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烟叶的烘烤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性。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如下:1.根部烟叶的烘烤:根部烟叶较为薄嫩,容易失水和发霉。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0-12小时,使其叶面温度逐渐上升。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根部烟叶应呈现淡黄色,有清香气息。

2.茎叶烟叶的烘烤:茎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中脉和叶柄,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8-20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茎叶烟叶表面应呈现深黄色,有独特的茎叶香气。

3.中叶烟叶的烘烤:中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24-26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中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果香气息。

4.顶叶烟叶的烘烤:顶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5-50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0-32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顶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花香气息。

5.烟梗烘烤:烟梗是烘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位,因为烟梗内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容易导致霉变。

烘烤时应将烟梗均匀摊放在烘烤炉中,控制温度在50-5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6-38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0-65%。

烘烤后的烟梗应呈现棕色,无霉变现象。

总的来说,各部位烟叶的烘烤要点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烘烤时间,使烟叶能够均匀受热,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同时,烘烤后的烟叶应具备相应的颜色和香气特性,符合市场需求。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烟叶品种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以保证烟叶的品质和口感。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一、烟叶采收烟叶采收后入烤原则是要达到一定成熟度、可以烤出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烟叶才能确定入烤。

要想烤好烟,先得采好烟,其中控制烟叶的采收成熟度至关重要。

(一)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特征1.下部叶:叶色基本为黄绿色-绿色,稍显现落黄,茸毛部分脱落,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2.中部叶:叶色黄绿色,叶面落黄7成左右,主脉变白发亮,侧脉1/2以上变白,叶面起皱,有时有成熟斑,茎叶角度增大。

3.上部叶:叶色淡黄色,叶面落黄8成左右,叶面多皱折,叶耳变黄,主脉乳白发亮,侧脉接近全白,黄白色成熟斑明显,叶尖叶缘变白下卷。

(二)采收原则每次采2片~3片,上部叶4片~6片成熟后集中采收或进行带茎烘烤。

把握各部位成熟度:下部叶适熟早采,采收的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成熟采收,采收的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

(三)采收时间通常上午采收烟叶。

多云、阴天均可整天采收烟叶;避免在烈日下采收烟叶;旱天宜采露水烟;雨天宜在雨停后采收;如果遇到田间烟叶出现返青时,等重新落黄后再采收。

(四)采收方法1.测算采收量: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参考烤房容量,按烤房最大装烤量的80%以上计划采收烟叶量为原则以减少烘烤能耗等损耗。

2.采收方式和时机:通常按同一烤房烘烤同一品种、采摘同一部位和同一成熟度的烟叶,并当天采摘当天装烤。

需两户以上烟农合烤时,选择种植时间、施肥水平和长势基本相近的烟叶合烤。

(五)烟叶运输与堆放烟叶采用装筐或装车运回,避免挤压和长距离运输。

堆放时将烟叶叶柄向下,叶尖向上堆放在凉棚内,平放堆高30厘米左右。

整体整齐堆放,便于编烟操作。

二、编烟上烤(一)编烟1.鲜烟分类:以成熟度为主,兼顾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类。

2.编烟方式和方法:采用绑烟、串烟或夹烟方式,分别进行烟叶编竿(或夹烟),同竿(夹)同质。

编烟时叶基对齐,编扣(夹)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

编好的烟挂于阴凉处,避免泥土污染、暴晒、挤压、雨淋。

3.编烟数量:按计划采收量,计算编竿数量。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1. 选好烟叶可太重要啦!就像挑选手下的精兵强将一样,你得仔细着点呀!你想想看,要是一开始就选了不好的烟叶,那后面再怎么努力烘烤能好到哪儿去呢?例子: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那些不咋样的烟叶拿来烤,得选那些长得饱满、色泽好的,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嘞!2. 温度控制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这就好比掌握火候做饭,得恰到好处才行!温度太高,烟叶全给烤焦了;温度太低,又达不到效果。

例子:你说要是做饭火大了是不是就容易糊锅呀,烘烤烟叶也是一个道理呀,可得小心把握这个温度呀!3. 湿度调节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咱身体需要适宜的环境一样重要!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哟。

例子:你想想如果环境太潮湿或太干燥咱是不是会不舒服呀,烟叶也是一样的呀,得给它合适的湿度。

4. 通风也很关键呢,不然怎么让烟叶舒舒服服地烘烤呀!这就像人要呼吸新鲜空气似的!不好好通风,那不得憋坏啦。

例子:你在一个不通风的地方待久了是不是憋闷得慌呀,烟叶也需要良好的通风呀!5. 时间把控可要精准呀!可不能太短或太长了,就像跑步比赛,得掌握好节奏呀!太短了烟叶没烘好,太长了又会受损。

例子:跑步要是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对不对,烘烤烟叶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呀!6. 烟叶的摆放也有讲究呢,不能乱摆一通!就像把东西整理整齐一样,要让它们都有合适的位置。

例子:你看你房间要是东西胡乱摆放多乱呀,烟叶也是要好好摆放才能烘烤得更好哟。

7. 时刻关注烟叶的变化,这可太重要啦!就如同关心好朋友的状态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例子:要是你的好朋友有点不舒服你是不是会马上关心呀,对烟叶也是这样的呀。

8. 烘烤完成后也不能大意呀!要好好检查检查,这就像考试结束后再检查一遍试卷一样。

例子:考试完你都会检查一下吧,烘烤完烟叶也得认真检查呀,确保质量棒棒的呢!我觉得呀,要想烤出好的烟叶,这些关键技术要点一个都不能忽视,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这样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呀!。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烟叶烘烤加工是制备烟叶的重要步骤之一,采用烘烤加工可以使烟叶干燥,增加烟叶的贮存期,改善烟叶品质,并且使烟叶拥有特殊的香气味道。

下面将介绍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

一、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是通过将烟叶置于烘烤设备中,利用热能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使烟叶达到干燥的目的。

二、烟叶烘烤加工的技术1. 烘烤设备的选择:烟叶烘烤设备的选择是烟叶烘烤加工的第一步。

常用的烘烤设备包括烘烤窑、热风烘烤系统等。

选择合适的烘烤设备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烟叶的品质。

2. 温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控制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烤焦,影响烟叶的品质;而过低的温度则不能有效地蒸发烟叶中的水分。

要根据不同的烟叶种类和要求,合理控制烘烤的温度。

3. 热源选择:烟叶烘烤加工中,热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效果和烟叶品质。

常见的热源包括电热、生物质能源和燃气等。

选择合适的热源,可以提高烘烤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 烟叶翻动技术:烟叶烘烤加工过程中,翻动烟叶可以使烟叶受热均匀,避免烤焦;同时也可以使烟叶释放出特殊的香气味道。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翻动的时机和方法。

5. 烟叶的冷却:烘烤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降低烟叶的温度,避免继续烘烤导致烟叶品质下降。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和机械冷却等。

以上就是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的介绍。

烟叶烘烤加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地操作,才能使烟叶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品质。

对于烟叶的烘烤加工,不同的烟叶种类和要求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调整。

只有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才能提高烘烤加工的效果,生产出更好的烟叶产品。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

42-43℃,干湿球温度差掌握在4-5℃。此时天窗和地窗要各开1/2排湿,待第二层烟叶变黄至九成、微带浮青时,再按每小时升温1℃,将温度升至45℃,转入定色期。
01
02
03
2、定色期
温度45℃时,湿球温度要稳定在38-39℃。
此时应加强通风排湿,天窗和地窗各开2/3。
45℃需保温一段时间,待第二层烟叶全黄、充分柔软塌膀、烟筋变软后,以每2-3小时升温l℃的速度,将温度升至46-47℃。
突然降温,会使叶内正在汽化排出的水分凝集在叶面上形成挂灰。
2、定色后期(温度从50-55℃)
定色后期温度由50℃逐渐上升到55℃;
此时烟叶含水量已较少,升温速度可以比定色前期稍快,以每1-2小时升温l℃的速度上升;
02
继续排湿,湿球温度仍然保持稳定在38-39℃,干湿球温度差16-17℃,即相对湿度为30%左右。
01
若雨天采收的烟叶,含水量大,变黄初期烟叶不易发生一定的水分亏缺,烟叶无法凋萎变软,而造成“黄胀”现象,这时宜先开天窗和地道热风洞。烘烤一段时间,排除部分湿气后,再关闭天地窗。按正常变黄烘烤。
02
2、变黄中期(温度从36-40℃)
38℃左右是烟叶变黄最佳的温度,此时烟叶变黄最快,变黄数量最多;
中部烟叶(腰叶)的烘烤技术
中部烟叶含水量适中,叶片所积累的干物质丰富,身分好,厚薄适中,质量高。 烘烤时烟叶失水和变黄速度较慢,所以烘烤这种烟叶应注意适温变黄,加大变黄程度。充分变黄后再排湿,适当延长变黄期的时间。
1
2
1、变黄期
04
03
01
02
点火时,要关闭天窗和地窗
按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温度升至36℃,干湿球温度差掌握在1-2℃。

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烟叶烘烤加工是烟草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它使绿色烟叶变成了金黄色或棕色的成品烟叶,同时也改变了烟叶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烟叶的香气和吸食性能得到了提高。

烘烤加工主要有蒸发水分、分解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等过程,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 蒸发水分烘烤加工前,先进行脱水处理以减少烤制时间并增加烤制室的热效应。

脱水通常采用高温烘烤或气体脱湿等方法。

在烤制过程中,烟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直到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水分的蒸发对烟叶的成品颜色和香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蒸发约80%的水分可以使烟叶变成美丽的金黄色,蒸发约93%的水分可以让烟叶变成浅黄色。

2.分解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在烤制过程中,叶绿素和其他色素逐渐被分解,产生出烟草特有的色泽。

同时,烟叶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也发生了分解反应。

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会产生糖类、醛类、酮类等挥发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时会被称为“焦糖化物质”,它们对烟叶的香气和口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氮化合物的分解则会产生挥发性氮化合物,如烟酰胺、吡啶等,它们为烟草的香气和味道提供了特殊成分。

此外,烟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也会发生分解反应,从而产生烘焙产物的特殊气味和口感3.烤制条件烤制条件对烘烤加工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烤制过程中,必须掌握好烤制的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

温度是烤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烟草烤制的温度范围在100到120摄氏度之间。

时间也是其中一个必须要控制好的参数,一般来说,烟草的烤制时间在几个小时到一夜之间。

此外,湿度也是烤制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烤制室内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必须要能够使烟叶逐渐干燥而不受损坏。

4.干燥方式干燥方式是影响烤制效果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烤制方式一般采用煤、木柴、天然气等作为烤箱的燃料,烤箱的烘烤室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砖石地面和天花板、镀锌铁皮等材料组成。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烤箱也被采用,如太阳能烘房、微波辅助烤制、电加热烤箱等总之,烟叶烘烤加工是制作优质烟草的重要环节,制作优质烟叶必须掌握好烤制的技术、原理和要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所有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累积的优秀形状充足显现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良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当前生产水平下最单薄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质量限制要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好的技术系统,包含烟叶合时成熟采收、正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一般农作物和果蔬相同,成熟度是一个质量观点,或许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可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双重意义。

烟叶要获取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经过烘烤烤熟,两者缺一不行。

落实全部生产技术举措,保证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记是适时表现出独有的农艺特色;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后质量要求,标记是不只需烤黄,并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实实现营养均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集体生长均衡,合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色,烟叶成熟期相对照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目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成,烤后拥有成熟烟叶独有的香吃味。

1.2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依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合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足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禁止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鹤发亮;叶片下垂,自然曲折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零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略和靠谱的指标是,简单采摘,采摘声音洪亮,断面齐整,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减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显然落黄,青黄参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金灿灿、明晃晃。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依据叶龄特色,合时采收。

国际型烟叶要求中部5~6片叶只有转变为柠檬黄色时才示为成熟,上部6~8片叶,以整个叶面体现黄色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为成熟的标记。

下部叶达到成熟的叶龄一般为50~60天,中部叶60~70天,上部叶70~80天。

1.3下部叶合时早收有益于提升自己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下部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上部叶占全株比率大,并且颜色深、身份厚、杂色多、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是诸多烟区特别生产水平高烟田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从烟株和叶片的生理特征和营养物质的累积转运意义上讲,下部叶采收过熟,既影响下部叶的质量,又影响到上部烟叶的整体质量和可用性。

原由很简单理解,当下部烟叶达到生理成熟以后再持续发展,一方面它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叶内已累积的干物质开始减少,同时营养物质还将向正处于生长发育活跃的上部烟叶转移运输。

相应地,作为上部烟叶,其内含物质既有自己光合作用的不停累积,也有从地下汲取的营养成分,还有从下部叶片中调运过来的物质。

所以,下部烟叶生理成熟后在烟株上存活时间越长,越趋于过熟,自己的干物质含量越少,质量就注定变得越差,而使上部烟叶干物质累积更丰裕,致使于影响到它的可用性。

下部烟叶在生理成熟时进行采收,减少叶内养分向上部叶运输,自己干物质相对充分,但绿色比传统采收过熟烟较重,所以需要延伸烘烤变黄时间,真实使下部烟变黄时间达到60~72小时,中部烟变黄时间48~60小时,上部烟变黄时间36~48小时。

2001年在河南许昌、云南昆明、贵州毕节的试验研究已经证明,下部烟叶在打顶后10~5开始采烤,烤后橘黄烟比率增添,单叶重和单位面积叶重增添5~15%,质量显然提升,并且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相应获取改良。

1.4采收时间和方法打顶前后消除底脚叶;打顶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采收,接着第二次采收;接下来停烤7~10天左右采烤中部叶;中部叶采烤结束后再停烤10~15天采烤上部叶。

按当前采收时间,下部叶提早7天左右,中部和上部叶分别推延7~10天比较适合。

每次每株采烤烟叶数目,传统上是2片左右。

掌握适合的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法,应该成立这样一个观点:真实营养均衡发育优秀的烟田,烟叶成熟比较集中,每次可采收烟叶3片或3片以上,整体上采烤次数要控制在5次左右,传统上采烤8次甚至更多事实上是烟田的营养不均衡,采收次数过多不利于烟叶的整体质量。

增添一次采收烟叶数目,减少采收次数,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就是烤房容量不够,所以需要增大烤房容量,知足烤烟要求。

烟叶采收宜在清晨和上午进行,有益于辨别和掌握成熟度。

旱天采露珠烟,以利烘烤中保湿变黄。

烟叶成熟后,若遇短时间降雨,可在雨后立刻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烟叶出现了返青,应等其从头落黄后再采收。

1.5合理编竿装烟1.5.1绑竿编竿从前要依照烟叶的实质成熟度表现、叶片大小等进行鲜烟叶分类,而后分类编竿,保证同竿同质。

按m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片左右,每撮烟叶背对背。

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片,编烟数目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适合增添。

1.5.2配炕与装炕为保证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相同种植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

装烟密度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禁止拥堵,以利于通风。

竿距2 0~25m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

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合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许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合加密。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重点及操作重点2.1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2.1.1变黄阶段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当脱水实现变软,这是变黄阶段操作技术的核心。

烟叶变黄阶段往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西南和南方烟区34~35℃,东北烟区35~36℃,黄淮烟区36~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直究竟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

第二步,将烤房温度高升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

往常要适当翻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

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备出现烟叶只边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关于水分大的烟叶要敢于勇敢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能够比正常烟叶扩大1~2℃;关于水分小的烟叶,除了严实保湿外,必需时还能够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勇敢提升烟叶的变黄程度。

湿球温度过低,不利于淀粉、色素、蛋白质的转变,甚至会出现烤青烟。

2.1.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进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备出现褐色。

因此要渐渐加大烧火,逐渐开大天窗、地洞,不停加大排湿量。

房内温度在以均匀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升54~55℃,湿球温度迟缓高升并保持在37~40℃。

烘烤烟叶水分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在此温度从前,升温速度宜慢(均匀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足变黄;今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 37~40℃。

在54~55℃要延伸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反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假如较厚的烟叶)。

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致使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一定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日,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特别清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保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旧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能够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

整个定色过程升温速度快慢,要根据烟叶在变黄阶段的变黄快慢掌握,凡是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排湿,快定色;关于变黄慢的烟叶则一定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

烟叶定色过程要防止干球温度猛升猛降。

2.1.3干筋阶段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烤房温提升到67~69℃,此间要渐渐关小天窗、地洞(先关小地洞,减小通风量,以利于提升温度和节能),以保持湿球温度41~42℃为准。

湿球温度过低将不利于增进烟叶颜色和色度,也造成燃料浪费;过高又会形成烤红烟。

干筋阶段必定要防备烤房温度降低,免得出现阴筋阴片。

2.2三段式烘烤的几个重点点实行三段式烘烤技术要掌握几个重要温度段烟叶变黄与干燥的协调。

(1)35~38℃左右烟叶大批变黄同时,叶片要失水凋萎,表现为发软(失水量20%左右)。

(2)41~42℃叶片达成变黄,叶片充足发软塌架,主脉发软(失水量30~40%)。

(3)47~48℃烟筋变黄,勾尖卷边,部分烟叶小卷筒(失水量50%左右)。

(4)54~55℃烟叶大卷筒,叶反面灰白色消逝变为黄色(失水70%~80%)。

2.3特别种类烟叶的烘烤2.3.1旱地烟和旱天烟采收与装烟:在成熟采收、正常编竿基础上,应适合稠装烟(可装10~12成炕),以利于保温变黄。

烘烤重点:低温慢烤是旱天烟的基本策略,在变黄阶段第一应增强保温,保持干球温度35~37℃,干湿球温度差1℃左右,当湿球温度偏低时,应注意实时加水补湿;第二,必需时可将烤房温度提升到39~41℃,当烟叶脱水变软再保持相对低温,勇敢提升变黄程度,促进烟叶内含物转变完好。

转火后在烟叶含水多和变黄残留任务大时,要慢升温,也能够在48~49℃延伸一段时间。

随烟叶含水量降落和变黄完好,渐渐加快升温,防备回青与挂灰。

定色时期宜控制较高的湿球温度,增进烟叶外观色彩,湿球温度可控制在39~41℃。

在54℃充足延和长时间,直至全炕所有叶片都定色后,再转入干筋期,干筋温度控制在68℃,湿球温度保持在42~43℃。

干球温度不行高,湿度不行低,以防烤红和香气大批逸失,还可节煤。

2.3.2旱黄烟采收装烟:旱黄烟是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假熟烟。

若排除干旱,烟叶仍会恢复生长,为此,应想方设法浇灌补水,等其真实成熟时再采收;若无浇灌条件,应尽可能推延采收,等候降雨;若烟叶已出现枯尖焦边,应实时采收,免得发展为旱烘造成更大损失。

旱黄烟含水少,应装满炕(10成炕),以利保温变黄,但也不宜装烟过稠。

烘烤重点:甚至包含南方烟区常有的高温逼熟烟叶,变黄稳温阶段所需温度宜稍高,一般控制在39~40℃,促进烟叶脱水变软,同时增添炕内湿度。

等叶片发软后,能够适合降低温度(降至37℃)保湿变黄,不然烟叶失水过多,难以变黄。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要比正常烟叶略低一些,但干燥程度不可以低,达到青筋黄片、叶片基部微带青、主脉尖部1/变软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