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教案

合集下载

唱脸谱音乐教案

唱脸谱音乐教案

唱脸谱音乐教案【篇一:《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唱脸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

《唱脸谱》为教科书保留曲目,这首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戏歌,让学生们普及了京剧脸谱以及京剧剧目名称等京剧知识,吸收了京剧唱腔的元素,以净行唱腔为主,兼收了生行和旦行的唱腔,可以说是一个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韵味的好素材。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京剧曲调的艺术魅力,有继续关注和了解京剧艺术的愿望。

2.知识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这种新的歌曲体裁;通过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拖腔中体会京剧的韵味,并进而认识脸谱、感受唱腔、动作等京剧元素。

3.能力目标:在听、唱、模仿等各种活动过程中,通过戏歌感受京剧魅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第二乐段,并能通过唱、做、演体会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京剧的精气神的表现。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们观赏老师表演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县》。

(平时音乐教学中学生们听我唱歌比较多,所以这次跟着京剧中的伴奏一板一眼的唱戏让大家眼前一亮,成功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问题:老师唱的是什么剧种?生抢答。

师:那么,你对京剧有什么了解吗?生讨论并回答。

二、新课讲授感受体验1.京剧小知识(出示幻灯片)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清朝末年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大型剧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因它久居京城,逐渐在文学(剧本)、表演和音乐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并吸收了各剧种和其他戏曲艺术的精华,使得京剧界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出示图片及文字介绍)通常净和丑两种角色要勾画脸谱,而生和旦两种行当则很少采用。

《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唱脸谱》(教案)
1.教学重点
-歌曲《唱脸谱》的旋Leabharlann 、节奏及歌词学习,把握京剧唱腔的特点;
-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角色分类、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通过创作脸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举例解释:
a.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体会京剧唱腔的独特韵味,如拖腔、甩腔等;
1.歌曲《唱脸谱》的学习与演唱;
2.京剧脸谱的分类及特点;
3.脸谱创作活动。
二、核心素养目标
《唱脸谱》(教案)
1.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2.增强学生对京剧脸谱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兴趣;
4.通过参与脸谱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制出的脸谱。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脸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b.学习脸谱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角色脸谱的颜色、图案和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等;
c.在创作脸谱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教学难点
-歌曲中京剧唱腔的韵味和技巧的掌握;
-脸谱的分类及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脸谱创作中颜色搭配、图案设计的创新能力。

《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

《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

《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篇1学情分析:《唱脸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的一篇主体课文。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被称之为“国粹中之国粹”,素以精巧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细腻的线条见长,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曲《唱脸谱》的歌词便是本课的课文,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热情洋溢地赞美了脸谱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大部分学生对京剧了解较少,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京剧、课文涉及到的人物的相关资料,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脸谱,了解脸谱,品读课文,感受韵味。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感受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

2.练习独立识字,认字2个,写字11个。

3.结合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脸谱。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人们称为“国粹”,京剧脸谱更是被称为“国粹中之国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京剧脸谱,来细细品味《唱脸谱》这篇课文的韵味。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课前谈话,让学生交流有关京剧的资料,借助京剧名段,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用京剧是我国最著名的剧种,被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中之国粹”这样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带着这种民族自豪感走进课文,去品读文本】二、检查预习,感知脸谱。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指名读,齐读)3.理解词义,扫清障碍。

“四击头”和“鸳鸯瓦”是京剧里的专业术语,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

《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颜色、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能够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脸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学唱、模仿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歌曲中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唱出歌曲中京剧的韵味,准确把握拖腔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京剧脸谱道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 分钟)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演员的妆容和表演特点,提问学生对京剧的了解程度,引出课题《唱脸谱》。

(二)知识讲解(7 分钟)1、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讲解脸谱颜色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诚正义,黑色代表刚正不阿,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等。

3、展示不同图案的脸谱,让学生猜测其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三)歌曲欣赏(5 分钟)播放歌曲《唱脸谱》的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思考歌曲中提到了哪些脸谱。

(四)学唱歌曲(15 分钟)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2、逐句教唱,解决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拖腔的处理。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强调唱出京剧的韵味。

(五)歌曲表演(10 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表演动作。

2、每组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5 分钟)1、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一个京剧脸谱,加深对脸谱的认识。

2、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如京剧的行当、唱腔等。

(七)课堂小结(3 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京剧脸谱的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演唱时,对于京剧韵味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教案 (3)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教案 (3)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教案 (3)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京剧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四年级的学生对京剧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歌曲的五线谱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京剧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演唱《唱脸谱》。

3.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五线谱,提高音乐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脸谱的含义。

2.五线谱的识谱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教师指导。

3.情境教学法:设置京剧表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唱脸谱》的五线谱、京剧脸谱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京胡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唱脸谱》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然后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唱脸谱》的五线谱,向学生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线条、间、音符、休止符等。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五线谱,让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唱脸谱》,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演唱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小型的京剧表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唱脸谱》,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中的其他角色和表演技巧,如生、旦、净、末、丑等,并让学生尝试扮演这些角色,演唱京剧。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京剧的艺术特点和五线谱的识谱方法。

《唱脸谱》(教案)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唱脸谱》(教案)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脸谱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熟悉《唱脸谱》这首歌曲。

•能够演唱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聆听和演唱来感知和理解音乐。

•通过分类归纳的方式来掌握脸谱的基本特征。

•通过表情、动作等形式来展示歌曲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音乐来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唱脸谱》这首歌曲。

•掌握不同脸谱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通过表情、动作等形式来展示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脸谱的分类和特征,需要学生细致认真观察和归纳总结。

•演唱时需要学生表现情感,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课件;《唱脸谱》歌曲;学生画纸、颜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唐朝音乐,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学习《唱脸谱》1.播放《唱脸谱》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摇头、拍手等。

2.询问学生这首歌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提示学生注意了解脸谱在传统戏曲中所代表的角色和情感。

3.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留意歌曲中的不同情感转换,并教会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让学生分组,进行对唱,巩固歌曲的学习。

3. 了解脸谱1.介绍脸谱的分类和特征,比如红脸代表忠诚,黑脸代表正义等等。

2.辅助学生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来了解不同脸谱的特征和代表的情感。

3.让学生记忆和分类不同的脸谱,并分组进行表演。

4. 情感表达1.让学生观看脸谱表演,并询问学生他们在表演中看到了哪些情感,并启发学生形容这些情感的特征和体现方式(例如肢体、声音等)。

2.要求学生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形式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例如高兴、紧张、激动等等。

3.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5. 课堂总结1.向学生询问对于本堂课的学习感受。

2.提醒学生要继续探索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和文化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教案《《唱脸谱》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唱脸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京剧知识的介绍,能对京剧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

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行当、场面以及脸谱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唱脸谱》,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拓展欣赏,使学生了解京剧的运用是越来越广泛,感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教学难点:能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唱脸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唱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请生说是哪个戏曲种类。

生答现代京剧二、京剧相关知识介绍:今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我国国粹京剧艺术,走进京剧。

多媒体:1、京剧脸谱的介绍,2、京剧的唱腔3、京剧的四大功夫三、学唱《唱脸谱》1、听范唱,问:这首歌曲的风格与其他歌曲相比有何不同?生:歌中包含戏曲京韵2、了解作品结构3、唱准歌曲旋律拖腔: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

4、把握戏歌风格;(花脸的唱腔特点)并完整歌唱四、拓展欣赏:1、脸谱的定义: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2、脸谱图案:非常丰富,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

3、脸谱的分类: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等。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唱脸谱》这首歌曲,了解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国粹艺术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参与,同学们对京剧及京剧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京剧本就是国粹,而现代的我们总感觉京剧太过博大精深,离我们有些远,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京剧感受京剧,同学们的感受是京剧其实就在身边,并且很热爱它,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而努力!今后要继续渗透这方面教学。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唱脸谱》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认知,掌握脸谱中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及三种基本类型的特征。

3. 学会演唱《唱脸谱》,并能够体会京剧韵味的独特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唱脸谱》的学唱2. 京剧脸谱的认知3. 京剧艺术的基本了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唱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2. 难点:把握京剧的韵味,正确运用京腔演唱。

四、教学方法1. 听觉、视觉、感知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

2. 言语交流、启发式教学。

3. 实践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脸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赏析与导入:播放《唱脸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京剧元素。

3. 教学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教授歌曲的唱腔和韵味,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4. 京剧脸谱认知:讲解脸谱的颜色和代表人物性格,展示不同颜色的脸谱,让学生进行辨别和认知。

5. 实践教学:让学生化妆成京剧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演唱,体验京剧的魅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唱脸谱》。

2. 学生能够认知并辨别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脸谱
〔课题〕:1.歌曲《唱脸谱》
〔课型〕:戏歌
〔年级〕:八年级下册
〔课时〕: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具〕:音响、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八年级教材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

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

依字行腔,韵味十足。

〔知识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知识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三、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唱出歌曲的戏曲韵味,注意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

〔教学方法〕:
教法: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主题(约3分钟)
师:今天又到了我们音乐课的时间了,一见到同学们呀,我就特别的高兴,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你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同学们知道唱的这段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

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今天啊,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戏曲音乐大花园,去了解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的国粹艺术——京剧。

二、知识延伸,增进了解(约10分钟)
那么什么是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的形成
1873年,原有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调班社进入北京,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接受了其他剧种的表演方式,演变而形成早期京剧。

京剧的行当
生旦净丑
京剧基本功
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
设计意图: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范唱与表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

(三)欣赏戏歌《唱脸谱》
师:在京剧中,脸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一首歌,就叫《唱脸谱》,让我们边观看脸谱图片,边来欣赏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这首歌的感受。

(课件播放欣赏内容)师:歌曲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听完的感受?
生:和一般的歌曲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呢?
生:它又像歌曲又像戏曲……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一下就说出了这首歌曲的特点。

这首《唱脸谱》是一首戏歌,就是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京剧中,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就用丰富细腻的手法,夸张的颜色在人物的面部按照一定的谱式绘成了美妙多变的图案,这就是脸谱。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戏歌《唱脸谱》。

设计意图:初听戏歌《唱脸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的认识。

三、由浅入深学唱歌曲(约20分钟)
(一)欣赏歌曲,了解京剧脸谱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听一听歌曲是怎么描述京剧脸谱的呢?(播放歌曲欣赏)讨论:不同颜色的脸谱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答师补充)
从色彩上说,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

(课件出示脸谱颜色介绍及相应脸谱)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性格,如包拯、张飞。

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
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猛烈、暴躁;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等。

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如宇文成、典韦等。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设计意图:通过对戏曲脸谱的认识和欣赏,自然过渡到歌曲的学习,学生在欣赏脸谱的同时,又对歌曲的旋律有近一半的了解。

在教学环节中,反复欣赏歌曲,让学生熟悉所学歌曲的旋律,降低学唱的难度。

(二)分段学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看着歌曲的曲谱,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并根据唱腔的不同,为歌曲分段。

(课件出示歌曲曲谱,学生边听边年)
师:同学们,我们又听了一遍了,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再给歌曲分分段。

生:分两段,A段像流行歌曲,B段像京剧……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说唱A段(课件出示第一段曲谱歌词)
1、教师范唱A段歌曲,讲解前倚音、下划音等唱法及在乐曲是的作用。

师:假如没有这些装饰音记号会是什么味道呢?
生:自由回答……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慢唱A歌曲。

(2)教师弹琴演唱,学生小声跟唱歌曲。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放声歌唱A。

师:同学们学的很认真,你能试着唱一唱B段吗?
2、出示B段歌曲曲谱,教师范唱B段歌曲。

师:同学们,老师来唱B段,同学们可以小声的跟唱歌曲,找出你认为不好唱的乐句。

(1)教师范唱B段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2)讲解拖腔在京剧中的定义,通过数拍等方法,降低最后一句难度。

(3)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旋律,体会京剧韵味。

(4)学唱难点“叫喳喳”
(5)完整的演唱全曲,注意两段不同的旋律特点。

3、男女分组,完整演唱全曲(女生唱A段,男声唱B段)
设计意图:歌曲分为A、B两段,其风格不同,A段流行因素较多,而B段更具京剧韵味,分开学习,能让降低学习难度,更能让学生有感有情有韵的演唱歌曲。

四、巩固及创编创练习(约10分钟)
师:同学们,这首戏歌我们都学会了,你想不想边唱边表演呀?这个表演可不象我们以前为歌曲编创舞蹈,戏曲有它们固定的手眼身法步,你们想不想学呀?
生:想……
师:那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下,同学们可要学好啦……
1、老师边唱边表演,学生欣赏学习。

2、全班合作表演唱:教师弹琴、女生表演唱A段,男生表演唱B段。

3、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学生在演唱表演中结束学习。

设计意思:教师表演唱,既为学生做好了示范,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边唱边表演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歌曲演唱的熟练度,又潜移默化的学习了京剧身法。

五、课堂小结:(约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