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练习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练习题新人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9课改革开放评测练习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自负盈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2.“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B.发展乡镇企业C.国有企业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A.建立经济特区B.实行“一国两制”C.建立直辖市D.建立特别行政区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海南经济特区B.上海浦东开发区C.环渤海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5.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这里的“首创”是指()A.兴办乡镇企业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设立经济特区D.建立人民公社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民主与法制建设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8.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巨大变革有关()A.加强民主建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源目的是()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B.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优秀典型。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附答案

第9课改革开放班级:姓名:●作业导航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探讨深圳等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城市B.农村C.国有企业D.政府机关2.作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①上海②深圳③汕头④珠海⑤厦门⑥海南岛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3.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施菜篮子工程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完善城市功能4.我国目前共设立了经济特区()A.4个B.14个C.5个D.6个5.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由内地向沿海形成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西部开发区——中部地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6.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关于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完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7.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是中央经过多方论证采取的做法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8.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的主要改革内容是()A.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B.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D.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二、综合题9.列举我国已经设立的经济特区。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对外开放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对外开放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第9课对外开放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__深圳__、珠海、汕头和福建的__厦门__设立经济特区。

2.代表:__深圳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影响:对引进__外资__、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概况2.格局:形成“__经济特区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__经济开放区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易混易错1.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特殊”性在于它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决策权。

(×)提示:经济特区“特殊”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但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

2.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属于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开放城市。

(×)提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其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

【问题思考】比较近现代史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同。

项目近代现代前提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下的被迫开放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目的列强为扩大在华市场,进行掠夺的需要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使我国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造成我国的贫困落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我国的繁荣和富强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时间:__2001__年12月。

3.意义:为我国参与__经济全球化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归纳总结】1.(2019·黑龙江中考)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 D )A.深圳B.珠海C.汕头D.海南岛2.(2019·辽宁营口中考)有一座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一、选择题1.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区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区”就是后来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D.民族自治区2. 到2019年10月,深圳市生产总值达到18689.13亿元,比1979年增长38.3倍。

水产品出口6317多吨,比1979年增长16倍。

水产品出口额提高到20096万美元,平均每年递增9.2倍。

这主要是由于()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3.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

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这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

由材料可知,深圳经济特区()A.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B.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C.推行政企分开试点D.其建立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4.下面是1979—2019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

1992年以后,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时间1979年1985年1992年2007年2017年2019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358121892137153219337939支配收入(元)A.中央在重庆兴办经济特区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机遇C.重庆成为沿江开放城市之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6.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沿江沿边城市、部分省会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四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四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表是《1978-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

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年份项目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134 545 2162 4761 13066A.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B.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政府加大对农民的保障力度2. 曾经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了自己三十八年的神圣使命后,于1993年光荣退休”。

这主要反映了()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B.按劳分配C.增强企业活力D.实行经营责任制4.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年,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材料中所提到的“安徽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指的是下列哪一制度()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下图中1978年以后农民富起来了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文化大革命的爆发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6. “从1979改革开放起,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材料中“根本性变化”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A.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社会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 下表所列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打土豪,分田地地主(给租地的农民)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土地政策B.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C.重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D.始终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8. 如图所示,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9.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

内蒙古科尔沁区第十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内蒙古科尔沁区第十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一、选择题1.上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有个农民对当时推行的一项政策由衷赞叹:“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堵墙也给拆掉了,真是叫人喜欢。

”他夸的这一政策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C.农业生产合作社D.土地改革2.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施菜篮子工程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完善城市功能3.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A.上海B.珠海C.汕头D.深圳4.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5.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B.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D.引进外国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7.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在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苦干一年,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而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A.旱情不一样B.生产的积极性不一样C.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大区别D.劳动的时间不一样8.有关政企职责分开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有自主经营权,政府作宏观调控B.政府下放一部分权力给企业C. 政府、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任何关系D.企业完全脱离了政府9.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10.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11.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广东 B.深圳 C.海南 D.浦东1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同步习题(含答案)《对外开放》同步练习◆基础题⼀、选择题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开放后建⽴的第⼀批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珠海③⼴州④上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随着我国改⾰开放的⽇益深化,已经发展为国家化经济中⼼的是()A. 海南经济特区B. 环渤海特区C. 上海浦东开发区D. 长江三⾓洲地区3.城市既是现代⽂明的中⼼,⼜是社会变⾰的重要阵地。

⼩明写⼀篇介绍某个城市的⽂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A. 重庆B. 南京C. 深圳D. 杭州4.改⾰开放初期,中央决定设⽴的四个经济特区除了深圳、珠海外,还有()A. 上海、海南B. 厦门、上海C. 汕头、海南D. 厦门、汕头5.我国⾯积最⼤的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汕头D. 海南省◆能⼒题⼀、选择题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2.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技术和管理经验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3.2010年5⽉,中央新疆⼯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经济特区,除此之外,我国的经济特区还包括()①上海浦东②海南③深圳④珠海⑤汕头⑥厦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④⑤⑥D. ①③④⑤⑥4.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胆的⾏为。

”这个“⼤胆⾏动”指的是( )A. 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B. 开放⼗四个沿海港⼝城市C. 设⽴长江三⾓洲开放区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5.“特区是个窗⼝,是技术的窗⼝,管理的窗⼝,知识的窗⼝,也是对外政策的窗⼝。

第9课 对外开放练习题

第9课 对外开放练习题

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三十多年来,“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A. 广州B. 深圳C. 厦门D. 珠海2.下列城市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A. 广州B. 上海C. 深圳D. 厦门3.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主要“特”在()A. 经济政策与经济管理体制B. 社会制度C. 外交政策D. 政治制度4.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5.下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

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联的是①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④开放大量沿海港口城市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6.读“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A. 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C.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D. 开放沿江、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和沿边城市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7.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B. 引进外国的资金C. 彻底地解放思想D. 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需要8.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A. 呈现出由面到线的发展进程B. 形成单一的局部发展格局C. 从引进储能发展到辐射周边D. 形成从内陆到沿海的格局9.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改革开放
一、教材导学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什么地区开始?在我国首先实行改革的试点是哪个地区?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指哪个城市?后来又增设了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地方?设立的开发区是我国哪个城市?
3、现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从1985年起,我国对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什么的改革?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二、课堂练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7、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什么的改革()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沿海地区
D.经济开发区
8、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A.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9、20世纪70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1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山东有个社员说“生产责任制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

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深圳发展之快。

材料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对内、对外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
⑵你还知道哪些经济特区?
⑶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