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共21页文档
尿路结石

④.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⑤.调节尿pH理想尿PH6.0-6.5,
⑥.肾绞痛的治疗应用下列药物,通过不同给药途径
可缓解疼痛;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盐酸二氢吗啡 酮+硫酸阿托品、曲马多。
⑦.中西医结合治疗 ⑧.纯尿酸结石治疗口服别嘌呤醇300mg/d。降低血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
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手术入路分为:经腹腔途径
经后腹腔途径 (常用)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症
1、ESWL 或输尿管镜以及经皮肾镜等治疗失 败的输尿管结石; 2、不适于行ESWL或输尿管镜者,如结石较 大、质硬、局部停留时间过长有炎性息肉包 裹者; 3、输尿管结石伴有肾盂输尿管病变需同时手 术治疗者; 4、选择开放手术治疗者。
石,经肾盂无法取出或取净的结石,需广泛切开肾实质,则要求肾脏局 部低温。
液供应,能最大限度保留功能肾组织)适用于复杂的鹿角形结石或肾盏 颈部狭窄需整形或重建者。要求于无血管区或血管间作切口 盏颈部有狭窄,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和肾盂切开取石术都不易取尽结石, 可将肾上极或肾下极连同结石一并切除
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经肾实质切开取石而不影响和干扰肾血
左输尿管石街
石街消失
双侧上尿路结石手术原则 双输尿管结石: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结石:先处理 输尿管结石 双侧肾结石手术原则: 先处理易于取出和安全的一侧 若肾功能极坏,梗阻严重,全身情况差,宜先 行经皮肾造瘘术,待情况改善后再处理结石 双侧上尿路结石或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引起急 性完全性梗阻无尿: 全身情况允许,应 及时 手术; 若不能胜任手术,可试 行输尿管插管,若能通过 可留置;
治泌尿系结石(石淋)秘方(8首)

治泌尿系结石(石淋)秘方(8首)1、逐石汤【来源】邓铁涛,《千家妙方·上册》【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砂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后下)、小甘草各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逐石。
【方解】方中金钱草清热利湿逐石为主药;海金砂藤以利水通淋;鸡内金消石为辅药;佐以琥珀末祛瘀通络止痛;广木香行气解郁止痛;生地、白芍利水而不致伤阴;小甘草和诸药而为使。
合而用之有清热利湿,通淋逐石之功。
【主治】输尿管结石。
【疗效】屡用屡验。
效果甚佳。
2、消坚排石汤【来源】张琪,《临床经验集》【组成】金钱草50~70克,三棱、莪术、鸡内金(研冲)各15克,丹参20克,赤芍、红花、丹皮各15克,瞿麦、扁蓄、滑石各20克,车前子、桃仁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清热利湿、破积软坚、活血化瘀。
【方解】方用金钱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化瘀,是治砂淋之主药;三棱、莪术、鸡内金破积、软坚、行气排石;赤芍、丹皮、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散痛消肿;扁蓄、瞿麦、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诸药相互协同,共奏溶石排石之效。
【主治】砂淋、石淋,可用于尿路结石。
【加减】病程久、肾气虚者,加熟地、枸杞、山萸肉、菟丝子;肾阳不足者,加肉桂、附子、茴香;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结石大难以排出,加山甲、皂角刺。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较好,不少年久固结不下的结石患者,服此方而愈。
有的还发现溶解现象,化成小块随小便排出。
3、金珀消石散【来源】马骥,《中医杂志》(11)1989年【组成】海金砂100克,苏琥珀40克,净芒硝100克,南硼砂2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成极细末,密箩筛过后,装瓶备用。
一日服3次,每次以白水送服5~10克。
【功用】利尿通淋,消石排石。
【方解】大凡石淋多为实证,故本方由一派攻伐渗利之品组成,药专力猛、奏效颇捷。
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

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结石和根治尿路感染。
对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感染:首先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期间定期每月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检查,如果病人出现菌尿或有症状,抗生素剂量恢复至治疗剂量。
当尿液无菌维持了3个月后,停止应用抗生素,定期行尿液细菌培养观察,以防感染复发。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尿中细菌的菌落如从107降至105,可使尿素酶的活性降低99%。
(2)尿素酶抑制药:应用尿素酶的抑制药可以阻止尿素的分解,从根本上防止感染结石的形成。
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结石病专家陈雪珍介绍,目前主要选用乙酰异羟肟酸(AHA),能预防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结晶的形成,其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力,减少药物的用量。
口服后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
AHA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紊乱和精神症状,如震颤、头痛、心悸、水肿、恶心、呕吐、腹痛、味觉丢失、幻觉等。
其他症状包括脱发、皮疹、静脉炎、肌软弱、溶血性贫血等。
乙酰氧肟酸妊娠妇女禁用。
尿素酶的其他抑制药包括:羟基缬氨酸、丙异羟肟酸等。
(3)溶石治疗:溶石治疗是通过各种管道(如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造口管、术后留置的肾造口管等)向肾盂、输尿管内注入溶石药物来达到溶石的目的。
进行溶石治疗前应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碎片,以减少溶石的困难。
进行溶石治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尿液应是无菌的,必须在尿路感染得到完全控制后才能应用灌洗溶液,以免在溶石过程中大量细菌释放出来而引起尿路感染;②溶石液体的流进及流出应当通畅;③肾盂内压力维持在 2. 94kPa(30cmH。
O);④没有液体外渗,如有液体漏出,则应停止灌洗;⑤要监测血清中镁的水平,避免发生高镁血症。
等渗的枸橼酸液在pH 4.0时能溶解磷酸钙和磷酸镁铵,形成可溶性的枸橼酸钙复合物。
可应用溶肾石酸素,但毒性大,甚至可引起死亡。
肾盂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以120ml/h的速度,灌洗24h后如无异常,才可开始进行溶石治疗。
输尿管镜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输尿管镜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一、概述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居首位。
欧美资料显示, 5%-10% 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率为 100-400/10 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 1%-5% ,南方为 5%-10% 。
年新发病为 150-200/10 万人,其中 25% 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是世界上 3 大结石高发病区之一。
(一)输尿管分段:上段输尿管: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到骶髂关节的上缘。
中段输尿管:从骶髂关节上缘到骶髂关节的下缘。
下段输尿管:从骶髂关节下缘开始穿过盆腔终于膀胱。
(二)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分类根据保守治疗、排石治疗、内镜治疗、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将输尿管结石分为三类:直径≤ 6mm 的结石、直径为 7-10mm 的结石以及直径 >10mm 的结石。
二、硬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自 20 世纪 80 年代输尿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型小口径硬性、半硬性和软性输尿管镜的应用,与新型碎石设备如超声碎石、液电碎石、气压弹道碎石和激光碎石的广泛结合,以及输尿管镜直视下套石篮取石等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成功率。
(一)硬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适应证1.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ESWL 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3.ESWL 术后产生的“石街”;4. 结石并发可疑的尿路上皮肿瘤;5.X 线透光的输尿管结石;6. 停留时间超过 2 周的嵌顿性结石。
(二)硬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禁忌证1. 不能控制的全身出血性疾病;2.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手术耐受差;3. 未控制的泌尿道感染;4. 腔内手术后仍无法解决的严重尿道狭窄;5. 严重髋关节畸形,摆放截石位困难;6. 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或梗阻。
三、输尿管镜的应用(一)输尿管镜的选择: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成分、合并感染情况、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泌尿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本身的情况和意愿等综合考虑。
32例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疗效分析

导致的有 5 。相 反地 , 在 宫腔镜 中提示为通 畅的有 5例输卵 管 中, 例 1 腹 腔镜 中却 发现有 3 输卵管 的伞端 出现 不全梗 阻及粘 连 ,这 是 因为 例
官腔镜无法 良好地 显示 出腹 腔内的病变 ,尤其是针 对输卵管 的伞端 的 形 态结构 ,这方面腹 腔镜却 占有优势 ,能有效对 输卵管的 伞端 形态及
官腹腔镜 中证实为通 畅的有 1例 ,究 其原因 由于 输卵管痉 挛导致 的有 2 7, f ,由于子 宫 内膜的血 块 、黏 液 、碎 片 或息 肉使 输卵管 的开馨 .C S 并 不孕 症患 者 心理 健 康状 况 及 2 张凌 符 PO合
其与 单胺 神 经递 质 的 关系 [ . J 中国 临床 心理 学 杂志 ,081() ] 2 0 , 3: 6
疗 输尿 管上 段 结石 治疗 上尿 路 结石 安 全 ,高效 ,值 得 临床推 广 。
【 键 词】 B超 定位 ;经 皮输尿 管镜 ; 治疗 ;输 尿 管上 段 结石 关 中图分 类号 :R9 . 6 1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7- 14 (0 2 8 0O — 3 6 1 8 2 1 )0 — 10 0 9
1 ・临床研究 ・ 0 0
体 流出 ] 。
1 . 4统计学方法
一
Ma c 0 2 V 1 0 N 8 r h2 1 , o . , o. 1
本 文 中6 例 不孕症 的患者通过 采取单 纯腹腔镜诊 疗后 ,在治疗后 O
周 输卵管 的再 通率 为6 .% ,随访 2 后 ,受孕有 3例 ,受 孕率 为 50 年 0
本组 数据 经卡方软件V1 l . 检验 ,以尸 . 为有统 计学意义。 6 <0 5 0 2结 果 观 察 组在 治疗 后 1 输 卵管 的再 通 率为 8 .% ,随 访2 周 5O 年后 ,受 孕有 3例 ,受 孕率 为6 %;对 照组 在治疗 后 1 9 5 0 周输 卵管 的再 通率 为 6,% ,随访2 5 0 年后 ,受 孕有3 例 ,受 孕率为5 . O 0O %。两组 治疗 效果对 比存在显著性 差异 ( P<0 5 . ),具有统 计学意义 。见表 1 0 。 表1观 察 组和 对照 组 治疗后 随访 2 的疗 效 比较 [( 】 年 n%)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是由产脲酶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结石和病原微生物、保护肾功能和减少复发。
为规范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诊疗,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与炎症学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共同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结合国内外相关疾病诊治的临床经验,编写了本共识。
一、定义成分包括六水磷酸铵镁(鸟粪石)、碳酸磷灰石和尿酸铵。
引起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产脲酶病原微生物通常来自肠道,由下尿路感染迁延至上尿路,通过定植、产生脲酶引发一系列反应产生感染性结石(图1)。
临床上单一成分的感染性结石比例很小,大部分为感染性结石与代谢性成分如磷酸钙、草酸钙等成分的混合结石。
二、病原微生物专性产脲酶病原微生物(>98%)包括奇异变形杆菌、摩根氏菌、解脲脲原体等,而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等属于兼性产脲酶菌。
虽然感染性结石的病因是产脲酶病原微生物感染,但临床上对结石成分确定的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前尿培养产脲酶菌的检出率仅为30%,而非产脲酶菌的检出率为33%,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多;感染性结石患者结石培养结果显示非产脲酶病原菌比例为23%至50%,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2%,而奇异变形杆菌比例仅为27.3%。
三、流行病学和易感因素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约占所有尿路结石的10%至15%,男女发生比例为1∶2,原因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
感染性结石的发病率与当地医疗卫生健康状况和代谢性结石的发病情况呈负相关,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上尿路感染性结石20世纪70年代发病率为14%,之后呈下降趋势,至2013年降至7%,约15%的患者为双侧发病,未经手术者自然病史10年死亡率为28%。
鹿角状结石中24.4%为感染性结石。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易感因素包括女性、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尿路畸形、肾积水、尿路梗阻、尿流改道、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尿路导管、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髓质海绵肾和糖尿病等。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一)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一〕2007一、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100~400/10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此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结石病因研究的深入,结石的代谢危险因素越来越为泌尿外科工作者所重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v,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NL)、输尿管肾镜取石术(ureterorenoscope lithotripsy,URL)、腹腔镜取石术(1aparoscope lithotomy)的陆续呈现,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标的目的开展。
此外,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了泌尿外科工作者存眷的重点。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并无统一的尺度,各地不同病院之间对于结石治疗方案和预防办法的选择仍然存在着必然的差距。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复习了近年来国表里的文献,依据循证医学的原那么编纂了这本指南,但愿以此对于尺度国内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减少结石的复发等方面起到必然的指导作用。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那么,我们将指南引用的文献资料按其科学可信性分为不同等级的证据和不同级此外“保举〞。
证据级别(LE)和“保举〞等级(GR)的尺度见表Ⅶ-1、表Ⅶ-2。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程度的差别,不同地域在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上差别较大,我们强调要选择对患者来说最适宜、损伤最小、并发症风险最小的诊疗方法,但并不是说其他的方法是不克不及用的,如果某一治疗方法不保举使用,我们将会出格说明。
最新尿路结石的标准化治疗-PPT文档

5.3.6.溶石治疗 口服药物溶石 经皮化学溶石 5.3.6.1.感染性结石 10%的肾溶石酸素 Suby’s液 5.3.6.2.胱氨酸结石 三羟甲氨基甲烷 (THAM)液 5.3.6.3.尿酸结石 THAM液
⑴结石的大小 小于20mm的肾结石应首选ESWL治疗;直径大于20mm 的结石和鹿角形结石可采用PNL或联合应用ESWL ,若单用ESWL治疗,建议于ESWL前插入双J管 ⑵结石的位置 肾盂结石容易粉碎 , ⑶结石的成分 磷酸铵镁和二水草酸钙结石容易粉碎 一水草酸钙和胱氨酸结石较难粉碎 ⑷解剖异常 ⑸ESWL治疗次数和治疗间隔时间 推荐ESWL治疗次数不超过3~5次
尿石症诊疗指南》---诊断
4.3.结石成分分析 物理分析法比化学分析法精确 化学分析法的主要缺点是所需标本量较多 ,且分析结果不很精确
上尿路结石
《尿石症诊疗指南》---治疗
5.1.肾绞痛的治疗 5.1.1.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 5.1.2.镇痛药 5.1.3.解痉药 5.1.3.1.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 5.1.3.2.黄体酮 5.1.3.3.钙阻滞剂 (心痛定) 5.1.3.4.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尿石症诊疗指南》---治疗
5.2排石疗法 5.2.1.排石疗法的适应症: (1)结石直径≤0.6cm。 (2)结石表面光滑; (3)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 (4)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停留部位少于2周; (5)特殊成分的结石,对尿酸结石和胱胺酸结石推荐排石疗法; (6)腔镜碎石及ESWL术后辅助治疗。
非增强CT尤其是螺旋CT扫描不受结石成分、肾功能、呼吸运动的影响,螺旋CT还能同时对所获图像进行2维及3维重建,发现结石的敏感性比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高得多,尤其适合急性肾绞痛病人的诊断,可作为X线检查的的重要补充。CT值对结石成分及脆性可进行初步评估,对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