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度汉字热词盘点
2011年国内十大热词盘点

1.微博打拐microblogs combat child-trafficking201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
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
一场微博世界里的Cracking Down on the Abduction of Women and Children(打拐)行动,尽“微博”之力,让孩子回家。
这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引发了成千上万网友的关注,知名人士、热心网友、charitable organization(慈善机构)、各地警方等纷纷给力关注,并加入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中。
2.谣盐salt rumor2011年3月,受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的“nuclear leakage(核泄漏)”恐慌在全国蔓延,在绍兴、宁波、福州等江浙沿海城市开始出现Rob Salt Tide(抢盐潮),不少居民纷纷奔走各大超市抢购盐以备战日本核辐射污染。
谣盐就是指民众受“sea salt(海盐)会被nuclear radiation(核辐射)和能预防放射性”的谣言影响,大肆抢购食盐,造成全国各地盐荒这一现象。
又因为此事与盐有关,且与“言”谐音,故以“salt rumo r(谣盐)”代指“rumor(谣言)”。
而自“谣盐”开始后,国内“盐荒子孙”,一时间竟“无盐以对”。
而抢盐风潮一过,退盐风波又起,各地再掀退盐热潮。
3. 地沟油illegal cooking oil作为food safety(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地沟油”持续进入公众视野,侵害着群众身体健康,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2011年9月13日,中国警方全环节破获一起涉及14省的重大地沟油案,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首次浮出水面。
4. 高铁High-speed train/rail2011年6月,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京沪高铁)开通,“安全、舒适、环保”,“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让国人有了期待。
“汉语盘点2016”年度字词揭晓

“汉语盘点2016”年度字词揭晓12月20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主办的“汉语盘点2016”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同时发布。
今年活动共得到10000余条网友推荐字词,投票阶段点击量达587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上亿次。
最终,“规”“小目标”“变”“一带一路”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著名当代作家、学者王蒙对活动进行了总点评。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人民网总裁牛一兵、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肖启明以及金灿荣、雷颐、王立群、于丹、王旭明、李鸿谷、沈阳等专家学者现场揭晓并点评年度字词。
许嘉璐、楼宇烈为活动泼墨题字。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揭晓仪式。
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
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是:长征精神、两学一做、杭州G20峰会、南海、里约奥运会、脱欧、美国大选、亲信干政、天宫二号、阿尔法围棋。
2016年度十大新词语是:两学一做、冻产、表情包、洪荒之力、阿尔法围棋、网络大电影、摩拜单车、山寨社团、吃瓜群众、闺蜜门。
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定个小目标、吃瓜群众、葛优躺、辣眼睛、全是套路、蓝瘦香菇、老司机、厉害了我的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作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汉语盘点”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
“汉语盘点”借助语言的力量引导人们理性思考自身、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在表达个体情感的同时凝聚时代记忆和文化价值,以坚守的从容、奋发进取的勇气、创新的活力,为当代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热度不减。
谁会成为今年的“年度字词”?

谁会成为今年的“年度字词”?新高考新视野2013-11-27 12525cc149a20102e8yp谁会成为今年的“年度字词”?来源烟台晚报2013年即将过去,今年的“年度字词”会是什么呢?近年来,网络语言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库。
汉语盘点2009年评选出的年度字“被”、2010年、2011年评选出的年度词“给力”、“伤不起”都是源自网络。
如果要盘点2013年网络事件热词,“土豪”无疑会高票杀入排行榜前列。
“土豪”,这个原本已淡出历史舞台的词语,经过网络造词运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流行,还衍生出“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句流行语。
抢金的中国大妈、象形的公共建筑,都成为土豪化景观。
闪闪发光的土豪金更是已经成为土豪的形象代言色。
从“仇富”到“傍富”,其实表达的是相似的诉求,那就是民众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热切渴求。
神十升空,全国人民“喜大普奔”;恒大夺冠,土豪登顶亚洲之巅,,在这些网络热点字词中,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能够代表我们终将逝去的2013?除了网络热词,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词语,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年度热词。
大雾不但模糊了人们的视线,更在民众心中投下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
与此同时,围绕雾霾的新词热语也不少,“厚德载‘雾’、自强不‘吸’、十面‘霾’伏”,这些被民众戏谑调侃的词语里透着深深的无奈。
记者获悉,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山东卫视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在北京正式启动。
山东电视台副台长闫爱华表示,“汉字的兴衰是国家命运和文化变迁的象征。
我们做这个汉语盘点,实际上是用一种民间的方式,通过字词来反映它们的一种走势。
‘喜大普奔’等词,实际上是网民和草根的语言生活实录,我相信在网民推荐里边,会有这些词进入。
但是我们中间会有一个环节,就是专家的评选,根据网民们投选的理由和得票率来筛选前面的十个词语,既反映我们语言时态,又能够弘扬正能量。
”据悉,“汉语盘点2013”评选活动分为网友推荐、专家评点和网络投票三个阶段。
浅析汉语盘点年度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汉语盘点年度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蔡淑华范昭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3期自2006年起,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等机构组织发起的“汉语盘点”,已逐渐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一年一度的汉语盘点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也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语言文化景观。
与此同时,学习汉语的热潮还在持续,这些充满文化魅力的字词正吸引着各国的学习者,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因此,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词语,汉语盘点年度字词正在慢慢走进汉语课堂,成为新的汉语教学内容。
一、汉语盘点年度字词分类及其理论依据“汉语盘点”旨在用一个字或词描述当年的中国和世界,它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笔者主要整理了国内部分12年间盘点出来的年度字词,具体见表1:在查阅了汉语盘点年度字词的相关解说后发现,年度字词的含义覆盖了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将文化结构划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度文化层由人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笔者以四分法为理论依据对年度字词进行分类,详见表2:通过对年度字词的分类与总结,笔者发现汉语盘点具有鲜明的阶段性,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并且透过表层的分类反映出年度字词入围背后的规律性特点,就是人们从最初的最关心与物质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的物态文化,逐渐向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行为文化过渡,而后在社会实践中更多地聚焦在制度文化与心态文化的建设上,这种规律性符合文化语言学理论中的人文性研究特点,即由对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表层文化的关注转向对思维、观念、认知、精神等深层文化的全面追求。
2020中国汉字热词盘点

2013中国汉字热词盘点
2013中国汉字热词盘点2013年度国内字词:“房”“正能量”2013年度国际字词:“争”“曼德拉”“201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斯诺登、中国梦、自贸区、防空识别区、曼德拉、土豪、雾霾、嫦娥三号“201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H7N9禽流感、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201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网络用语”:中国大妈、高端大气上档次、爸爸去哪儿、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待我长发及腰、喜大普奔、女汉子、土豪(金)、摊上大事了、涨姿势2013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大V、奇葩2013两岸年度汉字:进2013台湾网络流行语:鲁蛇、水母、爷们、真的好想赢日本2013年度汉字:轮新加坡2013年度汉字:霾。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讲解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讲解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是由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评选的,该汉字代表了过去一年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词汇。
以下是一些关于"一带一路"年度汉字的讲解:
**一带一路(Yīdài yīlù):** "一带一路"是指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称,旨在推动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这一倡议着眼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涵盖了一系列国家和地区。
在评选年度汉字时,"一带一路"被选为年度汉字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合作和发展的承诺,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积极角色。
这一汉字的选定也反映了相关领域的社会关注度和重要性。
请注意,年度汉字的评选是一个具有象征性质的活动,旨在反映社会和政治的关注点。
每年的选字都代表了当年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或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
2012年度热词

2012年度热词又到岁末年初,很多朋友都在做总结。
总结的内容不同,方式也各不相同。
现在,就有人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替整个社会和世界做了一个总结。
2012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机构就评出了年度字、年度词,国内、国际各一个字、一个词,一共四个就把全世界的事儿都说了。
这可能是最短的总结了吧。
现在,我们就先从国内年度字说起,这个字是什么呢?年度热词说起“梦”,可别光想着睡觉,现在是一个可以梦想成真的时代。
2012年,我们的很多梦想都实现了。
2012,“梦”字可谓是星光闪耀。
十八大后不久,一个和梦有关的词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它就是“中国梦”。
民族复兴、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等,都有了美好的蓝图。
当然,除了这些宏大的梦想,咱老百姓过日子的小梦想也一个都不能少。
比如享有更加公平的机会、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更好地安居乐业。
不管你曾经是牢骚满腹的“愤青”、还是梦想一直没实现的“草根”,只要心中有梦,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梦”字当选2012年度汉字,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让很多人的心里变得暖洋洋,热乎乎。
2012,有一个词很热,搭配这个词的话很火。
它不仅仅出现在新闻媒体上,有时还会出现在人们的私家车上、宿舍楼外、T恤衫上……“钓鱼岛是中国的”,不管它出现在哪里,说的、写的人往往都是心潮澎湃。
国际热词“选举”的出现也十分应景。
2012,各种大选,各种扎堆,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谓热闹之极。
热闹的背后,人们更为关心的是,新领导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新气息?而美国“重返亚太” 是为“再平衡”还是为“制衡”?代表汉语盘点国际字的“衡”,耐人寻味。
身边的流行语说完了国内和国际的年度字、年度词,再说说2012年我们身边的一些流行语。
它们大部分都是从网络开始风行,并在社会上迅速走红。
它们有的是轻松调侃,有的则让人温暖和感动。
它们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素材速递 专题10 2023年十大流行语

2023年十大流行语——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素材速递最新素材:作为年度“汉语盘点2023”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12月6日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文明倡议、数字中国、杭州亚运会、核污染水、巴以冲突、大语言模型、神舟十七号(神十七)、村超。
据介绍,“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并结合人工后期处理提取、筛选而获得,语料规模达10余亿字次。
“汉语盘点2023”活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新华网联合主办,活动期间还将发布“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并将揭晓“年度字词”。
角度、观点及评论:1、染乎世情,透出期盼从“十大流行语”里读懂人民的新期盼。
“村”字打头,起源于一个县里举办的农村体育赛事,“村超”一词的走红,看似偶然,由一场普通的农村足球超级联赛引发,但它后来的大放异彩,最高上座人数超6万的单场、超480亿次的全网浏览、超130亿次的抖音视频播放,却绝非偶然,而是与人民对健康生活的新期待息息相关。
当今中国,不仅越来越多人在享受健身和运动带给生活的快乐,而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盼更趋多元、更富新意。
不只是“村超”,还有“村排”(乡村排球比赛)、“村BA”(乡村篮球比赛)等也跟着火起来。
2、文旅出圈,诗意生活今年是三年疫情过后的第一年,我国文旅市场迎来强力复苏,人们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人们对文旅生活的新期盼也只增不减。
比如,“特种兵式旅游”成为今年十大流行语,用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多的旅游资源,成为游客的新选择。
像经过训练、正在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兵”一样规划旅游线路、参观旅游景点,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费用,看最包罗万象的风景。
这种出游新方式,在以前,或许只是少数人的联想,而今却已成为火遍全网的出游“爆款”。
“特种兵式观剧”“特种兵式开会”“特种兵式午休”,包括一系列由“特种兵式旅游”衍生而出的词汇,凸显出人民对文旅生活的美好向往,人们希望以最优路径、最优组合,行遍万水千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年度汉字热词盘点是一种回顾和总结一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流行的词汇的方式。
这些热词通常是由社会热点事件、公众关注的话题或流行文化现象所引发的。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中国年度汉字热词盘点的例子:
2022年中国年度汉字是“变”。
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如俄乌冲突、新冠病毒变异等,让人们意识到世界在不断变化,需要适应和应对。
2021年中国年度汉字是“民”。
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重视民生问题,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0年中国年度汉字是“稳”。
这一年全球疫情爆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
同时,“稳”字也有稳重、稳健、平稳等含义,反映了人们在这一年里的心态和期望。
除了这些年度汉字,还有许多其他流行的词汇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趋势。
例如,“内卷”、“躺平”、“元宇宙”等热词分别代表了教育、职场、科技等领域的新现象和新趋势。
总之,中国年度汉字热词盘点是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回顾和总结过去的一年,从中可以看到社会的变迁和公众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