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乙)》 Zhejiang University.pdf

《物理化学(乙)》  Zhejiang University.pdf

《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一、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80%左右)和结构化学(占20%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1. 气体的PVT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气体的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Qv=ΔU,Qp=ΔH及H的定义;过程热的计算;Cp与Cv的关系;由Cp计算Qp和ΔH;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的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A与ΔG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G的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化学势的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的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的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的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的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j i
11. 任意可逆过程构成的循环,其热温商均为零。 12. 在密封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呈平衡时,此系统的组分数为 2,自由度 为零。 13. 在一定压力下,二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相图中,每两个两相区之间不是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1 页 共 5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2 页 共 5页
2+
3+
水的质量比 W(有机物)/W(水)= 1.93,已知在该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 为 43.102 kPa,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11.4 (B) 214.1 (C) 121.4 (D) 112.1 11. 溶液中的反应,由于浓度标度不同, K c , K x , K m 三者往往是不等的。通
2 24π 2 A 2 νV 2 n1 -n 2 2 9. 使用瑞利(Ra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 I= ,可根据已知溶 2 4 2 λ n1 +2n 2 2
胶样品的粒子大小或浓度值来计算另一份未知的、半径 ≤ 47 nm 的导电粒子 的粒子大小或浓度。 10. (F n i ) T,p,n 是化学势。
(C) 只有 r G θ m = -RTlnK c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D) 只有 r G θ m = -RTlnK x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考试大纲一.指导思想及大纲依据1.指导思想为了对的、客观、真实的给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学科的成绩,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物理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采用标准化考试对考生进行物理化学知识水平测试。

2.大纲依据①参照1980年部颁发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化学教学大纲(试用)。

②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校合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三版)。

③参考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四版)。

④参考印永嘉、奚正楷、李大珍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三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2·8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二.考试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三.考试目的1.本考试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物理化学学科的成绩考试。

2.考试目的分为:A、结识与记忆B、理解与判断C、掌握与应用D、分析与综合A、结识与记忆①对物理化学中基本概念、定义、名词的重现与复述;②对物理化学中基本定律、定理、理论及重要公式的重现与复述;③对物理化学中各种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与符号及重要常数的了解与熟记;④对物理化学中重要定律,理论的实验基础及物理化学发展的重要史实的了解。

B、理解与判断①准确理解物理化学的概念、基本定律、重要公式和理论;②能区分物理化学中易混淆的概念;③理解物理化学中重要图示所代表的物理意义;④理解物理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C、掌握与应用①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解决和论证给定条件下的物理化学问题;②纯熟运用物理化学重要公式进行有关计算;③能从物理化学的基本公式、假定出发,推导出所规定的关系式;④掌握物理化学中有关图象的绘制方法,并能进行解释和应用。

D、分析与综合①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分析、论证具体问题。

②掌握物理化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用于解决某些问题。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乙)考研初试大纲《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

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 气体的PVT关系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7、相变化过程8、溶解焓及混合焓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本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的依数性8、逸度与逸度因子9、活度及活度因子(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六)相平衡1、相律2、杠杆规则3、单组分系统相图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 液平衡相图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七)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数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9、原电池设计举例10、分解电压11、极化作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4、玻耳兹曼分布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九)界面现象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3、固体表面4、液-固界面5、溶液表面(十)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典型复合反应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7、链反应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10、溶液中反应11、多相反应12、光化学13、催化作用的通性14、单相催化反应15、多相催化反应(十一)胶体化学1、胶体系统的制备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6、悬浮液7、乳状液8、泡沫9、气溶胶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二、考试要求(一) 气体的PVT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

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含实验)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含实验)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含实验)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对象
名称:物理化学(包括物理化学实验)
对象: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用
二、考试大纲内容
第一章物质的p、V、T性质
1、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真实气体
真实气体的液化、与理想气体的偏差及状态方程。

3、对应状态原理及压缩因子图
临界现象、临界参数、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及使用。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基本概念
系统、环境、过程、途径、性质、状态、状态函数、平衡态。

2、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热、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容
平均热容、定压摩尔热容(C p,m)、定容摩尔热容(C v,m);C p,m与C v,m的关系。

4、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热容差;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压、等容与绝热过程。

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
焦耳--汤姆生效应、节流系数;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

6、相变焓。

7、热化学
等压、等容热效应,Hess定律。

8、摩尔反应焓
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原理及熵判据。

2、熵变计算
—1—。

考研《物理化学》(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物理化学》(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4.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6.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假设,艾林方程热力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7.光化学,催化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胶体化学
1.胶体化学体系的分类及基本特点。
2.胶体体系的光学性质。
3.胶体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4.胶体体系的电学性质。
5.憎液溶液的胶团结构。
6.高分子溶液及唐南平衡。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3.杠杆规则的应用。
第七章:电化学
1.电解质溶液活度、活度系数、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电导测定的应用。
3.根据电池书写符号式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并能根据电极反应或电池反应写出电极反应或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同时计算出φ或E。
3.过程方向判据的应用。
4.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拉乌尔定律和享利定律。
2.偏摩尔量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3.化学势定义、物理意义、化学势判据。
4.稀溶液的依数性。
5.逸度、活度及其系数。
第五章: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中Kθ与ΔrGθm之间关系。
2.理想气体Kθ、Kp、Kn、Kc、Ky之间的关系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3.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4.压力、组成、惰性气体等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5.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第六章
1.相律及相律数学表达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相数、独立组分数、自由度的计算。
2.二元互溶系p-X,T-X相图,二元凝聚系简单低共熔、生成稳定及不稳定化合物体系相图。给出主要数据,要求能绘出相图。并能标出各点、线、面的相态,且计算出自由度F。步冷曲线各段相数、自由度(或条件自由度)的计算,产生平台的原因等。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学制年限:总学时:学分:制定者: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与考试目的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学习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反应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必需的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为学习药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做好理论准备,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尊重事物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深化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探索事物本质的勇气和精神。

二、考试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考试内容: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 掌握状态函数法和状态方程、过程和途径、热和功等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 最大体积功等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盖斯定律、生成焓,燃烧焓,了解键焓估算的反应热、离子摩尔生成焓、溶解热和稀释热,掌握基希霍夫公式考试要求;1. 理解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 掌握状态函数法和状态方程、过程和途径、热和功;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实际气体中的应用;3. 理解盖斯定律、生成焓,燃烧焓,了解键焓估算的反应热、离子摩尔生成焓、溶解热和稀释热,掌握基希霍夫公式;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考试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熵变的计算;亥姆霍兹能、吉布斯能考试要求: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2、掌握环境和系统的熵变的计算。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联合公式; 掌握亥姆霍兹能、吉布斯能能;理解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4、掌握理想气体的简单状态,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ΔG的计算。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考试内容:偏摩尔量、化学势;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气体组分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液态混合物,稀溶液,真实溶液中组分的化学势考试要求:1. 识记偏摩尔量的物理, 了解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和吉布斯-杜亥姆方程2. 理解化学式;3. 了解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微观解释,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4. 气体组分中各组分的化学势;5、了解液态混合物,稀溶液,真实溶液中组分的化学势;第四章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应等温式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反应限度的计算、标准反应吉布斯能的变化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考试要求:1. 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和平衡常数;2. 掌握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反应限度的计算;3. 掌握标准反应吉布斯能的变化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4. 了解反应吉布斯能随温度的变化和范特霍夫方程;第五章相平衡考试内容:相律;单组分系统;单组分系统考试要求;1. 了解相律的推导,理解相、自由度、组分数、物种数、相平衡的概念,掌握相律及其应用;2. 掌握单组分的相图和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3. 掌握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掌握杠杆规则, 理解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了解蒸馏和精馏第六章电化学考试内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定及应用、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电池中各物质活度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测定及其应用。

物理化学考纲

物理化学考纲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专业代码:070304 专业名称:物理化学考试科目代码:615 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一)考试内容物理化学是化学类(理科)专业和化工类(工科)的一门必修基础理论课。

该学科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过程(包括化学变化、相变化和pVT 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计算2.掌握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3.掌握真实气体及饱和蒸汽压的概念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 理解系统与环境、三大系统、状态、过程、状态函数与途径函数等基本概念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3. 理解功、热、热力学能、焓、热容、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等概念4. 掌握热、功、焓、内能的计算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 掌握自发过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2. 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3. 掌握熵增原理、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4. 掌握熵、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的计算四、化学平衡1.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运用及其和吉布斯函数的关系2.判断温度、压力、组成等因素对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的影响五、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相平衡1.了解混合物与溶液的区别,会各种组成表示之间的换算2. 理解拉乌尔定律、享利定律,掌握其有关计算3.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理解混合物的性质4. 了解偏摩尔量与化学势的概念,会运用分配定律作简单计算5. 理解相律的意义、推导,掌握用杠杆规则进行分析与计算6. 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和二组分凝聚系统典型相图的分析和应用六、电化学1. 掌握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及其计算2. 掌握常用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及其电极电势的计算,掌握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及其应用七、表面现象1. 理解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函数的概念,理解亚稳状态与新相生成的关系2. 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概念,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

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气体的PVT关系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7、相变化过程8、溶解焓及混合焓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 pVT 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本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的依数性8、逸度与逸度因子9、活度及活度因子(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六)相平衡1、相律2、杠杆规则3、单组分系统相图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七)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数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9、原电池设计举例10、分解电压11、极化作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4、玻耳兹曼分布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九)界面现象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3、固体表面4、液-固界面5、溶液表面(十)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典型复合反应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7、链反应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10、溶液中反应11、多相反应12、光化学13、催化作用的通性14、单相催化反应15、多相催化反应(十一)胶体化学1、胶体系统的制备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6、悬浮液7、乳状液8、泡沫9、气溶胶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二、考试要求(一)气体的PVT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

了解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

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性质。

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状态、功、热、变化过程等。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

熟知功与热正负号和取号惯例。

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及特征。

明确 U 及 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

较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 U、 H、 Q和 W。

能熟练应用生成热、燃烧热计算反应热。

会应用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进行一系列计算。

了解卡诺循环的意义。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及其与卡诺定理的联系。

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

注意在导出熵函数的过程中,公式推导的逻辑推理。

熟记热力学函数U 、 H 、 S 、 F 、 G 的定义,明确其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和如何利用它们判别过程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掌握熵的统计意义。

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明确规定熵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熟悉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理想溶液定义、 实质和通性。

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了解如何利用牛顿图求气体的逸度系数。

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

掌握表示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方法。

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公式推导和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导和热力学处理溶液问题的一般方法。

(五)化学平衡掌握反应等温式的应用。

掌握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法。

理解rG m 0 的意义,由rG 0 估计反应的可能性。

熟悉 0m K、 K 、 K 、K 的意义、单位及其关系。

了解平衡常数与P P XC温度、 压力关系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数据计算平衡常数。

了解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处理方法。

(六)相平衡掌握相、 组分数和自由度的定义。

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

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在双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为重点掌握P - X 图和 T - X 图。

在二组分液—固体系中, 以简单共熔物的相图为重点, 掌握相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对三组分体系,了解水盐体系相图的应用,了解相图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七)电化学掌握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了解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熟悉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 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了解电解质溶液理论(主要是离子氛的概念),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掌握电动势与rG m 的关系,熟悉电极电势的符号惯例。

熟悉标准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计,平衡常数的计算等)。

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

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及r mH 和rS m 的计算。

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

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

(八)统计热力学初步了解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代替整个体系的微观状态数的原因。

明确配分函数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了解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的热力学函数的差别。

了解平动、转动、振动配分函数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九)界面现象掌握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掌握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与曲率半径的关系,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学会使用Kelvin公式。

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结构特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应用。

了解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现象。

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和吸附热力学。

(十)化学动力学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等基本概念。

掌握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速率方程和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

对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并能对其中比较简单的反应能写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微分式。

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仑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义,计算Ea、 A、 k 等物理量。

掌握链反应的特点。

掌握稳态近似法、平衡态法和速控步骤法等近似处理方法。

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电解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常见催化反应的类型。

了解光化学反应的特点。

(十一)胶体化学掌握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能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粒子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分析并能应用于实践。

了解溶胶稳定性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能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

了解唐南平衡。

三、主要参考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四、说明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