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好情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情绪公开课教案模板(精选11篇)

心理健康情绪公开课教案模板(精选11篇)

心理健康情绪公开课教案心理健康情绪公开课教案模板(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情绪公开课教案模板(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情绪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开心与不开心的时候,要经常保持愉快的性情。

2、学习用"情绪温度计"的方法记录自己每天的心情。

3、感受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活动准备1、温度计(实物)一个,一张画好刻度的温度计图片。

2、幼儿用书:《情绪温度计》。

3、人手一支彩笔过程: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上的刻度。

教师出示温度计。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景仰说说温度计的用处。

(知道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的高低,人们通过温度计可以知道天气的冷暖)。

教师和幼儿一同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分清不同的温度。

如:零度一上温度越来越高,零度以下的温度越来越低。

2、教师和幼儿看幼儿用书,学习记录自己情绪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讨论记录情绪的方法。

教师:温度计可以表示温度的变化,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情绪的变化呢?开心时,可以用什么颜色表示?生气是,用什么颜色表示?教师组织幼儿自由交流。

教师:今天你的心情好吗?为什么?教师启发幼儿在书上记录自己今天的心情。

幼儿可以用鲜艳的暖色(如红色)或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羚度以上记录自己愉快的心情,用冷色(如黑色或自己不太喜欢的颜色在零度以下记录自己的不开心;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在"温度计"上用不同的刻度表示开心与不开心的程度,如很开心、有一点儿开心、非常生气大呢感。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开心的时候和不开心的时候,"情绪温度计"可以帮助我们记录自己的心情。

3、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记录的内容。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记录表。

教师:请你给小伙伴看一看自己记录的"情绪温度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记录。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认识情绪》感受“笑、生气、哭”情绪活动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认识情绪》感受“笑、生气、哭”情绪活动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认识情绪》感受“笑、生气、哭”情绪活动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是人们内心的感受和反应,对幼儿来说,学会认识和理解情绪,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幼儿阶段是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情绪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感受不同的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

本教案以幼儿园中班为对象,通过“笑、生气、哭”情绪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认识情绪:通过感受“笑、生气、哭”等情绪,让幼儿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感受情绪:通过活动创设,让幼儿亲身体验“笑、生气、哭”等情绪,培养他们对情绪的感知能力。

3.表达情绪: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认识情绪,感受“笑、生气、哭”情绪活动2. 方法:•观察: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人在不同情绪下的表情和行为,与幼儿交流不同情绪的表现形式。

•游戏:通过幼儿喜欢的游戏,如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的体验。

•绘画:给幼儿提供纸和颜料,让他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表演: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情绪表演,让他们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步骤和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1.与幼儿一起回顾情绪的概念,引导他们讲述自己平时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

步骤二:观察不同情绪的表现1.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情绪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比如笑、生气、哭等。

2.与幼儿一起讨论不同情绪下的表现特点。

步骤三:游戏体验情绪1.进行模仿游戏,例如,教师做出生气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模仿并体验生气的感觉。

2.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例如,幼儿分成小组,表演不同情绪下的场景。

步骤四:绘画表达情绪1.给幼儿提供纸和颜料,让他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绘画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情绪。

步骤五:情绪表演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情绪表演,让他们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情绪》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情绪》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情绪》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情绪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了解情绪对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3.探索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方式。

4.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方式。

5.反思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

二、教学内容1.情绪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情绪的影响3.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方式4.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方式5.反思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三、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孩子们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情绪。

2.运用图像和动画法:通过图像和动画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形象地理解情绪。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尝试探索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4.游戏与活动法: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们调节情绪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情境创设引入老师将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小动物感到生气时会发生什么。

同时,老师在白板上画一只生气的小动物。

2.情绪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让孩子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学习情绪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3.情绪的影响让孩子们了解情绪的影响,包括对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等。

4.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方式让孩子们学习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教授简单的冥想、呼吸和肌肉松弛等技巧来帮助孩子们调节情绪。

5.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方式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学习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方式。

6.反思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通过问题引导,让孩子们反思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创设、运用图像和动画、角色扮演和游戏与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情绪,培养他们调节情绪的能力。

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引导孩子们反思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促进了他们情感上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研究和尝试各类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孩子的情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情绪》

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情绪》

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情绪》简介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情绪的管理和表达能力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帮助年幼儿园中班的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并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情绪的种类,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2.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

3.认识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4.培养团队合作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情绪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常见的情绪:快乐、悲伤、生气、惊讶等。

2.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尝试表达不同情绪并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

第二课:情绪管理1.讲解不同情绪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正常表达和不良表达方式。

2.教授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孩子在情绪激动时冷静下来。

第三课:情绪调节1.介绍情绪调节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2.教授孩子一些可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的方法,如玩游戏、听音乐等。

教学方法1.视频辅助教学:播放与情绪管理相关的动画片或教育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互动游戏:组织师生互动,通过游戏提升学生情绪管理技能。

3.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绪表达和应对情境锻炼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评估1.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情绪表达、情绪管理等。

2.定期组织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于情绪概念的掌握程度。

3.课后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情绪表达和应对的改变。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相信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他们的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从而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引导,让孩子们学会用积极的情绪管理方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健康、快乐的基础。

幼儿公开课我的情绪教案

幼儿公开课我的情绪教案

幼儿公开课我的情绪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理解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2. 能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理解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3. 能够学会通过游戏和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

2. 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 学会通过游戏和活动来调节情绪。

三、教学难点。

1. 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2. 学会通过游戏和活动来调节情绪。

四、教学准备。

1. 情绪卡片,制作不同情绪的卡片,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2. 情绪表情图,准备不同情绪表情的图片,如笑脸、哭脸、生气等。

3. 情绪故事书,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情绪故事书,如《小熊的一天》、《小猪找朋友》等。

4. 情绪表达游戏,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情绪表达游戏,如模仿表情、情绪猜猜猜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情绪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并讨论视频中的情绪表达。

2. 情绪认知。

教师展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不同的情绪,然后让他们用情绪表情图来表达这些情绪。

3. 情绪故事。

教师讲述一些适合幼儿的情绪故事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并讨论故事中的情绪表达方式。

4. 情绪表达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情绪表达游戏,让他们通过模仿表情、猜猜猜等游戏来练习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5. 情绪管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教导他们正确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通过游戏和活动来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六、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七、作业布置。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情绪日记,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和表达方式。

八、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我为幼儿公开课准备的情绪教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希望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通过游戏和活动来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绪教案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绪教案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绪教案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绪教案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绪教案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绪教案范文(精选8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2、活动中培养孩子会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1、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

2、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

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

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

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

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

(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

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情绪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情绪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情绪教案(7篇)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情绪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幼儿天性好动,在生活中常有磕磕碰碰。

一次不经意的碰撞可能会造成幼儿骨折、关节错位甚至内脏损伤,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救治,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伤害。

本活动通过与医生的对话交流,让幼儿了解受伤后的应对措施,提高幼儿防止受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1、了解受伤后会有各种症状,会大胆向医生提问。

2、能及时、清楚地将受伤的经过和身体感受告诉成人。

3、感知受伤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增强防止受伤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3幅: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流鼻血了: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两人撞在一起,头上起了大包;排队上楼梯时,幼儿说笑被楼梯绊倒了,坐在地上腿不能动。

2、邀请医生家长进课堂,为幼儿讲解受伤后应该怎么办及各种受伤造成的后果。

准备好应对孩子的提问。

3、白纸,水彩笔。

【活动建议】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受伤的症状和如何避免受伤。

请幼儿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受伤(流鼻血、摔倒)后会有什么感觉?怎样就不会受伤了?小结:身体受伤后伤口会流鼻血、红肿,还会觉得疼。

因此,活动时要小心,不要追逐到打闹,防止摔倒或碰到一起;要多喝水、不挑食、不抠鼻孔、防碰伤。

2、组织幼儿讨论受伤后的解决办法,梳理幼儿已有经验。

(1)幼儿4~6人为一组,讨论并记录:摔伤、流鼻血后应该怎么办?(2)展示、交流各组记录,鼓励幼儿清楚地表达本组的商讨结果。

3、通过听医生家长的讲解,了解受伤后正确的解决方法。

讲解重点:流鼻血、划伤手等要先用干净的手绢或纸巾捂紧出血口,不能用手直接碰伤口,然后找大人来处理;碰伤、跌伤和摔伤后先不要动保持原有姿势大声喊人,要清楚的说出受伤的过程和现在身体的感觉,等大人来处理。

4、引导幼儿向医生家长提问,进一步了解意外伤害的严重后果。

(1)鼓励幼儿大胆发问,了解安全保健常识。

幼儿心理健康情绪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心理健康情绪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心理健康情绪教案幼儿心理健康情绪教案(精选10篇)幼儿心理健康情绪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认识到变勇敢的方法。

活动准备: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活动过程: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老鼠、觉得好害怕呀!老师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事情或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幼儿轮流发言,互相讲解过去的经历,教师注意倾听。

三、教师提问“害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勇敢?”四、师幼讨论“怎样才会变得勇敢?”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1、多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勇敢!”3、害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我不怕!”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

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现在自己还害不害怕?”分享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

活动延伸: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纸团及垃圾筒或大纸箱。

活动反思:在这次活动的开始,我首先问幼儿:“你最害怕什么?”结果我发现约有1/3的幼儿出现了害怕和怯懦的表情,全班的孩子都鸦雀无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

我知道这个问题刺激了孩子们的心理。

我马上用一种轻松的略带自嘲的语气讲了自己害怕老鼠的事情,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的神态一下子放松了。

接下来很多孩子讲了自己害怕的事情,他们的心理负担己减轻了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好情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
赛讲课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的影响,懂得要持续良好的情绪。

2、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用心寻找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3、体验理解、帮忙等用心行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
轻缓的背景音乐、表情娃娃3个(高兴、悲哀、生气)、多媒
体课件、磁性圆片若干、笑脸贴花、自制迷宫图
活动过程:
1. 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播放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
到我们中间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