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案例14】星星闪烁

合集下载

闪烁的星星科学小实验原理

闪烁的星星科学小实验原理

闪烁的星星科学小实验原理闪烁的星星科学小实验是一种简单又有趣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星星为什么会闪烁的原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仪器来展示星星闪烁的过程以及背后的原理。

实验材料和仪器:1. 一个黑暗的房间或者一个黑色的盒子2. 一个小的红色LED灯3. 一个带有电源的电路板4. 一些导线5. 一些跳线实验步骤:1. 将黑暗的房间或者盒子准备好,确保内部光线足够暗。

2. 将红色LED灯连接到电路板的正负极上,这里使用红色LED是因为它的亮度较低,更容易看到闪烁的效果。

3. 将电路板连接到电源,确保电路板工作正常。

4. 将电路板放置在黑暗的房间或盒子中。

5. 打开电源,观察红色LED灯的闪烁情况。

实验原理:闪烁的星星实验的原理其实与真实的星星闪烁原理并不完全相同,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星星闪烁的原因。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红色LED灯作为代替星星的光源。

星星闪烁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存在的湍流现象。

湍流是指大气层中不断变化的气流,这些气流在速度、温度和压力上都存在变化。

当光通过这些湍流时,它会因为折射和散射而产生闪烁的效果。

在实验中,黑暗的房间或盒子代表了夜晚的天空,红色LED灯代表了星星。

当我们观察红色LED灯时,我们会看到它的亮度并不是恒定的,而是会不断地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湍流现象导致光线的折射和散射。

光线在经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会与大气层中的气流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气流的变化,光线会不断地被折射和散射。

折射是指光线在通过不同介质间时方向的改变,而散射是指光线与介质中的微粒发生相互作用而改变方向。

当光线经过湍流气流时,它的方向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我们观察到的光线的亮度也会不断地变化。

这种不断变化的亮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星星闪烁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星星闪烁的原因不仅仅是由湍流造成的。

其他因素,如大气层中的颗粒、水汽和气温的变化等,也会对光线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闪烁效应的出现。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星星的闪烁》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星星的闪烁》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星星的闪烁》教案教案名称:《星星的闪烁》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星星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为什么会闪烁。

2. 培养孩子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星星形状的纸片3. 手电筒4. 黑色卡纸或布料5. 音频文件《一闪一闪亮晶晶》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播放音频《一闪一闪亮晶晶》,引导孩子们跟随音乐跳舞,激发他们对星星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吗?”引发孩子们思考。

二、新知讲解(20分钟)1. 展示PPT,向孩子们介绍星星的基本特征,如大小、颜色等。

2. 解释星星闪烁的原因:因为地球的大气层会对星光产生折射,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就会一闪一闪的。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发星星形状的纸片,让孩子们在纸片上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星星。

2. 在黑板或墙上挂上黑色卡纸或布料,模拟夜晚的天空。

3. 使用手电筒模拟星星的光芒,让孩子们理解星星闪烁的现象。

四、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星星为什么会闪烁。

2. 引导孩子们回家后继续观察夜空中的星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关于星星的秘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星星的特性以及为什么会闪烁,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孩子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用形象具体的方式进行讲解。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宇宙知识,了解恒星、行星、卫星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恒星、行星、卫星的定义和特点。

2. 恒星的形成、发展和死亡过程。

3. 天文观测方法及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4. 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及成就。

5. 保护我们的宇宙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恒星、行星、卫星的分类和特点,恒星的形成、发展和死亡过程,天文观测方法及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2. 教学难点:恒星的生命周期,天文观测技巧,保护宇宙环境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及成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分享能力。

4.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观测设备。

3. 小组讨论活动材料。

4. 课后作业及评估工具。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夜空的星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中的星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学环节一:介绍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3. 教学环节二:讲解恒星的形成、发展和死亡过程,使学生掌握恒星的生命周期。

4. 教学环节三:介绍天文观测方法及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教学环节四:分析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及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教学环节五:讨论保护我们的宇宙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案例 闪烁的五角星

教学案例 闪烁的五角星

让五角星闪烁教学目标:1.认识影片元件;2.会使用“任意变形工具”;3.能制作闪烁的五角星。

教学重点难点:能制作闪烁的五角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演示讲述、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欣赏动画二跟着做1.认识元件元件是可反复取出使用的图形,按钮或一段小动画,Flash的元件分为三种:影片剪辑、按钮、图形影片剪辑元件即一段Flash动画,使用影片剪辑元件可以创建可重用的动画片段图形元件是可反复使用的图形它可以是影片剪辑元件或场景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形元件是含一帖的静止图片,是制作动画的基本元素之一,但它不能添加交互行为和声音控制。

按钮元件用来创建动画的交互控制按钮使用元件的好处是可重复利用,缩小文件的存储空间2.打开桌面保存的“小星星”动画3.制作元件步骤:(1)选中五角星,单击“修改”——“转换为元件”,弹出转换元件对话框给新建的元件起一个名字“五角星”,行为选择“图形”,点击“确定”(2)点击“插入”——“新建元件”,调出新建元件面板,给新建的元件起一个名字“闪烁的五角星”行为选择“影片剪辑”,然后“确定”,进入影片剪辑编辑界面。

4.让星星闪烁起来步骤:(1)点击“窗口”——库,调出库面板;(2)在影片剪辑编辑界面的图层的第一帧上,将库中的图形元件五角星拖入工作台中,在图层的第3帧,第5帧上再建立两个关键帧;(3)为了使小星星有一个从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先选中第3帧、选中工作台上的图片后,单击“任意变形工具”,小星星周围的框上出现8个黑点,任意拖动其中一个黑点就可以缩小放大图形。

(4)单击回车键来测试一个效果(5)保存动画三试一试调出上节课保存的“小星星”动画制作闪烁的星星。

四.学生作品展示五.教师小结教学板书: 元件,图形元件,影片元件,按钮元件,自己做影片元件。

幼儿园星星闪烁原理科普幼儿园天文科普

幼儿园星星闪烁原理科普幼儿园天文科普

幼儿园星星闪烁原理科普一、引言在幼儿园的天文科普课上,老师曾经提到过夜晚的星星闪烁的现象,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

那么,为什么夜晚的星星会闪烁呢?这其中到底隐藏着哪些科学的原理呢?本文将结合天文学和光学的知识,对幼儿园星星闪烁的原理进行科普解读。

二、星星闪烁的原理1. 大气折射夜晚的星星闪烁主要是由于大气的折射所导致的。

大气是由不断运动的气体分子组成的,在星星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气体分子的影响而产生折射。

这些折射现象会使得星星的光线在经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产生微小的波动,从而给人的视觉产生了闪烁的错觉。

2. 星球本身的性质除了大气折射的影响,星球本身的一些性质也会影响到星星的闪烁情况。

一些恒星表面的活动会让它们的光线产生周期性或者随机性的明暗变化,这也是导致星星闪烁的原因之一。

3. 观测条件观测星星的位置、天气条件、观测工具等因素也会对星星的闪烁产生影响。

在清晰的夜晚,我们往往看到星星的闪烁现象更加明显,而在多云的夜晚,由于云层的遮挡和大气的湍流作用,星星的闪烁可能会减弱。

三、观测星星闪烁的方法1. 观测天文现象通过在天文台或者户外观测天空中星星的运动、亮度变化等现象,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星星闪烁的原理和规律。

2. 制作简易望远镜在幼儿园的科普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简易的材料制作望远镜,观测星星的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星星闪烁的原理。

3. 观测天气影响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观测星星的闪烁情况,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天气对星星闪烁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

四、对幼儿进行天文科普的意义1. 激发好奇心通过科普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对天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宇宙、星空的好奇心和向往。

2. 培养科学素养探索宇宙、了解星星的闪烁原理是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一个很好的入口。

通过天文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在了解宇宙的过程中,可以向孩子们传递对地球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能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14、星星闪烁

14、星星闪烁

星星闪烁一、教学目标1.学习剪、折星状图形。

2.用点线面表现方法美化形状图形,并装饰美化生活。

3.激发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学习欲望。

二、教学重点:学习星状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点、线、面、色设计不同美感的星状图案。

三、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彩纸、胶水、彩色笔或油画棒。

(教师)剪刀、彩纸、彩色笔、油画棒,课件、教具、奖励星等。

四、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课前准备:(配音乐:调解气氛:还知道我叫什么吗?(生:陈老师)昨天,陈老师都已经听说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能干,有体育好的,有写字好的,有的唱歌好的,陈老师听说我们三(3)班还有很多画画手工做得非常棒的小朋友,所以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上美术课。

师:陈老师为提前预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今天带来一份礼物给你们。

你们听---歌中你听到了什么?(说着点击多媒体课件播放《星星亮晶晶》歌曲)生:星星、星星一闪一闪的、星星亮晶晶的……师:对呀!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就好像小朋友的眼睛。

同学们讲得真好,小星星都露出了笑脸,它还邀请我们去参观美丽的夜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星星的世界。

板书课题:《星星闪烁》(二)、寻找周围的星星1.师:淘气的星星最爱捉迷藏了,它们平时都藏在哪里呢?谁来说说,你在哪里见过星星的图形?生:国旗,有星状花纹的窗帘、有星状的相框、有星状的挂钟、星状的手机挂坠、星状的鞋子图案、星状的灯饰、星状花坛设计……)2.师:看来小朋友们很会观察生活。

陈老师也把一些有星星图行的物品拍了下来,一起来看看。

星星跑到哪里去了?(播放课件)(1)星星在我们的人民大会堂天花板上,他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感觉很壮观、很自豪、很闪亮。

师:是啊,大会堂显得很大,这颗星星非常的闪亮。

我们的人民大会堂也选用了星星做装饰,这颗星星看起来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指引我们前进。

(2)师:星星又出现在哪里呢?生:国旗师:那五星红旗有什么含义?当中的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4颗小星星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

《星星的闪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星星的闪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星星的闪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引言1.1 天空中的星星,对孩子来说,总是充满了神秘和好奇。

它们像是夜空的眼睛,一闪一闪地注视着大地。

通过本课程,孩子们将揭开星星闪烁的神秘面纱,激发他们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1.2 课程将围绕星星为什么会闪烁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孩子们理解星星闪烁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星星的闪烁,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将对星空有更深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的2.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星星的基本知识,理解星星闪烁的原因,掌握一些基础的观星技巧。

2.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决问题。

2.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体验科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理解星星闪烁的科学原理,掌握观星的基本技巧。

3.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星星闪烁的原因,以及如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一科学原理。

3.3 教学策略:通过生动的实例、有趣的实验和互动的讨论,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教学设想4.1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讨论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讨论中思考。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星星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星星;同时,准备一些简单的观星工具,如望远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观星的乐趣。

4.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星星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实验和讨论,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1 星星的基础知识1.1.1 星星的定义:介绍星星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天体,它们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

1.1.2 星星的分类:讲解恒星、行星、卫星等不同类型的星星,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星星闪烁》教学设计

《星星闪烁》教学设计

·教学探讨·138《星星闪烁》教学设计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周岙小学 陈苏蕾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

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学习了圆形图案与方形图案的有关知识,不同造型的图案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去发现不同的“美”。

本课主要通过学习设计星状图案,进一步认识星状图案产生的美感,并根据学习将星状图案运用到生活的装饰中去,让生活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1.欣赏生活里星状图形的运用,感受其造型美感。

2.学习星状图形的折剪方法与图案设计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星状图形的折剪方法与图案设计方法。

难点:运用点,线,面设计不同美感的星状图案。

课前准备生:剪刀、双面胶、手工纸、水彩笔等。

师:课件、教具。

教学设计(一)魔术导入(1)教师变小魔术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教师运用橡皮筋,经过几笔,变出一个五角星。

它是谁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星星的世界。

(2)揭示课题:《星星闪烁》。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盛宴,直观地感受美,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

(二)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星星的图案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有关生活中的星星图案,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

(三)欣赏星状图片出示教师带来的有关星状图片。

师:星星最喜欢和我们捉迷藏了。

他躲在哪里?学生找出相关图片中的星星形状。

【设计意图】欣赏同龄同学的作品,即从中吸取了灵感,使学生对星星的设计充满了信心。

(四)学习五角星折剪法(1)学生观察折星五步骤:1,正方形对折;2,确定轴点,沿着箭头方向折;3,以轴点为中心,沿着箭头方向进行二折;4,以轴点为中心,沿着箭头方向进行三;5,将轴点对边剪下后打开。

(2)教师演示学生跟学。

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提示:要剪出尖角的五角星,秘诀就在最后一刀。

如果你剪的斜度大就形成尖叫的五角星;剪出的角度平,就形成平缓的五角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