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课教案《小猴摘桃子》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课教案《小猴摘桃子》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课教案《小猴摘桃子》及教学反思小班体育游戏课教案《小猴摘桃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会手脚协调的曲线走,能够参与小肌肉操作运动,在综合练习走跑跳动作的同时,练习滚球,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课《小猴摘桃子》含反思教案吧。
游戏目标:1、能够参与小肌肉操作运动2、会手脚协调的曲线走3、在综合练习走跑跳动作的同时,练习滚球。
4、会双脚连续跳5米以上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游戏用具:塑料车轮皮球游戏过程1、小猴起床(沿直线走)锻炼幼儿沿直线走的能力2、跨过走地(双脚连续跳)培养幼儿双脚弹跳的能力3、穿过树林(手脚协调曲线走)培养幼儿能够沿曲线走过障碍的能力4、摘桃子(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5、小猴骑车回家(滚球)锻炼幼儿的滚球能力教学反思: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
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本文扩展阅读:桃子(学名:Prunus persica)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植物,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成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多汁;欧洲、澳洲和北美洲的人则在历史上喜欢黄色果肉比较酸的品种。
第二篇:小猴摘桃子体育游戏活动名称:小班体育游戏《小猴子摘桃》(健康)年龄班:小班教师:乔莹莹单位: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通讯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长沙路64号和平十一幼邮编:300050 电话:*** 邮箱:**********************一、活动背景目标解析:小班幼儿对于钻和爬较为喜欢,幼儿乐意于开展钻爬等游戏,本节活动意于帮助幼儿学习并掌握规范的正面钻活动,同时巩固爬的手脚协调,通过综合游戏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和动作的发展。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含反思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猴子摘水果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小猴子摘水果的基本动作,如爬树、摘水果、跳跃等。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小猴子头饰、水果道具、树林背景图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3. 音乐:轻松愉快的儿童音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小猴子摘水果的动作,如爬树、摘水果、跳跃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合作完成小猴子摘水果的任务。
2. 学生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爬树、摘水果、跳跃等动作,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3. 教师点评,鼓励表现优秀的小组,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动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目标:1. 通过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动作,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含反思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猴子摘水果的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小猴子摘水果的基本动作:跳、爬、跑、转圈等。
2. 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过程,进行相关动作的练习。
3. 开展小猴子摘水果的游戏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小猴子摘水果的基本动作,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过程。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小猴子头饰、水果挂图等。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活动室。
3. 音乐:小猴子摘水果的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b. 引导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a. 教师示范小猴子摘水果的基本动作,如跳、爬、跑、转圈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进行练习。
c. 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幼儿,确保动作准确。
3. 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过程(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猴子摘水果的过程,如跳、爬、跑、转圈等。
b. 幼儿跟随教师进行练习,培养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4. 游戏活动(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猴子摘水果的游戏,如捉迷藏、接力跑等。
b. 幼儿参与游戏,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5. 放松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b. 幼儿跟随教师进行放松,缓解疲劳。
b.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动作不规范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2)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椅子
2. 水果图片(若条件允许,可使用真实水果代替)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教师出示一张水果图片,与学生讨论水果的名称和颜色。
2. 引导学生一起拍拍手,活跃气氛。
活动:
1. 将教室的椅子放置成一个小圆圈,每个学生站在一个椅子上,形成一个小猴子围成一个圈摘水果的场景。
2. 教师扮演小猴子,同时出示一个水果图片,比如苹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猴子的动作,用手比划像采摘水果一样的动作。
4. 教师击掌,学生离开自己的椅子,开始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像摘水果一样在椅子间穿梭。
5. 当教师击掌再次响起时,学生必须赶紧找到离自己最近的椅子,坐下来。
6. 教师可以通过加快击掌的速度来增加游戏的难度。
7. 每轮游戏后,换一个学生扮演小猴子,继续游戏。
总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刚刚的游戏过程。
2. 教师提问:大家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是如何解决的?
3. 教师总结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的意义。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同样的游戏,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完成得最快。
2.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动作,如跳跃、转圈等,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猴子摘水果游戏规则。
2.练习平衡能力和协作精神。
3.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
4.提高小朋友们乐于参与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小猴子摘水果游戏。
三、教学步骤:
1.准备游戏道具:水果模型、缎带、绸带、皮筋等。
2.将小朋友们随机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不超过五个。
3.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时,可以用示范的方式,激发小朋友们更大的参与热情。
4.游戏规则:
(1)每组小朋友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教师在场地上放置好的水果模型摘下来(注意:在摘水果时,不能将身体重心太偏向
某一侧,以免摔倒)。
(2)每组小朋友只能用一根缎带、绸带或皮筋类似的物品;
(3)每组小朋友只能使用一次缎带、绸带或皮筋;
(4)当小朋友将水果摘下来后,记分员开始计分;
(5)同时,其它小朋友也可以进行抢夺和拦截,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5.游戏结束时,计分员根据摘到的水果数量进行记分,获得分数最高的小朋友或小组获胜。
四、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授课方式,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游戏规则,以此激发他们更大的参与热情。
在游戏中,要特别注意小朋友的安全问题,避免产生意外伤害。
同时,应该积极地鼓励小朋友,引导他们体现出平衡能力和协作精神。
幼儿园小猴子摘水果教案【三篇】

【导语】本活动从快乐体育教育的⾓度出发,通过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器材,引导幼⼉在平⾯和⽴体⾯上进⾏多种形式爬的练习,以增强幼⼉背肌、腹肌和四肢肌的⼒量以及动作的灵活性。
为⼤家准备了2017年⼆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活动⽬标 1.练习平衡及纵跳触物。
2.感受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约10~15厘⽶、宽约25~30厘⽶的平衡⽊两条。
2.盛⽔果⽤的篮⼦两个。
3.背景⾳乐。
活动过程 1.热⾝活动:调⽪的⼩猴⼦。
教师带领幼⼉模仿⼩猴⼦的各种动作,完成热⾝。
2.游戏环节:⼩猴摘⽔果。
(1)练本领。
教师介绍场地上的平衡⽊并⽰范⾛平衡⽊的⽅法,提醒幼⼉眼睛看着脚下,脚要踩稳,可以伸展双臂帮助⾝体保持平衡。
幼⼉⾃由练习。
(2)摘⽔果。
教师介绍摘⽔果的路线:⾛过⼩桥,钻过⼩⼭洞,跑到果园摘下果⼦,跑回去。
教师带领幼⼉去摘果⼦,关注个别能⼒弱的幼⼉,注意平衡⽊旁的保护。
游戏反复进⾏,教师观察幼⼉活动量,决定游戏时间。
(3)抬着⽔果回家了。
带领幼⼉把⽔果送回家。
3.放松活动。
在⾳乐伴奏下,带领幼⼉做放松活动。
⼆ ⼀、活动⽬标: 1、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能⼀个接⼀个的跳过20厘⽶⾼度的障碍物,按照游戏规则进⾏游戏。
3、学习弹跳能⼒,发展⾝体动作的平衡和协调。
⼆、活动重难点: 能⼀个接⼀个的跳过20厘⽶⾼度的障碍物,按照游戏规则进⾏游戏。
三、活动准备: 平衡⽊充⽓棒⽔果图⽚ 四、活动过程: (⼀)做准备活动,舒缓⾝体。
运动操: ⼩⼿⼩⼿拍拍,⼩⼿⼩⼿举起来。
(两臂举起来) ⼩⼿⼩⼿拍拍,⼩⼿⼩⼿抱起来。
(两臂抱于⾝前) ⼩⼿⼩⼿拍拍,⼩⼿⼩⼿转起来。
(⼿腕转动) ⼩⼿⼩⼿拍拍,⼩⼿⼩⼿藏起来。
(两臂背于⾝后) ⼩脚⼩脚踏踏,⼩脚⼩脚踮起来。
(双脚后跟离地) ⼩脚⼩脚踏踏,⼩脚⼩脚踢起来。
(单脚向前踢) ⼩脚⼩脚踏踏,⼩脚⼩脚转起来。
(⾝体原地转动) ⼩脚⼩脚踏踏,⼩脚⼩脚跳起来。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身体协调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奔跑、蹦跳、跳跃等动作,具备简单的运动协调能力。
2.视觉、听觉和体验能力:能够对简单的动作进行感官意识体验,认识自己的身体运动的魅力,激发自己的运动兴趣。
3.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主动参与活动,与运动伙伴配合,并体验运动过程中的社交性。
二、教学内容《小猴子摘水果》,这是一款针对小班幼儿的活动游戏。
游戏主题围绕小猴子摘水果展开,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运动观念潜移默化中产生。
教学内容包括:1.游戏前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蹦跳、跳跃等动作,准备好身体,营造欢乐的游戏氛围。
2.游戏介绍及规则说明:教师在简单的口语交流中,向幼儿介绍游戏方式,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期待着游戏开始。
3.游戏演示:教师为孩子们演示游戏的过程,并指导孩子们控制自己的身体,如何转弯、蹦跳以及如何抢夺水果。
4.孩子们分组练习:将孩子们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自己组织实行,来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此来完成游戏。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蹦跳、跳跃等活动,以达到热身的效果。
为了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建议进行“摘水果”的校园体育活动,让孩子们集合在操场或是活动室内进行。
2. 游戏介绍及规则说明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们游戏的目的和规则,使孩子们对游戏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注重适当的口语交流,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游戏内容。
3. 游戏演示教师以一个小组均衡的人数为要点,进行游戏演示,重点是演示小组之间的合作,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合理组织队伍。
4. 孩子们分组练习将孩子们分组,一组3-6人,由每个小组自己组织实行,互相配合,并按照规则进行游戏。
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于孩子们的人数分布。
幼儿园小班的一年级,孩子间的身高、力量等发育水平相差较大,人数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上很难协调。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猴摘果子》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猴摘果子》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猴摘果子》及教学反思《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猴摘果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猴摘果子》含反思!一、目标:1、激发婴幼儿有参与游戏的愿望。
2、初步发展婴幼儿的跑、跳动作。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二、准备:小猴挂饰每人一个,猴爸、猴妈挂饰各一个,果子若干,萝筐一个。
三、过程:(一)导题:1、交代身份:师A:“我是猴妈妈。
”师B:“我是猴爸爸。
”“婴幼儿们都是猴婴幼儿。
”(二)游戏《摘果子》1、猴妈:“今天天气可真好,猴爸爸,咱们带猴婴幼儿们到山上去摘果子吧。
”猴爸:“好啊?小朋友们咱们到山上摘果子去喽。
”2、大灰狼出现。
“呀,大灰狼来了,婴幼儿们快跑。
”(练习跑的动作)3、摘果子。
“山上到了,睢,这是什么呀?。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摘吧。
”婴幼儿跳起摘果子。
(三)品尝果子。
师引导幼儿将剥下的果皮扔进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小猴摘水果》这一活动以小猴为主要线索,将教学活动有序的分为四个部分。
一、通过游戏《摘水果》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通过给《水果排队》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
三、游戏《分水果》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
四、在上述幼儿以掌握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一些操作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巩固,四个部分层次鲜明,结构合理。
由于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色彩鲜艳的教具,对于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中班幼儿来说,是很有兴趣的,所以活动开始幼儿便被吸引到活动情景中来了。
整个活动我以一个故事贯穿始终,游戏性强,幼儿参与的部分较多,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动中,回答问题活跃、积极、课堂纪律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小猴子摘水果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的快乐,提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心理素质。
2、学习正面钻的方法,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能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掌握平衡、双脚跳的基本动作要领。
2、物质准备:山洞(拱形小门6个)、纸箱(高90厘米,宽80
厘米)纸筐、苹果卡片、桃卡片、梨卡片、木墩(高5厘米)、脚印8个、独木桥(宽10厘米,高5厘米)、障碍物(高10厘米,宽10厘米,长20厘米)、猴妈妈头饰一个、小猴子头饰若干、悬挂水果(苹果、梨、桃)若干、塑料筐3个。
3、场地准备:如图。
重点:幼儿能够弯腰低头钻过障碍物。
难点:引导幼儿掌握正面钻的动作要领,身体钻过时不碰障碍物。
活动过程:
1、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幼儿实行准备活动。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尝试、体验正面钻的动作要领。
(1)第一步: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过山洞。
(2)第二步:幼儿通过几次尝试和比较,发现正面钻是通过山洞最快捷、安全的方法。
(3)第三步:请动作准确的幼儿示范正面钻的动作。
(4)组织游戏:小猴子摘水果。
巩固正面钻的方法,要求幼儿能用低头、弯腰、屈膝、缩身体的方法准确钻过山洞。
(5)引导幼儿将运回来的水果实行分类。
(6)幼儿完整地实行游戏“花果山”,可选择不同的路线实行游戏活动。
3、放松游戏:“小小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