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渔业法规

合集下载

渔业法律法规

渔业法律法规

渔业法律法规渔业法律法规引言渔业是指对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进行捕捞、养殖、经营和管理的活动。

由于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渔业法律法规,以规范渔业活动。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国内外渔业法律法规。

国内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于1986年通过,并于2000年和2017年两次进行修订,是我国渔业活动的基本法律。

渔业法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以及渔业捕捞、渔业生产、水产养殖、渔具和船舶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该法明确了渔业资源的所有权归属、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禁捕期、渔业税费等内容,为我国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行政处罚法渔业行政处罚法于1994年通过,旨在规范和加强对违反渔业法规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该法明确了对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渔获、暂扣渔船等。

渔业行政处罚法的实施,有效地维护了渔业资源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渔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渔业法实施条例于1988年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了规定。

该条例明确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渔业生产和流通、渔业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渔业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国际法律法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称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通过并于1994年生效,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关于海洋事务的法律文件之一。

该公约规定了海洋权益的划分、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内容。

这对国际间的渔业资源保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海洋渔业公约国际海洋渔业公约于1995年通过并于2001年生效,旨在加强国际间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公约规定了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捕捞和渔船的管理与监控、海上渔业的执法与合作等内容。

各国根据该公约制定了具体的国家渔业管理措施,推动了国际间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产养殖的养殖政策与法规

水产养殖的养殖政策与法规

水产养殖的养殖政策与法规1. 简介水产养殖是指人类通过人工方式育种、饲养和繁殖各种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活动。

为保护水产资源,规范养殖行为,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养殖政策与法规。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进行介绍和分析。

2. 国际水产养殖政策与法规2.1 国际渔业与水产养殖组织(FAO)的政策FAO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其提倡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

FAO发布的政策文件包括养殖规划、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2.2 国际海洋法公约国际海洋法公约是国际社会关于海洋事务的基本国际法规范。

它规定了各国在海洋领域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渔业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

各国应根据公约制定相应的水产养殖政策和法规。

3. 国内水产养殖政策与法规3.1 水产养殖发展规划国家制定了针对水产养殖的发展规划,包括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养殖基地建设和市场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

3.2 水产养殖许可和管理水产养殖需要取得相应的养殖许可证,且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养殖场需要符合一定的规模、设施和环境要求,保证养殖活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3.3 水产养殖技术标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水产养殖的技术标准,包括养殖环境要求、水质监测和饲养管理等。

这些标准旨在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水产资源和环境。

3.4 水产疫病防控水产养殖中疫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国家制定了疫病监测和防控措施,包括疫苗免疫、水质治理和饲料管理等,以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3.5 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活动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包括污水排放、废物处理和养殖场选址等方面的规定。

4. 地方性水产养殖政策与法规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规,各地方政府也针对当地的水产养殖需求和特点制定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与法规包括养殖区域划定、种植品种选择和养殖补贴等,旨在促进本地水产养殖的发展。

5. 总结水产养殖的养殖政策与法规在国际和国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制定。

渔业政策和法规了解渔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合规要求

渔业政策和法规了解渔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合规要求

渔业政策和法规了解渔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合规要求渔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产业,扮演着保障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角色。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态平衡,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渔业政策和法规,以规范渔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本文将探讨渔业政策和法规的相关要求。

一、渔业政策1. 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渔业资源管理政策的目标是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一政策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推行渔业闭季、设置渔业禁渔区等措施,以减少非法捕鱼和保护渔业资源的破坏。

2.渔业生产政策渔业生产政策旨在促进渔业生产的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

针对渔业生产主体,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以鼓励农民参与渔业生产,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效率。

3.渔业市场政策渔业市场政策主要围绕渔业产品的销售和流通环节展开,以稳定渔业市场,保障渔民的收入。

政府可以制定价格补贴政策、市场准入规定等,促进渔业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二、渔业法规1.渔业资源保护法规渔业资源保护法规主要针对非法捕捞、违规)携带捕捞工具、破坏渔业生态环境等行为进行规范。

根据相关法规,任何人不得进行非法捕捞行为,未经许可不得携带非法捕捞工具,并且在渔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环保要求。

2.渔业经营管理法规渔业经营管理法规主要规范渔业生产者和渔业经营者的行为。

其中包括渔船登记和备案规定、渔业捕捞许可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等。

渔业经营者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办理相应的营业执照,并且符合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进行经营活动。

3.渔业保险法规渔业保险法规主要规范渔业保险的经营和管理。

渔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购买渔业保险,以应对灾害和损失风险。

政府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渔业保险的发展,提高渔业经营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渔业合规要求1.渔船合规要求渔船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包括合法登记备案、装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等。

此外,渔船还需要遵守渔业管理部门对渔船数量、尺寸和捕捞工具的合规要求。

2024年渔业法实施细则最新版

2024年渔业法实施细则最新版

2024年渔业法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规范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渔业生产活动,应当遵守《渔业法》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渔业生产者应当依法使用养殖水域,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品质量。

第二章渔业资源保护第四条渔业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法设立的保护区域。

第五条渔业资源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渔业资源保护区。

国家级渔业资源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省级渔业资源保护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第六条渔业资源保护区的设立应当根据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繁殖性和生态环境等特点进行科学论证,并征求有关渔业生产者和公众的意见。

第七条渔业资源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渔业资源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渔业资源保护措施。

第三章渔业生产管理第八条渔业生产者应当依法申请。

养殖证的发放和管理按照《渔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渔业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养殖水域,不得超量投放养殖密度,防止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

第十条渔业生产者应当加强渔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第四章渔业执法第十一条渔业执法机构应当加强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渔业执法机构在查处违法行为时,有权对渔业生产者的养殖设施进行检查,查阅有关资料,询问有关人员。

第十三条渔业执法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保护渔业资源的监督。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渔业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未取得养殖证擅自养殖的,由渔业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违反《渔业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超量投放养殖密度的,由渔业执法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iuu捕鱼的国际法规制

iuu捕鱼的国际法规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iuu捕鱼行为
01
02
03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 和协作,共同打击iuu捕 鱼行为。
联合执法行动
开展跨国联合执法行动, 加大对非法捕鱼的打击力 度。
培训与技术交流
加强各国执法机构之间的 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打 击非法捕鱼的能力。
完善国际法规制,提高约束力与执行力
估。
国际法规制的监督
国际组织应定期对各国遵守国际法规制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向成员国报告。 对于违反国际法规制的国家,国际组织可以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以确保国际法规制的
权威性和有效性。
03
iuu捕鱼的国际法规制现状
现有国际法规制对iuu捕鱼的约束
国际渔业法规
国际渔业法规是约束iuu捕鱼的主要法规 之一,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 鱼类种群协定等。这些法规规定了渔业 活动的规范,包括捕捞方式、捕捞量、 捕捞区域等。
渔业合作的促进
国际法规制鼓励各国开展渔业合作,包括信息交流、技术 合作、资源共享等,以提高全球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 理水平。
国际法规制的实施与监督
国际法规制的实施
各国应遵守国际法规制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得到 执行。同时,国际组织也应发挥监督作用,对各国遵守国际法规制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
地观察与分析。
横向与纵向比较
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评估 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解 IUU捕鱼的国际法规制实施效果
的变化趋势。
实施效果评估的结论与建议
1 2 3
总结实施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IUU捕鱼的国际法规制的实施 效果,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海洋渔业法律知识

海洋渔业法律知识

海洋渔业法律知识1. 简介海洋渔业是指在海洋或者其他水域中进行捕捞、养殖和加工的活动。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法律知识是指涉及海洋渔业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洋渔业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

2. 渔业法律法规2.1. 国际法律法规2.1.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海洋法领域的基本法律文件,旨在建立和维护各国对海洋利益的公正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制度。

其中包括了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原则、渔业区域划分、捕捞许可和渔业贸易等方面的规定。

2.1.2. 国际海洋渔业组织协定为了促进全球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还成立了国际海洋渔业组织,通过签署协定来合作管理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该协定包括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捕捞限额的设定、渔业调查和监测等方面的规定。

2.2. 国内法律法规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是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基本法律文件,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该法律明确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原则、渔业许可和管理制度、渔业捕捞和养殖的权限和责任等内容。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行政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行政管理条例是对渔业法进行的细化和补充,具体规定了渔业许可、捕捞和养殖的管理办法,以及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生产安全和渔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3. 渔业政策和管理制度3.1. 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限制捕捞量、规定捕捞季节、禁止使用不合规的捕捞工具等。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防止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行为。

3.2. 渔业监管和执法机构为了保障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各国设立了专门的渔业监管和执法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监测渔业资源状况、制定渔业管理规定、颁发渔业许可证、开展渔业巡查和执法等工作,确保渔业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海洋渔业船员权益的国际法规制

海洋渔业船员权益的国际法规制

海洋渔业船员权益的国际法规制1. 引言1.1 海洋渔业船员权益的重要性海洋渔业船员是海洋渔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和权益直接关系到整个海洋渔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海洋渔业船员在海上工作的环境异常艰苦,面临着种种危险和挑战,因此他们的权益保障显得格外重要。

海洋渔业船员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保障。

在海上作业可能会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意外事故以及长时间的工作压力,这些都对船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确保船员享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海洋渔业船员的劳动权益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船员们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在保障海洋资源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应当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海洋渔业船员作为海洋渔业的一员,对于保护海洋资源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障他们的权益不仅是对个体船员的关心,也是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关注和维护。

只有在船员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海洋渔业才能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2 国际法规保障海洋渔业船员权益的必要性海洋渔业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为数亿人提供着生计。

海洋渔业船员作为这一产业的基础劳动力,却常常面临着诸多权益受损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了船员们在工作中遭受不公正对待、低工资、长时间劳动等种种困境。

国际法规保障海洋渔业船员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海洋渔业船员处于边远的海上工作环境,常常面临生命安全、健康、劳动条件等多方面的风险。

如果没有国际法规来规范管理和监督,船员们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而且,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使得海洋渔业船员的权益保护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

建立健全的国际法规体系,明确规定海洋渔业船员的权利和义务,提出相应的监督和执行机制,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国际法规的明确规定和有效执行,才能实现海洋渔业船员权益的全面保护,推动全球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捕捞法规

渔业捕捞法规

渔业捕捞法规渔业是人类获取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和过度捕捞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渔业捕捞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渔业捕捞法规。

一、渔业资源保护法渔业资源保护法是指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态平衡,规范渔业生产和管理行为,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渔业资源保护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禁止使用禁渔工具和方法,禁止非法捕捞、非法销售、非法运输、非法加工和非法储存渔业资源;2.规定渔业资源的保护期、保护区、保护对象和保护措施;3.规定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限额管理制度;4.规定渔业生产和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渔业监管和执法力度。

二、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是指为了规范渔业生产和管理行为,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制度。

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渔业捕捞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2.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种类和等级;3.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有效期和续签办法;4.渔业捕捞许可证的使用范围和限制;5.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撤销和吊销。

三、渔业禁渔期制度渔业禁渔期制度是指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态平衡,规范渔业生产和管理行为,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制度。

渔业禁渔期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规定渔业禁渔期的时间、地点和对象;2.规定渔业禁渔期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3.规定渔业禁渔期的执法和监督措施。

四、渔业捕捞配额制度渔业捕捞配额制度是指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态平衡,规范渔业生产和管理行为,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制度。

渔业捕捞配额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规定渔业捕捞配额的种类和分配办法;2.规定渔业捕捞配额的使用范围和限制;3.规定渔业捕捞配额的监督和管理办法。

五、渔业捕捞补贴制度渔业捕捞补贴制度是指为了促进渔业生产和发展,提高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而实行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感谢各位聆听
. Thanks for Listening
领海 基线 内水
群岛 水域
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 公海
领海
毗连区
专属 经济 区
01
领海基线
正常基线 直线基线 混合基线 特殊基线
沿岸低潮线
沿海国大陆沿岸向海突出点,海岸附近岛屿适当的点为基点, 相邻两个基点用直线顺次连接 主要是正常基线+直线基线
等深线,经纬度线
02
一公里 一海里
1海里约等于1.85公里
03
04
01
PART ONE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水域,国家拥有全面的主权性权利,是 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完全的、排它的主权。
内水的渔业制度
在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养护、管理上,沿海国拥有主权。 外国渔船未经沿海国允许,不得进入其内水,更不得在其内水从事任 何的捕鱼活动。沿海国在其内水内对违反其规定的外国渔船可适用其 国内法律。必要时,沿海国可对违反了其国内法律的外国渔船行使紧 追权。 经允许进入沿海国内水的渔船,或进入沿海国港口避难或避风的渔船, 应遵守沿海国的法律,否则,将可能视为从事渔业活动而收到沿海国 的制裁。
群岛基线
域 岛 群
2 4 海里

领 毗 专 属 连


12海里
2 0 0 海里
区 济

08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群岛水域的 渔业制度
1、群岛水域的渔业资源以及渔业活动,受沿海国的主权管辖。 2、群岛国应尊重与他国间的现有协定,承认直接相邻国家在其
群岛水域的传统捕鱼权和从事其他合法活动的权利。 3、外国渔船行使群岛水域无害通过权和群岛海道通过权时,尊 重群岛国对渔船的特别规定。
3.司法管辖要顾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的有关原则和规则。
06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领海的渔业制度
未经沿海国同意,任何国家不得在领海内开发或利用渔业资源。 领海内的任何渔业活动,都受到沿海国的主权管辖。
07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群岛水域
群岛基线: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援各点的直线 群岛水域:群岛基线所包围的全部水域。
09
02
m dolor sit amet
10
专属经济区及其渔业制度
专属经济区 法律制度
沿海国
主权权利:勘探,开发,养护,管理专属经济区上覆水域及其海 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管辖权:人工岛屿,海上有关设施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事宜。
所有国家有权由其国民在公海上捕鱼
公海捕鱼自由的限制 船旗国的条约义务。
规定各国应确保悬挂其旗帜或在其国内登记的船只,遵守为防止、减少和控制
来自船只的海洋环境污染而制订的标准、法律和规章。
公约所规定的有关高度洄游鱼类种群,溯河产卵种群,降河产卵 种群以及即出没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又出现在专属经济区以 外邻接水域的跨界鱼类种群的沿海国的权利和利益。 公约关于公海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的规定。
国际渔业法规
蒋瑞 李珊珊 吴奕 韦道明 海洋科学学院
International fishery laws and regulations School of Ocean Sciences
CONTENT
01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Inland water, territorial waters, islands and waters fishery system
PART FOUR
公海及其基本渔业制度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公海及其基本渔业制度
公海
不包括在国家的领海或内水在内的全部水域
公海自由
航行自由 飞越自由 捕鱼自由 科学研究自由
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
建造国际法所允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或构造自由
14
公海及其基本渔业制度
公海捕鱼 自由原则
剩余部分。 沿海国可以制订养护措施及其他国家进入专属经济区内从事捕鱼活动 的条款条件。在专属经济区内捕鱼的其他国家的国民应遵守这些条款 条件。
12
03
PART THREE
大陆架及其渔业制度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大陆架及其渔业制度
13
大陆架及其渔业制度
大陆架 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
05
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领海
领海处于沿海国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一定宽度的一带海域,是领
土的组成部分。
领海的法律制度
1.沿海国在领海享有主权
开发和利用领海内一切自然资源的专属权利; 对领海上空的专属权;
沿海的航运贸易权;
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的权利。
2.领海的无害通过
“通过”: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停靠内水以外的泊船处或港口设施,或为了驶往 或驶出内水或停靠内水的泊船出或港口设施而进行通过领海的航行。 “无害”: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就是无害的。
其他国家
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 自由有关的其他海洋国际合法用途。
11
专属经济区及其渔业制度
专属经济区渔业制度
生物资源的养护 沿海国决定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TAC)。 通过正当的养护和管理措施,确保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维持不 受过度开发的危害。 在适当的情形下,应通过各主管国际组织,经常提供和交换可获得 的科学情报、渔获量和渔捞努力量统计,以及其他有关养护鱼的种群 的资料。 生物资源的利用 沿海国应决定其捕捞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能力。 在没有能力捕捞全部可捕量的情形下,应准许其他国家捕捞可捕量的
02
03
专属经济区及其渔业制度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fishery system
大陆架及其渔业制度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its fishery system
04
公海及其基本渔业制度
The high seas fisheries and its basic system
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量领海 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 200海里。
大陆架的渔业制度
沿海国对勘探和开发大陆架定居种的生物资源享有主权权 利。 任何其他国家未经沿海国的同意,均不得从事有关这种定 居种的生物资源的渔业活动。
05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