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部分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简答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简答题

三、简答:1、说明郁达夫的散文特色早期:(1920年—1933年)。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写了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首先,强烈地表现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

他在散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

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中期:(1933年—1938年) 。

这个时期,是他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年—1945年)。

1938年春,他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郁达夫早期散文创作的风格2、简述艾青诗歌特色和思想内容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以深沉忧郁的笔调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合着时代的节拍,反映着历史的真实。

他的诗作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自他起步开始就走在了坚实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

在这里,我想就艾青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探讨一下其诗的艺术特色。

现当代文学试题题型及答题参考

现当代文学试题题型及答题参考

现当代文学试题题型及答题参考一、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始于___年,首先发难的是胡适_______一文的发表。

2、文学革命初期,()化名为王敬轩,与刘半农合演了一出“双簧戏”,使白话文学的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

3、文学革命初期,___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为新文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4、早期乡土作家中,____的小说以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而独具特色。

5、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的()。

6、《海滨故人》的作者是___。

7、异域色彩、()、()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

8、尚洁是许地山小说_____中的人物形象。

9、中国现代第一部小说集是郁达夫的____,出版于___年。

10、冰心的两部小诗集分别是____和____。

11、早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1925年出版诗集(),因其诗风朦胧、晦涩与怪异,故有()之称。

12、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是(),闻一多回国后创作的个人第二部诗集是()。

13、闻一多在国外创作的诗歌主要收集在诗集()中,回国后创作的诗歌主要收集在诗集()中。

14、1924年,____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公演,标志着中国话剧导演制正式出现15、莲姑是田汉早期代表作()中的人物形象。

16、革命文学论争发生于___年。

17、倡导“革命文学”的主要文学社团有()和()。

18、蒋光赤是普罗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______,这也是作者最后一部长篇,其中刻划了革命知识分子____这一人物形象。

19、新感觉派小说作家中,自觉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作家是()。

20、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林纾。

()2、鲁迅前期曾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4、《故事新编》中,作者设置穿插性的喜剧人物,并赋予其现代化的细节,作者自称这一手段为“油滑”。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A解析: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

2.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A.赵树理B.茅盾C.巴金D.老舍答案:A解析:赵树理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

3.以下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金锁记》B.《倾城之恋》C.《封锁》D.《色,戒》答案:B解析:张爱玲的代表作是《倾城之恋》。

4.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A.施蛰存B.丁玲C.萧红D.张爱玲答案:A解析:施蛰存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

5.以下哪部作品是钱钟书的代表作?A.《围城》B.《平凡的世界》C.《穆斯林的葬礼》D.《白鹿原》答案:A解析:钱钟书的代表作是《围城》。

二、简答题1.请简述鲁迅的《呐喊》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愤怒批判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文学史上,《呐喊》开创了现代文学的先河,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请简述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作品通过祥子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和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骆驼祥子》被誉为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请简述张爱玲的《金锁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女主角曹七巧的悲剧命运。

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在中国文学史上,《金锁记》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

当代文学简答题

当代文学简答题
简答题1《百合花》的艺术特色:清新俊逸的风格;非常热情单纯;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别致;具有比较细腻的情感,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具有浓浓的抒情味,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叙事2简析《吐鲁番情歌》的艺术特色: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诗歌语言轻快秀丽;创造了“劳动—生活”主题样式3杨朔散文艺术特色:a善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发生联想和想象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的艺术表现,因而具有诗的视角和诗的容量;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很多散文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以创造诗的象征比附的境界;讲究艺术结构善用艺术辩证法,提出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创作主张4秦牧散文:秦牧散文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秦牧散文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秦牧散文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秦牧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留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5《春之声》象征性内涵:《春之声》描绘的陈旧的闷罐车箱及《春之声圆舞曲》优美的旋律具有极深的象征意义;闷罐车箱的外表是陈旧的落后的象征它的内涵满载着各种类型乘客的拥挤现象又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录音机播放的是斯意义在于它们深刻的体现出我们国家和人民在新时期所特有的转机6《红高粱》象征性内涵:小说以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生命意识作为基调,对整个农民真实的文化心理进行原生状态的描述,一方面浓重墨彩的渲染了一种火红的高粱般的民族性格,一方面则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的环境来开掘真正属于农民意识的正负两个层面,伟大与渺小、强悍与虚弱、自尊自信与自卑自贱使读者感悟到一个农民为主体的民族不可避免的精神状态的伟大与卑微7新写实小说特点: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粗糙庸常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流;简明扼要的叙事,客观化的叙事态度,语言与生活状态的统一;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淡化价值立场;写出困苦尴尬的生活情境,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无奈。8丙崽形象象征性内涵:丙崽是传统文化的丑陋性,原始性与老而不死的象征;以丙崽为代表的鸡头寨村民的心态体现出我们民族国民性的历史之根:一种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和非理性因素9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上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加散乱,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反讽等写作策略10陈毅市长艺术结构:沙叶新的戏剧观是开放式的,在创作中他勇于借鉴、创新和探索。《陈毅市长》在情节结构上,完全打破了以某一中心事件贯穿全剧的传统的戏剧结构方式,采取了“冰糖葫芦”式的全新结构,全剧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和矛盾冲突,十场戏十个片断,各有矛盾冲突,但又都围绕陈毅这个中心人物贯穿下来。另外,剧本的开头、结尾采用了一人独白的形式,把舞台空间扩大到了整个剧场,收到了很好的戏剧效果12王蒙艺术探索和创新: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常常用主观感受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梦幻等艺术手法来表现生活;注重吸收中国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注重故事情节展开;王蒙特别看重语言在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喜欢运用和叙事语境不协调的过时的政治辞令造成反讽的效果13《爸爸爸》寻根文化批判内涵:该书塑造了丙崽这个很难概括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意象或人生的象征,把他所生活的氛围和环境看成一种凝固了的社会空间。作者把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在把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有人把这原始意识归结为八中表现即万物有灵论,畏天祭神,迷信解释预兆禁忌和行为,咒语拜物教,巫卜文华,盲目的祖先崇拜和长辈权威,对人的兽性摧残,好勇斗狠、集团仇杀。这把中表现形态成为我们边远地区至今还保留着的民族生存形态,同时他也成为一种稳定的意识结构渗透于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14舒婷诗歌艺术特色: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舒婷诗歌以‘自我’为核心够建立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有个人与时代双重复合的情绪特征;其抒情形象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深思的我和沸腾的我,是一个超越了诗人自我的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一代人形象;舒婷独特的观照方式赋予它诗歌单纯外观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善于在温婉典雅的倾诉和独白中传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经常选择矛盾的对立的形象,借助一些转折的语序来构筑多元立体情绪结构,还运用意象叠加时空切割构筑总体象征,借以表现多义和不确定的复杂的主观直觉体验15朦胧诗的艺术特征:意象化象征化与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16《红高粱》的艺术特色:叙述上的陌生化:人称、视角、姿态;象征、隐喻、暗示、反讽手法的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 简答题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 简答题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答题·笔记1.郭沫若小说的创作特色。

【答案】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

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2.概述左联的主要成就。

【答案】左联的主要成就包括: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3.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答案】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思想内容有:(1)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

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育的迫害。

(2)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

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

(3)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

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

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4.《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答案】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

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

5.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答案】沈从文把创作看成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

在小说中表现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写自己所经历的题材与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心灵的真切感受,其作品几乎可以看成他的“自叙传”。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当代诗歌有什么不同?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1980年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之后,这起初带有贬义色彩的“朦胧诗”一词却被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实际上,“朦胧诗”所指涉的不仅仅是某类诗歌创作,也不仅仅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个文学潮流,它的存在意义基本上建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之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成为“朦胧诗”。

朦胧诗成长于“文革”时期,最早可追溯到一群插队在河北安新白洋淀及周围地区的知青诗人组成的“白洋淀诗人群落”的地下创作,诗人有黄翔、食指、芒克、多多、根子等。

“文革”结束后,一些和“白洋淀诗人群落”具有相似风格和倾向的诗歌作品开始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

1980年春夏,《福建文学》和《诗刊》等刊物又相继集中发表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至此,朦胧诗彻底浮出水面,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

1、朦胧诗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五四”人文精神的继承;第一,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以悲壮的姿态,直接承接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战斗精神。

;第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了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第三,重建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2)从美学风格看,朦胧诗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注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中 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试题

中 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鲁郭茅巴老曹”?()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沈从文2、《雷雨》的作者是()A 老舍B 曹禺C 巴金D 茅盾3、以下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 《红高粱家族》B 《平凡的世界》C 《活着》D 《蛙》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句诗出自()A 北岛的《回答》B 顾城的《一代人》C 舒婷的《致橡树》D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5、以下哪位作家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A 赵树理B 孙犁C 刘绍棠D 周立波6、《围城》的主人公是()A 方鸿渐B 孙柔嘉C 唐晓芙D 苏文纨7、以下哪部作品是余华的代表作?()A 《受戒》B 《妻妾成群》C 《许三观卖血记》D 《黄金时代》8、以下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刘心武B 蒋子龙C 韩少功D 张洁9、“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钱谷融B 朱光潜C 宗白华D 李泽厚10、以下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 《金锁记》B 《倾城之恋》C 《半生缘》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_____的《沉沦》。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_____。

3、老舍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_____等。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了“_____”和“文学革命”的口号。

5、艾青的代表作是_____。

6、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_____特色。

7、“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

8、王蒙的代表作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_____等。

9、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_____等。

10、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废都》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题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题

简答、论述题1、“寻根文学”产生的缘由:随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进一步深入,“寻根文学”的出现也是文学发展内在规律使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这一切的变化必然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

外来文化、西方近代以来的各种哲学思潮和文化理论大量涌入也对这场变革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旧有的保守的文学观必然成为阻碍。

“2、“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韩少功:《文学“根”》:“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 “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

3、寻根小说的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4、“寻根文学”的美学意义: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5、汪曾祺小说之特色:(详见课本P109—110)一,叙事风格;二,题材风格;三,语言艺术6.汪曾祺创作的美学意义:小说:P109—110;散文:P205第三段7.王安忆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细腻地表现年轻人对理想和爱情的真诚追求,执著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代表作品:“雯雯的系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部分简答题现当代文学1.荷花淀派5,60年代形成的以孙犁为首的小说流派。

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名,还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这是40年代的解放区小说,作品描绘了荷花淀诗情画意的环境,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通过写她送夫,寻夫,与夫一起参加战斗的事迹,来发掘人性美。

作者把叙事抒情和写人融为一体。

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韩映山,从维熙等。

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醒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带有乡土气息,富有诗情画意,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七月诗派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得名。

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黎,绿原,牛汉等。

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式,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

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等。

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的雄浑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

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绿原的《白色花》为代表。

3.九叶诗派又叫中国新诗派,这是40年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由于80年代初期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九叶集》而被学术界追认。

主要成员有辛迪,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杭约赫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他们强调反映现实和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屈原》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

剧本写于1942年1月,第二次蒋介石反动高潮,皖南事变之后。

作品用讽喻现实的方法,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

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通过楚国政治集团内部爱国与卖国两条外交路线的斗争,成功塑造了屈原的形象,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反抗侵略,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

屈原是一个爱国政治家和诗人的典型。

他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要求民主,自由的共同心声。

屈原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展示了作者的强烈的爱憎和战斗革命精神。

艺术特色:郭沫若是个感情激越,充沛,奔放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历史剧也具有浓烈的诗意和优美的抒情,他的戏剧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浪漫主义史剧中的悲剧精神是崇高悲壮的。

(1)人物塑造特点:作者不拘泥于历史事实,把人物理想化。

放大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使其十分强烈地突现出来。

(2)情节结构特点:故事情节单纯,结构安排集中。

给作者留出更多的“间隙”刻画人物。

(3)戏剧语言特点:语言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和诗的韵味。

大多语言是诗化了的口语,是有节奏的散文。

剧中不时穿插抒情诗与民歌,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金锁记》张爱玲写于1943年。

可以称之为对情欲的研究。

小说描写小商户家庭出身的曹七巧被哥哥嫁入姜家瘫痪少爷的新房,在财欲和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被严重扭曲。

最终她得到了黄金,但是拆散了长安和长白自己儿女的婚姻与爱情。

张爱玲在书中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意蕴,她曾经称曹七巧为英雄,拥有“疯子般的审慎和机制”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用最病态的方式“她那扁平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想剃刀片”随心所欲的施展着淫威。

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的痕迹,又有现代派的味道,注重写人物意识的流动,注意暗示与象征,善于联想,特别是对人物病态心里的描写和揭示。

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6.《边城》沈从文最富盛名的小说。

1934年发表。

《边城》是沈从文浓郁的怀乡情节的艺术结晶,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

思想内容以作者家乡所在的湘西为背景,通过写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满含审美理想的展示一种朴素真诚的人情美,人性美。

赞美边民淳良的心灵。

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艺术特色(1)结构单纯,简洁。

淡化的情节,淡化的戏剧性,浓化的情致和韵味是边城的主要艺术特点。

用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不追求离奇的情节,不注重矛盾冲突,而是突出描绘世态人情。

(2)诗一般的小说意境。

沈用诗画的笔墨,融汇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典雅脱俗的格调。

创造了边城抒情诗般的意境。

冲淡,清远,平和从容中散发淡淡的寂寞。

(3)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小说开头三章极力描写湘西的风物景观和风俗习惯。

远山,溪水,白塔,船只是湘西特有的景物。

端午赛龙舟,捉鸭子比赛,男女对歌都呈现出古风犹存的边城文化。

(4)象征手法的运用。

翠竹象征坚韧的生命力,白塔象征原始湘西的终结。

(5)朴素明净的语言,简约自然的叙述方式。

没有华丽的词藻,素描的手法表现其原始美和天然风韵,语言上不卖弄,有深厚的感情。

(6)悲凉的基调。

虽然小说中有怀古的幽清,对美的歌颂,对生命的礼赞,但正因为这些美的东西正在被现实毁灭。

而且这种悲凉又与作者的人生忧郁相契合。

(7)细腻的心理描写。

本文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

翠翠离奇的“胡思乱想”,让人感到渐渐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的幼芽时心灵的躁动。

二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

翠翠“带着娇,有点儿埋怨”地一再央求爷爷丢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边,让人感受到翠翠对爷爷的无比依恋之情。

人物形象分析(1)翠翠是爱与美的化身。

她在茶峒的青山绿水间长大,大自然赐予了她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也养育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

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渝,执着的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

翠翠这一纯美的艺术形象溶注了作者的审美理想。

(2)老船工古朴厚道,天保的豁达大度,傩送笃情专情,顺顺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忱质朴,作为美好道德品行的象征,都从某一方面展现了理想人生形式的内涵。

7.《围城》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1947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主题思想内容《围城》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

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却总是不能安顿,一再踏上漂泊旅程。

作者借他一路漂泊,广泛的描绘了社会的形形色色,尽写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

传统对于现代中国自我围困的主题不仅在社会制度与机构方面展开,还在方鸿渐和孙嘉柔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展开。

孙嘉柔精明,工于心计,在羞涩外表下有着专横和敏感,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

待到订婚,方鸿渐才发现,却已经身陷围城。

意义《围城》包含三层意蕴:(1)“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即对抗战时期城乡世相的描写。

(2)“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

(3)“这里思索层面”,即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

作品以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阶层为表现的中心,作品通过他们写,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化的西方文明,从哲学的多重角度作了精心审视。

从方鸿渐这个非英雄式的小人物的生活历程中,透露人生形而上的思考。

艺术成就(1)对于人物的隐秘心理有深入细致的把握和表现。

(2)讽刺自成一体,举凡道德,风俗,人情,无不笼罩在作品的讽刺之下。

古今中外的警句妙喻,随手拈来,织成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文章。

(3)叙述语言自成特色。

通过议论,作者由具体的生活细节举一反三,引申出对于社会人生的批评。

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形成贯通全书的反讽。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文凭,联想到《圣经》里的亚当夏娃,可真谓思虑深远啊。

8.《雨巷》戴望舒赏析戴望舒写于1928年8月,广为流传,因此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他是现代派诗人的代表。

这首诗典型的反映了30年代知识青年的苦闷,幻灭,彷徨而又对理想充满期盼的复杂心态。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艺术特色(1)诗句长短错落,音调和谐,节奏低沉徐缓(2)多次使用复沓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美化了诗歌的韵律(3)将音乐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

叶圣陶“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4)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9.何其芳《画梦录》1936年前创作的散文收纳于内1936年后朴实的笔触写现实人生,何其芳,汉园三诗人之一。

不仅以现代诗著称,他的美文散文集《画梦录》成就很高。

它包括《扇上的烟云》等17篇散文,传达的主要是他画梦的“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

(1)独语体散文他常用“独语”的调式,在孤单中玩味着孤独,在寂寞中吟哦着寂寞,探索年轻知识分子内心灵魂的颤动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为了追求纯粹的柔和美丽,力求很少的文字制造一种情调。

《梦后》《黄昏》《墓》《雨前》(2)艺术表现上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的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从而创造出瑰丽飘逸的艺术境界,具有秾丽精致之美。

象征的旨趣,意象的组合,音乐的和谐,色彩的秾丽,是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

意义在坚守抒情散文的独立,纯正的艺术品格方面,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致力于对散文艺术美的追求。

10.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贡献(论述题)(1)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出色的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竖起一座丰碑。

(2)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

曹禺塑造了繁漪,陈白露,愫芳这样卓越的悲剧女性形象,刻画了鲁侍萍和周评,曾文清等优秀的艺术典型。

曹禺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悲剧冲突,描写小人物的悲剧,忧愤深沉。

(3)曹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1934-1936年接连发表《雷雨》《日出》,标志着我国话剧文学的成熟。

他在吸取外来艺术的同时,体现深厚的民族特色,奠定了现代话剧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