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的烘烤技术修订稿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摘要:一、烤烟烘烤技术简介1.烤烟的定义和作用2.烤烟烘烤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二、烤烟烘烤的基本流程1.烟叶的采摘与整理2.烟叶的烘烤设备与燃料3.烟叶烘烤的具体步骤三、烤烟烘烤的关键技术1.烟叶烘烤的温度控制2.烟叶烘烤的湿度管理3.烟叶烘烤的翻烤技巧四、烤烟烘烤的质量评价与优化1.烟叶烘烤质量的评价标准2.烟叶烘烤质量的优化措施3.烟叶烘烤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五、烤烟烘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1.烤烟烘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现状2.烤烟烘烤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3.烤烟烘烤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文: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全面介绍了烤烟烘烤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烤烟烘烤技术的发展、基本流程、关键技术、质量评价与优化以及应用与推广等内容。
烤烟是一种通过烘烤烟叶来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烟草加工方法。
烤烟烘烤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从传统的土法烘烤到现代的机械化烘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现代烤烟烘烤技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烟草原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烤烟烘烤的基本流程包括烟叶的采摘与整理、烘烤设备与燃料的选择以及烟叶烘烤的具体步骤。
烟叶的采摘与整理要求严格,采摘时机、叶片完整性以及整理过程中的损伤程度都会影响烘烤效果。
烘烤设备与燃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烘烤效果、燃料成本以及环保要求。
烟叶烘烤的具体步骤包括点燃燃料、预热烤房、摊放烟叶、开始烘烤、翻烤以及冷却等环节。
烟叶烘烤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管理和翻烤技巧。
温度控制要根据烟叶的品种、部位以及烘烤阶段进行调整,湿度管理要保证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湿度适宜,翻烤技巧要注意翻烤的时机和力度,以保证烟叶受热均匀。
烟叶烘烤的质量评价与优化是提高烘烤效益的关键。
烟叶烘烤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烟叶的颜色、质地、香气和口感等方面。
烟叶烘烤质量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设定烘烤参数、选用优质的烘烤燃料、加强烘烤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培训等。
针对烘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烤焦、烤烂、颜色不均等,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的烘烤技术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讲座人:陈兴志时间:2017年8月2日一、变黄阶段1.技术关键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
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
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0.5℃/小时-1.5℃/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2.5℃,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
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
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
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
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
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1.技术关键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
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一、烟叶采收烟叶采收后入烤原则是要达到一定成熟度、可以烤出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烟叶才能确定入烤。
要想烤好烟,先得采好烟,其中控制烟叶的采收成熟度至关重要。
(一)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特征1.下部叶:叶色基本为黄绿色-绿色,稍显现落黄,茸毛部分脱落,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2.中部叶:叶色黄绿色,叶面落黄7成左右,主脉变白发亮,侧脉1/2以上变白,叶面起皱,有时有成熟斑,茎叶角度增大。
3.上部叶:叶色淡黄色,叶面落黄8成左右,叶面多皱折,叶耳变黄,主脉乳白发亮,侧脉接近全白,黄白色成熟斑明显,叶尖叶缘变白下卷。
(二)采收原则每次采2片~3片,上部叶4片~6片成熟后集中采收或进行带茎烘烤。
把握各部位成熟度:下部叶适熟早采,采收的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成熟采收,采收的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
(三)采收时间通常上午采收烟叶。
多云、阴天均可整天采收烟叶;避免在烈日下采收烟叶;旱天宜采露水烟;雨天宜在雨停后采收;如果遇到田间烟叶出现返青时,等重新落黄后再采收。
(四)采收方法1.测算采收量: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参考烤房容量,按烤房最大装烤量的80%以上计划采收烟叶量为原则以减少烘烤能耗等损耗。
2.采收方式和时机:通常按同一烤房烘烤同一品种、采摘同一部位和同一成熟度的烟叶,并当天采摘当天装烤。
需两户以上烟农合烤时,选择种植时间、施肥水平和长势基本相近的烟叶合烤。
(五)烟叶运输与堆放烟叶采用装筐或装车运回,避免挤压和长距离运输。
堆放时将烟叶叶柄向下,叶尖向上堆放在凉棚内,平放堆高30厘米左右。
整体整齐堆放,便于编烟操作。
二、编烟上烤(一)编烟1.鲜烟分类:以成熟度为主,兼顾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类。
2.编烟方式和方法:采用绑烟、串烟或夹烟方式,分别进行烟叶编竿(或夹烟),同竿(夹)同质。
编烟时叶基对齐,编扣(夹)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
编好的烟挂于阴凉处,避免泥土污染、暴晒、挤压、雨淋。
3.编烟数量:按计划采收量,计算编竿数量。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的烘烤技术第一篇:烤烟的烘烤技术烤烟的烘烤技术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
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
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
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
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
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河南、云南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
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
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
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
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
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
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
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
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
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内温度。
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烤烟烘烤技术规程烤烟烘烤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烤烟烟叶成熟采收、烘烤、烤后回潮及堆放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烤房、密集式烤房烤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771.1烟草术语第一部分:烟草栽培、调制与分级3 术语和定义《GB/T18771.1烟草术语第一部分:烟草栽培、调制与分级》确立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烘烤curing techique指由田间成熟采收的鲜烟叶以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加工设备(称为烤房)内,人为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使烟叶颜色由绿变黄的同时不断脱水干燥,实现烟叶烤黄、烤干、烤香的全过程。
通常划分为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干筋阶段。
3.2普通烤房commonness barn为烤烟生产中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
包括各种建筑材料与结构、热源与供热形式、进风洞和天窗形式的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烤房、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以及有机械辅助通风、热风循环和温湿度自控或半自控装置的烤房。
3.3密集式烤房bulk curing-barn为烤烟生产中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一般由装烟室、热风室、供热系统设备、通风排湿和热风循环系统设备、温湿度控制系统设备等部分组成。
基本特征是装烟密度较大(为普通烤房装烟密度的2~3倍),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热风循环,实行温湿度自动控制。
按建造形式分有卧式和立式,按气流方向分有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按供热设备的位置分有供热设备外置和内置,采用烟竿、烟夹或散叶装烟等多种形式。
3.4烘烤温湿度白控仪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uto-controlled appartus 用于检测、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专用设备。
烤烟烘烤实施方案

烤烟烘烤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在进行烤烟烘烤之前,首先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烤烟品种、清理烟叶、准备烤烟烘烤设备等。
在选择烤烟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清理烟叶是为了去除杂质和不健康的叶子,保证烤烟的质量。
准备烤烟烘烤设备包括烤烟烘烤房、燃料、烤烟烘烤机等,确保设备完好,可以正常使用。
二、烤烟烘烤技术1. 控制温度烤烟烘烤的关键是控制好烘烤温度。
一般来说,烤烟烘烤的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之间为宜。
在烤烟烘烤的过程中,要根据烟叶的含水量和外界温度等因素,适时调整烘烤温度,确保烟叶烘烤均匀,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
2. 烟叶翻曝烟叶翻曝是指在烤烟烘烤的过程中,要适时将烟叶进行翻曝,使得烟叶烘烤均匀。
翻曝的频率和力度要根据烟叶的含水量和烘烤温度来调整,确保翻曝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 烟叶质量检验在烤烟烘烤的过程中,要对烟叶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手感检查和香气检查等。
通过对烟叶质量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烟叶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烤烟烘烤后期处理在烤烟烘烤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工作。
这包括烟叶的储存、包装和运输等。
在烟叶的储存过程中,要选择通风干燥、防潮防霉的仓储条件,确保烟叶的质量不受影响。
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运输方式,确保烟叶的完整性和质量。
四、安全生产在进行烤烟烘烤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要做好烟叶烘烤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总结:烤烟烘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烘烤温度,进行翻曝和质量检验,同时要做好烟叶的后期处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烟叶的质量和产量达到预期目标。
希望本文提供的烤烟烘烤实施方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摘要: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2.烤房搭建3.烘烤设备4.烘烤工艺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2.温度控制3.湿度控制4.通风管理四、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1.加强烘烤技术培训2.引进新型烘烤设备3.创新烘烤工艺4.精细化管理五、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烤烟烘烤技术是一门关乎烟草产业的重要技术。
在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烘烤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从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烤烟烘烤技术要点、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以及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方法对烟叶进行烘烤处理,使其水分含量、化学成分和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烤烟烘烤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以保证烟叶烘烤的质量。
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烟叶分级是烘烤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烟叶的部位、颜色、质地和叶片大小进行分级,有利于确保烘烤效果的均匀性。
2.烤房搭建:烤房的搭建要求保温性能好、通风顺畅。
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建造,并在墙体和屋顶铺设隔热材料。
3.烘烤设备:烘烤设备主要包括烤烟炉、热风炉、烟叶分级台、烟叶输送设备等。
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烘烤设备有助于提高烘烤效率和质量。
4.烘烤工艺:烘烤工艺是烤烟烘烤技术的核心。
合理的烘烤工艺应根据烟叶品种、气候条件、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包括烘烤温度、湿度、通风时间等参数。
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确保电压、设备外观、温度传感器等各项指标正常,以避免烘烤过程中出现问题。
2.温度控制:烘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遵循“先高后低,中间稳”的原则。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烟叶烘烤质量。
3.湿度控制:合理调整湿度,保证烟叶水分挥发均衡。
湿度控制要结合温度、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
4.通风管理:通风是烘烤过程中调节温度、湿度的重要手段。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摘要:
1.烤烟烘烤技术概述
2.烤烟烘烤技术的发展历程
3.烤烟烘烤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4.烤烟烘烤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5.烤烟烘烤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正文:
【烤烟烘烤技术概述】
烤烟烘烤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烟草产业的重要技术,它关乎到烟草的品质、口感和经济效益。
烤烟烘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使烟草在烘烤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干燥程度和品质,从而生产出优质的烟草产品。
【烤烟烘烤技术的发展历程】
烤烟烘烤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手工烘烤到现代化机器烘烤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烤烟烘烤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品质难以保证。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烤烟烘烤机器逐渐取代了手工操作,使得烤烟烘烤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烤烟烘烤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烤烟烘烤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烘烤使烟草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从而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
烤烟烘烤的方法主要包括热风循环烘烤、红外线烘烤、微波烘烤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烟草品种和生产环境。
【烤烟烘烤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烤烟烘烤技术在我国的烟草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烟草的产量和品质,还提升了烟草的经济效益。
在实践中,烤烟烘烤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生产环境和烟草品种,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
【烤烟烘烤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烤烟烘烤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烤烟烘烤技术将继续向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烟草产业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烤烟的烘烤技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讲座人:陈兴志
时间:2017年8月2日
一、变黄阶段
1.技术关键
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
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
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
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
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
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
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
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
1.技术关键
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
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
确保烟叶残留的青色消失变黄,促进烟筋充分变黄,慢升温定色确保外观质量;促进香气物质形成,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确保全炕烟叶的叶片干燥定色,为进入干筋阶段较快升温奠定良好基础。
2.操作要点
当烟叶达到变黄要求时,一般以平均2小时-3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干球温度升至54℃,逐渐开大天地窗,加强通风排湿,湿球温度稳定在37℃-40℃。
如果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可在45℃-48℃延长时间,使烟筋变黄,且烟叶小卷筒,50℃之前为确保叶脉变黄,之后再以1小时-2小时升温1℃升至54℃-55℃,稳温至烟叶卷筒干片。
天地窗开度以稳定湿球温度在适宜范围内而定。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48小时。
3.注意事项
此期必须做到烧火要稳,升温要准,不能猛升,防止烟叶青筋浮青或叶肉回青;更不能降温而出现挂灰等。
加强排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使烟叶蒸片、黑槽。
湿球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致使烟叶颜色发暗不鲜亮。
三、干筋阶段
1.技术关键
干筋阶段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干球,限制湿球,减少通风,适时住火。
确保烟叶干筋,减少香气物质挥发损失。
2.操作要点
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至68℃,最高不超过70℃,湿球温度升到41℃-43℃,并保持稳定。
逐渐开小天地窗,稳温直至烟叶全部干筋。
?此期约需时间24小时-36小时。
3.注意事项
干球温度最高不超过70℃,防止香气物质过多挥发降低内在质量。
天窗关闭不可过严,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3℃,以防止烤红烟。
升温要稳,稳温要准,不可忽高忽低,防止掉温引起洇筋、洇片。
停火不宜过早,以防湿筋湿片。
要注意及时检查火管和落叶情况,防止火灾。
四、三段式烘烤指标的灵活运用鲜烟叶素质具有多样性,即使规范化集约经营条件下,鲜烟叶质量一致也是相对的,不一致却是绝对的。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烟叶在烟株上的空间位置等,导致烟叶质量的某些差异。
因此,在三段式烘烤工艺模式基础上对某些指标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烟叶的烘烤要求。
(一)变黄的起点温度和主要变黄温度
含水量多的烟叶、多雨季节、气温高、装烟多的情况下,起点温度可适当调高为37℃-40℃,主要变黄温度也相应高些,为40℃-43℃。
而水分少的烟叶、高海拔、气温低、烤房底棚低或温度计挂在二棚的情况下,起点温度可适当调低,为30℃-35℃,主要变黄温度适当低些,为38℃-40℃。
(二)变黄阶段湿球温度
通常干湿差2℃左右。
而含水量多、易烤黑的烟叶,干湿差应大些,为3℃-4℃,称其为先拿水、后拿色;而含水量少、变黄慢的烟叶,干湿差可缩小为1℃-2℃,甚至向烤房内加水补湿,称其为先拿色、后拿水。
(三)烟叶变黄程度
鲜烟素质高、好烘烤的烟叶,叶片在变黄阶段应达到可以立即定色也不会呈现青色的程度。
转火之后的定色主要是提高其内在与外观品质。
比如减少青杂气、增加香气,使橘黄色烟叶增多,色泽鲜亮、油分较多等;鲜烟素质较差、较难烘烤的烟叶如水分大的烟叶等,在变黄阶段不宜使叶片全黄,允许叶基、叶背、叶里仍呈现一定青色。
这些青色宜在转火后42℃之前变黄,若烟叶变黄困难也可在45℃-46℃之前使之变黄;鲜烟素质很差、很不好
烤的烟叶如水分含量特别高的烟、嫩黄烟和嫩黑暴烟等,在变黄阶段可以仅变黄4-5成,转火之后,在43℃之前变黄6成-7成,45℃-46℃之前8成-9成黄,48℃-50℃变为黄片青筋。
而叶脉粗大的烟叶,在50℃左右主脉才变黄。
(四)定色阶段升温速度和湿球温度
含水量多、干物质少、叶片薄、素质差的烟叶,尤其是下二棚烟叶,定色期升温稍快,每2小时左右升1℃,在45℃-47℃延长时间,使烟叶继续变黄,大量排湿;定色期湿球温度可适当低些,为37℃-38℃;而含水量少,干物质多,叶片厚的烟叶,如上部叶,烟叶完成变黄后,以3小时-4小时升1℃,达到47℃-49℃时拖长时间,使烟筋和叶片充分变黄。
定色期湿球温度可适当高些,为39℃-40℃。
培训人:陈兴志
201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