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子宫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含临床病例)

子宫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含临床病例)前言定义子宫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主要是指胚囊种植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疤痕处,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有文献报道,在所有妊娠中,子宫疤痕处妊娠发生率为1:1800~1:2200,在剖宫产史的妇女中子宫疤痕处妊娠发生率占0.15%,异位妊娠中的子宫疤痕处妊娠发生率为 1%~6%。
病理机制子宫疤痕妊娠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有学者认为,当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愈合异常时,瘢痕处会形成小缺损,受精卵通过缺损植入肌壁的方式,着床在这些缺损部位。
超声表现1、宫腔及宫颈管内未见妊娠囊。
2、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可见妊娠囊或仅见混合性回声团块,其中妊娠囊内有时可见胚芽及心管搏动。
3、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
4、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妊娠囊或混合性回声团块周边丰富血流。
根据声像图特点,疤痕妊娠大体分为两种类型:①、妊娠囊型:孕囊位于切口处或宫腔内孕囊呈「鸟嘴」样延伸至前壁下段切口处,而切口处肌层厚2~5 mm。
早期孕囊表现为环状无回声时,周边未见明显血流或少许血流信号,发展至孕囊回声时,周边可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
②、混合性回声团块型(胚胎残留/血肿或胚胎发育不良):宫腔下段可见混合性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向前壁膨出,该团块与切口处肌层分界欠清或不清,切口处肌层菲薄甚至消失,肌层厚 0-3 mm,CDFI 示胚胎残留为主的血流信号较丰富,而血肿为主的血流信号少。
同时,Vial 等针对疤痕妊娠进行分类:①、表浅植入型,也称内生型:孕囊向子宫峡部及宫腔方向生长,可以持续至中晚期,若妊娠早期未能发现,孕晚期易发展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危及母儿生命。
②、深部植入型,也称外生型:孕囊早期就已经向子宫疤痕部位肌层植入,甚至穿透膀胱到达盆腔,往往可发生大出血或休克。
典型病例1患者女,42 岁,早孕,阴道少量流血 1 天就诊,既往有 2 次剖宫产史。
图 1 子宫前壁下段疤痕处见妊娠囊,妊娠囊突向膀胱图2 妊娠囊内可见卵黄囊及长约10 mm 的胚芽,心管搏动处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妊娠囊周边可点状血流信号图 3 和图 4 显示妊娠囊与膀胱间肌层菲薄患者最终经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后病检证实诊断。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文字

超声显示孕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
血流信号丰富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孕囊周围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较低。
中晚期瘢痕妊娠的超声表现
胎盘附着于瘢痕处
01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瘢痕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胎盘位置。
子宫下段扩张
02
由于胎盘附着于瘢痕处,子宫下段扩张,形态异常。
典型案例三:特殊类型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特殊类型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需要结合 临床病史和检查手段综合分析。
VS
详细描述
特殊类型的瘢痕妊娠包括凶险型前置胎盘 、穿透性胎盘植入等,这些病例的超声诊 断较为复杂。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 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 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 对于特殊类型瘢痕妊娠的病例,应加强围 产期管理和多学科协作,以确保母婴安全 。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录
• 瘢痕妊娠概述 • 超声诊断技术 • 瘢痕妊娠的超声表现 • 瘢痕妊娠的鉴别诊断 • 案例分析
01 瘢痕妊娠概述
定义与成因
定义
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 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
成因
通常是由于既往子宫手术(如剖 腹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导致 子宫瘢痕形成,再次妊娠时受精 卵可能着床于瘢痕处。
瘢痕妊娠的分类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Ⅰ型
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孕囊 附着于瘢痕处,向宫腔方 向生长。
Ⅱ型
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孕囊 在瘢痕处向子宫肌层内生 长。
Ⅲ型
混合型瘢痕妊娠,同时存 在宫腔内和肌层内妊娠。
瘢痕妊娠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妊娠进展可能出现腹痛、阴道出 血等症状。
疤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疤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疤痕妊娠是指受术区域疤痕组织影响的妊娠。
超声诊断是常用的疤痕妊娠的诊断方法之一,以下是疤痕妊娠超声诊断的标准:
1. 术后疤痕区域的人工绒毛:在疤痕组织中出现低回声或稍高回声的线形或点状血流信号,称为人工绒毛。
这是疤痕妊娠的特征之一。
2. 子宫壁厚度不均:疤痕妊娠的子宫壁厚度通常不均匀,疤痕部分明显增厚,因为疤痕组织的存在导致子宫壁变薄或不规则。
3. 子宫壁内血流异常:疤痕妊娠的子宫壁内血流异常,可以表现为血流增加、血流混杂、高速血流等异常,这些异常血流信号可以帮助鉴别疤痕妊娠。
4. 附着子宫壁的妊娠囊:疤痕妊娠可出现附着在子宫壁上的妊娠囊,通常位于疤痕区域,超声可见水囊样结构伴有心动。
5. 子宫角部和子宫颈管异常:疤痕妊娠的子宫角部和子宫颈管通常有异常的形态或结构变化,如子宫角周围的异常回声、子宫颈管扩张等。
超声诊断疤痕妊娠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所述的超声表现,结合病史和临床特征进行判断和诊断。
由于疤痕妊娠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及早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因此,如果怀疑疤痕妊娠,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对我院进行早孕检查的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对妊娠囊位置和形态异常的孕妇进一步使用GE 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5~9MHz。
所有孕妇均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子宫大小、位置、形态、妊娠囊位置、肌层回声及双侧附件探查,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妊娠囊着床部位的血流信号。
结果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中6例可见子宫峡部前壁典型妊娠囊,3例为位于子宫峡部混合包块。
所有孕妇超声图像可见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明显变薄,局部可见丰富滋养层周围血流信号,平均血流速为44.88cm/s,平均阻力指数为0.4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能够清晰显示特异性声像特征,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标签: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妇女妊娠后妊娠囊或胎盘在既往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着床,临床发病率不高,但孕早期易被误诊为宫内孕而实施人流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而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1]。
近几年随着国内超声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现对我院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
孕妇年龄为25~37岁,平均年龄为(31.71±4.22)岁,其中1次剖宫产史孕妇7例,2次剖宫产史孕妇2例,孕妇剖宫产至本次子宫瘢痕妊娠时间为2~10年,平均时间为(5.79±2.31)年。
所有9例孕妇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38~90d,平均停经时间为(67.53±5.06)d。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①宫腔内、子宫颈管内空虚,未见妊娠囊或见部分妊娠囊;②妊娠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相当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部分妊娠囊内可见胎芽或胎心搏动;③子宫前壁肌层连续性变差,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妊娠囊周边瘢痕处可见丰富的高速低阻血流信号。
图像可见妊娠囊子宫瘢痕处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孕囊形态拉长,局部成角CDFI显示瘢痕处见丰富的高速低阻血流信经腹超声在整体观察瘢痕妊娠位置、与子宫下段的关系及子宫体、宫颈情况时更有优势;经阴道超声观察瘢痕妊娠的回声结构、血流情况、肌壁厚度等均优于经腹超声,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诊断准确率达84.6%;应该强调两种途径联合应用,以获取更全面清晰的超声图像。
瘢痕妊娠的超声分型在图像上根据超声检查显示的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的妊娠囊的生长方向以及子宫前壁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进行分型。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学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团型:①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②妊娠囊明显变形、拉长、下端成锐角;③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厚度>3(4)CDFI: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
mm;团型:①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②妊娠囊明显变形、拉长、下端成锐角;③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缺失;④CDFI: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
团型:①妊娠囊完全着床于子宫瘢痕处肌层并向膀胱方向外凸;②宫腔及子宫颈管内空虚;③妊娠囊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或缺失,厚度≤3mm;(4)CDFI: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
团型中还有1种特殊的超声表现CSP,即包块型:①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的混合回声(也可有时呈类实性);包块向膀胱方向隆起;②包块与膀胱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或缺失,≤3mm;(3)CDFI:包块周边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可为低阻血流,少数也可仅见少许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
疤痕妊娠超声报告

疤痕妊娠超声报告
背景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在瘢痕组织中。
这种情况下,胚胎着床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常见的位置包括疤痕、输卵管、卵巢和腹腔。
疤痕妊娠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来确认。
本文将介绍一份疤痕妊娠的超声报告。
报告内容
一、患者信息
•名字:张三
•年龄:35岁
•性别:女性
•住院号:XXXX
二、超声检查指标
1.腹部超声检查
2.阴道超声检查
三、超声检查结果
1. 腹部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无异常发现。
•子宫内膜厚度:4mm,正常范围。
•子宫腔: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双侧附件:正常。
•输尿管:无扩张。
•膀胱:未见异常。
2. 阴道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形态规则,位置居中。
•子宫内膜:均匀,厚度4mm,无明显占位性病变。
•双侧附件:正常。
•输尿管:无扩张。
•膀胱:未见异常。
四、结论
根据以上超声检查结果,未见疤痕妊娠的明确证据。
子宫和附件结构正常,无
明显异常。
五、建议
•定期复查:建议张三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测子宫和附件的情况,排除疤痕妊娠的可能性。
•注意观察:如果张三出现异常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曾经存在疤痕妊娠的情况。
总结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超声检查是诊断疤痕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疤痕妊娠超声报告显示患者子宫和附件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剖官产切口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3 9 8・
・
晒 乔 医 工霏 / , 0 1 . 5, 平 ‘ . 月弟 z u莅 吊 4删
论著 ・
( 临床 工程 )
剖官产切 口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刘 晓芳 ,李秋 明 ,戴常 平 ( 广 州市妇 女儿 童 医疗 中心 超 声科 ,广东 广 州 5 1 0 6 2 3 )
( 1 1 %)we r e mi s d i a g n o s e d .Co n c l u s i o n s Th e u l t r a s o n i c c h ra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c a e s a r e a n s c a r p r e g n a n c y i s v a r i o u s . T r a n s v a g i n a l c o l o r Do p p l e r
【 摘要 】 目的 分析剖 宫产切 口疤痕妊娠 的超 声声像特征及误诊原 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5 例本院住 院诊 治的剖宫产切 口疤
痕妊娠 病例 ,分析其彩 色多普勒超 声 声像 特征 。所有 病例 均经手 术病理证 实。结果 疤痕 妊娠超 声表现 可分 四类 :小无 回声 ( 1 4 %) ,混合回声 ( 2 9 %) ,妊娠 囊回声 ( 4 9 %)及稍 高不均质回声 ( 8 %) 。超声诊 断符合 3 1 例 ,占 8 9 %;误诊 4 例 ,占 1 1 %。结
An a l y s i s o f S o n o g r a ms a n d Mi s d i a g n o s i s o f Ca e s a r e a n S c a r Pr e g n a n c y b y Ul t r a s o u n d
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7
剖宫产切口处血供不足,导致瘢痕修复不 全,瘢痕处有较宽大裂隙 近年来更多采用的切口单层无反转连续缝 合,较容易引起切口愈合不良 而既往采用较多的切口双层缝合,即第二 层反转缝合,多数切口愈合良好
4.
可能与剖宫产缝合技术有关
8
剖宫产术后瘢痕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瘢 痕处带状低回声或中等回声 部分可见子宫下段切口处瘢痕裂隙,表现 为瘢痕处由黏膜层向浆膜层的楔形凹陷, 或呈三角形裂隙
14
根据瘢痕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可大致将其超 声表现分为三种类型
单纯妊娠囊型 混合回声包块型 部分位于宫腔型
15
单纯妊娠囊型:剖宫产瘢痕处见胎囊
胎囊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部分囊内可见胎芽 或卵黄囊,活胎时可见胎心搏动;胎囊较大时 可明显向前(膀胱方向)凸出 前方肌层变薄(最薄处 0. 1~ 0. 4 cm) 胎囊旁可见丰富低阻血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 像CDFI 显示滋养血管来自切口肌层
21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诊断标准适用于大多 数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但是不够完善。 因为少数瘢痕妊娠,其妊娠组织(妊娠囊 等)除位于瘢痕处外,还有一部分位于宫 腔内或宫颈管内,此类表现的瘢痕妊娠易 被漏、误诊,尤其需要超声医师引起重视
22
宫颈膨大如球状,宫体及峡部不大,宫腔内 无妊娠囊,宫颈管内可见妊娠囊或不均匀混 合回声包块 宫颈内口关闭,胚胎组织不超过宫颈内口, 宫颈外口部分扩张 宫颈妊娠病理诊断标准为绒毛着床于宫颈腺 体上
18
部分位于宫腔型:超声表现
一部分妊娠囊位于瘢痕处,另一部分或大部分 位于下段宫腔,此时妊娠囊常变形,伸入瘢痕 处的妊娠囊成锐角,或妊娠囊明显被拉长 或混合回声包块型者妊娠物有少部分伸入宫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是 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 增加,呈上升趋势。本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剖 宫产切口处血供不足,导致瘢痕修复不良,局 部存在微小缝隙有关,妊娠滋养细胞穿透瘢痕 处微小裂隙而着床,绒毛直接侵蚀肌层血管, 可引起子宫穿孔、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危及 病人生命。超声特别是经阴道超声具有特异性 表现,可以早期诊断。
混合回声包块型: 子宫下段前壁疤痕处见不均质的混 合型回声包块,内见无回声/低回声/中 等回声。子宫下段常见局部隆起。包 块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常明显变薄 (甚至菲薄)。
部分位于宫腔型:部分妊娠囊位于 宫腔内
• 妊娠早期妊娠囊快速发育,妊娠囊可向宫 腔内延伸,早期检查时妊娠囊位于疤痕处, 其后可能发现妊娠囊达宫腔内,甚至宫底 部,而一部分滋养细胞组织仍位于疤痕处。 • 也可能宫腔内发育胎儿,而一部分胎盘却 位于疤痕处。 • 另外宫颈机能较差者,宫颈内口不闭合, 部分妊娠囊也可位于宫颈管内。
部分位于宫腔型:超声表现
一部分妊娠囊位于疤痕处,另一部分 或大部分位于下段宫腔,此时妊娠囊常变 形,伸入疤痕处的妊娠囊呈锐角,或妊娠 囊明显被拉伸。 因此疤痕妊娠时宫腔内并不一定没有妊娠 物,但必须有一部分妊娠物位于疤痕处。
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与以 下疾病进行鉴别:
• 1疤痕憩室:子宫下段前壁肌层不连续,局部 示液性回声,可不规则,张力差,后缘连与宫 腔,前缘近子宫浆膜,周围子宫壁血流信号较 少。 • 2宫颈妊娠:妊娠囊位于宫颈腔内,妊娠囊前 子宫肌层厚度无明显变薄。 • 3 宫腔内妊娠流产:妊娠囊前子宫肌层厚度正 常,妊娠囊或包块周围肌层血流信号不丰富。 4滋养层细胞疾病:包块型者需与滋养细胞疾 病鉴别,滋养细胞疾病血HCG异常增高,病灶 处血流信号丰富,呈“五彩镶嵌型”。
• 根据子宫下段疤痕妊娠的超声表现 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妊娠囊型、 混合回声包块பைடு நூலகம்、部分位于宫腔型。
单纯妊娠囊型:剖宫产疤痕处可见 胎囊 胎囊位于子宫下段疤痕处,部 分囊内可见胎芽或卵黄囊,活胎时 可见胎心搏动;胎囊较大时可明显 向前(膀胱方向)凸出。前方肌层 变薄(最薄处0.1-0.4cm)胎囊旁可 见丰富低阻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