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关于目标的故事
关于目标17个小故事

目标的作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过一次跨度20年的跟踪调查。
最早,这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90%的学生回答说有。
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们有了目标,那么,是否把它写下来呢?”这时,只有4%的学生回答说:“写下来了。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们。
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的没有这样做的学生。
他们创造的价值超过余下的96%的学生的总和。
那么,那96%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的人在实现他们的理想呢。
合理的目标在人的工作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作用,我们要根据公司和自身实际制定目标,并不断前行。
爱丽丝的故事“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大目标由小目标组成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的故事。
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
当记者几次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许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是在招摇夸张,故弄玄虚。
然而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验证了“凭智慧取胜”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所在。
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的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
目标明确的励志故事

目标明确的励志故事在人生的旅程中,大部分人都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许多伟大人物都是通过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并成为了成功人士。
以下是一些目标明确的励志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激励。
1. 梦想成真:池田大作的故事池田大作是日本宗教团体“SGI”(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哲学家和作家。
他的人生经历饱含着励志和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小时候,池田大作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是一名缝纫工人。
尽管生活贫苦,但是池田大作对于知识的渴望从未减弱。
他勤奋学习,竭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成年后,池田大作加入了Sokka Gakkai的组织,致力于推广友谊、和平和教育。
他建立了一所大学、一家印刷厂和一家研究所,积极地奋斗着,直到他的梦想终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
2. 不抛弃不放弃:郝运的故事郝运是一个中国音乐家,被誉为流行音乐教父。
然而,他的成功之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郝运年轻的时候,他成为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黑豹乐队”的吉他手。
尽管这支乐队的音乐非常出色,但是却被中国政府禁止演出。
在这种情况下,郝运只得放弃了乐队生涯,并逃到了美国。
在那里,他重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华人音乐家。
然而,郝运的困难不仅仅止于此。
在他的一次演出中,他的左手被刀割伤,这场事故几乎让他失去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尽管如此,他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最终重新恢复了他的手指灵活性,并在全球舞台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华。
3. 追求卓越:李嘉诚的故事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其生命中充满了艰辛和奋斗。
他的故事是一个追求卓越和不懈努力的典范。
在他年轻的时候,李嘉诚的家庭因为战乱而破裂,他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然而,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利用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创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李嘉诚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他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的商业成就也被视为商业界的典范。
关于树立明确目标的小故事

关于树立明确目标的小故事第1个故事:猎人的目标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
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第2个故事:一个心理学家的试验某天,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
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
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
”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
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
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
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关于目标的哲理小故事

关于目标的哲理小故事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设立目标,我们能够激发内在的动力,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下面分享一些关于目标的哲理小故事,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蚂蚁的思考有一天,一只蚂蚁终于觉醒了,它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
它突然意识到,自己每天的生活似乎没有目标,只是在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
蚂蚁开始感到迷茫和无聊,于是它决定寻找一个目标,给自己的生命注入一些意义。
于是,蚂蚁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它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其中一朵最美的花朵成为了蚂蚁的目标。
蚂蚁决定要采集这朵花上的花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开始努力工作,克服一个个困难。
在漫长的努力中,蚂蚁不断学习和探索,它习得了更高效的采蜜技巧,也发现了更多的美丽花朵。
最终,蚂蚁成功地采集到了目标花朵上的花蜜,它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只有设立目标并为之努力,我们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目标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动力和热情,也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发现更多的美好。
故事二:渔夫的智慧有一位年长的渔夫,每天都会在海边打渔。
他的技术非常娴熟,每次都能够钓到很多的鱼。
但是,他却只会捕捞到足够自己和家人食用的数量,而不会去多次渔获。
有一天,一个过路的旅行者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你只会捕捞够吃的鱼,而不多打渔呢?”渔夫微笑着回答道:“因为我只需要够吃的鱼,其他时间我可以去做让我快乐的事情,陪伴家人,或者散步,享受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目标应该是符合我们内心需求的,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和扩大规模。
我们应该懂得取舍,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为自己设立合理的目标,并且知道何时放下,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事物。
故事三:信念的力量有一位年轻人渴望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他希望能够在大舞台上演奏最完美的音乐。
然而,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他会感到意志消沉,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目标。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师,老师鼓励他要坚持信念,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关于目标的名人的事例

关于目标的名人的事例
1. 爱迪生,他简直就是目标的代言人啊!为了发明电灯,那可是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啊,一次次失败,他都没有放弃,这不就是坚定朝着目标前进吗?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飞鸟,始终朝着自己心中的那片光明飞去。
2. 马云,哇哦,他当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呢!面对各种质疑和困难,他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紧紧盯着自己的目标,一路拼搏,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3. 贝多芬,即使耳朵聋了,还依然执着于创作音乐,这目标感也太强了吧!他就如同在黑暗中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音乐的道路。
4. 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那可是全身心投入啊!她不被外界干扰,一门心思朝着目标努力,这不就像是在沙漠中坚定前行寻找绿洲的旅人吗?
5. 迈克尔·乔丹,他对篮球的热爱和对冠军的追求那是无人能比啊!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他都像一头勇猛的狮子,紧紧锁定冠军这个目标。
6. 郎平,带领中国女排一次次创造辉煌,她心中的目标就是让女排重回巅峰,她做到了!她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女排姑娘们前进。
7. 比尔·盖茨,从辍学生到世界首富,他的目标就是改变世界,这多牛啊!他就如同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勇往直前。
8. 达芬奇,在绘画艺术上不断追求卓越,他的目标让他的画作成为传世经典,这是多么令人钦佩啊!他像是一个在艺术海洋中遨游的精灵。
9. 霍金,即使身体被疾病束缚,但他的思想却朝着宇宙的奥秘飞翔,他的目标是探索未知,这是多么伟大啊!
10. 孙中山,为了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他奋斗了一生,这目标是多么崇高啊!他就像是黑暗中点亮希望的火炬。
观点结论:这些名人都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目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也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
关于目标和梦想的名人故事

关于目标和梦想的名人故事1、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年轻时立志报国,自小读书十分刻苦。
在长白山上的醴泉寺中,纵然每日稀饭野荠,便足以饱腹,却仍独自一人点灯夜读。
友人心疼,给他送来好菜好饭,却见他几日都不曾动过。
问其原因,范仲淹答道:“我不是不感激,只是我已习惯于粗茶淡饭。
我既已立志报国,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若是现在就贪图享受,日后如何吃苦?”他立下如此坚定的目标,他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造就了日后的人生。
他成为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在困难与忍耐中,是心中坚定的目标不停洗涤他的心灵,抚走微尘轻埃,让他羽化成蝶。
2、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在四岁那年就以成为一名漫画家为目标,开启了他的漫画之路。
他从小在漫画的熏陶中长大,中一开始创作自己的故事,并且为了锻炼自己的画技连续给三位漫画家做过助理。
而当他将创作的第一部以海盗为题材的漫画投稿时,却没能得以刊载。
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以那部漫画为雏形,创作出日本漫坛巅峰之作《海贼王》,并被人评为“有望赶上《龙珠》的日本漫画界的希望”。
在拒绝与努力中,是心中坚定的目标让他成长,永不放弃,绘出自己人生的彩虹。
3、柳传志四十创业,面对国内当时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建立的数个科技公司,他没有畏惧退缩,而是给自己定立一个目标,坚持着一点点爬到行业顶端,将联想打造为中国的民族品牌。
目标高,才能制定出战略,才能朝着你的目标一步步地去努力。
柳传志的梦是每个爱国创业者的梦,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而这些理想的起源都是为国家尽一丝自己的力量,为民族实现梦想。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未来相连,给自己一个前途,给国家一份未来。
在迷茫与理智中,是心中坚定的目标让我们在梦的路上找准正确的方向,给自己一片璀璨的光芒。
目标坚定成语故事坚定目标的励志故事

目标坚定成语故事坚定目标的励志故事千百年来,成语一直是汉语言中的瑰宝,通过简明扼要的形式,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在古代,这些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故事、诗词和文化交流中,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人生道理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您分享一些关于坚定目标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能够激励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坚守初心。
故事一:《亡羊补牢》在古代,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羊,但由于粗心大意,一只羊跑出了农夫的掌控。
农夫被这件事情吓到了,他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其他羊也很有可能逃跑。
于是他决定捕捉那只逃走的羊并修好篱笆。
尽管羊已逃跑,但农夫并没有放弃,而是立即采取行动。
最终,他重新捕捉住了那只逃跑的羊,并修好了篱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事情发生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事业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关键是我们如何及时应对并采取行动。
只有坚定目标,及时补救,才能重新赢得成功。
故事二:《不撞南墙不回头》在古代,有一个叫做李小鹏的匠人,他立志制作一支无与伦比的长剑,但是他没有足够的金属材料。
于是,他背起行囊,流浪到处去寻找材料。
经过了漫长的旅途,他终于找到了一块稀有的矿石。
他决定把矿石做成剑,并返乡打造出一把高品质的长剑。
在制作过程中,长剑的打造遇到了各种挑战,但是李小鹏决心坚定,他没有放弃。
最终,他打造出了一把无与伦比的长剑,为世人所称道。
正如成语“不撞南墙不回头”所表达的含义一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不能轻易退缩。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超越自己,实现目标。
故事三:《落地生根》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个农夫发现了一颗高大的树苗。
他觉得这颗树苗非常特别,就决定将它移植到自家院子里。
于是,他动手挖掘并小心地将树苗移植到新的环境。
虽然开始时,树苗的生长情况不太理想,但农夫没有放弃,他每天都给树苗浇水、施肥,并给予更多的关注。
7个故事让你明白目标的重要性

7个故事让你明白目标的重要性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
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关于目标的故事
业绩王子整理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
是明确如何做。
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
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
赵日磊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第四个故事:保险销售员的故事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
”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
“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
要做300万的业绩。
一年:300万业绩。
一个月:25万业绩。
每一天:8300元业绩。
”老师说。
“每一天:8300元业绩。
大既要拜访多少客户?”
老师接着问他,“大概要50个人。
”,“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
这时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他说没有。
“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
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他说:“至少20分钟。
”老实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
请问你能不能做到?”他说:“不能。
老师,我懂了。
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
”
赵日磊点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
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第五个故事: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
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
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
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
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
赵日磊点评: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一个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最终目标,比如成为世界冠军,更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比如在某个时间内成绩提高多少。
最终目标是宏大的,引领方向的目标,而绩效目标就是一个具体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目标,比如在四个月把跑步成绩提高1秒,这就是目标分分解,绩效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个内提高0.03秒等。
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得到了一个正面激励,这对于培养我们挑战目标的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六个故事:幸岛短尾猴的故事
位于日本南部宫崎县的幸岛是短尾猴的故乡。
日本科学家对幸岛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研究过程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猴子也会清洗红薯。
科学家将这种行为看作是非人类种群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对短尾猴进行了观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在沙土里种植了一些红薯,走的时候就把这些红薯留下了。
后来,猴子发现了红薯,就开始作为食物来吃。
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长的,红薯上经常粘着一些沙子,比较磕牙。
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猴子发现,把红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会磕牙了,于是他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小猴子,这些猴子也开始用水洗红薯吃,再后来,这些猴子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他的猴子,甚至告诉了其他岛上的猴子。
于是,一天,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出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这就像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出现。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行为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而这种影响可以产生一种聚合效应。
在目标管理里,领导带头谈目标、定目标、回顾目标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而领导的这种行为可以影响到经理层和员工,使大家逐渐培养一种目标管理行为,最终形成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高层领导的以身作则和示范作用,很难推行,因为它一种思想和组织行为,领导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第七个故事:吴起不败
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
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
吴起是一位军事和政治上的鬼才,吴起的一生中毫无败绩,可以说是不败的军神,在政治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令魏国和楚国成为当时战国的霸主,吴起在作战上号令严明,在寻常的出征途中愿意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卒的爱戴,以至于士卒为其战死亦在所不惜。
吴起在军制的改革抛弃了当时军事上士卒作战不积极的弊病,使所仕国家的军事强于其他国家,正因此才能抵御强国的入侵,侵占小国的领土。
赵日磊:这个故事讲的是领导在目标管理中要拉下架子,平等对待部门或团队的每个成员,并提供顾问、教练、保姆服务,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团队的整体业绩。
本文来自:中国人生目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