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老年人合理用药试题 答案

老年人合理用药 1. 指导老年人保管药物方法不妥的是( B ) A. 定期整理药柜 B.暂时不用的药及时丢弃 C.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分开放置 D. 怕热药应置于冰箱冷藏 E.所有药物的标签、说明书都要随药放好 2. 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是( B ) A. 心脏 B.肝脏 C.肾脏 D.脾 E.肺 3.60岁以上老年人应使用成人剂量的(D ) A.1/2 B.1/3 C.2/3 D.3/4 E.4/5 4.因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吸收而造成生效变慢的药物是 ( A ) A.苯巴比妥 B.青霉素G C.乙醇 D.吗啡 E.对乙酰氨基酚 5. 错误的老年人用药原则是 ( E ) A . 应用最少药物治疗原则 B. 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原则 C. 选择最少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原则 D. 简化治疗方案原则 E. 最大剂量治疗原则 6. 当老年人采用噻嗪类利尿药效果不好时,应改选用( C) A. 肝素 B.吩噻嗪类 C. 髓袢利尿药 D. 氯化钾 E.噻唑类 7. 老年人用庆大霉素时应谨慎,主要是因为老年人(A ) A. 肾功能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耳、肾毒性增加 B.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游离性药物增加 C. 对药物处于高敏状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D. 肝功能降低,使血药浓度升高 E. 消化腺分泌减少,药物吸收增加 8. 以下对老年人用药,用法安全的是( A) A. 给糖尿病人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时,应加适量胰岛素及钾盐 B. 前列腺肥大患者使用普鲁本辛和氯苯那敏 C. 青光眼患者使用颠茄和苯海拉明 D.胆结石患者大量服用钙剂 E. 长期使用麻黄素滴鼻液 9. 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使用的原则包括下列哪项?(D) A.可随意用药 B.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C.注意需大剂量服药 D.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10. 老年人使用强心苷类药物的剂量一般是成人常用量的(A ) A.20% B.50%~25% C.75%~50% D.75% E.80% 11.下列关于影响老年人药物吸收的因素描述错误的是(A ) A. 胃液PH 降低 B.胃肠道血流量减少 C.胃排空速度减慢 D. 肠蠕动减慢 E.胃肠道参与吸收的细胞减少 12.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病因包括:( A ) A.以上都是 B.缺少运动、肥胖 C.高血压 D.高血脂 E.精神紧张 13.老年人用药后药理学特点包括:( D ) A.药物相互作用增加 B.药物吸收、分布改变 C.发生ADR机会增大 D.以上都对 E.药物转化、代谢下降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发表时间:2018-08-20T14:53:01.8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4期作者:孙有臣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医疗领域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 鹤岗市大陆人民医院 154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医疗领域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除了很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手段会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相应的仪器设备也得到更新,从而为国家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作为临床治疗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对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需要医疗领域对这类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临床治疗 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是医疗领域发展中一直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很多医疗科研团队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老龄化趋势明显,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对医疗领域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需要医疗领域能够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高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临床治疗措施还不能真正的落实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需要相关医学团队能够注重新型治疗方式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 一、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1、表现特点 机体年老,易有多器官、多系统疾病并存,使病情复杂化和加重,使诊断和处理问题更加复杂。老龄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衰老导致多脏器退行性改变,使老年人的反应性降低,感觉迟钝,发病时自觉症状可能较不明显,易被误诊而耽误处理。老年人记忆或认知功能减退,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疾病的症状,忘记用药,致使临床医生较难采集完整、准确的病史,导致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 2、症状特点 老年人由于感觉迟钝,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无痛性病例增多,可突然出现气急、头晕、咽部堵塞感或濒死感。而且老年人胆道疾病发生率较高,原有的胆石症病史可引起误导。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不但心脏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一些心外因素也常导致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会引起晕厥或意识障碍,但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诊脑动脉供血不足或颅内出血常会发生上诉症状,心电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极其重要。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随增龄有所下降,且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突然改变体位,易发生低血压晕厥。必须指出,不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晕厥倒地时,紧急测量血压可能不低,甚至高于正常,医生需注意测量立位或坐位的血压,以免漏诊。又称潮式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病变或心力衰竭,常见于65岁以上的患者,提示病情严重。 老年患者极易发生疲劳,这种症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个共有症状。患者出现下肢或全身出现水肿比较常见,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心功能下降会出现胸腔积液等。通常老年患者都会有心悸的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后等较为明显。 二、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方面 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生理功能下降特点,在用药过程中不容易将有效的成分进行吸收,而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因此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临床治疗团队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器官情况以及年龄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临床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人的药物敏感程度以及过敏史进行调查,针对老年人的血浆蛋白情况进行合理的配药,从而降低不利因素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最后,临床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人的用药量以及药物浓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对药量进行增减,以此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对于患有听力障碍或视觉障碍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要医疗团队能够对其进行用药叮嘱,在家属的协助下对患者用药进行监督。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还需要医生能够选择合适且有效的药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还会对患者长期接受治疗有着间接的作用。 2、心理治疗方面 心理治疗因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会将自身的症状转化为心理反应,出现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消极的面对周围的事物,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疾病的治疗也产生一定的难度,严重时会加重疾病的发展,降低治疗效果。而且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引起心理问题后发生意外事件的频率也增高,容易造成家庭社会的重大负担。所以,针对患有不良心理反应的老年患者必须要开展心理治疗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速度快,通常在确诊后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交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耐心的讲解,并重点介绍治疗措施的临床获益和潜在的风险等方面知识,说明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消除紧张的心理反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必要时可建议患者就诊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 3、饮食治疗方面 饮食护理老年化往往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其中膳食营养因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可导致代谢进一步紊乱,从而加速老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老年患者合理膳食有助于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老年人合理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遵循平衡膳食基本原则,长期坚持不懈;第二,符合老年人生理变化特点,易消化,粗细搭配。保持清淡,多食用低脂、低盐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持少食多餐。为了补充维生素可多吃水果。禁止饮酒、抽烟和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第三,合理烹调,合理膳食制

老年人合理用药(1)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关键字: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引言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患病较多,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老年患者自行购买使用药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才能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地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是当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要作好这个工作,首先要了解老年人常患疾病和患病特点。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贮备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机制随年龄而衰退,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明显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41—50岁的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是12%,80岁以上的病人上升到25%。同时,老年人用药不仅出现ADR发生率较年轻人为高,而且一旦出现,其严重程度亦较年轻人为高,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老年人用药,首先应掌握一定的用药原则,预防ADR的发生。 .一、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各种脏器的衰老变化,出现脏器萎缩,重量减轻,其适应能力与机体抵抗力降低;其次,感受器和靶器官的衰老退行性变化会导致老年人行为与反应速度的改变,如老年性痴呆等;再者,老年人的记忆力减弱。 在心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力下降,听觉和视觉等功能降低,动作迟缓等正常的衰老现象会引起一些老年人的不安与衰老感等心理变化。再加上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会产生越来越重的孤独感,觉得自己被社会隔离,性格和情绪的表现为孤僻、倔强、消沉等。6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心身疾病,也就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 二、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1.吸收 老年人胃肠道肌肉纤维萎缩,张力降低,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胃液的 PH 升高,一些酸性药物吸收面积减少。胃肠血流量减少,粘膜有效吸收面积减少,这些胃肠道功能的变化对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几乎没有影响,如阿司匹林等。但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 B1等这些需要载体参与吸收的药物则吸收减少。 2.分布 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和功能减退,脂肪组织增加而总体液及非脂肪组织减少,使药物分布容积减少。加上肌收缩无力,心血管灌注量减少,故影响药物分布。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直接影响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 3.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老年人的肝脏比年轻人减轻15%,代谢分解及解毒能力明显降低,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同时机体自身调节和免疫功能也低下,因而也影响药物的代谢。肝药酶的合成减少,酶的活性降低,药物转化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如利多卡因、苯巴比妥、咖啡因、哌唑嗪、氯丙嗪、哌替啶、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由于老年人的肝功能低下,对于一些药物分解的首过效应能力减低。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血浆白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力增强。老年人服用普萘洛尔要注意减量或延长间隔时间,利多卡因的首过效应也很强,老年人使用也应减量。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个原则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6个原则 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疾病和药物已经成为和老年人最亲近的“危险朋友”。据调查显示,有85%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需要药物来维持机体功能,其中30%的人每天同时使用4种以上的药物。这些药物一方面帮助老年人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种种危害。所以说,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 老年人机体的耐受性降低,对药物的应激反应变弱、变迟缓,特别是参与药物代谢、转化、排泄的主要脏器肝、肾功能下降后,直接影响到药物在人体内的正常转化和排出,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老年人的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服用安定(地西泮)的半衰期可以比成年人(一般为20~40小时)延长4倍;肾功能下降,体内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排泄时间可以延长2倍以上,使用这两种抗生素产生的肾损害和耳聋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由于很多老年人对医药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对医嘱用药的依从性差,若再自行用药,更容易造成危险的用药事件,进而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曾经有一位七旬老人,患有顽固的原发性高血压,由于服药不规律,长期以来血压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某天晚6点老人自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已高达190/110毫米汞柱,由于急于降压,自行将10毫克的硝苯地平片嚼碎服用,1小时后血压陡降至100/70毫米汞柱,4小时后血压又反跳至150/95毫米汞柱,老人害怕药效不足再次将10毫克硝苯地平嚼碎服用,服药不久就出现休克症状,幸亏家人叫来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及时抢救,才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拖回来。后经医师解释,他的家人才了解到,老人是因为短时间内过量服用硝苯地平片导致血压下降过低、过快,从而引发了心源性休克。 类似的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老年人应该注意哪些用药问题呢?在此,我们送给您六道护身符,为您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第一道护身符:“切忌自行用药” 有些老年人因为患有慢性病,认为久病成医,所以每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总是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自我治疗。 药师提示:老年朋友进行自我治疗,说明有一定的保健意识,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特殊,通常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后果难以预料,所以老年朋友们切勿盲目随意进行自我“治疗”。 第二道护身符:“谨慎用药” 药物是一柄“双刃剑”,几乎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对其剂量、疗程都是有严格标准的。医师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设计治疗方案,所以每位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也不完全相同。 药师提示: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应和医师或药师充分沟通,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便结合自身的病情特点和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给药时间、剂量和疗程。 第三道护身符:“遵医嘱用药”

2.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综述5000字

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综述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院内科崔文浩 摘要:老年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患心血管疾病机率多。尤其现在中国老年人逐渐增多,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问题,因此要让人们知道老年人保健的重要性,老年人社区诊断必要性,老年人疾病的特殊性,老年人心里的变化性,才能在社区引起高度重视,使社区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都有一个明显的介入,使危害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因素得到很好地预防,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关键词:社区卫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老龄化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刘德平《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年2月第15卷第1期在这里主要介绍了1、流行病学。2、高血压。3、心房颤动的治疗。4、心脏瓣膜病。5、老年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在美国3亿人口中,每年因心脏病和脑卒中死亡约80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小于85岁的人群中,总的来讲,癌症、心脏病与脑卒中所占的死亡比例相当。在8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心脏病与脑卒中所占的比例是癌症的3倍。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占主导地位,从64岁到74岁的人群开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复杂。 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冠心病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在这个年龄组中占死亡的35%。很多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为新的治疗理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不幸的是,高龄是许多临床试验的排除标准。高龄人群会有一些年龄相关的改变影响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这些改变包括:‘肾功能下降、贫血、认知功能障碍。由于肾功能损伤

在老年人中高发且对药物代谢至关重要,因此肌醉清除率是经常需要监测的。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经常是不典型的。.早期的介人治疗可以绝对和相对减少老年患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发病6h内进行介人治疗比3 -5 d后收益更多,但是介人治疗导致出血的风险要高。. 随着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慢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越来越受到关注。进行性的泵衰竭和碎死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关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主要是针对这两方面进行。一系列关于神经内分泌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了这类药物能够提高生存率、减少住院率。容量负荷过重和循环淤血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在发达国家,冠心病和脑卒中在流行病学所占的比例很高,而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进步,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也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对社会经济及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2]。发达国家经历人口年轻型向老年型发展用了大约30~40年,而中国只用了10 年,2025 年中国65 岁以上老人人口比重估计将达到14%。高血压治疗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尤其在高危患者以及已经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更为突出。高脂血症、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不同分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男性、吸烟、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明确的相关性。因此,纠正各种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但目前除了降脂治疗,尚无明确的证据显示控制这些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有利于遏制退行性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老年人合理用药:从指南到实践

老年人合理用药:从指南到实践100分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中重度哮喘或COPD患者规律使用吸入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50%预计值并且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需要口服糖素治激素治疗。(A) A.正确 B.错误 2.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100s,下列正确的是(A) A.使用肝素过量 B.使用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C.使用致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D.使用重组人促红素 3.跌倒引起貌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约20%,致残率50%。(A) A.正确 B.错误 4.失能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活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的丧失或受限。可从病损、失能和残障三个层次反映身体、个体及社会水平的功能损害程度。(A)

A.正确 B.错误 5.中国老年人口最多,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以60岁作为人口老龄标准,平均每年将增长()以上,2026年将达3.04亿,2039年将达4亿。B A.3% B.4% C.5% D.6% 6.根据国家指南,70岁后至少接受一次肺炎链球菌疫苗。(B) A.正确 B.错误 7.使用氟马西尼,下列正确的是(D) A.解救药物过敏或输血造成的过敏反应 B.解救华法林药物过量导致的出血

C.解救阿片类药物中毒 D.解救镇静药物导致的严重低血压和镇静时间过长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老年人疾病慢病与共病的特点是(ABCD) A.症状可以是由多种疾病因素造成而非单一因素 B.医疗决策复杂、困难:在现有专科诊治模式下,共病老年人往往要去多个专科就诊,经常会造成多重用药,治疗不连续、过度医疗等医源性问题 C.临床干预效果差:共病导致疾病不典型,诊断更复杂,治疗效果更差 D.易发生并发症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根据常用指南确定治疗目标 2.老年人疾病慢性病包括(ABCD) A.老年人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B.老年人特有的老年综合征 C.老年问题(如抑郁、老年痴呆、尿失禁、衰弱、营养不良等) D.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和药物成糖 3.下列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的是(ABCD)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科普知识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科普知识 健康问题,其中很多人深受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的折磨,药品需求大,往往有乱投医、乱吃药的现象,由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容易轻信游医、药贩和非法药品广告的宣传,因此上当受骗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针对老年人缺乏合理用药知识、急需用药指导的这种状况,特聘请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庭病床科李留长主任给社区老年朋讲解如何科学用药。 活动计划 一、活动安排: 时间:9月21日上午9;00---11:00 地点:人保财险社区 二、宣传内容: 通过显浅讲述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生化特点、老年人独特的体内代谢特性、老年患者用药的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病例,让老人们了解安全用药常识、了解如何安全用药,帮助老年人按照正确方法储备和使用药物,并对家庭安全合理用药给予了温馨建议。 三、活动形式: 1、给社区居民讲解合理用药的知识。 2、回答现场居民的提问。

核心信息 老年人用药容易发生的误区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己点名用药: 老年人患慢性病者居多,有些老年人凭着自己“久病成医”的老经验,每当慢性病复发时,自己直接去药店买药来吃。 即使到医院看病,也是不顾自身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向医生盲目点名用药,否则,还会责备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其实,老年人这样随意用药,容易造成嗜药成癖,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由此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二、慕名吃药,跟着广告走: 不少老年人如果觉得某一种药对某种病疗效不错时,便对此药“情有独钟”,以后患上了症状类似的疾病时,都用这种药,一直用到药物的毒副作用出现时才去医院咨询,往往导致“亡羊补牢”的悲剧。 有些老年人则很迷信医药广告上介绍的新药和“特效药”,有些医药广告的过誉之词往往成了误导老年人用药“赶时髦”的教唆犯。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转变,大大增加了我国老 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群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因此,需根据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保障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 标签:老年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预防措施;病发率 心血管疾病[1]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包括多种疾病类型,例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脑血管疾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可造成死亡。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老年心血管病的患病人数急剧上升,与饮食习惯、吸烟、精神过度紧张、遗传、肥胖、酗酒、运动缺乏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且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二位影响因素,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1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随着我国老龄化特征的日渐明显,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不仅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大大增加了社会负担与家庭经济负担,因此,需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详细掌握,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因此高危因素如下。 1.1年龄与老年病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受到年龄的影响较为明显,有研究证明,老年群体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增加明显。而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人数中,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占心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93%。①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病情程度可根据患者血清中的胆固醇来测定,因而血脂异常[3]也属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危因素,且血清中胆固醇浓度一旦超过标准的话,极易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于粒径较小,因而排列较为紧密,但极易被氧化,被氧化后的产物属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的诱因。②糖代谢异常:属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且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耐量异常患者、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脂异常、高血压或者是肥胖等疾病。 1.2饮食不当与肥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极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合理用药、规范用药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合理用药、规范用药 ——京医论坛暨2016国际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盛大开幕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医药花费、提高患者依从性,由北京医院、《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联合主办的“京医论坛暨2016国际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以下简称“CTSC”)将于6月4-5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隆重召开。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头号死因,给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完整造成极大威胁。近年来各种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和导管消融的技术革新与普及,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走向。但是归根结底,合理、规范的使用药物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依旧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面对琳琅满目的心血管疾病药物,如何合理用药、规范用药、科学用药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同时这也关系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速度。 纵观国内心血管领域的学术会众多,但是绝大多数的焦点都放在了技术革新和器械创新上,专心致志于传统临床用药研究的还是凤毛麟角,CTSC即是其中的翘楚兼探路者。自2010年举办之日起,CTSC就坚持“绿色用药、和谐治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本方针,倡导“绿色用药,和谐治疗——保障健康”的理念。每年CTSC都会邀请国内心血管领域的顶级专家,今年还将视野扩大至欧美、大洋洲等国外知名专家,而心血管领域“四院士”的同期亮相更是让大家充满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在学协会领导和同行的充分支持与配合下,截至目前CTSC注册参会代表已超过2000人,再创历史新高! 此次盛会在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更上一层楼,除了常规的国际学术前沿专场、疑难病例专家面对面专场、抗凝抗聚论坛、高血压论坛、高血脂论坛、血栓论坛、心律失常论坛和青年病例演讲比赛等,亦有多个环节值得期待:杨杰孚教授和汪芳教授带来最新力作《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和《汪芳说:血管清爽活百岁》现场分享著书心得;《超级访问》将学术、趣味及可视性融为一体,邀请“颜值高、层次高、立意高”的知名专家共襄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互联网医疗”首开纪录,吸引了一大批“另类”的业界精英同台PK;数字互动环节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会议活跃度和参与度,每个听众都可以现场发表观点……一场学术盛宴即将拉开帷幕!组委会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交流,加强心血管临床大夫对相关新理念、新趋势的了解和学习。 “绿色用药、规范治疗、创新思维、赢领未来”——这是CTSC的宗旨。相信通过沟通学术信息和分享经验成果,能够继续开辟探索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领域,提高国内心血管防控领域的关注度,续写心血管病防治的新篇章!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下面哪种中成药中不含有西药成分? ? A.感冒清片 ? B.珍菊降压片 ? C.新癀片 ? D.感冒清热颗粒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基于谷浓度调整万古霉素的维持剂量,在第()次给药前采血?? A.1 ? B.2 ? C.3 ? D.5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目前推荐的万古霉素谷浓度治疗范围是 ? A.30-40 mg/L ? B.5-10 mg/L ? C.10-20 mg/L ? D.40-50 mg/L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哪种抗菌药物的剂量 ? A.阿奇霉素 ? B.左氧氟沙星 ? C.头孢哌酮 ? D.多西环素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以下哪种药物会通过抑制茶碱代谢,增加茶碱中毒风险?? A.环丙沙星 ? B.头孢曲松 ? C.阿莫西林 ? D.头孢哌酮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多重用药指的是同时使用≥()种药物? ? A.3 ? B.8 ? C.10 ? D.5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可以与氯吡格雷同时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 ? A.奥美拉唑 ? B.泮托拉唑 ? C.艾司奥美拉唑 ? D.兰索拉唑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氯吡格雷主要经哪个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 A.CYP3A4 ? B.CYP2D6 ? C.CYP2C19 ? D.CYP2C9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哪种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 ? A.阿莫西林 ? B.头孢哌酮 ? C.多西环素 ? D.阿奇霉素

老年人心血管病预防要点

老年人心血管病预防要点 老年人心血管病预防要点预防心血管病,首先要改变的生活方式 怎么预防,两大影响因素我们没法改变一是遗传、二是年龄。所以我们能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生活方式,要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怎么改变,送给你一句话,“管住你的嘴,放开你的腿”管住你的嘴,不是说什么都不吃,要吃的合理,有营养。牛奶非常好,发现常喝牛奶的人,不容易骨质疏松,好多人不爱喝牛奶,可以学,先喝酸奶,再慢慢喝牛奶。 吃肉的时候。记住一句话,“红肉少吃,吃白肉”,红肉包括猪、羊、牛肉,颜色红,热量高,白肉指鸡,鸭,鱼肉,热量低。还有动物内脏少吃。有的老年人说,那我什么都不吃了,鸡蛋也不吃了,只吃蔬菜,那样脑血管就不结实,营养也会不均衡,其他营养供应不足。 我们吃了东西后,要去运动。运动要量化,最好的运动是走路,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走路怎么走,吃完饭出去走走,看你心脏情况,一般走6000步,身体好的话走10000步。如果气喘,应马上停止。不能逞能。 其次,调整性格、调整心情,建议干部:在外面是领导,回家就不要做领导了

前面已经讲过,a型性格人群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非常高,所以一定要学会调节性格和心情。这里对干部有个特别建议,在外面是领导,回到家后就不要做领导了,把权力放下来,责任也就放下来了,调整心情,放松心情。有一句话“老年人的心情,就是老年人的免疫力”。心情不好,压力大,常期抑郁的人还容易得癌症。 减少引发情绪急躁、压力的源头也是调节心情的重要方法。老年人要做到三良:良好的人格,良好的心情,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邻居)等。人格良好是人际关系好的基础,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人际关系好了,心情自然好。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第一、遗传与心血管疾病 就算你没有高血压,但是你的父母有高血压,就会有得高血压的危险,所以如果家庭中有高血压的,下代一定要经常检查,早期发现,另外心脏病、糖尿病也是有遗传的。 第二、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是和年龄有关系的,岁数大了,各种器官的退化,退化以后会引起心血管病,血管的变化,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皮球弹性很好的时候给它加压,它就会涨大,涨大以后它里面的压力不变。皮球硬化的时候给它加的压它不会涨大,压力会加大了,这就是高血压。所以岁数大的人患高血压比例高,血管硬化跟年龄增加,血管弹性机能退化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要知道,心血管病首先和遗传、年龄有关系,但是这两样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不能改变怎么办呢?就尽早去检查,查出来就治。

范本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2019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docx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下面哪种中成药中不含有西药成分? ? A.感冒清片 ? B.珍菊降压片 ? C.新癀片 ? D.感冒清热颗粒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基于谷浓度调整万古霉素的维持剂量,在第()次给药前采血? ? A.1 ? B.2 ? C.3 ? D.5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目前推荐的万古霉素谷浓度治疗范围是 ? A.30-40 mg/L ? B.5-10 mg/L ? C.10-20 mg/L ? D.40-50 mg/L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哪种抗菌药物的剂量 ? A.阿奇霉素 ? B.左氧氟沙星 ? C.头孢哌酮 ? D.多西环素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以下哪种药物会通过抑制茶碱代谢,增加茶碱中毒风险? ? A.环丙沙星 ? B.头孢曲松 ? C.阿莫西林 ? D.头孢哌酮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多重用药指的是同时使用≥()种药物?

? A.3 ? B.8 ? C.10 ? D.5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可以与氯吡格雷同时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 ? A.奥美拉唑 ? B.泮托拉唑 ? C.艾司奥美拉唑 ? D.兰索拉唑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氯吡格雷主要经哪个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 A.CYP3A4 ? B.CYP2D6 ? C.CYP2C19 ? D.CYP2C9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哪种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 ? A.阿莫西林 ? B.头孢哌酮 ? C.多西环素 ? D.阿奇霉素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 . 哪种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大剂量使用易引起尿潴留 ? A.对乙酰氨基酚 ? B.氯苯那敏 ? C.伪麻黄碱 ? D.氨茶碱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9-29T12:07:10.29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作者:李东军刘凤英 [导读]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 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延安里卫生所 110024 摘要: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我国是老年人口大国,随着老年人的机体各个器官的衰老,其会发生各种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提高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观察病情、健康指导四个方面,提高护理质量,使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老年患者迅速增多。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老年人主要患病率之一。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现代社会人们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诱发而成的,是诊治不及时,多年积累,逐步进展而成的,因此,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不但要了解心血管病人变化特点,同时还要熟悉和掌握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期的护理重点及健康指导,做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工作。保证老年人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现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1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认知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其后果之一就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出现以左房增大、左室变小、主动脉扩大、弹性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心脏形态学改变。导致心脏功能逐渐减弱,心脏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氧,阻碍心肌功能的正常发挥。老年人的活动因此而受到限制,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降低,应激能力和生活能力变弱。由于心肌细胞变性及心脏供血减少,心脏严重负累,导致心率及心律发生变化,出现心律不齐,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临床表现在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等。 2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1高血压 老年人收缩压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由于大动脉硬化、钙盐沉积、弹性蛋白的断裂和损伤等,都会导致血管壁的顺应性改变,当老年人发生血压升高,其动脉壁的弹力层也更容易发生断裂,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产生,形成恶性的循环。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占据首位。 2.2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其对心血管的危害可分为三类,包括:肥胖型心脏病、肥胖型血管病和肥胖相关性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等,可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 2.3高血糖 我国是糖尿病发生的大国,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其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而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而高血糖同时还会导致高甘油三脂、高尿酸等情况,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4其它 除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外还有高血脂、年龄等因素。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加,其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危险性也会随之升高。 3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 3.1加强心理护理 病人住进医院,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就会导致病人情绪的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情绪的干扰,使病人的心理处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首先对入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热情接待,及时根据病情安排病房,做到病房清静、整齐、舒适、布局合理,给感观上以良性刺激,并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注意事项等,以关心和蔼的语气询问病情,主动接近,了解患者需要;以热情的态度,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取得患者的信赖,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各种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观心理,提高自信心,减轻心里负担,对于丧偶,孤独或生活能力差的老人,除协助生活和注意巡回外,还要加强生活上的照顾,和他们亲切交谈,了解心理状况,做耐心的解释和诱导,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精神应激,包括冲动,愤怒,抑郁和焦虑对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是个肯定的重要因素,显著影响病人的预后,我们有针对性主动地向患者介绍病情及诊断,治疗方案,检查目的,时间安排等,并根据病人的反映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疏导和支持,使患者从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随着沟通的深入与扩展,积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良好的适应,逐步缓解应激程度,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3.2重视生活护理 合理饮食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的同时,生活护理是关键。心血管疾病在饮食上往往要求低热量低盐、低胆固醇、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少量多餐为主。这种治疗性饮食,老年人不易接受。老年人牙齿松动,咀嚼不便,味觉减退,应尽量给予软、易咀嚼、易消化的含纤维较多,色泽鲜艳的多样化食物,禁烟酒,多食蔬菜.水果同时要防止发生便秘,适当使用缓泻剂,促进粪便软化排出,对心肌梗死患者,嘱咐其排便时不宜用力,以免加重病情。已发生便秘者可用肥皂水灌肠或肛门内使用开塞露促使排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 (一)抗高血压药 (二) 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 (三) 强心衰药 (四)抗心绞痛药 (五)抗血小板、抗凝药 (六) 降血脂药 (七) 改善循环药物 (八) 改善心肌代谢药物 一、常用降压药 1.利尿药 (1)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嗪 禁忌:痛风,低钠血症禁用;妊娠妇女不宜使用。 (2)袢利尿剂包括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特苏尼)、布美他尼、吡洛他尼。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安体舒通) 禁忌:肾衰,高钾血症。 (4)保钾利尿剂氨苯喋啶、阿米洛利 (5)其它美托拉宗、吲达帕胺、曲帕胺

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可能出现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胃肠道反应、尿酸升高、 直立性低血压。用药过程中必须检测电解质变化。 2.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禁忌:对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度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长期服药者不易突然停药易1-2周内逐渐减量停药、食物可减少 药物吸收易饭前服药。 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衰加重、外周血管痉挛导致的四肢冰冷或脉搏不能触及、雷诺现象, (2) 因脂溶性及较易透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该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多。疲乏和眩晕占10%,抑郁占5%,其他有头痛、多梦、失眠等。偶见幻觉。?(3)消化系统:恶心、胃痛、便秘1%、腹泻占5%,但不严重,很少影响用药。?(4)其他:气急、关节痛、瘙痒、腹膜后腔纤维变性、耳聋、眼痛等。 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尼卡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缓释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维拉帕米缓释剂、地尔硫卓缓释剂?禁忌:对严重充血性心 力衰竭、2-3度房室传导阻滞禁用。 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眩晕、下肢水肿。非二氢吡啶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 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 (1)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不良反应:头痛和水肿。 (2)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不良反应:面部潮红、心悸、头昏和疲乏,踝部水肿,伴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 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牙龈肿大,皮疹和瘙痒。 (3)拜心通:不良反应:头痛,面部和皮肤潮红,燥热,心动过速,心悸,头昏,倦怠。低血压。小腿肿胀。极别病例中有胃肠道紊乱如恶心、腹泻。皮肤反应如瘙痒、荨麻疹、皮疹。老年男性长期使用可见男子女性乳房。长期用药还会出现牙龈增生。可能损害驾驶和操作机器的能力。 (4)尼莫地平(尼莫地平片):不良反应:蛛网膜下隙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时约有11.2%的病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2)肝炎。(3)皮肤刺痛。(4)胃肠道出血。(5)血小板减少。(6)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面潮红、呕吐、胃肠不适等。此外,口服尼莫地平以后,个别病人可发生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AKP的升高,血糖升高以及个 别人的血小板数的升高。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西拉普利培 哚普利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初晓艺林鑫) 第一部分概述 老年人一般指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普遍提高,人类的寿命也随之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我国巳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4亿,到2050年将达到峰值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老年人身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于青壮年。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通常会发生较大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身体形态的改变 老年人因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尤其是清除自由基及其过氧化物能力明显降低,脂褐质堆积在基底层细胞中,形成特异性的“老年斑”。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出现老花眼。机体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脂肪等结缔组织比例增加,组织及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肌肉、脏器萎缩等。机体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神经系统的改变 在神经系统,老年人大脑的重量较一般正常人减轻20~25%,脑血流量减少,大脑皮质和脑回萎缩,使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中枢神经元递质合成减少。脑内酶活性减弱,中枢神经系统有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药物在小剂量可产生治疗作用,常规剂量即可引起较强的药理反应,出现耐受性降低现象。老年人出现明显的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脑功能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在心血管系统,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逐渐发生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