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北斗民用示范项目基于北斗的北京市应急管理能力增强示最全版

合集下载

北斗行业应用公司的清单名目

北斗行业应用公司的清单名目
中国航天科工三十三所
XXX-XX卫星定位系统
014
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
人防领域基于位置的监控服务
民政领域北斗终端应用软件
015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斗高精度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
北斗驾考系统
广西禁毒扁平化指挥系统
云南禁毒北斗车载设备应用
016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
北斗在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应用
基于北斗的土地深松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应用示范
基于北斗的数码雷管监控管理系统
048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的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指挥系统
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工程船舶智能位置服务平台
049
陕西北斗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渭河水资源监测示范系统
050
广州广嘉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可再生能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
海上测风系统气象传输系统
水利防讯抗旱指挥系统
055
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
北斗商用车辆监控管理平台
北斗物流行业监管服务平台
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精心化(农机管家)管理平台
北斗关爱60+服务平台
北斗平安校园服务平台
北斗电力授时服务管理平台
北斗公安执法指挥调度平台
“天地互备”广域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
智慧校园系统
032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斗驾培导航系统应用
北斗物流配送系统应用
北斗消防作战系统应用
广州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南方海岸通关服务系统
铁路工务巡检系统应用
033

北斗导航民用服务单位资质管理组织规定(附加资料)

北斗导航民用服务单位资质管理组织规定(附加资料)

北⽃导航民⽤服务单位资质管理组织规定(附加资料)附件1北⽃导航民⽤服务单位资质标准附录1北⽃导航终端产品⽣产设备和计量检测设备要求附录2北⽃卫星导航系统分理服务平台建设要求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北⽃卫星导航系统分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北⽃分理服务平台)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机房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于对于北⽃卫星导航系统⽤户终端民⽤⽤户进⾏监控管理及信息服务时,政府或管理部门应⽤的北⽃⽤户终端监控管理服务平台,以及由企业搭建的北⽃分理服务平台;可作为研制、建设、验收北⽃分理服务平台,以及获得北⽃分理服务资质证书的依据;也是制定各北⽃分理服务平台技术要求、以及对各北⽃分理服务平台进⾏应⽤选型的依据。

2 规范性引⽤⽂件下列国家标准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国家标准,仅注⽇期的版本适⽤于本技术要求。

凡是不注⽇期的引⽤国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技术要求。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 20263 导航电⼦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B/T 8566 信息技术软件⽣存周期过程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技术要求。

3.1 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中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系统(BDS)。

具有卫星⽆线电测定(RDSS)和卫星⽆线电导航(RNSS)两种业务,可以提供导航、定位、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服务。

3.2 北⽃应⽤设备BeiDou teminal北⽃系统各种⽤户应⽤终端设备的总称。

北⽃应⽤设备按照应⽤北⽃卫星业务的不同服务模式,分为北⽃RDSS终端和北⽃RNSS终端两种类型;按其⽤途主要分为导航型终端、测量型终端、定时型终端和位置报告/短报⽂型终端。

基于北斗的应急支撑服务系统研究

基于北斗的应急支撑服务系统研究
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ꎬ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并提
高系统的稳定性ꎮ
系统设计采用双机热备ꎬ保证系统 7 ∗24 小时
运行ꎬ减缓单网络或单点故障对系统的影响ꎮ
实现信息数据传输ꎬ增加 APRS 相关技术ꎮ 为控制
4 2 系统平台功能模块
调制解调ꎬ即利用载波信号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
急大屏、管理运营、数据统计五大功能模块ꎮ 系统平
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ꎬ经过缓冲放大ꎬ激励放大、功
放ꎬ产生额定的发射功率ꎬ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ꎬ抑
制谐波成分ꎬ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ꎮ
传统无线对讲通常以语音对讲为主ꎬ本系统为
全与再用价值ꎮ
采用 Tableau 等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及业界
主流的前端数据可视化框架 EChartsꎮ 利用面向对
4 系统平台总体结构
表可区分设备所属机构、提供树状列表显示机构层
级关系ꎬ通过临时分组功能快速在地图上获取区域
用户、建立应急群组ꎮ
4 1 系统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北斗应急支撑服务系统节点结构融合北斗定位
技术、无线通信、GIS 地理信息技术ꎬ由采集层、传输
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示层组成ꎻ
可通过应急中心设定电子围栏、历史轨迹回放ꎬ
« 电气开关» (2022. No. 5)
至 - 0 06MPa 时关闭 SF6 表计阀ꎬ防止 SF6 表和密
任务总数、分布及状态ꎻ通过指挥调度功能实现任务
SF6 表计阀ꎮ 三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手动分合操作
务滚动提示ꎬ便于监控应急事件态势发展ꎬ远程指挥
成本ꎬ本系统 ARPS 采用软件的方式实现ꎬ通过 FSK
信息ꎬ传号时发送某一频率正弦波ꎬ而空号时发送另
一频率正弦波ꎬ来电显示数据传送采用连续相位的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1.07•【字号】京经信委发[2012]130号•【施行日期】2012.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京经信委发〔2012〕130号)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我市北斗导航与位置产业发展,市经济信息化委在国家及我市相关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11月7日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根据《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和《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本市北斗应用产业化进程,建成国际领先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综合应用示范城市,结合北京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谋划布局,紧抓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契机,面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统筹协调、突出要素聚集、积极先行先试、加快成果惠民,充分发挥北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尖兵作用,打造自主创新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集群,促进和引领本市产业转型升级,为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创新引领,兼容并举。

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采用以北斗为核心的兼容技术路线,带动软件、硬件和位置信息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聚焦两头,协同推进。

围绕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关键环节,“抓两头带中间”,即优先发展核心芯片和应用服务,带动元器件、终端、基础软件、导航地图、运营平台等环节的发展。

北京北斗应用案例

北京北斗应用案例

北京北斗应用案例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高可靠和高鲁棒性等特点。

在北京市,北斗导航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以下是北京北斗应用的十个案例。

1. 公交车调度与导航:北京市公交车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和运行情况,确保公交车按时到达站点,提升了公交运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2. 交通信号优化: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对交通信号进行实时优化调整,根据路况和交通流量进行智能调度,减少交通拥堵和排队时间。

3. 路况监测与导航:北斗导航系统与北京市交通管理中心的路况监测系统相结合,可以提供准确的路况信息和最佳的行车路线,帮助司机避开拥堵区域,节省时间和燃料。

4. 环境监测与预警:北京市的环境监测站点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大气污染、水质和噪音等环境指标,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保护市民的健康和环境质量。

5. 精准农业: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精准农业管理,可以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精确测量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和施肥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6. 救援与紧急救护:北京市的救援和紧急救护车辆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快速定位事故现场和医院位置,提供最短的救援路径,救援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提高了救援效率。

7. 物流运输管理:北斗导航系统在北京的物流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时监控货物位置和运输状态,提供最佳的运输路线和交通信息,优化物流运输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

8. 基础设施建设:北斗导航系统在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定位和测量,确保建设的准确性和质量,提高建设效率。

9. 旅游导航与景点推荐:北斗导航系统为北京市的旅游业提供了便利,可以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和景点推荐,帮助游客规划旅游路线和提供实时的旅游指南。

10. 老年人健康管理:北京市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心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位置,提供紧急救援和定位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北斗系统在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应用

北斗系统在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应用

北斗系统在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北斗系统相对于GPS 系统在我国应用中的区别和优势、北斗系统的工作方式。

通过应用案例进一步验证北斗系统在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GPS北斗系统应急减灾1、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导航系统。

从1994年GPS系统投入全运营至今,GPS已广泛用于民航、舰船、车辆的导航定位;公安、银行、医疗、消防等部门的监控、报警、救援系统;企业物流管理等系统。

卫星导航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俄罗斯、欧盟都不惜投入巨资建设卫星导航系统。

2003 年我国的双星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投入全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在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北斗定位系统将是我国唯一可应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导航系统,因此基于对北斗定位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对于我军提高武器效能,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增强战斗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随着北斗定位系统向民间用户的逐步开放,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也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北斗系统简介20 世纪70 年代末,美国科学家G.K.Oneill 提出了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定位的设想。

80 年代初,我国科学家陈芳允院士建议研制中国自己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并称之为“双星定位系统”。

1989 年9 月我国首次完成了双星快速定位通讯演示实验。

2000年10月和1 2月我国发射两颗“北斗一号” 导航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80°和140°的地球静止轨道上。

2003年5月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定点于东经110.5°赤道上空,作为系统备用卫星。

至此“北斗一号”全面建设成功,并投入全运营。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区域性有源卫星导航定位通信系统。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四、系统介绍
6.系统特点
6、坐标转换参数播发、利用子网选择和用户权限来控制数据的保密。 7、能够对电离层模型、对流层模型、多路径效应等进行临时改进、修正。VRS的 核心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可适应电离层和对流层的较大变化。同时可实时计算出 当前子网的电离层信息。 8、具备分布式服务模式,实现数据接入层,核心解算层和数据发布层的任意分布 式组合,可实现发布软件与解算软件在不同网段的隔离。 9、可配置源列表,定制终端用户的服务(单基站或VRS)。 10、兼容ACCESS和SQL远程数据库,将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录入数据库,提供 针对客户位置进行二次开发的接口;监测用户使用时间、流量大小、所用MountPoint、 差分延时等信息。 11、华测CORS运维软件采用国际领先算法,能够实时提供各站点的数据质量情况 和基站位移沉降情况,同时兼容GPSNet软件。
实时定位
动态基准基准 定位精度 实时定位精度 导 航 可用性 导航与定位 卫星信号 兼容性
差分数据 接收机设备
通信方式
实时用户
四、系统介绍
6.系统特点
1、CRNet采用独有的解码方式,可以同时播发多种广播格式(SCMR、RTCM3.2、 RTCM3.1、RTCM3.0、CMR、RTCM2.3、RTD),保证不同板卡的移动站接入(单、双、 三星)。 2、能够接入Trimble、NovAtel、Topcon、国内其他品牌和国内板卡厂商的参考 站接收机。 3、能够实时解算GPS、GLONASS、BDS数据,可单独对外提供北斗服务。 4、能够实时存储*.HCN和Rinex数据,支持存储多个不同采样间隔、不同时长 的原始数据,同步进程数不设上限,即一个站点可同时存储n个原始数据,并能够对 存储硬盘进行自动删除管理。 5、具备在线质检功能,可实时单历元对原始观测数据流进行质量检核,包括数 据完整率,多路径效应,SNR统计,电离层跳变等,并可显示任意组合卫星系统的 质检数据。

智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智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先进技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消防资源和微型消防车,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通过网格化、消防户籍、社区消防和微型消防车,构建精准防控、协同共治、服务实战、服务民生、警地融合的统一高效智慧消防及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统一标准、功能全面:融合“网格化、户籍化、扁平化、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集成化、一体化、标准化、全民化”理念,建设消防“三中心合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消防物联网动态监测中心、119接警中心)、基础支撑平台、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软件、移动消防平台、智慧消防安全管理云平台软件、智慧消防物联网监测平台、智慧消防实时位置服务建设、智慧消防大数据中心。

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可接国家消防平台和上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下可与各级政府、各消防队伍、社区进行对接。

实现消防应急“统一接报、扁平指挥;智能调度、协同处置;群防群控、动态监管”。

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消防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实现“传统消防”向“智慧消防”的转变。

1、实现消防应急救援“横向覆盖到面、纵向延伸到底”的运行机制;2、实现智慧消防“定人、定位、定岗、定责、定时”五定责任制;3、实现“粗放型消防管理”向“精细型消防管理”转变;4、“智慧消防”改变传统消防监管模式,前移火灾防控的关口,构建全覆盖、立体化的消防管理网络。

智慧消防建设原则l科学性原则: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设备现代化,可靠性和先进性l时效性原则:迅速、准确和有效的收集和指令发出l全方位原则:使用人员和部门、过程及24小时全方位监管l分级分期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分级分期实施l标准化原则:符合智慧城市框架,与智慧安监、政府应急指挥数据共享、互联互通l安全培训教育是安全的基础的原则三中心(指挥中心、动态监测中心、119接警中心)基础支撑平台(通信平台、网络平台、视频会议、服务存储等)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软件智慧消防安全管理云平台软件智慧消防物联网监测平台(视频监控、消防数据监测)智慧消防实时位置服务建设移动消防平台(指挥车、APP、即时通信、车载终端等)智慧消防数据中心二、智慧消防建设内容简介建:“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物联网监测监控中心”“119接警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北斗民用示范项目基于北斗的北京市应急管理能力增强示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基于北斗的北京市应急管理能力增强示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组织单位:二〇一三年五月1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11.1.2承办单位11.1.3申报依据11.1.4编制依据21.2项目概况21.2.1建设目标21.2.2建设内容31.2.3建设周期41.2.4主要建设条件41.2.5经费来源61.2.6经济与社会效益62必要性和需求分析62.1现状分析62.1.1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62.1.2存在问题82.2需求分析92.2.1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终端需求102.2.2各类终端管理需求112.2.3便携终端应用功能需求112.2.4系统对接需求112.2.5北斗终端性能需求112.3必要性分析133项目总体方案143.1总体建设原则143.1.1技术领先、安全可靠143.1.2集约建设,资源共享153.1.3需求主导,示范先行153.1.4统一标准,扩展兼容153.2建设目标153.3建设内容与规模163.4北斗应急管理预警发布能力增强框架173.5总体功能与结构193.6总体技术路线213.6.1采用分层设计的框架模型213.6.2采用基于组件的开发路线213.6.3采用开放平台标准223.6.4采用全程建模的分析路线223.6.5采用面向数据的数据规划224建设方案234.1功能结构234.1.1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终端管理系统234.1.2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管理系统274.1.3其它北斗示范工程终端管理系统304.1.4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客户端应用系统314.1.5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终端344.1.6系统对接建设354.1.7软硬件支撑系统系统364.2信息与业务流程384.2.1预警信息发布流程384.2.2民政信息员信息传输流程404.3建设示范地点404.4关键技术与实现414.4.1北斗短报文414.4.2分区发布414.4.3预警信息发布通用协议414.4.4加强预警反馈415组织管理425.1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责425.1.1领导小组425.1.2项目建设办公室435.2项目建设管理435.2.1合同管理435.2.2拨款方式436项目进度安排43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7.1投资估算总表447.2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终端管理系统457.3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管理系统457.4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客户端应用系统457.5其它北斗示范工程终端管理系统467.6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设备467.7软硬件支撑系统系统467.8系统对接488应用推广方案(保障政策、标准、专利及知识产权)489效益分析(经济、社会)4910风险分析5010.1主要风险因素5010.2风险程度分析5010.3风险对策管理50 11结论与建议51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基于北斗的北京市应急管理预警能力增强示范项目1.1.2承办单位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旅游委、北京市民政局1.1.3申报依据(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2006年3月)(2)《“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4)《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5)《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6)《民政部关于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信息员的通知》(民函〔2007〕268号)(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京政办发〔2011〕32号)《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8)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9)《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京应急委发〔2013〕4号)(1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有关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2〕9号)(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1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京政发[2013]4号)1.1.4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4)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第55号令《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5)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第三版)(6)《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7)《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8)《北京市旅游应急预案》1.2项目概况1.2.1建设目标本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依托北斗短报文技术及北斗通讯链路,一方面通过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对应急责任人、社会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分灾种、分区域、分群体、分时段的及时发布,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另一方面利用北斗及3G/GPRS复路通信的模式,完成灾害上报、预警信息接收与防灾减灾处置等功能,从而满足民政防灾减灾和救灾业务需求,满足旅游应急救援与旅游救援信息上报需求,提升北京市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及在地震、洪涝等巨灾情况下的灾情报送能力,从而为公众安全、社会稳定、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全面实现北京市“1+1+N”应急管理体系预警发布能力及灾情信息报送能力的增强。

通过本示范项目的建设,摸索北斗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应用的先进经验,促进北斗产业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发展。

具体建设目标包括:➢通过整合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广播、LED屏等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全面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预警信息覆盖能力;➢通过为民政灾害信息员配备预警信息接收与灾情报送的北斗便携式终端,充分发挥民政灾害信息员的预警信息与应急救援信息的精准及时传播能力及灾情报送与统计能力,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灾害救助提供指导意见;➢通过为旅游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预警信息接收与旅游应急救援信息接收、旅游求救信息上报的北斗便携式终端,充分发挥旅游咨询服务人员的预警信息与应急救援信息的精准及时传播能力及旅游应急求救信息、旅游现场信息上报与统计能力,对旅游应急事件应急处置和旅游应急救援提供指导意见;➢通过对接其它北京北斗民用示范工程的管理系统实现预警信息向公交、出租、物流、旅游大巴、农机等北斗信息接收终端的发布,同时整合首都信威网的全网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以最大程度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1.2.2建设内容基于北斗的北京市应急管理预警能力增强示范项目是在北京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基础上进行扩展。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1)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终端管理系统:研发基于北斗的预警信息发布设备整合终端管理系统,提供整合终端资源管理功能,并根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区域和发布对象的具体要求,向特定的整合终端推送预警信息,监控预警信息发布状态,获取预警信息发布反馈结果。

(2)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管理系统:研发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服务器端管理系统,提供对灾害信息员、北斗便携终端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并根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区域和对象要求,或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向相应的北斗便携终端推送预警信息或应急救援信息,同时由灾害信息员收集上报灾情信息,实现向民政部的国家综合减灾应用平台及市民政局的灾害管理系统的灾情信息上报。

(3)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客户端应用系统:在基于北斗的信息员便携终端上,研发基于北斗的民政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客户端应用系统,提供基本地图服务、地图定位导航功能,以及预警信息与救援信息接收、灾情采集与上报功能,提供应急预案与知识库查询功能。

(4)基于北斗的旅游咨询服务人员便携终端管理系统:研发基于北斗的旅游咨询服务人员便携终端管理系统,提供对旅游咨询服务人员、北斗便携终端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并根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区域和对象要求,或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向相应的北斗便携终端推送预警信息或应急救援信息,同时由旅游咨询服务人员收集上报现场灾情信息,实现向旅游应急平台的现场灾情信息与应急求救信息的上报。

(5)基于北斗的旅游咨询人员便携终端客户端应用系统:在基于北斗的旅游咨询服务人员便携终端上,研发基于北斗的旅游咨询人员便携终端客户端应用系统,提供基本地图服务、地图定位导航功能,以及预警信息与救援信息接收、现场采集与上报功能,应急求救信息上报功能,提供旅游应急预案与知识库查询功能。

(6)其它北斗示范工程终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针对其它北斗示范工程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管理、发布策略管理、发送调度管理、发布监控管理、发布反馈管理,同时提供相应的终端空间辅助管理功能。

(7)基于北斗的便携终端设备及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终端设备:为民政灾害信息员配备北斗便携终端,为应急避难场所配备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终端。

本项目计划配置灾害信息员便携终端6000套,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终端400套,北斗千人指挥机7套。

1.2.3建设周期本系统的建设周期为三年。

1.2.4主要建设条件1.2.4.1政策保障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指出:重点开展在我国交通、国土、农业、林业等行业位置服务应用示范,公众出行、社会网络、旅游娱乐等公众位置服务应用示范,智能搜救、灾害救援等区域位置服务应用示范;《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中提出“发展和推广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解决方案,重点在城市运行保障、智能交通、现代物流、重要系统授时、环境资源管理、精准农业等六大领域开展行业位置服务应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有关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2〕9号),规定“进一步整合市有关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权威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实现预警信息分灾种、分区域、分群体、分时段发布。

”《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京应急委发〔2013〕4号)指出,“本市实行预警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制度,依托气象部门组建市和区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负责本市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发布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