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师生互动型)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 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知道罗马城邦;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2、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地图《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3、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学案,同步练习册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请观看视频,并注意视频中的文字提示,说一说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生答:不同地点的建筑等遗迹相近或相似,涉及地点较广泛,包括欧亚非三洲师问:遗迹为什么会相似?说明这些地点都曾经在同一个政权的统治之下。
生答:罗马罗马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罗马,学习《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讲授新课:我们将通过三个篇章来学习,请同学们齐读篇题: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二在罗马,像罗马人一样行事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罗马的兴起有一个神话传说,(展示图片)请一位同学结合图片介绍一下母狼哺婴像。
(生读)母狼哺婴像是罗马城的象征,也标志着罗马人的血液中充满着狼性和野心,罗马城将会如何发展?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P21-23,完成时间轴,梳理罗马发展历程。
(约 3分钟)【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 P21-23,完成下列时间轴。
请学生展示答案,并说出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错误,请学生解释。
板书:罗马城邦: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共和时代罗马帝国:帝国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人不堪忍受最后一位国王塔克文苏佩布的残暴统治,驱逐了国王,罗马人有一句谚语“在罗马,像罗马人一样行事”,没有了国王的罗马人将如何行事?将会如何分配权力?我们一起进入第二篇章。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方文明之源”的第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衰亡,以及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及其对西方文明的重要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帝国的兴起、扩张和衰亡的过程,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罗马帝国的历史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马帝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西方文明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马帝国的兴起、扩张和衰亡的过程,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罗马帝国的基本历史。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罗马帝国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讲解罗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罗马帝国的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
2.视频:准备相关历史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亡。
3.教材:准备教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罗马帝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罗马帝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提问:你们对罗马帝国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罗马帝国的兴起、扩张和衰亡的过程。
讲解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罗马帝国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型新授课时间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罗马城邦。
2.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过程与方法:1.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
2.解析地图《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重点: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教学难点难点:罗马共和政体教学流程具体内容教学随笔情境导入目标展示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古罗马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制度;2.掌握古罗马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3.了解古罗马的兴衰进程。
自主学习初探新知自主学习:依据教材,梳理罗马兴衰大事年表。
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合作探究一: 罗马城邦1.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找到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这样的环境特点对罗马有何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拨:(1)地理位置: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环境特点及影响:山地众多,利于发展畜牧业;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相传罗马城的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穆勒斯,“罗马”就是以罗慕路斯的名字命名的。
罗马从一个小城邦,经历了数百年,才发展成繁华的大都市。
所以,古罗马就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用这来说明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合作探究二: 罗马共和国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过渡材料:从罗慕路斯起到前6世纪末,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称为“王政时期”。
事实上所谓“王政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
“国王”实际就是部落联盟首领。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1. 引言嗨,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咱们会从两个大方面着手,一个是罗马城邦的起源和发展,另一个是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衰落。
走,一起来感受这段古老而精彩的历史吧!2. 罗马城邦的崛起2.1 起源罗马城邦的故事,要从公元前753年说起,那年传说中的罗马城由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建立。
据说,这俩兄弟在奶妈的照顾下长大,后来兄弟俩为了哪个人当城主而打了个不可开交。
最终,罗慕路斯赢了,成为了第一个罗马的国王。
这时的罗马还只是一个小城邦,只有几百人居住,但这个小城邦可是后来的罗马帝国的摇篮哦。
2.2 社会和政治罗马最初的社会结构很简单,主要是由贵族和普通公民组成。
贵族们有很大的权力,而普通公民则主要负责劳动和军事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逐渐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复杂的政治体系,比如设立了元老院,这可是后来帝国时期最重要的权力机关之一。
逐步地,罗马城邦的权力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广。
3. 从城邦到帝国3.1 转变罗马城邦的繁荣并没有停留在城邦的规模上,它很快扩展到意大利半岛,甚至跨越了整个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7年,屋大维(也就是后来的奥古斯都)成为了罗马的首位皇帝,从此,罗马城邦变成了罗马帝国。
这一时期,罗马的疆域大幅扩展,地中海几乎成了罗马的“内湖”。
说到这里,真的是让人感叹古罗马的伟大。
3.2 帝国的辉煌与衰落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这个帝国几乎涵盖了整个西方世界,城市繁华、文化兴盛、经济发展。
罗马人有着无比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可是,荣光之下也有阴影。
随着帝国扩展得越来越大,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内部的也逐渐加重。
再加上外部的蛮族入侵,最终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真是“盛极而衰”,让人感叹不已。
4. 结论总之,从一个小小的城邦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罗马的历史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虽然它的辉煌和最终的衰落都充满了戏剧性,但它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明的伟大与复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罗马城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2.掌握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和基本制度。
3.了解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及演变。
4.了解罗马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罗马城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2.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和基本制度。
三、教学难点1.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及演变。
2.罗马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讲解法3.思维导图法五、教学内容Step1. 导入1.引出“城邦”的概念。
提问:“你们常去过城市吗?城市和城邦有什么区别?”2.简单介绍意大利半岛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
Step2. 罗马城邦的形成和发展1.罗马城邦的兴起:①753BC,罗马城市建立于台伯河畔;②罗马城国形成;③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
2.罗马城邦的特点:①军事力量和土地占有;②共和政体和扩张战争;③奴隶制和贵族统治。
3.城邦发展的契机:①大规模的土地财富;②奴隶制的兴起;③财富致使城邦贵族阶层向外拓展。
Step3. 罗马帝国的建立1.罗马共和政体的转变:①公元前44年,草案被提出,废除共和,在法定地位上成为独裁者的凯撒光荣地接受。
2.共和政权的崩溃:①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克劳迪乌斯·奥古斯都)掌权;②建立帝国制度;③将军制度改变,专制的国家政权产生。
Step4. 罗马帝国的基本制度1.政治制度:①帝国元首独揽大权,称“皇帝”;②推行君主专制,取消共和制度。
2.经济制度:①发展奴隶制,加强国家的经济支配;②开发矿山、大力修筑公路,发展商业贸易,加强经济实力。
3.文化制度:①尊重古代文化,加强文化交流;②翻译和整理古典文献。
Step5. 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及演变1.罗马城邦的影响:①行政管理;②宗教信仰;③语言文字。
2.罗马帝国的演变:①地理范围的扩张;②奴隶制度的发展;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Step6. 罗马文化的贡献和影响1.罗马文化的贡献:①宗教和语言;②法律和政治。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教学重点】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教学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
出自罗马典故。
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
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
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罗马城邦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
知识点二罗马帝国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屋大维,他首创了“元首制”。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三罗马帝国的衰亡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罗马的起源1.结合“母狼乳婴”图,讲讲罗马起源的传说故事。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
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标要求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古罗马地理位置、了解城邦的兴起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识读图片和文献史料,了解古代罗马共和国兴起,《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及意义,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原因等,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辩证地看待罗马的扩张,认识到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马城邦的形成和共和政体的发展。
2.教学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是奴隶制危机。
随堂练习1.早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就已经有了量刑定罪的成文法。
要了解这一历史,我们可选取的第一手史料是( B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新法典》2.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老人哭诉:“罗马人,你们看呐!”他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
”由此,平民们同贵族展开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
保民官的职责是( C ) A.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B.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C.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D.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3.屋大维夺取政权后,先后获得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首席法官和最高统帅等一系列的头衔,成为终生执政的独裁者。
这种制度被称为( B )A.世袭制 B.元首制 C.民主制 D.其和制4.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高度繁荣,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主要原因是( C )A.实行民主制度 B.文化的辉煌C.依靠军事征服 D.雅努斯的保佑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有句话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武力,第二次用基督教,第三次用罗马法?”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同学们课下找材料了解一下。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罗马城邦;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图片展示扑克牌K,趣味知识补充对应象征的人物,引出凯撒大帝。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新课讲授】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1.图片展示:古罗马发源地台伯河畔、古罗马城邦示意图。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趣味历史补充:母狼乳婴。
PPT呈现相应的图片。
4.教师讲解:罗马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5.时间轴呈现:6.材料展示:……有谁会如此懒惰、如此漫不经心,竟不希望去了解罗马人是如何、在何种政治下,于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将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世界征服,并置于罗马单一的统治之下。
——安德鲁·林托特(晏绍祥译)《罗马共和国政制》教师提问: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随着罗马的征服扩展,罗马是如何实行国家的统治的?提示: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1(师生互动型)
课程标准: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学习目标:
了解罗马的兴起过程、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能够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
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二、讲授新课:
(一)罗马城邦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
提示: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罗马城邦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畔。
2.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征服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地中海。
3.提问: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举出相关史实,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并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进行对比,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
提示:国家统治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平民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否决权等。
总的来说,就是贵族共和和平民民主。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十二铜表法》的时间、内容,并思考其颁布的作用。
提示: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
《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5.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6.讲述: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
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
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7.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
提示: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8.讲述: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
在罗马城,每天有2000多名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交易中心。
如此多的奴隶,大多数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
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
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
(二)罗马帝国
1.背景介绍: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凯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继凯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1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地图《古代罗马的扩张》,了解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
3.讲述: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
西
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繁荣情况。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罗马帝国的衰亡”一目和“相关史事”,了解帝国衰亡的过程及原因。
提示: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罗马重要历史事件发展的顺序,整理罗马知识线索,并引导学生分析罗马为什么会从共和国发展为帝国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本课中时间概念多,容易混淆,应引起重视。
另外学生对于《十二铜表法》掌握不是很好,应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