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入库质量验收记录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本(2篇)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药品入库验收工作的规范化、严谨化,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和有效性。
适用于所有药品入库验收环节的工作。
二、术语定义1. 药品:指各类药物、中药饮片、保健品等。
2. 入库:指药品由外部供应商送达药库并确认接收入库的行为。
3. 验收:指对药品进行外观、标签、包装、数量、有效期等各项检查并确认合格的行为。
4. 合格:指药品满足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
三、入库验收程序1. 接收药品(1) 收到外部供应商送来的药品,验收员应仔细核对货物清单与实际送货清单,并确保货物的完整性。
(2) 如有异常情况(如质量问题、数量差异等),应立即与外部供应商联系并做好记录。
2. 外观检查(1) 验收人员应检查药品外观是否整洁、无异味、无明显损伤。
(2) 如发现药品外包装破损、变形、渗漏等问题,应立即通知外部供应商并做好记录。
(3) 药品标识应清晰、完整、准确,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4) 如有标签错误、模糊不清等问题,应立即通知外部供应商并做好记录。
3. 包装检查(1) 验收人员应核对药品包装是否完整、密封,保证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破损。
(2) 如发现包装破损、密封不严等问题,应立即通知外部供应商并做好记录。
4. 数量检查(1) 验收人员应按照货物清单进行数量核对,确保实际接收数量与清单数量一致。
(2) 如发现数量差异,应与外部供应商及时核对并做好记录。
5. 有效期检查(1) 验收人员应查看药品有效期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确认与货物清单一致。
(2) 如发现有效期不符合要求,应与外部供应商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
6. 验收结果处理(1) 若药品经过外观、包装、数量、有效期等各项检查均合格,验收人员应签字确认,并将药品置于指定位置。
(2) 若药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验收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四、责任与义务1. 验收人员应接受规定的培训,了解本制度的相关要求,并按照规定执行入库验收工作。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1、药品验收时必须有经审核批准的药品采购计划单,才能入库。
2、药品入库时,必须进行完整的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其中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单位、供货单位、有效期购进时间、验收结论和验收人签名等内容,购进记录应保存三年。
3、进口药品,每批都应带有加盖经销企业红色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口岸药检报告书复印件。
4、特殊药品的入库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进行。
5、在验收时发现假劣药品或质量可疑药品,应就地封存,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退货、换货。
6、未经药物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品种不得验收入库。
药品验收流程

药品验收流程药品验收是医疗机构内药品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所采购的药品安全合格,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般医疗机构药品验收流程:一、验收前准备1. 制定相关验收工作制度:药品验收工作要有明确的制度和标准,包括验收程序、验收标准等。
2. 确定验收人员:根据岗位职责,指定专人或验收小组负责药品验收工作。
3. 准备验收工具和设备:如验货台、验光灯、药品品名表、药品标签等。
二、到货验收1. 对比采购单和送货单:验收人员应核对采购单和送货单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是否一致。
2. 查验药品包装和封条:检查药品包装和封条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变形、污染现象。
3. 检查药品标签:确认药品标签上的信息是否齐全准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4. 验收数量:核对送货数量和采购数量是否一致。
5. 质量检查:按照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抽查部分药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药效等。
三、验收记录1. 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人员要将验收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供应商等。
2. 打印验收标签:将已验收合格的药品贴上验收标签,并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
3. 比对并签字确认:验收人员与供应商或药品送货人员对比验收记录与签字确认。
四、验收结果处理1. 合格药品入库:验收合格的药品按照规定程序入库,放置于指定区域。
2. 不合格药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药品,验收人员要及时与供应商或药品送货人联系,要求处理或退换。
3. 统计汇总和分析:定期对药品验收工作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以上是一般医疗机构药品验收的流程,每个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司GSP表格清单流程说明

公司GSP业务涉及的表格清单业务所涉及的表格包括:一、采购质量检验:1.药品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2.药品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3.注射剂澄明度检查记录单4.进口药品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5.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记录6.贵细中药材质量验收记录7.医疗器械质量验收记录单8.化学试剂质量验收记录9.玻璃仪器质量验收记录二、不合格药品处理:1.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2.报损药品销毁通知单3.不合格药品处理单4.报损药品台账三、销售退药:1.销售退货通知单2.药品退货质量验收记录单四、库存养护:1.库存药品质量养护检查记录2.药品停售通知单3.药品质量复检记录单4.药品检验报告单5.药品质量处理通知单五、出库复核:1.药品出库质量复核记录单2.药品出库质量复核台账六、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审批表:1.首营品种经营审批表2.合格供应商档案表3.供应商档案4.存货档案系统应该满足可自动生成药品质量管理相关的记录、文档、单据、表格和GSP质量管理文件GSP与采购关系: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到货的药品、医疗器械等填写采购到货单,根据到货单对到货商品进行入库质量验收GSP与库存关系:进行入库质量验收后,根据检验结果填写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库存系统根据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上的合格数生成采购入库单,不合格数生成不合格品记录单GSP与销售关系GSP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分为:采购质量检验、不合格药品处理、销售退货、库存养护、出库复核、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批等一、采购质量检验:不进行抽检:采购到货后,先对到货商品做入库验收,对外观不合格的药品直接填写“拒收报告单”进行退货处理,对外观不合格且不可退回厂家的,填写“不合格药品记录单”作为不合格药品处理根据验收的结果,填写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
进行抽检:1.采购到货后,先对到货商品做入库验收,2.对外观不合格的药品直接填写“拒收报告单”进行退货处理,对外观不合格且不可退回厂家的,填写“不合格药品记录单”作为不合格药品处理3.根据验收的结果,填写入库质量验收记录单。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一、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门诊部的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二、进货、验收人员须经专业和有关药品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三、购进药品以质量为前提,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
四、购进药品,应当查验供货单位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所销售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等相关证明文件,并核实销售人员持有的授权书原件和身份证原件。
购进药品的合同应明确质量条款。
购进首营品种,应进行药品质量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经营。
五、购进药品时应当索取、留存供货单位的合法票据,并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账、货相符。
购进记录载明供货单位、购货数量、购货日期、生产企业、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票据和购进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六、购进进口药品要有加盖供货单位质管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随货同行,实行进口药品报关制度后,应附《进口药品通关单》。
七、建立和执行进货验收制度,购进药品应当逐批验收,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验收记录。
药品验收记录应当包括药品通用名称、生产厂商、规格、剂型、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供货单位、数量、价格、购进日期、验收日期、验收结论等内容。
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八、每年应对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
第二篇:药品采购、验收、保管、储存出入库制度龙坑镇卫生院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品采购质量管理制度一、药品采购时应选择已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品批发企业作为供应商;通过湖南省药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网购进药品。
供货单位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办理首营,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资质证明:《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药品合格证明:gmp证、药品批文、药品检验合格报告;药品批发企业资质证明:《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gsp证。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及验收程序

药品进货检查验收流程与制度1.药品质量验收是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验收人员应为药学专业人员,熟悉药品知识,理化性能及各类制剂的质量要求,能坚持原则,工作认真负责。
2.验收人员应依据药品的质量标准,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和合法的购货发票,根据验收流程逐项进行验收。
3.药品验收流程如下:(1)质量保证的相关证件验收①进口药品,供货单位须提供该品种《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该批号《进口药品的检验报告书》,进口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还需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②首营品种药品,供货单位还须提供该品种的生产批件和该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2)包装、标签、说明书的检查验收检查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规定》(第23号令)的规定要求。
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不清的不能入库。
(3)产品合格标识及其它标识的检查验收①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②特殊管理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特殊标识。
(4)外观质量的检查验收按剂型的外观质量要求,逐项检查,批量购进的品种应抽样检查,发现外观有异常的,加倍抽样复检,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所检验。
若明显为假劣药品则不能验收,应立即暂控,并上报院质量管理部门及当地药监管理部门。
(5)发票和药品的验收发票、采购计划或采购合同和药品的品名、规格、剂型、产地、数量和价格必须相符,否则不得入库。
(6)逐项验收程序完成后,还须对所购品种的名称(通用名)、剂型、规格、供货单位、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批号、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以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它内容,逐项填写验收记录。
4.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3年。
5.验收合格的药品方可进入合格品区,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并及时通知供货单位处理。
6.药品入库应及时,没有特殊原因应与到货当天验收完毕。
7.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入库时,须两人验收。
8.验收过程中出现重大疑问应及时汇报科主任。
药品入库验收记录

药品入库验收记录1.验收时间:[填写具体日期和时间]2.验收地点:[填写具体地点]3.验收人员:[填写验收人员姓名及工号]本次药品入库验收记录共包括以下内容:A.药品基本信息:-药品名称-商品名(如适用)-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规格-生产厂家-许可证号码(如适用)B.验收结果:-药品外观及标识是否完好无损-药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气味或颜色-药品有效期是否满足要求-包装是否破损或有液体渗漏等情况-药品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C.质量检验:-是否对随机样品进行质量检验-执行的质量检验项目及结果-对于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方式-如报废、退回供应商、重新检验等D.验收记录和文件:-验收记录是否准确完整-验收记录是否与供应商的发货单一致-相关文件是否完备-如供应商提供的质量合格证书、进货凭证等E.其他问题:-在药品入库验收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或异常情况-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备注中详细说明验收记录:1.验收时间:[填写具体日期和时间]2.验收地点:[填写具体地点]3.验收人员:[填写验收人员姓名及工号]A.药品基本信息:-药品名称:[填写药品名称]-商品名:[填写商品名,如适用]-批号:[填写批号]-生产日期:[填写具体生产日期]-有效期:[填写具体有效期]-包装规格:[填写包装规格]-生产厂家:[填写生产厂家]-许可证号码:[填写许可证号码,如适用]B.验收结果:-药品外观及标识:[填写药品外观及标识是否完好无损的结果]-药品包装:[填写药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的结果]-异常气味或颜色:[填写是否存在异常气味或颜色的结果]-有效期:[填写药品有效期是否满足要求的结果]-包装破损或液体渗漏:[填写药品包装是否破损或有液体渗漏等情况的结果]-数量一致性:[填写药品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的结果]C.质量检验:-是否进行质量检验:[填写是否对随机样品进行质量检验的结果]-执行的质量检验项目及结果:[填写执行的质量检验项目及结果]-不合格药品处理方式:[填写对于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方式]D.验收记录和文件:-验收记录准确完整:[填写验收记录是否准确完整的结果]-验收记录与发货单一致:[填写验收记录是否与供应商的发货单一致的结果]-相关文件完备:[填写相关文件是否完备的结果]E.其他问题:-[填写药品入库验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或异常情况]备注:[填写其他需要备注的事项]以上是本次药品入库验收记录,如有需要,请妥善保存。
药品入库验收和保管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和保管制度一、入库验收1.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规的要求进行入库验收,并记录相关信息。
2.对每一批药品进行验收,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
3.对新增的药品供货商进行认证和验收,确保厂家资质合法,药品质量合格。
4.严格按照商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与供货商提供的发票、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进行核对,确保无误。
5.对于带有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药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检查和记录是否在有效期内。
6.对于进口药品,要仔细核对口岸检验检疫局的检验报告,确保药品符合相关标准,并填写相关信息。
7.对于特殊药品,如易制毒化学品等,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审查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8.入库药品应当经过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将相关记录归档保留。
二、药品保管1.药品仓库应具备良好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方面的控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药品应按照药品的特点、要求和分类进行分门别类储存,防止不同种类药品之间的相互污染。
3.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清洁的环境中,避免与有毒物质、异味物质等接触。
4.对于易变质的药品,应储存在低温和阴凉的环境中,以延长药品的有效期。
5.药品应储存在封闭容器中,避免灰尘、虫害等污染。
6.药品储存区域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储存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7.药品保管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禁止私自使用、赠送或转卖药品,确保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8.对于过期、破损、变质的药品,要立即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绝不允许继续使用。
总结:药品入库验收和保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药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只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入库验收和保管制度,才能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预防药品从厂商到患者之间存在的风险,维护患者的用药权益和用药安全。
同时,加强对药品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