发热盘必须完全吻合,不得出现吻合 不良现象 内锅防粘涂层不得出现起泡,剥离有波浪纹、划 伤等情形
量具
B
端子
耦合器的结合力:2N≤F≤5N 必须为防火材质 拉力计
C

电源线
电源线经 10000 次弯曲试验后,应符合安规要求 摇摆机
B

电源线连接器与器具输入插座接插顺畅良好,无特 别阻力及难插等情况
试验
B
软线与端子铆接力:≥50N
拉力计
B

插销与端子保持力:10N≤F≤50N
拉力计
B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 工作电压
视检
C

外露部件不得有毛刺、毛边、尖角
视检
C

附件 附属物体不得出现严重变形,破损,未擦试干净 视检
C


开启,锅盖开合盖顺畅无阻力或锁死现象,与机 视检,塞
配合体间隙≤1mm,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B

黑点(杂点)在ф50mm 范围内允许 2 处存在, 但黑点直径小于 0.3 mm,且黑点相距 20 mm
通过温控器进行保温的电压力锅,饭温能保持在 60-80℃范围内
试验
B

保温温度
用附加电热原件保温的电压力锅,饭温应能保持 在比试验环境温度高 45-55℃
试验
B


煮饭功能正常、不应出现饭煮不熟或烧焦,煮粥 煮、蒸、煲 (稀饭)出气孔不得出现喷米汤现象,煲(炖) 视检

指示功能
出气孔不得出现溢汤/溢汁现象 指示灯位置应正确,不能歪斜,通电时指示灯与 功能相对应显示,不应出现错显示或不显示。
寿命
寿命要求:电源线摆动 10000 次,微动开关 10000 次,发热盘 500 次,保温温控器 30000 次,附加
试验
B

电热元件 500 次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电压力锅成品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工作压力(60±5)kPa
文件编号:HC/QC01-001
版次
A/1 共 8 页 第 4 页
专用工具
视检
B C
内锅的内表面应使用无毒防粘涂层,必须符合卫 生要求
查证书
A

丝印须完整,不轻易擦去,尺寸应符合
擦拭
B
铭牌面板 丝印必须清楚,不能模糊
视检
C
颜色正确,贴后不能出现自动浮起现象
视检
C
喷涂/电镀 电镀体不得有斑点、针孔、气泡表面光滑

喷涂体的表面应无流挂、起皱、露底等缺陷
视检
C
视检
C
发热盘 应能使冷凝或漏出的水不致影响电气绝缘
视检
逆时针将定时选钮旋至“关/OFF”位,应能听到
“叮”的一声响。通电,此时加热灯应亮,进入
旋钮开关 控温器控制状态
顺时针旋转定时开关旋钮到尽头,转入加热(加
热灯亮),电压力锅开始加热
B

B

底板部位 底板部位温升≤60K
插脚
器具插座的插脚≤95K
热电偶 A

热 手柄、开关 金属制的≤35K,模压材料、橡胶或木制成≤60K
环境温度-10℃—40℃
最大相对湿度 96%(25℃时)
海拨高度不超过 2000m
四、抽验方案
4.1 本标准的抽验按 GB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水平 II,对不同项的检查在后面说明执行。
4.2(AQL)允收水准:
严重缺陷(A):不允许(0)
重缺陷 (B):1.0
轻缺陷 ( C ):2.5
4.3 缺点分类说明:
4.4 在检查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抽样水平可另外采用
一般检查水平 II(GII)
连续 3 个批次 未出现 B 类问题
连续 3 个批次 均合格
连续 3 个批次 有任何一批次出现 B 类问题
连续 3 个批 次都有 B 类 问题出现
一般检查水平 I(GI)
一般检查水平 III(GIII)
编制人:
审核人:
4.3.1 严重缺点(A):指依据标准判定经验认为对使用,保管或使用该制品的人有发生机
械或电击危险的可能或不合安规要求之缺点
4.3.2 重缺点(B):制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显著降低其实用之缺点
4.3.3 轻缺点(C):指使用性能对于预期的效果或许不会降低,但与原定规格稍有差异,
而操作上与使用性能上并无影响的缺点。
视检
B
标志 产品上的标志必须正确,完整,且不轻易擦去 擦拭实验 B

跌落试验后产品外观不得出现影响销售的缺陷
跌落试验后产品结构不得出现零部件移位现象,
跌落 影响功能因素
跌落实验
A

跌落试验后产品不得出现影响安全性能的缺陷
产品整体颜色正确,不得出现严重色差,混色及 影响外观缺陷
对比
B
本体
有轻微影响外观缺陷(如划伤、黑点、缩水、变 形、脏污、色差)但在离产品 50 厘米处不得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