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的记忆和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的记忆和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的记忆和学习方法如何记忆历史7种历史记忆的妙法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

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2.比较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

②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

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③中外比较。

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

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

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

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

九年级历史知识巧记方法

九年级历史知识巧记方法

九年级历史知识巧记方法历史是一门广博而深刻的学科,它记录着人类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九年级历史知识的巧记方法。

一、时间轴记忆法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采用时间轴记忆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可以将时间轴绘制在纸上或使用电子设备,在轴上标出重要历史事件的年份和具体内容。

通过视觉的方式对时间进行排序和记忆,可以更好地记住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以及重要性。

二、故事情节联想法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故事情节,结合个人经验和想象力进行联想,是一种很有效的记忆方法。

以有趣的方式编排历史故事,让历史知识变得生动而易记。

例如,记住明朝的万历皇帝是嘴巴大、爱吃的皇帝,这样的形象更容易记忆,而不是仅停留在无趣的历史背景和日期上。

三、关联记忆法历史中的许多事件和人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建立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

可以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逻辑,将不同事件或人物进行关联,以此帮助记忆。

例如,若要记忆法国大革命中的三个阶段,可以将其与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事件联系起来:巴士底狱的被攻陷、君主被处决、拿破仑的出现。

四、图表整理法对于复杂的历史知识,使用图表整理法可以将信息以图表形式呈现,更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关系。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时间线、表格等形式,将历史事件、人物和关系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方便复习和记忆。

五、口诀歌谣法口诀歌谣法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记忆方式。

通过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易于记忆的诗歌、歌谣或者口号,可以帮助我们循序渐进地记住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而且,通过唱歌的方式,可以轻松地记忆大量的历史信息。

例如,宋朝的治世一般记不住,但是通过编写一个简短的口号如“宋太宗、太宗皇帝,治政有道到四方”来帮助记忆。

初中生快速背历史知识点

初中生快速背历史知识点

初中生快速背历史知识点
学习历史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挑战,但通过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些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方法:
1. 理解而非死记硬背:首先理解知识点的背景和意义,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深刻和持久。

2. 使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和复习。

3. 故事化学习:将历史事件编织成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历史人物和事件。

4. 关键词记忆法:找出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串联整个知识点。

5. 联想记忆法:将历史知识点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联系起来,通过联想来加深记忆。

6. 定期复习:记忆是会随着时间逐渐遗忘的,定期复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

7. 分组学习:与同学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8. 使用记忆工具:利用记忆卡片、手机应用等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复习。

9. 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10. 教授他人:尝试向他人解释你学到的知识点,教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复习。

11. 利用视觉辅助: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历史剧,通过视觉信息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12. 保持好奇心:对历史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法,初中生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记忆历史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历史记忆宝典

初中历史记忆宝典

初中历史记忆宝典初中历史记忆宝典是一种帮助学生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记忆宝典的技巧:一、时间轴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将时间轴上的重要事件标注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二、思维导图记忆法:将历史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三、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将重要历史事件与自己的生日或重要节日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四、分类记忆法:将历史知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历史时期、国家、人物等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五、口诀记忆法:将历史知识编成口诀或歌曲,通过朗朗上口的节奏和韵律来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始皇,汉末三国鼎立时,南北两宋共存亡”等。

故事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编织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历史知识。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记忆有连贯性的历史事件,如二战、美国独立战争等。

六、图像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转化为图像,通过视觉刺激来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绘制时间轴上的事件图像,或者将历史人物形象化。

七、复习记忆法:定期复习已学的历史知识,通过反复巩固来加深记忆。

复习可以采取阅读教材、笔记或制作复习卡片等方式。

八、归纳总结法:将历史知识归纳为关键词或主题,将它们总结成易于记忆的语句或短语。

例如,“一战”可以归纳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关键词。

九、提问记忆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记忆历史知识。

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

例如,“谁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等。

以上是一些初中历史记忆宝典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历史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情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几种常见记忆历史方法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几种常见记忆历史方法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几种常见记忆历史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历史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几种常见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一、口诀记忆法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

此法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

这种方法对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机械记忆效果大有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能力更为重要。

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第二种: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再如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不仅记住了七国的名字,还能记住他们的地理方位二、数字归纳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归纳为“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四次重大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精简浓缩法精简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例如:隋朝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

记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割地、赔款、通商、议税”;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

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

七年级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历史学科是一个需要记忆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

在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恒心。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七年级学生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参考。

一、利用时间碎片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需要足够的时间,但是很多学生的时间都是零散的。

此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等车、上下学路上、午休时间等。

利用这些时间,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进行复习。

二、分类记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可以将其分类记忆。

比如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分类,将人物按其所在时代分类。

分类记忆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整理,更容易记忆。

三、联想记忆联想记忆是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自己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将“辛亥革命”与“辛辣的大葱”,将“慈禧太后”与“皇帝的妈妈”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点。

四、多角度记忆历史知识点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记忆。

学生可以尝试将知识点分别以时间、地理、人物、事件等角度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五、反复听写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需要不断进行复习和巩固。

学生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进行反复听写。

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六、重点突出历史知识点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同等重要。

学生可以将重点知识点突出出来,进行深入学习和记忆。

对于那些次要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减少记忆量。

七、结合实际历史知识必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加深刻地掌握。

学生可以将历史知识点与自己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将“太平天国”与“爷爷的老相好”联系起来,将“甲午战争”与现代国际局势联系起来。

总之,学生在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恒心,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全面地记忆历史知识点,才能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初一历史背诵技巧记忆方法一、联想记忆法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

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

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

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

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

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

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

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记忆方法二、谐音记忆法用谐音法记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间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正赶上光绪皇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

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用归纳法记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三次--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希望有所帮助!一、联想记忆法1.联想记忆法的种类:(1)纵向联想记忆法这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事物内部因果联系为特征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想记忆法”的要点是紧紧抓住“原因”和“结果”,“本原”与“表象”诸项,把它们之间的联系扭合在一起,从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历史现象的本质,了解历史事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这不但能使我们弄清楚历史事件的内在关系,理清历史事件的规律,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而且很有利于掌握知识,巩固记忆。

(2)横向联想记忆法运用这种记忆法是通过把握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性质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以达到记忆效果的方法。

横向联想记忆法的要点是抓住其中一项内容为基本点,左右联想,推及其余。

这能从横向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把知识结构的体系输入大脑,概念明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应用方便,随时可以再现知识结构体系信息。

(3)相似联想记忆法历史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特点极为相似。

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

相似联想绝不是等同联想,把它们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这种方法的基本点是“相似之处”,从同类事物中找到相似之处,再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形成同类问题知识异同的记忆网络结构,印象深刻,不仅容易记住,而且记忆比较牢固。

(4)相反联想记忆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历史事物的对立点,也就是说由对某一事物的思维记忆,引起对它有相反特点事物的思维记忆。

对立物是鲜明的,所以运用相反联想来记忆历史知识是巩固的,能够运用相反联想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巩固记忆。

例如从林则徐的主张禁烟联想到穆章阿等反对禁烟;从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率军英勇抗英联想到琦善、奕山、奕经、牛鉴等破坏人民和爱国官兵抗英斗争的情形,在头脑中形成正反的鲜明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

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

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

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

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

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

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

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

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

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

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①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

②领导阶级基本相同,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③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推动作用。

④影响相同,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有很大的影响。

其不同点是:
①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新贵族也起了领导的作用。

②特点不同。

英国革命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革命。

③意义不同。

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外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五、图表记忆法
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画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效果较好。

比如:秦、唐、元、明、清的疆域四至,可画直角坐标系。

隋朝大运河图示。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过程图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图示。

世界三大宗教知识一览表。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知识摘要一览表。

第一、二、三国际一览表。

德、意统一内容一览表。

等等。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

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

六、联想记忆法
就是由眼前的人、事、物,想到已知的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

如:看到书本,自然而然想到蔡伦的造纸和毕昇的活字印刷。

学到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芽,想到中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学了英国工业革命,想到中国的鸦片战争。

看到菊花,想起陶渊明;看到电灯,想起爱迪生;看到火车,想起史蒂芬孙;看到飞机,想起莱特兄弟。

如: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的《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结构可以这样联想:
俄国废除农奴制:俄国盛行农奴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暴动频繁,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
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锭赎买。

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七、顺口溜记忆法
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既朗朗上口,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

既好背诵又容易掌握,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把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容易记忆。

比如:把康熙大帝的主要事迹编成:智擒鳌拜,平定三藩;册封班禅,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亲征噶尔丹。

再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九·一八”,日侵华;瓦窑堡,定方针。

“一二·九”,掀高潮;西安事变,初步建。

卢沟桥,小日本,等着瞧,国共合作决不饶!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山顶洞人又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已懂得,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半地穴房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原始社会从此起。

当然,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还有直观形象记忆法、联系实际记忆法、分解记忆法、重复记忆法、推理记忆法、信号记忆法、卡片记忆法、轮廊梗概记忆法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