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分解组成 中班数学
精编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
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边数边回答)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
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
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
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
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理解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
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边数边回答)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
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
(教案来源:星星教案网)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
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
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
中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课件

中班数学《3的分解与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数学启蒙》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详细探讨数字3的分解与组成。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理解数字3可以由哪些数字组合而成,以及如何将数字3分解成不同的数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数字3的组成和分解,能够准确地用数字表达出来。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3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示数字3。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小动物玩具。
学具:幼儿操作册、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小动物玩具分配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数字3的存在。
例如:“有三只小兔子,我们要将3个萝卜分给它们,怎么分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数字3的组成与分解,如1和2组合成3,3可以分解成1和2。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位幼儿发放一套数字卡片,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找出所有数字3的组成与分解方式。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白板上展示数字3的组成与分解,如:1+2=33=1+22. 用磁性数字在白板上展示其他数字的组合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操作册上的数字卡片,找出所有数字3的组成与分解方式,并用水彩笔进行标记。
2. 答案:1+1+1=31+2=32+1=33=1+1+13=1+23=2+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数字3的组成与分解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数字的组成与分解。
(2)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分配食物、玩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中班

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数的概念与运算》第二节《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掌握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式将数字3拆分成两个数,并能将两个数组合成数字3。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3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掌握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3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掌握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式将数字3拆分成两个数,并将两个数组合成数字3。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教具、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磁性学具、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教具展示数字3,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数字3拆分成两个数?怎样将两个数组合成数字3?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3的分解与组成的例题,讲解3可以拆分成1和2、2和1、1和1和1三种方式,同时介绍三种组合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数字卡片,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3的分解与组成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数字组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3的分解与组成知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六、板书设计1. 3的分解与组成2. 内容:3可以拆分成:1和2、2和1、1和1和13的组合方式:1+2、2+1、1+1+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数字3拆分成两个数,列出所有可能的方式。
(2)将两个数组合成数字3,列出所有可能的方式。
2. 答案:(1)1和2、2和1、1和1和1(2)1+2、2+1、1+1+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
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边数边回答)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
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
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
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
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
幼儿园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中班《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
培养理解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引
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
(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
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
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
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
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中班

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数的概念与运算》第三节《数的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掌握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3的分解与组成,掌握3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数,以及这两个数如何组成3。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3的分解与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3的分解与组成,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计数小棒、水果模型。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计数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水果模型,提出问题:“这里有一盘水果,有3个苹果,如果我们把这些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拿到几个苹果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数字卡片展示3的分解,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3可以分解为1和2。
(2)教师通过磁性黑板,演示1和2如何组成3,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计数小棒,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用小棒表示3的分解与组成。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分解与组成方法,并分享心得。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想出至少3种不同的3的分解与组成方法,并汇报成果。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3的分解与组成的关键点,解答幼儿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写出3的分解与组成公式:3 = 1 + 2。
2. 旁边配以相应的图片,如苹果、小棒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方法表示3的分解与组成,并将成果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3的分解与组成有多种方式,如:3个小棒分成1个和2个,1个苹果和2个苹果组合成3个苹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掌握3的分解与组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理解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
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
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边数边回答)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
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
(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mdash;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mdash;2=1)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
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
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