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热盛的症状,俩种常见类型【新知识】

合集下载

肺火旺盛和肝火旺盛的表现有什么区别?

肺火旺盛和肝火旺盛的表现有什么区别?

肺⽕旺盛和肝⽕旺盛的表现有什么区别?应读者邀请特此作答:
⼀、肺⽕旺盛的症状表现有:肺热实热证有⼆种:1、为风热或风燥伤肺,症见咳嗽咽⼲,咳吐黄痰,痰中带⾎,⾎⾊深红,成咯⾎量多,常伴见风热或风燥症候。

苔薄黄,脉浮数等。

2、为⽓⽕上逆,症见咳呛⽓逆,胸闷,痰中带⾎,或咯吐鲜⾎,胸胁引痛,烦躁易怒,多因情志郁怒
⽽发作。

⾆苔薄黄⽽腻,脉脉数等。

黄芩植株图(清肺⽕要药)
肺热实证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管炎、肺炎初起、急性咽炎、肺脓疡初期、⽀⽓管扩张
合并感染等疾病。

另外还有肺阴虚可见⼲咳痰少,痰中带⾎,⾎⾊鲜红,时作时⽌,午后低热,颧红盗汗,形体
消瘦。

⾆质红,脉细数。

肺阴虚证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后期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黄芩药材图
⼆、肝⽕旺盛证见头痛眩晕,颞部跳痛,⽿鸣,⾯红⽬⾚,急躁多怒,⼝⼲⼝苦,胁痛如灼,
呕吐黄苦⽔,甚或吐⾎、衄⾎、⼤便⼲结或秘、⾆苔黄,脉弦数等。

龙胆草植株图(泻肝⽕要药)
肝⽕旺盛多见⾼⾎压病、更年期综合症、⽬疾、上消化道出⾎以及肝胆疾病。

兼证⼼肝⽕旺证见头痛⾯红⽬⾚,胁痛,性情易怒,惊悸少寐,甚则精神失常,狂躁不安,语
⽆伦次,⾆尖红苔黄,脉弦数。

可见精神神经系统疾患。

龙胆草药材图。

上火的症状 警惕五大常见上火类型

上火的症状 警惕五大常见上火类型

上火的症状警惕五大常见上火类型上火的症状实火临床表现: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

虚火临床表现: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可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型。

阴虚火旺多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

气虚火旺常见症状有全身低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

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1.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

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上火了怎么办?好懊恼。

上火了却不知道怎样去火,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口腔上火,再美味的食物也享受不了。

下面,我就教给大家一些去火的方法。

一、去火气:苦寒不分家可以吃一些苦菜,有苦味的东西,来驱除火气。

如果身体寒气较重的朋友,不建议多吃。

天凉的时候也不要多吃苦瓜等寒凉的蔬菜。

材料:苦瓜一根,胡萝卜一根,咸盐适量。

步骤1苦瓜洗净,从中间竖着切开,刮去里面的籽。

2把苦瓜切成薄片,胡萝卜也切成薄片。

然后苦瓜片放入沸水中煮一会去去苦味。

3苦瓜捞出控干水分,放入胡萝卜片,加入适量的咸盐搅拌即可。

二、水分:滋润身体每天八杯水,保证身体湿度,渴了才喝水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在缺水了。

平时多吃一些有水分的水果,比如柚子,一小个梨,在上火的时候少吃苹果。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肺胃热盛是指肺、胃两脏火热内盛,引起的一系列身体症状,如口干口渴、口腔溃疡、咽喉疼痛、便秘、尿黄等。

中药调理肺胃热盛可以用以下方剂:
1. 生地黄、天花粉、玄参、黄芩、连翘、甘草、地黄泡参汤。

生地黄、天花粉、玄参清泻肺胃热,黄芩、连翘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地黄补肾养阴,泡参补中益气。

2.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连、黄芩、连翘汤。

人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炙甘草调和诸药,黄连、黄芩、连翘清热解毒。

3. 麦门冬、桔梗、百部、黄芩、炙甘草汤。

麦门冬、桔梗清热润燥,百部清泻肺热,黄芩、炙甘草清热解毒。

以上是常用的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剂,但具体使用还需根据病情和体质情况进行调整。

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饮食起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物质。

同时,需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方剂,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以免影响疗效。

- 1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临床观察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临床观察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30例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为肺胃热盛证,口服白虎加人参汤,至患者症状减轻。

结果白虎加人参汤能显著改善消渴病肺胃热盛证患者症状,较单纯使用西药更快缓解患者症状。

结论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中医辩证为肺胃热盛证能显著改善症状,更好控制血糖。

标签:白虎加人参汤;消渴病;肺胃热盛证;糖化白蛋白白虎加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1]篇,原文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为治疗燥热伤津之主方,祛邪不伤正,保津而不敛邪,《伤寒论》[2]亦有论及,皆言大渴、渴欲饮水,均为胃热伤津。

白虎加人参汤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组成。

笔者临床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50例,疗效明显,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就诊时症状表现为:烦渴多饮,乏力消瘦,多食易饥,恶热多汗,大便干结,尿频量多,舌红苔薄黄乏津,脉滑实有力,50例患者均符合《金匮要略选读》中消渴病肺胃热盛津气两伤证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符合白虎加人参汤主症加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BG)≥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餐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凡符合上述情況之一且年龄在16~80岁的患者。

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或胰岛功能明显减退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年龄在16岁以下或8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精神病患者;不配合服用中药者。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50例,均为住院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l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48±12.24)岁;病程0.9~5年,平均(3.63±1.07)年。

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9.23±11.48)岁;病程1.0~5.2年,平均(3.72±1.11)年。

桑黄泻浊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肺胃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桑黄泻浊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肺胃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桑黄泻浊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肺胃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1.2%,而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

由此可见,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任务任重道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中药【3】以及西药用药、桑黄泻浊胶囊摘要: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1.2%,而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

由此可见,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任务任重道远。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的高血糖慢性终生性代谢性疾病。

而胰岛素是指能够帮助机体组织细胞使用葡萄糖的激素,有利于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肝细胞储存葡萄糖。

若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又或是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葡萄糖就不能被细胞有效利用,从而导致了葡萄糖停留在了血液中,造成了高血糖的现象。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而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约有4.15亿人患糖尿病,即患病率为8.8%,另外有3.18亿人糖耐量受损,即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6.7%,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从低于1%迅速增长到超过10%,2010年中国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达11.6%。

在这些患者中知晓率仅为30.1%,控制率仅为39.7%,而且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比例高达50.1%,这些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最为严峻的挑战。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报道,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1.2%,而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

所以从全世界来看,特别是我国,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任务任重道远。

2型糖尿病【1】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但目前认为,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坏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胃热的表现症状及治疗

胃热的表现症状及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胃热的表现症状及治疗
导语: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让很多人都患有消化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胃部的疾病,胃部患病症状有好多,很多人得了胃病都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让很多人都患有消化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胃部的疾病,胃部患病症状有好多,很多人得了胃病都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了解一下一种很常见的胃病“胃热”的症状及治疗,胃热即是胃火,是因长期嗜酒、嗜食辛辣食物,或因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

1症状编辑
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

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

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

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1] 2病因编辑
胃热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热犯胃,或气郁化火所致。

火热内炽,胃腑脉络气血壅滞,故脘部灼热疼痛,热邪伤津,则口渴喜冷饮,火能消谷,则消谷善饥;若肝火犯胃,则吞酸嘈杂;火邪循经上炎,则口臭,牙龈肿痛,衄血等。

阳明热或伤津,则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3临床诊断
胃热与胃阴不足的根本区别在于胃热属实证,胃阴属虚。

胃实热,脘部灼痛,呕吐酸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虚热,脘部隐痛,干呕,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是指使用中药调理和平衡肺和胃的热盛
状态,以达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的方剂。

常见的中药方包括以下几种。

1. 麦门冬汤:由麦门冬、知母、玄参、甘草等方剂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热盛胃痛、口渴咳嗽等症状。

2. 五味子汤:由五味子、黄连、半夏、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降火、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咳嗽、口干舌燥等症状。

3. 黄芪加枸杞子汤:由黄芪、枸杞子、炙甘草、麦冬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气虚体弱、咳嗽痰多等症状。

4. 人参麦冬汤:由人参、麦门冬、石斛、甘草等组成,具有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益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肺胃阴虚、口干舌燥、咳嗽羸瘦等症状。

总之,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有很多,但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方剂,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同时,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和作息的调节,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 1 -。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调理肺胃热盛的中药方
中药方名称:清热排毒汤
处方来源:本方是根据《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案,结合现代临床实践经验而开发的中药方。

主要功能:清热解毒,调理肺胃热盛。

药物组成:
1. 黄芩(15g):能够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口干舌燥、热淋液等症状。

2. 黄连(10g):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变、疮疡、口腔溃疡等症状。

3. 生地黄(15g):能够滋阴清热,生津润燥,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肺热干咳、虚热口渴等症状。

4. 竹叶(10g):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肺热病变、缓解气喘等症状。

5. 牡丹皮(10g):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治疗痈肿疔疮、口
腔溃疡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6. 地黄(10g):能够滋阴降火,用于治疗肺热伤津、虚热神疲、口渴
口干等症状。

7. 加味龙骨牡蛎汤(30g):由龙骨、牡蛎、甘草、生姜等中药组成的
方剂,具有镇静安神、调和心气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用法用量:
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汁后分两次服用。

每日一剂,连服三天,然
后间隔一天后再继续服用三天。

注意事项:
1. 本方适用于肺胃热盛型的人群,对于其他类型的感冒和疾病不适用。

2. 孕妇、婴儿和小童慎用。

3. 在服用期间,忌食刺激性食品和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愉悦的心情。

4. 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本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胃热盛的症状,俩种常见类型
文章导读
肺胃热盛常见的表现就的脸部容易出现皮疹,还会伴有口臭口干,舌质红,舌苔黄,尿黄便结,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饮食要有规律,要禁忌生冷刺激油腻的食物。

一、
肺热症状伴有鼻塞伴有较轻的鼻炎肺热以虚热为多数,肺热怎么引起的就太广的范围了最常出现的血热肾热引起肺热的现象较多.胃寒症状食欲不强易呕吐饭后肚子胀不易消化常伴有轻微的胃痛多数胃寒者身体虚弱主要脾虚引起胃寒.
这种情况,俗称上焦火,下焦寒.
平时注意保暖,饮食要规律,忌生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