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的测定(精)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精)

2
3 4 5
7
11 14 18
13
18 24 30
27
38 52 70
8
9 10
31
36 40
1) 取水样300ml分别加入12个发酵瓶:2个含有50ml三倍乳糖发酵 烧瓶各加100 ml水样;10个含有5 ml三倍乳糖发酵管各加10 ml水样, 混匀。2) 在37℃培养24h至48 h,查看发酵结果。
接种水样各100ml
接种水样各10ml 48h不产 酸产气 水样 三倍乳糖50ml/管 三倍乳糖5ml/管 24h产酸 产气
51
60 69
161
230 >230
注:水样总量300ml(2份100ml,10份10ml),此表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环境监测课件
3. 2 地表水中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法测定
向装有5mL乳糖培养液的5个发酵管分别加入10mL水样;向装 有10mL乳糖培养液的5个发酵管分别加入1mL水样;向装有 10mL乳糖培养液的5个发酵管分别加0.1mL水样,混匀。(共 计15管总水样55.5mL)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环境监测课件
放在液体培 养基上培养
放在NPS上 培养
放在琼脂培 养基上培养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环境监测课件
2. 检测方法
① M-FC 培养基的制备、消毒。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附mpn检索表

实验六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一、概述(一)大肠菌群的定义及范围根据国家1994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系指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主要是由肠杆菌科中四个菌属内的一些细菌所组成,即艾希氏菌届、拘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及肠杆菌属,其生化特性分类见表5-4。
表5-4 大肠菌群生化特性分类表产气克雷伯氏菌+ + +n阴沟肠杆菌+ —+ + ——+/——注:+,表示阳性;一,表示阴性;+/-,表示多数阳性,少数阴性。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肠菌群中大肠艾希氏菌i型和ni型的特点是,对靛基质、甲基红、v-P和拘橼酸盐利用四个生化反应分别为“十十一一”通常称为典型大肠杆菌;而其他类大肠杆菌则披称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早在1892年,沙尔丁格(Schardinger)氏首先提出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病原菌污染的指标菌的意见,因为大肠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的常见细菌。
一年后,塞乌博耳德“斯密斯(Theobold. Smith)氏指出,大肠杆菌因普遍存在于肠道内,若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发现,就可以认为这是由于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造成的;从此,就开始应用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据研究发现,成人粪便中的大肠菌群的含量为:108个/g —109个/g。
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有粪便污染也就有可能有肠道病原菌存在。
根据这个理由,就可以认为这种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供食用是不安全的。
所以目前为评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而进行检验时,也都采用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
当然,有粪便污染,不一定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但即使无病原菌,只要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品,也是不卫生的,不受人喜欢的。
2.粪便污染指标菌的选择作为理想的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才能起到比较正确的指标作用。
食品大肠菌群的测定(平板计数法)(精)

任务五 典型和可疑菌落计数
• 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平板,分别计 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
•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胆盐与酸形 成的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 任务六 证实试验
•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 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进 行证实试验。
任务四 平板制备
选择适宜的稀释样液 根据对标本情况的估计,选择 3 个适宜稀释度,吸取该稀释度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
待培养基冷却至46℃左右,以无菌操作侵入无菌培 养皿中。每个平皿倒入约15-20mL培养基,利用培养基冲 散菌液,混匀。冷却凝固后,再在表面加3-4mL培养基。
从样品稀释到平板 涂布要求在15min 内 完成。
大肠菌群计数
1ml
1ml
1ml
生理 盐水
1:10
25g或
ml样品
1:100 1ml
1:1000 1ml
1:10000
1ml
1ml
VRBA的主要成分 乳糖、胆盐、结晶紫、 中性红及细菌生长所 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 白胨、酵母膏等。 结晶紫和中性红为VRBA 的指示剂系统,在酸性条 件下为紫红色。
大肠菌群分解乳糖所 产生的酸与胆盐结合, 可形成沉淀。
加入46℃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培养基 12~15ml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L培养基覆盖。
挑选菌落接种BGLB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 , 菌 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 淀环。菌落直径为 0.5mm 或更大。
实践操作
任务一 仪器试剂准备
任务二 仪器试剂灭菌
任务三 样品稀释制备
全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考虑如何满足要求?
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和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你说这大肠菌群啊,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得把它们给找出来,弄清楚它们的情况呢!首先呢,得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家伙什儿,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拿好自己的武器一样。
什么培养皿啦、培养基啦,都得齐全咯。
然后呢,就是采样啦。
这可不能马虎,得从要检测的东西里面准确地取到样,就好像去果园里摘果子,得挑那些长得好的摘呀。
接下来就是培养啦。
把取来的样品放到合适的培养基里,给这些大肠菌群创造一个舒适的“家”,让它们能好好地生长。
这就好比给小树苗找了块肥沃的土地,让它们能茁壮成长。
培养的过程中可得细心照料着,温度啦、湿度啦都得控制好。
不然这些小精灵可不乐意好好表现呢。
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得去观察啦。
看看培养基上有没有出现那些特征性的菌落。
这就像是在一群孩子里面找那个最调皮的。
要是发现了可疑的菌落,还得进一步去验证呢。
就跟警察破案似的,得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下定论。
最后确定了大肠菌群的情况,咱就能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干净卫生啦。
这可关系到大家的健康呢,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想啊,如果吃的东西或者用的东西里面大肠菌群超标了,那会咋样?那肯定会让人不舒服呀,说不定还会生病呢!所以说这个测定大肠菌群的事儿可重要了。
咱平时买东西的时候也得留个心眼,看看是不是经过严格检测的。
别稀里糊涂地就买了那些不靠谱的东西。
总之呢,大肠菌群的测定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但又特别重要。
咱得重视起来,把这些小精灵都给管得服服帖帖的,让大家都能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你说是不是?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
二、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是指能在37℃条件下在Lauryl Tryptose Broth培养基中生长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总数。
大肠杆菌是大肠菌群的代表性菌种,因此其数量可以作为食品卫生安全的指标之一。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从不同来源的食品中取样,如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
2. 样品处理,将取样的食品样品进行处理,如洗涤、研磨等,以获得可检测的样品。
3. 菌落计数,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在Lauryl Tryptose Broth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进行菌落计数。
4. 数据分析,根据菌落计数结果,计算出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不同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有所不同。
其中,肉类制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较高,蔬菜水果中次之,奶制品中较低。
这表明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五、实验结论。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是评估食品卫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本实验的测定,可以初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未来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评估体系。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源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菌落计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差的产生。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实验器材,以确保实验室的卫生安全。
七、参考文献。
1.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食品卫生与安全》,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为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大肠菌群的测定

大肠菌群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学习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检测程序、方法。
2、掌握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
二、实验原理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卫生指标,也是反映水体被生活污水污染的一项重要监测项目。
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h内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是以每100 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据此含义,所有食品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大肠菌群均应以100 mL(g)食品内允许含有大肠菌群的实际数值为报告标准。
检查大肠菌群数,一方面能表明食品中有无粪便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判定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1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多管发酵法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
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并倒置一杜氏小导管。
乳糖能起选择作用,因为很多细菌不能发酵乳糖,而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
三、实验器材培养基: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
器皿:1mL吸管、10mL吸管、试管(15×150)、500mL三角瓶、酒精灯等。
四、操作方法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1、检样稀释(1)以无菌操作将水样25 mL放于装有225mL灭菌蒸馏水的三角锥瓶内,经充分振摇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 mL灭菌吸量管吸取(1:10)稀释液1 mL,注入含有9 mL灭菌水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作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 mL灭菌吸量管,按上项操作依次作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 mL灭菌吸量管。
2、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36℃±1℃培养24h±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的测定(精)

水中总大肠杆菌的测定来源:加入时间:2010-3-30 12:15:511 原理总大肠杆菌群可用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检测。
多管发酵法的原理是根据大肠菌群细菌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以及具备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呈杆状等有关特性,通过三个步骤进行检验,求得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实验结果以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 MPN 表示。
2仪器2.1 高压蒸汽灭菌器。
2.2 恒温培养箱,冰箱。
2.3 生物显微镜,载玻片。
2.4 酒精灯,镍铬丝接种棒。
2.5 培养皿 (直径 100mm ,试管(5×150mm,小倒管,吸管 (1, 5, 10ml ,烧杯 (200, 500, 2000ml , 锥形瓶 (500, 1000ml ,采样瓶。
3 培养基及染色剂的制备3.1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 10g 蛋白胨、 3g 牛肉浸膏、 3g 乳糖和 5g 氯化钠加热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调节 pH 为 7.2-7.4, 再加入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mL ,充分混匀,分装于试管(内有倒管中,于 121℃高压灭菌器中灭菌 15min ,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3.2 三倍浓缩蛋白胨溶液: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除蒸馏水外,各组分用量增加至三倍。
3.3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3.3.1 贮备培养基的制备于 2000mL 烧杯中,先将 20-30g 琼脂加到 900mL 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3.5g 磷酸氢二钾及 10g 蛋白胨,混匀,使其溶解,再用蒸馏水补充到 1000mL 调节溶液pH 至 7.2-7.4。
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加 10g 乳糖,混匀,定量分装于 250或500mL 锥形瓶内,置于高压灭菌器中,在 121℃灭菌 15min , 贮存与冷暗处备用。
3.3.2 平皿培养基的制备将上法制备的贮备培养基加热融化。
根据锥形瓶内培养基的容量,用灭菌吸管按 1:50比例吸取 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置于灭菌空试管中;再按 1:200比例称取无水亚硫酸钠,置于另一灭菌空试管内,加灭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再置于沸水浴中煮沸10min (灭菌。
大肠菌群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03-2003)大肠菌群: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以100 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培养基和试剂:乳糖胆盐发酵管:【蛋白胨20 g;猪胆盐(或牛、羊胆盐)5 g;乳糖10 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 mL;蒸馏水1000 mL;pH 7.4】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剂,分装每管10 mL,并放入一个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分钟。
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参照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乳糖发酵管:【蛋白胨20 g;乳糖10 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 mL;蒸馏水1000 mL;pH 7.4】将蛋白胨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剂,按检验要求分装30、10或3 mL,并放入一个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分钟。
灭菌生理盐水:称取8.5 g氯化钠溶于1000 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
革兰氏染色液:结晶紫染色液、革兰氏碘液、沙黄复染液伊红美蓝琼脂平板:【蛋白胨10 g;乳糖10 g;磷酸氢二钾2 g;琼脂17g;2%伊红Y溶液20 mL;0.65%美蓝溶液10 mL;蒸馏水1000 mL;pH7.1】将蛋白胨、磷酸盐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校正pH,分装于烧瓶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临用时加入乳糖并加热融化琼脂,冷至50~55℃,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摇匀,倾注平板。
操作步骤:1.以无菌操作将25 mL待测样品放入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锥形瓶中(瓶内预置玻璃珠),充分震摇成1:10匀液。
2.接种3只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10mL原液。
3.接种3只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1mL原液。
4.接种3只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1mL的1:10稀释液。
5.36±1℃培养24±2h。
如果均无产气,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菌群的测定
--注意事项
如何避免放小倒管时产生气泡(大肠菌群检测)? 客户要求大肠菌群<3/ml(g),请问如何检测和报 告? 伊红美蓝是鉴别培养基,请问鉴别的原理是什么?
大肠菌群的测定
--快速检测方法 LTSE快速检测法: 纸片快速法 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快速法 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
大肠菌群的测定
大肠菌群的测定
--基本概念
大肠菌群指一群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 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 食品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 沟肠杆菌等。大肠菌群的来源分粪便来源和非粪便来源,在44.5℃仍能生长的 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又叫耐热大肠菌群,在人和动物粪便 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在自然界容易死亡。因此,粪大肠菌群对粪便污染的 指示作用更为直接和贴切,主要就是大肠杆菌,但也包括克雷伯氏菌属,正是 由于包括了克雷伯氏菌属,使其与粪便污染的相关性受到了影响。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这三个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都在应用,但用途 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水源的卫生指标和食品加工卫生状况的通用指 标,粪大肠菌群主要用于贝类和贝类养殖用水的卫生指标,大肠杆菌用于指示 食品受到近期粪便污染或不卫生加工。 大肠菌群表示方法:MPN( most probable number) /100mL 。
大肠菌群的测定
--乳糖发酵法(国标)
检验稀释 取样及稀释方法与菌落总数检验方法相同。 乳糖发酵试验 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检样污染程度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 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 糖胆盐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 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与对照的混合菌种一起按下列程序进行。 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在伊红美兰琼脂(EM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然后置 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 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 温箱培养24±2小时,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 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结果
大肠菌群的测定
检测方法 结果记录
--出口食品行业标准
大肠菌群的测定
--注意事项
初发酵阳性管,只能经过平板分离和证实实验后,才有可能成为阳性。一般地说, 如果平板上有较多典型大肠菌群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杆菌,即可做出判定。如 果平板上有典型菌落甚少或不够典型,则应多挑菌落做证实试验,以免出现假阳性。 只做一步初发酵,就作判定,会有相当部分的合格产品被作为不合格样品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遇到初发酵时产酸,但导管内无气泡产生,复发酵却证实为大 肠菌群阳性。有时导管内无气体,但在液面及管壁却可看到小气泡。导管管口的完 整情况与导管外有无沉渣存在均可影响产气反应的观察,管口不完整性有利于气体 进入导管,管口周围有沉渣能阻碍或延缓气体进入。 大肠菌群菌落的色泽形状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伊红美蓝平板上大肠菌群菌落呈黑紫 色,有光泽或无光泽时,检出率最高。红色、粉红色菌落检出率较低。 MPN检索表第一栏阳性管数下面列出的毫升(克)系指原样品的毫升(克)数,并 非样品稀释后的毫升(克)数。在进行产品检测前,根据产品标准选择度,如大肠 菌群标准30个/100毫升(克)时,应选择稀释度为11.1毫升(克)。大肠菌群标准 3个/100毫升(克)时,稀释度则为1.11毫升(克)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检验稀释 44 ℃乳糖发酵试验
将接稀释液的乳糖胆盐发酵管,置于(44±0.5)℃水浴中,经 (24 ±2)h培养。 证实试验:将所有产气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上,置(36±1)℃培养18~24h,并同时接种蛋白胨水,置 (44±0.5)℃培养24h。在平板上观察典型菌落,并做镜检。 在蛋白胨水内加入靛基质试剂约0.5mL,观察靛基质反应。 结果靛基质阳性,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则证实为粪大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