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比》(五角星内的黄金比)说课稿
小学数学-黄金比

基本信息课题黄金比学科数学学段高年级年级六年级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黄金比》是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第12册第三单元数学百花园的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在这部分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
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本节课是“认识比”的知识拓展内容,作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并在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黄金比”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黄金螺旋线、长度测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的学习也为初中学习黄金分割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黄金比”这一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黄金比在自然和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教材以“长方形选美”活动,把静止的教材内容设计成学生活动。
通过测量和计算宽与长的比值,初步感知长方形美不美与长、宽之比有关。
在此基础上介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长方形选美”实验的资料,引出对黄金比的认识。
之后呈现了发过巴黎圣母院、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维纳斯雕像、美丽的蝴蝶四张图片,学生测量长度、计算比值,了解黄金比的广泛应用。
最后让学生关注身边的长方形,测量数学数封面、杂志封面等,意在发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当前知识了解的状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调查对象:后沙峪中小六7班人数:34人调查目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路径1.你知道“黄金比”的哪些知识,从哪里知道的?分析:在回答你知道“黄金比”的哪些知识这个问题时,有58.9%的学生从黄金比比值的角度去说的,知道黄金比的比值是0.618,还有2人回答比值与另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圆周率混淆。
《说课五角星与黄金分割》课件

黄金分割在美学、建筑、 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黄金分割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应 用。通过探索黄金分割在自然、 艺术和设计中的发展历程来了 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黄金分割与五角星的关系
五角星中的黄金分割
五角星内部具有多个黄金分割比例的存在。探索其中之一——五角星内接正三角形和黄金 矩形之间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线的作用
3
五角星的性质与应用
五角星具有对称性和美学价值。探索它在数学、艺术、符号学和建筑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的定义及特点
黄金分割的定义
黄金分割是指将一条线段分成 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整条 线段的比例等于另一部分与这 部分的比。
黄金比例的含义
黄金比例源于自然界,它具有 谐调、对称、和谐美和视觉吸 引力等特点。
2 如何在设计中运用黄金分割和五角星
黄金分割和五角星可以用于丰富设计,提升视觉效果和产品价值。理解它们的原理和应 用方法可以让你的设计更加出色。
参考资料
1. 黄金分割在设计中的mGames
通过在五角星中绘制黄金分割线,可以将五角星分成多个部分,并且体现黄金分割的比例。
黄金分割五角星在美学、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黄金分割五角星具有美学价值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它在标志设计、艺术作品和其他设计中 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
1 黄金分割和五角星的重要性和应用
黄金分割和五角星是美学和设计领域中的两大元素,它们在建筑、艺术和设计中都有广 泛的应用。
说课五角星与黄金分割
探索五角星和黄金分割之间的奥秘。了解它们在艺术、建筑和设计中的应用, 以及如何将它们运用到你的创意项目中。
五边形与五角星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五边形是一种不规则的多边形,它有5个顶点和5条边。了解它的基本性质,如 内角和、对角线等。
黄金比教学设计

黄金比教学设计第一篇:黄金比教学设计美的奥秘教学设计——黄金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黄金比,体验黄金比产生的过程,感受黄金比带来的美感。
2.在运用黄金比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美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黄金比的过程,感受黄金比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黄金比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练习本。
课前测量妈妈上身和下身的数据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喜欢穿高跟鞋吗?那我们现场做个调查:你们的妈妈有高跟鞋的请举手?这么多有的呀,看来这高跟鞋是被我们大多数妈妈所青睐的,可是你们知道吗?就这小小的高跟鞋里面还蕴含着我们的数学知识呢?怎么,不相信?没关系,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了美的奥秘这节课,你们就会相信的!齐读课题——美的奥秘(提前板书课题:美的奥秘)二、欣赏图片,引发问题师:有个小女孩,微机课上学会了一门技术:用电脑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这下可了不得了,凡是在她家电脑里见过的图片她都要处理一下,一起来欣赏一下她的大作吧:(出示第一张ppt)师:看她把自己的爸爸都处理成什么样子了!你觉得哪张好看一些?都同意吗?那要说说你的理由(上身和下身的问题对吧,通常呢人是以肚脐为分界线,腰带这个位置,肚脐以上的部分是上身,肚脐以下的部分是下身)(这是你的观点,还有想说的吗?)(恩,多好的词呀,成比例,第一幅图比例协调,好看一些,第二和第三幅图比例不协调,难看,所以就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同意吗?(二)出示动物图片师:我们接着来看(出示第二张ppt)哪匹马好看一些?说出你的理由?(脖子太长,头很大,身体不成比例,也是个比例问题,你们同意吗?也就是马的前身跟后身不成比例的问题,马的前身是指从马的前肢到头的部分,后身就是从前肢到臀的部分)(三)出示埃菲尔铁塔师:接着再来看:(出示第三张ppt)哦,这个她还没来得及处理,知道这个塔的名字吗?知道的可真不少,看了这个塔之后,你想怎样形容它呢?说得好,比例协调。
黄金比说课材料

《黄金比》说课材料一、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黄金比》,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比的基本性质后学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这节课通过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的生活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学生已有经验及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黄金比的过程,感受黄金比带来的美感。
2、运用黄金比解释生活现象,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和生活价值。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黄金比的过程,感受黄金比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黄金比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四、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特别敏感,具有强烈的审美需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又喜欢合作探究,但这节课寻找黄金比遇到困难,所以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五、教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这节课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为了使这个原则和理念落到实处,我采取引导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黄金比给生活带来的美,并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计算讨论交流,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学法“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2、小组合作法3、总结归纳法七、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及已有经验,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对比选择,感受最美事物。
1.最美身材2.最美设计3.最美长方形二、探索密码,发现黄金比教师完成课题——黄金比。
三、运用密码,解释生活现象。
1.师:符合黄金比的事物表现出的均衡和舒适,生活中随处可见。
(课件展示)2.运用今天所学的黄金比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年级数学下册《黄金比》优秀教学案例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追求美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4.通过对黄金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品、建筑物和自然界中的黄金分割现象,如帕特农神庙、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中的共同特点。接着,我会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中的美是如何产生的吗?它们背后有没有什么数学规律?”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主题——黄金比。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黄金比的概念:介绍黄金比的定义,即1:0.618的比例关系,并解释其在美学、建筑、艺术等领域的重要地位。
2.黄金比的性质:讲解黄金比的独特性质,如自相似、无穷递缩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黄金比的分割方法:教授黄金分割的两种基本方法——线段分割和矩形分割,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结合本节课所学,寻找生活中的黄金比现象,并拍照记录,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尝试运用黄金比进行简单的创作,如绘画、设计等,感受黄金比带来的美。
3.写一篇关于黄金比的数学小论文,探讨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五、案例亮点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和需求,具有以下五个突出亮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神奇的0.618《五角星中的黄金比》优质课PPT课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题目分析:
1.已知条件: ①黄金比: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较短的部分与较长的部分之 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我们把这个比称为黄金 比(约为0.618:1)。 ②五角星中a:b≈0.618:1
1.前世今生
上册: 测量
01
02
03
04
05
06
上册: 长度单位 初步认识线段
上册:线段
上册: 比的意义、比的性质 会用比解决问题
教材51页:本题
题目背景:
1.前世今生
线段、测 量、比...
黄金比
比例、黄金分割...
2.编写意图
“你知道吗”,介绍了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黄金比,使学生充分感受数 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价值和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神奇的0.618
五角星中的黄金比
题目来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材51页的 “你知道吗”
a:b ≈ 0.618:1
上图中的五角星内还有哪些其他 线段长度符合黄金比吗?
五
题目背景
角
星
题目分析
的
解题思路
黄
金
变式拓展
比
感悟反思
题目背景:
1.前世今生
线段、测 量、比...
题目背景:
解题思路:2.提出问题,学生猜想
b a
a:b ≈ 0.618:1
上图中的五角星内还有哪些其他 线段长度符合黄金比吗?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 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部编六年级数学《黄金比》崔国芹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黄金比》教学设计崔国芹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感受数学之美,并综合利用比的知识,探索发现黄金比。
2、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黄金比的美学价值和实际价值。
3、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与发现认识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比值、学习史料、认识黄金比。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计算器等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也是踏青赏花的好季节。
说说清明节假期你都到哪去玩了?看到了那些美景?小结:美的景物谁都喜欢看,大自然的美,建筑的美,人物的美,这有几幅图片,同学们看美不美?出示ppt,它们美的奥秘在哪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
二、探求新知:1、长方形选美实验:ppt出示5个长方形图片,哪个长方形最美?2、为什么都选3号图形呢?德国大心理学家费西娜100多年前做了同样的实验,看书指名讲故事。
猜猜长方形美不美和谁有关系?我们验证一下。
3、独立测量长方形宽与长,小组填表计算比值。
小结:比值0.618的比叫黄金比,看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感受?(珍贵、最美、合适),当长与宽的比值接近0.618看起来舒适美观,给人美的视觉感受。
4、讲黄金比的传说5、分组测量书上图形填表、计算比值,小组讨论谈感受。
谈体会:都接近黄金比,黄金比一般短边与长边的比,生活中处处黄金比,当比值接近0.618时,使人视觉感受舒适美观,给人美的享受。
三、学生介绍搜集资料。
谈体会:生活中处处黄金比,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总结:知道了什么是黄金比,接近黄金比的物体在视觉感受上最美。
五、作业:某女孩身高160厘米,她的上半身与身高的比是0.58,要使比值接近0.618,获得美感,应穿多高高跟鞋?六、小组活动量一量同学们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看看谁是黄金比身材?谁接近黄金比?七、板书设计:黄金比比值0.618舒适美观接近。
五年级数学上册《黄金比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1、2、3,巩固黄金分割的定义及性质。
-利用尺规作图,找出以下图形中的黄金分割点,并简要说明其应用:(1)等腰三角形;(2)矩形;(3)五角星。
五年级数学上册《黄金比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黄金分割的定义,掌握黄金分割点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黄金分割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使用尺规作图,准确地找出线段、图形的黄金分割点。
3.能够运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评价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以下能力:
-结合自评、互评和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著名的古希腊帕台农神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建筑特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神庙为什么看起来如此和谐、美观吗?”
2.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帕台农神庙中存在的黄金分割现象。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尺规作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黄金分割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在面对抽象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时,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本章节《黄金比之美》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黄金分割的概念及其应用,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角星内的黄金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进行讲题交流。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五角星内的黄金比。
本题出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材51页阅读材料。
属于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一、题目来源:
上图中的五角星内还有其他线
段长度符合黄金比吗?
下面我将从题目背景、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变式拓展、反思感悟等方面进行讲题。
二、题目背景
(一)前世今生: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线段、测量、比等知识。
二年级上册学生初步建立了1厘米的概念,并初步认识了线段;三年级上册学生意识到用不同的长度计量不同的物体;四年级上册学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图形中判断出哪些是线段;六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掌握了比的性质、会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黄金比的资料,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后,发现五角星边上的其他黄金比,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解决此题为接下来的比例和黄金分割的学习作铺垫。
(二)编写意图:
“你知道吗”,介绍了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黄金比,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题目分析:
这道题以五角星为模型,介绍什么是黄金比,让学生找出五角星内还有其他线段长度符合黄金比吗?这需要学生真正理解黄
金比的意义,认真观察、大胆猜想。
虽看似简单,但学生不重复、不遗漏找全五角星内的黄金比有一定的难度。
(一)已知条件:
(1)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较短的部分与较长的部分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我们把这个比称为黄金比(约为0.618:1)。
(2)五角星中a:b≈0.618:1
(二)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
不重复不遗漏找全五角星边上的黄金比。
四:解题思路:
这个题以动手测量和计算为依托,运用观察、操作、计算等教学学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在一条直线上相对应线段的长度关系是符合黄金比的,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获得成功的愉悦。
(一)阅读材料,认识黄金比
由于黄金比的意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借助教具,让学生指一指、画一画。
出示维纳斯雕像,让学生通过计算维纳斯的黄金比,加深对黄金比的意义的理解。
(二)提出问题,学生猜想
问题:上图中的五角星内还有其他线段长度符合黄金比吗?
1.观察五角星,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观察出右边也存在这样的黄金比。
2.通过对前面黄金比意义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猜想出较短的部分与较长的部分也是符合黄金比的。
3.但对于a线段中的黄金比学生观察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4.我的解决方式是把生活中的五角星图片转化成数学上的几何图形,为降低难度把AD这条线段我们拿出来研究。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通过测量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测量计算,验证猜想
学生测量需要的线段长度进行相应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追问:五角星其他的边上也存在这样的黄金比吗?小组内任选一条边进行验证。
(四)交流汇报,师生小结
五角星的其他边上也存在这样的黄金比。
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一条直线上的相对应的线段长度关系是符合黄金比的。
多媒体演示改变五角星的大小,五角星的黄金比依然存在,感受五角星是数学上最完美的图形之一。
五、变式拓展:
变式拓展让学生体会到黄金比(0.618:1)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比,它与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它在雕塑、建筑、绘画、生活等艺术领域,而且在工程设计等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变式练习
变式1.我们班的绿植应该放在什么窗台的什么位置最美观?
变式2:作为老师的我,此刻应该站在讲台的什么位置最协调?
变式3:以下3张图片,哪张构图最美?
变式4: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你知道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多少吗?
(二)拓展延伸:
1.出示各种长方形,选出你认为最完美的长方形?
2.早在1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就做过类似的研究,他举办一次“长方形展览会”,参观者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发现长方形宽和长的比接近0.618:1。
这样的长方形称为黄金矩形。
3.出示一个黄金矩形,切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宽和长的比仍旧符合0.618:1,依次重复。
(三)感受黄金比:
出示画面并配音:
从4600年前修建的埃及金字塔到2400年前修建的巴特农神殿,再到埃菲尔铁塔、东方明珠......这些著名著名的建筑都折射出人们对黄金比的领域与运用。
在制造小提琴时,用用0.618:1来确定F型洞的确切位置。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神奇的大自然。
许多植物的叶子、树杈、花瓣从上往下看相邻两片所错开的角度往往是222.5°或137.5°,这样枝叶暴露面积最大,有利于叶子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蝶翅膀张开的宽度和头尾之间的距离符合“黄金比”。
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昭示着黄金比的美妙与神奇。
由猿到人,直立行走的同时,人们也悄悄向着“黄金比”的方向变化着。
除此以外, 在工程建设、股市分析、军事决策、数学研究及其他领域中, 黄金比的身影无处不在。
六、感悟反思:
通过这个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的知识有的是我们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还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黄
金比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留心生活发现0.618:1的这个黄金比例最优美,和谐。
数学在每个人身边,要有心去体验,发现。
只要留心,就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其“魅影”。
看我们国旗上五角星多么耀眼,让我们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国家。
各位老师,以上是我们对这个内容的一点点肤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给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