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30405)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卫生、残联、民政系统下属的各级医院(包括社区医院、儿童医院、专科康复医院)的康复部门(科、病房、门诊)、以及老人院、特殊学校、康复器械公司等。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

具体就业岗位如下: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康复治疗领域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康复治疗职业技能和康复服务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卫生、残联、民政系统下属的各级医院(包括社区医院、儿童医院、专门的康复医院)的康复部门、以及老人院、特殊学校、康复器材公司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的描述

1.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能力;

(2)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有高尚的情操与美好的心灵;

(3)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4)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5)具有医疗安全意识;

(6)具有康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7)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

2. 专业能力

(1)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2)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初步的专业英语阅读、会话的能力,英语达三级水平。具有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

(3)具备熟练运用康复治疗技术的能力,较系统地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具有获取最新康复领域知识的自学能力。

3.方法能力

(1)能制定康复工作计划的步骤,提出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的思路;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3)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4)具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

(5)具有管理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6)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胜任各种康复相关的技术工作。

(二)职业资格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及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还需获得以下一种资格证书:

四、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含同等学历)

(二)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全日制)

五、学时和学分要求

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3-5年修完学分,大学专科学历。

六、课程设置方案与实施要求

七、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表(以最低毕业总学分要求计算)

八、教学进程安排表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