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7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7例临床分析



般 资料
余 4 待 B超 复查 包 块 周 围 血 流 不 明显 时 ,行 B超 引 导 下 例
清 官术 。这 4 中 3例 手 术顺 利 ,出 血 不 多 ;1例术 中出 血 例 较 多 ,经 宫 颈 注 射 缩 宫 素 及 官 腔 填 塞 纱 布 后 血 止 ,2 4h后
2 0 年 1  ̄2 0 年 8月 ,我 院 共 收 治 7例 子 宫 瘢 痕 00 月 06 妊 娠 。 中位 年 龄 3. 3 2岁 ( 3 4 2 ~ 3岁 ) 患 者 均 有 子 宫 下 段 。 剖 宫 产病 史 , 其 中 1 有 两 次 剖 宫 产 病 史 。距 剖 宫 产 时 间 例 间隔平均 62 . 年 (~ 1 1 8年 ) ;既 往 平 均 妊 娠 数 2 5次 。 临 .
C P 是孕囊着床于前次 剖宫产术 子宫瘢 痕处 的异位妊娠 , S)
是 子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术 后 少 见 而 严 重 的 远 期 并 发 症 之 一 。 随 着 剖 宫 产 率 的 升 高 , 对 C P的 报 道 也 逐 渐 增 多 。对 该 病 的 S 早 期 诊 断 ,是 决 定 预 后 的 关 键 。本 文 就 超 声 诊 断 剖 宫 产 术
讨 论


妇科 检 查
7例 均 见 子 宫 颈 着 色 , 外 口关 闭 ,无 增 大 ,子 宫 无 压 痛 ,质 地 稍 软 ,双 侧 附 件 区 无 压 痛 , 未 及 包 块 。 其 中 3例
C P发病 率 很 低 , 近 年 来 随 着 剖 宫 产 率 的 上 升 , 比 例 S 也 逐 年 上 升 ,在 有 剖 宫 产 史 的 异 位 妊 娠 中 占 6 1 ,发 生 率 .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总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该组患者的子宫瘢痕妊娠中有单纯妊娠囊型13例;部分位于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

超声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处见妊娠囊或混合回声包块,cdfi显示妊娠囊或包块周边可见丰富低阻血流,药物保守治疗4周后,妊娠囊或包块周边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4cm在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4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局部切除+子宫下段瘢痕修补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记数资料以(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超声诊断分析。

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稍增大,子宫腔内或宫颈管内未见妊娠囊,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部分囊内可见胎芽或卵黄囊,活胎时可见胎心搏动,妊娠囊较大时可明显向前(膀胱方向)凸出,前方肌层变薄,少数一部分妊娠囊位于瘢痕处,另一部分或大部分位于下段宫腔,此时妊娠囊常变形,伸入瘢痕处的妊娠囊成锐角,或妊娠囊明显被拉长;或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见不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内见无回声、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区,子宫下段常见局部隆起,包块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常明显变薄(甚至菲薄),少数混合回声包块型者妊娠物有少部分伸入宫腔。

单纯妊娠囊型13例;部分位于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

3讨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特殊类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0.045%,瘢痕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较常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

疤痕妊娠超声报告

疤痕妊娠超声报告

疤痕妊娠超声报告
背景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在瘢痕组织中。

这种情况下,胚胎着床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常见的位置包括疤痕、输卵管、卵巢和腹腔。

疤痕妊娠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来确认。

本文将介绍一份疤痕妊娠的超声报告。

报告内容
一、患者信息
•名字:张三
•年龄:35岁
•性别:女性
•住院号:XXXX
二、超声检查指标
1.腹部超声检查
2.阴道超声检查
三、超声检查结果
1. 腹部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无异常发现。

•子宫内膜厚度:4mm,正常范围。

•子宫腔: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双侧附件:正常。

•输尿管:无扩张。

•膀胱:未见异常。

2. 阴道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形态规则,位置居中。

•子宫内膜:均匀,厚度4mm,无明显占位性病变。

•双侧附件:正常。

•输尿管:无扩张。

•膀胱:未见异常。

四、结论
根据以上超声检查结果,未见疤痕妊娠的明确证据。

子宫和附件结构正常,无
明显异常。

五、建议
•定期复查:建议张三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测子宫和附件的情况,排除疤痕妊娠的可能性。

•注意观察:如果张三出现异常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曾经存在疤痕妊娠的情况。

总结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超声检查是诊断疤痕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疤痕妊娠超声报告显示患者子宫和附件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7

剖宫产切口处血供不足,导致瘢痕修复不 全,瘢痕处有较宽大裂隙 近年来更多采用的切口单层无反转连续缝 合,较容易引起切口愈合不良 而既往采用较多的切口双层缝合,即第二 层反转缝合,多数切口愈合良好
4.
可能与剖宫产缝合技术有关


8
剖宫产术后瘢痕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瘢 痕处带状低回声或中等回声 部分可见子宫下段切口处瘢痕裂隙,表现 为瘢痕处由黏膜层向浆膜层的楔形凹陷, 或呈三角形裂隙

14

根据瘢痕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可大致将其超 声表现分为三种类型
单纯妊娠囊型 混合回声包块型 部分位于宫腔型

15

单纯妊娠囊型:剖宫产瘢痕处见胎囊
胎囊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部分囊内可见胎芽 或卵黄囊,活胎时可见胎心搏动;胎囊较大时 可明显向前(膀胱方向)凸出 前方肌层变薄(最薄处 0. 1~ 0. 4 cm) 胎囊旁可见丰富低阻血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 像CDFI 显示滋养血管来自切口肌层
21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诊断标准适用于大多 数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但是不够完善。 因为少数瘢痕妊娠,其妊娠组织(妊娠囊 等)除位于瘢痕处外,还有一部分位于宫 腔内或宫颈管内,此类表现的瘢痕妊娠易 被漏、误诊,尤其需要超声医师引起重视
22



宫颈膨大如球状,宫体及峡部不大,宫腔内 无妊娠囊,宫颈管内可见妊娠囊或不均匀混 合回声包块 宫颈内口关闭,胚胎组织不超过宫颈内口, 宫颈外口部分扩张 宫颈妊娠病理诊断标准为绒毛着床于宫颈腺 体上

18

部分位于宫腔型:超声表现
一部分妊娠囊位于瘢痕处,另一部分或大部分 位于下段宫腔,此时妊娠囊常变形,伸入瘢痕 处的妊娠囊成锐角,或妊娠囊明显被拉长 或混合回声包块型者妊娠物有少部分伸入宫腔

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瘢痕妊娠是指孕妇在子宫瘢痕处着床并发展的一种妊娠。

由于子宫瘢痕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瘢痕妊娠可能会导致孕妇出血、疼痛、破裂甚至死亡。

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瘢痕妊娠的管理非常重要。

超声是诊断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瘢痕妊娠超声诊断的标准。

1.阻塞性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阻塞性瘢痕妊娠是指胚胎在子宫瘢痕处着床,而未穿破子宫壁。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瘢痕妊娠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1)子宫腔内见到活动胚胎,胎芽及胎心搏动,位于子宫瘢痕区域内;(2)子宫底陷凹,形成瘢痕凹陷;(3)子宫壁厚度减薄,瘢痕凹陷位置子宫壁较薄;(4)瘢痕区子宫壁,瘢痕区与腹壁间隙扩大。

2.穿破性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穿破性瘢痕妊娠是指胚胎穿破了子宫瘢痕并生长在子宫外位置,如子宫壁、输卵管等。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胚胎的位置和发展情况。

(1)胎囊位于子宫瘢痕附近,子宫壁附近可见到胎囊,形状不规则;(2)胎囊周围可见血液积聚,形成子宫壁、宫旁间隙或腹腔积液等;(3)胎囊位于子宫壁下,可见子宫瘢痕区子宫壁内部血流信号;(4)胎盘位于子宫壁外,胎盘附着于子宫壁内,可触及宫旁间隙。

3.瘢痕妊娠的类型分级:(1)瘢痕妊娠前期分级:根据胚胎的位置和胎心是否存在来分级,包括Ⅰ~Ⅳ级。

-Ⅰ级:瘢痕位置小于或等于瘢痕的1/3,胎心存在;-Ⅱ级:瘢痕位置超过1/3但小于或等于瘢痕的2/3,胎心存在;-Ⅲ级:瘢痕位置超过2/3或者子宫角瘢痕妊娠,胎心存在;-Ⅳ级:无胎心存在。

(2)瘢痕妊娠破裂的分型:破裂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破裂。

-完全性破裂:瘢痕完全破裂,见到子宫壁撕裂缺损;-不完全性破裂:部分瘢痕破裂,胎儿局部胎囊外脱。

通过超声诊断瘢痕妊娠,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瘢痕妊娠的存在和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瘢痕妊娠引发的并发症和危险。

尽管超声是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临床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评估,以获得准确的诊断。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 此时尤需注意与宫内妊娠鉴别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痕• 超 妊娠声 在 瘢
治痕
疗效妊 娠 治 果疗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断 标 准(1)宫腔及宫颈内未探及妊娠囊;
(2)妊娠囊或包块位于子宫前壁峡部或既往剖宫产瘢痕处; (3)妊娠囊或包块与膀胱之间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变薄或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清 宫 术 治 疗 :
•建 议 在 超 声 进 行 清 宫 术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治 疗
• 如病灶较大,子宫肌层薄,且超声提示血供丰富时, 可选择手术治疗,进行开腹或腹腔镜下病灶局部切 除+子宫下段瘢痕修补术
• 无生育要求或大出血等紧急情况下,为保全生命可 选择全子宫切除术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剖宫产术声诊断
子 宫 瘢 痕 妊•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指妊娠物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
娠 处,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的异位妊娠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娠 发 生 率• 文献报道所有妊娠中瘢痕妊娠发生率为:1/1800~

• 综上所述,由于瘢痕处肌壁薄弱且纤维组织多, 此处妊娠后容易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 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至关重要
•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瘢痕妊娠的位置、范围、子 宫肌壁厚度以及其血供情况等,能准确、及时诊 断瘢痕妊娠,并能动态观察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及 保守治疗时病灶变化,因此超声检查在瘢痕妊娠 的诊断、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查方腹 或 经 法阴

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瘢痕妊娠是指在子宫切口处发生的妊娠,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并发症。

由于瘢痕妊娠容易导致子宫破裂和大出血,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超声检查是诊断瘢痕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瘢痕妊娠超声诊断的标准。

1. 子宫瘢痕区异常厚度。

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测量子宫瘢痕区的厚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瘢痕妊娠。

通常情况下,子宫瘢痕区的厚度应该在2-3mm之间,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需要高度怀疑瘢痕妊娠的可能性。

此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β-HCG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

2. 子宫瘢痕区异常血流。

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子宫瘢痕区的血流情况。

瘢痕妊娠的瘢痕区通常会出现异常的血流信号,表现为血流信号过多或过强。

这种情况下,需要高度怀疑瘢痕妊娠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3. 子宫瘢痕区异常形态。

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观察子宫瘢痕区的形态来判断是否存在瘢痕妊娠。

瘢痕妊娠的瘢痕区通常会出现异常的形态,表现为瘢痕区的形态不规则、扭曲、增厚等情况。

这种情况下,需要高度怀疑瘢痕妊娠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4. 子宫瘢痕区异常囊性改变。

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观察子宫瘢痕区的囊性改变来判断是否存在瘢痕妊娠。

瘢痕妊娠的瘢痕区通常会出现异常的囊性改变,表现为囊性改变的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内部回声不均等情况。

这种情况下,需要高度怀疑瘢痕妊娠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综上所述,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子宫瘢痕区的异常厚度、异常血流、异常形态和异常囊性改变来判断。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β-HCG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并诊断瘢痕妊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有所帮助。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p a i t e n t s w i t I l c e s a r e a l ' l s c a r p r e g n a n c y d i a g n o s i s e d b y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u n d . O b s e r v e t h e s o n o g r a p h i e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h y s t e r e c t o my. b i l a t e r a l a l l n e x , g e s t a t i o n a l s a ci mp l a n t a t i o n c o n d i i t o n s . Ob s e r v e dt h e b l o o df l o w a r o u n dt h el e s i o n a n dg e s at t i o n a l s 8 c, me a s u r e d t h e d i s t a n c e b e t w e e n g e s t a i f o n a l s a c nd a u t e r i n e 8 e r o s a . na a l y s i s e d he t d o p p l e r nd a r e c o r d d. e C o mp a r e d he t R I a n d b - h C G a . mo n g p r e t r e a t me n t , 1 w e e k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nd a 1 mo n h t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 Re s u l t s 1 mo n h t a f t e r t ea r t me n t , 2 7 c a ¥ e s p a t i e n t s u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鉴别诊断:宫颈妊娠
1.
病史:瘢痕妊娠均有剖宫产史,而宫颈妊娠可 有或无剖宫产史 病灶部位:瘢痕妊娠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宫 颈管形态正常;而宫颈妊娠位置更低,即在宫 颈内口水平以下(宫颈管内) 超声:瘢痕妊娠于子宫下段瘢痕处见妊娠囊或 混合回声包块,而宫颈妊娠时超声示宫颈管异 常膨大,内见妊娠囊或混合回声包块,宫颈内 口紧闭、外口松。宫颈妊娠病理诊断标准为绒 毛着床于宫颈腺体上
瘢痕子宫妊娠 Scarred Uterus Pregnancy
概述

瘢痕子宫妊娠(Scar uterine pregnancies) :包括剖宫产术(CS)、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畸形矫治术、人工流产、子宫穿孔 等导致子宫内膜损伤,瘢痕子宫形成后, 再次妊娠时胚胎异常种植在瘢痕处发生的 妊娠。其中以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多见,特别 是近几年有上升趋势,已占瘢痕子宫妊娠 绝大多数。

文献报道所有妊娠中瘢痕妊娠发生率为: 1/1800~1/2216
瘢痕妊娠在剖宫产史妇女中的发生率为 0.15%
(15 例瘢痕妊娠/万例剖宫产)
瘢痕妊娠占异位妊娠比例约为 1%~ 6%

近年来瘢痕妊娠发生率明显上升的原因:

随着剖宫产率升高,瘢痕妊娠发生率绝对值 上升
现代诊断技术提高,尤其超声技术的提高使 更多的瘢痕妊娠得以发现 手术缝合方式由双层缝合改变为单层缝合也 可能是瘢痕妊娠发生率上升的间接原因 临床和超声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
瘢痕妊娠的超声检查方法

使用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探头,多切面扫查
仔细观察妊娠物着床位置,与剖宫产瘢痕的关
系,若为瘢痕妊娠则进一步观察妊娠物的回声、 大小、形态、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瘢痕妊娠处的子宫肌层厚度(瘢痕妊娠与膀胱
间的肌层厚度)
宫腔、宫颈的情况

经阴道超声观察瘢痕妊娠的回声结构、血流 情况、肌壁厚度等均优于经腹超声,是目前 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诊断准确率达84.6% 经腹超声在整体观察瘢痕妊娠位置、与子宫 下段的关系及子宫体、宫颈情况时更有优势 应该强调两种途径联合应用,以获取更全面 清晰的超声图像 其他检查方法: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 更直观立体的观察妊娠组织与子宫肌层的关 系及与膀胱的距离。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指胚胎着床的部位是 子宫下段前壁,原来剖宫产疤痕处,绒毛组 织侵入疤痕处生长,简称疤痕妊娠。是一种 发生在子宫内的异位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 特殊类型,也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
瘢痕妊娠发生率
子宫下段常见局部隆起 包块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常明显变薄(甚至菲
薄)
CDF I 显示包块周边血流较丰富,低阻血流为

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标准

子宫下段剖宫产史
停经后有或无阴道不规则出血
妇检宫颈形态及长度正常,子宫峡部膨大

瘢痕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影像学检查
超声诊断标准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

分型
A、瘢痕处孕囊型(孕囊完全植入型,单纯妊娠
囊型);
B、宫腔下段及瘢痕处孕囊型(孕囊部分植入型
,部分位于宫腔型);
C、囊实性包块型(混合回声包块型)。
A:单纯妊娠囊型:

剖宫产瘢痕处见胎囊
胎囊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部分囊内可见胎芽
或卵黄囊,活胎时可见胎心搏动;胎囊较大时 可明显向前(膀胱方向)凸出



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

导致受精卵在前次剖宫产瘢痕位置着床的 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各种学说中涉及较多的发病机制,如下:

1.
剖宫产术(CS)损伤子宫内膜

剖宫产手术造成子宫下段内膜基底层损伤, 而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上皮细胞是修复内膜 功能层所必需的条件,瘢痕妊娠时由于着床
处底蜕膜发育不良或缺如, 绒毛直接植入子宫肌 层
也可能宫腔内发育胎儿,而一部分胎盘却位于
瘢痕处
另宫颈机能较差者,宫颈内口不闭合,部分妊
娠囊也可位于宫颈管内
B :部分位于宫腔型
因此,瘢痕妊娠时宫腔内并不一定没有妊娠物,
但必须有一部分妊娠物位于瘢痕处
C:混合回声包块型:
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见不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
内见无回声、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区
前方肌层变薄(最薄处 0. 1~ 0. 4 cm)
胎囊旁可见丰富低阻血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
像CDFI 显示滋养血管来自切口肌层
B:部分位于宫腔型:部分妊娠囊位 于宫腔内
妊娠早期妊娠囊快速发育,妊娠囊可向宫腔延
伸,首次检查时妊娠囊位于瘢痕处,随访中可 能发现妊娠囊达宫腔内,甚至宫底部,而一部 分滋养组织仍位于瘢痕处,此时妊娠囊常变形, 伸入瘢痕处的妊娠囊成锐角,或妊娠囊明显被 拉长.
① 宫腔内和宫颈管内无妊娠囊
② 膀胱和妊娠囊之间肌壁薄弱
③ 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位于子宫峡部前壁
④ 妊娠囊或包块周围的子宫肌壁不连续。
⑤ 妊娠囊或包块周围有低阻血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诊断标准适用于大多 数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但是不够完善。 因为少数瘢痕妊娠,其妊娠组织(妊娠囊 等)除位于瘢痕处外,还有一部分位于宫 腔内或宫颈管内,此类表现的瘢痕妊娠易 被漏、误诊,尤其需要超声医师引起重视
2.
剖宫产术损伤子宫壁肌层

致其连续性中断,形成通向宫腔的裂隙或 窦道,再次妊娠时,孕卵种植于该裂隙或 窦道处
3.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剖宫产切口处血供不足,导致瘢痕修复不 全,瘢痕处有较宽大裂隙 近年来更多采用的切口单层无反转连续缝 合,较容易引起切口愈合不良 而既往采用较多的切口双层缝合,即第二 层反转缝合,多数切口愈合良好
4.
可能与剖宫产缝合技术有关


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停经史,尿/血HCG阳性,并 伴有或/和下腹痛及阴道流血等。约1/3的CSP患者 有无痛性阴道流血,约1/6的患者同时有下腹痛及 阴道流血,小部分的患者仅有下腹痛,还有约1/3 的CSP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妇科检查,宫颈形态 及大小可正常,子宫峡部肥大。 患者也可表现为人工流产清宫术中大出血,或术 后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少数伴腹 痛复阴道出血,重复超声时发现为瘢痕妊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