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提分试题及答案:望诊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诊断学--望诊

第二单元望诊一、A11、温病后期,午后低热,耳聋,颧红,牙齿燥如枯骨,此属( )A.肾阴枯竭B.胃阴大伤C.阳明热盛D.津液大伤E.胃肾热盛2、下列哪项表现与痈无关( )A.红肿高大B.掀热疼痛C.根盘紧束D.容易成脓E.难溃难敛3、鼻流浊涕,质稠量多,气味腥臭属( )A.外感风热B.湿热蕴阻C.风寒束肺D.外感风寒E.燥邪犯肺4、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多属(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鼻鼽D.鼻渊E.以上都不是5、咯痰白滑量多易出者属( )A.寒痰B.燥痰C.热痰D.湿痰E.肺痈之痰6、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色红成片B.是否时现时隐C.是否抚之碍手D.是否压之褪色E.是否伴有身热7、疮疡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不已者是( )A.痈B.疽C.疔D.疖E.瘾疹8、痈疮的病因是( )A.外感火热毒邪B.感受疫毒火毒C.阴寒之邪凝聚D.湿热火毒蕴结E.气血亏虚9、咽部红肿,溃烂成片属于( )A.肺胃热轻B.肺胃热盛C.肺胃热毒D.阴虚火旺E.以上都不是10、患者双侧瞳孔散大是因( )A.肝火上炎B.颅脑外伤C.颅内肿瘤D.脏腑精气耗竭E.脾虚清阳不升11、瞳孔缩小可见于( )A.青风内障B.颅脑外伤C.颅内肿瘤D.川乌中毒E.杏仁中毒12、小儿昏睡露睛多属( )A.肺经郁热B.肝胆火炽C.肾精不足D.心阴亏损E.脾胃虚衰13、重病眼窝深陷,视不见人属( )A.吐泻伤津B.气血两虚C.阴阳竭绝D.邪热炽盛E.肝肾阴亏14、按“五轮学说”心病多见于( )变化A.血轮B.风轮C.气轮D.水轮E.肉轮15、两目白睛是“五轮学说”之( )A.血轮B.风轮C.肉轮D.气轮E.水轮16、小儿发结如穗,枯黄稀疏属于( )A.先天不足B.疳积C.血热D.肾精亏损E.血虚17、头发成斑片状脱落的原因是( )A.肾精亏损B.气血两虚C.久病体弱D.血虚受风E.血热18、病人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属( )A.瘫痪B.痹病C.痿病D.痫病E.中风后遗症19、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 )A.阳证B.阴证C.寒证D.虚证E.虚寒证20、下列哪项是形盛气衰的表现( )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C.形瘦能食,舌红苔黄D.形瘦颧红,皮肤干焦E.卧床不起,骨瘦如柴21、小儿鼻柱、眉间及口唇四周青紫,属于( )A.寒凝气滞B.瘀血内阻C.热盛动风D.疼痛剧烈E.肝郁脾虚22、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 )A.气血不足,精津亏损B.机体阴阳失调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D.阴盛于内,格阳于外E.精气衰竭,虚阳外越23、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 )A.目无精彩B.形赢色败C.呼吸微弱D.神志昏迷E.壮热面赤24、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颧赤如妆D.面色荣润E.呼吸调匀二、A21、某女,27岁,二个月来眼眶周围发黑,苔白滑,脉沉弦,此属( )A.肾精亏虚B.肾阳虚C.肾虚水饮D.瘀血内停E.肾阴虚三、B1、A.痰中带血B.痰黄质稠C.痰白清稀D.痰少黏稠E.痰白滑量多<1>、燥痰的特征是( )A.B.C.D.E.<2>、寒痰的特征是( )A.B.C.D.E.2、A.横目斜视B.昏睡露睛C.瞳孔散大D.目睛微定E.双睑下垂<1>、脾肾亏虚多见( )A.B.C.D.E.<2>、肝风内动多见( )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望诊、舌诊

1.神的物质基础是:( ) A⽓ B⾎ C 津液 D 精⽓ E 营⽓ 2.神在全⾝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 ) A⽬光 B⾯⾊ C神志 D脉象 E形态 3.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 A⽬光精彩 B神志清楚 C颧⾚如妆 D形丰⾊荣 E呼吸调匀 4.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 ) A⽬⽆精彩 B形羸⾊败 C呼吸微弱 D神志昏迷 E壮热⾯⾚ 5.失神的病⼈,本不能⾷,突然能⾷,此为:( ) A神志异常 B⽆神 C少神 D假神 E得神 6.下列哪项属神⽓不⾜的表现:( ) A精神不振 B两⽬晦暗 C⾯⾊⽆华 D形体羸瘦 E动作迟钝 7.下列哪项⾮邪盛神乱的失神表现:( ) A壮热烦躁 B神昏谵语 C呼吸⽓微 D两⼿握固 E⽛关紧闭 8.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 ) A⽓⾎不⾜,精津亏损 B机体阴阳失调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精⽓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9.病⼈突然昏倒,⼝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见于:( ) A狂病 B痫病 C癫病 D脏躁 E以上都不是 10.患者淡漠寡⾔,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语,哭笑⽆常。
多属:( ) A癫病 B痫病 C狂病 D郁症 E以上都不是 11.两⼿撮空是:( ) A中风先兆 B关节疼痛 C病危失神 D烦燥不安 E狂病 12.在《灵枢·五⾊》中,藩是指:( ) A前额 B眉间 C下颏 D⽿门 E颊侧 13.在《素问·刺热篇》中,右颊候:( ) A⼼ B肝 C肺 D脾 E肾 14.在《灵枢·五⾊》中,⿐柱候:( ) A肺 B⼼ C脾 D肝 E肾 15. ⾯⾊有胃⽓,主要是指:( ) A⼀⽣不变 B含蓄不露 C光明润泽 D微黄 E满⾯通红 16. 望⾊⼗法中,清浊可以分辨:( ) A表⾥ B阴阳 C虚实 D成败 E轻重 17.⾯黄虚浮者,称为:( ) A黄胖 B萎黄 C阳黄 D阴黄 E以上都不是 18. 阳黄的病机为:( ) A寒湿郁阻 B湿热熏蒸 C脏腑实热 D阴虚⽕旺 E以上都不是 19.满⾯通红,多属:( ) A实热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 D郁⽕证 E以上都不是 20.⾯⾊黄⽩如鸡⽪者,多属:( ) A失⾎ B阳虚 C⽓虚 D阴虚 E寒证 21.⾯⾊黧⿊⽽肌肤甲错,属:( ) A瘀⾎ B肾虚 C⽔饮 D寒证 E以上都不是 22. 脾胃⽓虚病⼈多见:( ) A⾯⾊萎黄 B⾯黄虚浮 C⾯⽬⼀⾝俱黄 D⾯⾊青黄 E以上都不是 23.阳⽓暴脱病⼈多见:( ) A⾯⾊淡⽩⽆华 B⾯⾊ ⽩ C⾯⽩虚浮 D⾯⾊苍⽩ E⾯⾊青⿊ 24.午后颧红属于:( ) A阴虚内热 B阳明实热 C外感风热 D真寒假热 E虚阳上越 25.以下哪项不是⾯⾊发⿊所属病证:( ) A⽔饮 B痰湿 C肾虚 D寒证 E⾎瘀 26.以下哪项不是⾯⾊发青所属病证:( ) A痛证 B寒证 C惊风 D⾎瘀 E痰饮 27.“望⾊⼗法”中“抟”是指:( ) A⾯⾊沉隐 B⾯⾊浊暗 C⾯⾊壅滞 D⾯⾊浅淡 E⾯⾊枯槁 28.下列哪⼀项属形盛⽓虚的表现:( ) A体胖能⾷,肌⾁坚实 B体胖⾷少,神疲乏⼒ C形瘦能⾷,⾆红苔黄 D形瘦颧红,⽪肤⼲焦 E卧床不起,⾻瘦如柴 29.病⼈但坐不得卧,卧则⽓逆,多属:( ) A⽓⾎⼤虚 B肺虚少⽓ C脱⾎夺⽓ D肾不纳⽓ E以上都不是 30.患者⼿⾜软弱⽆⼒,⾏动不灵⽽⽆痛是:( ) A痹证 B痿证 C中风后遗症 D瘫痪 E痫证 31.⽬部的脏腑相关部位哪项错误( ) A⽬眦为“⾎轮” B⽩珠为“⽓轮” C瞳⼈属“⽔轮” D⽬胞属“⾁轮” E⿊睛为“⽔轮” 32.⼩⼉囟门突起,多属:( ) A温病⽕邪上攻,脑脊⽔有病 B吐泻伤津,或⽓⾎不⾜ C肾⽓不⾜,发育不良 D肾阴不⾜,虚⽕上炎 E以上都不是 33. 颈侧颌下肿块如⾖,累累如串珠,称:( ) A瘰疬 B瘿瘤 C痰核 D发颐 E梅核⽓ 34.头发⾊黄⼲枯,稀疏易落,多属:( ) A精⾎不⾜ B⾎虚受风 C疳积病 D肾虚或⾎热 E因禀赋不⾜所致 35.⼩⼉⽿背有红络,⽿根发凉,多属:( ) A⽓⾎亏虚 B肾精亏损 C出⿇疹先兆 D肾⽓不⾜ E肝胆湿热 36.⽛龈红肿⽽痛,多属:( ) A阴虚⽕旺 B肝⽕上炎 C肺经有热 D脾经⽕热 E胃⽕上攻 37.咽红肿胀⽽痛,甚则溃烂有黄⽩脓点,此为( ) A阴虚⽕旺 B痰湿凝聚 C⽓阴两亏 D肺胃热毒 E胃⽕亢盛 38.⽩的出现,是因:( ) A⽓分热盛 B湿郁汗出不彻 C风湿热邪留于肌表 D湿热⽕毒内蕴 E风热之毒阴于肌肤 39.斑与疹的区别,主要是:( ) A形状⼤⼩ B颜⾊深浅 C是否⾼出⽪肤,摸之碍⼿ D邪热轻重 E邪正虚实 40.红肿⾼⼤,根盘紧束,炽热疼痛者,属:( ) A痈 B疽 C疔 D疖 E风疹 41.⼩⼉⾷指络脉诊法,始见于:( ) A《内经》 B《脉经》 C《脉诀》 D《⽔镜图诀》 E钱⼄《⼩⼉药证直诀》 42. 诊察⼩⼉⾷指三关部位,可知:( ) A病之表⾥ B病之虚实 C轻重预后 D病之性质 E脏腑部位 43.欲察疾病之寒热性质,⾸察:( ) A三关部位 B络脉形状 C络脉⾊泽 D络脉浮沉 E以上都不是 44.⼩⼉⾷指络脉⾊红的,多属:( ) A热证 B外感表证 C虚证 D惊风 E正常表现 45.⼩⼉指纹⾊深暗滞者,多属:( ) A表证 B⾥证 C虚证 D实证 E寒证 46.痰黄粘稠成块者,属于:( ) A热痰 B寒痰 C风痰 D燥痰 E湿痰 47.痰⽩滑⽽量多,易咯出者,属:( ) A热盛伤津 B寒伤阳⽓ C肝风挟痰 D脾虚湿聚 E肺痈 48. 呕吐物*浊酸臭,多属:( ) A寒呕 B热呕 C⾷积 D痰饮 E湿热 49.呕吐物酸腐夹杂不消物⾷物,多属:( ) A肝胃郁热 B热呕 C⾷积 D寒呕 E痰饮 50. 肝胆湿热之呕吐物常为:( ) A吐物酸腐 B吐清稀痰涎 C吐黄绿苦⽔ D呕吐鲜⾎夹⾷物残渣 E呕吐清⽔痰涎 51.脏腑在⾆⾯上的划分,⾆中部候:( ) A⼼肺 B脾胃 C肝胆 D肾 E三焦 52.下列有关⾆诊的注意事项哪项不对:( ) A饮⾷常使⾆苔形⾊发⽣变化 B秋季多薄⽽腻 C⽼年⼈⾆多现裂纹 D⼩⼉易患⾆疾 E晨起⾆苔多较厚 53 .下列哪⼀种⾆象为正常⾆:( ) A红⾆ B淡红⾆ C淡⽩⾆ D紫⾆ E猪腰⾆ 54.络于⾆本的经脉是:( ) A⼿少阴经 B⼿太阴经 C⾜太阴经 D⾜少阴经 E⾜厥阴经 55.下列哪项不属正常⾆象? ( ) A⾆体柔软 B⾆质淡红 C⾆质娇嫩 D⾆苔薄⽩ E以上都不是 56.外感表证初起,常见:( ) A淡⽩⾆ B淡红⾆ C红⾆ D青⾆ E降⾆ 57.主⽓⾎两亏的⾆⾊是:( ) A降⾆ B淡红⾆ C紫⾆ D淡⽩⾆ E红⾆ 58. 阴虚⽕旺的⾆象可见:( ) A⾆红苔黄燥 B⾆红少苔 C⾆红苔黄腻 D⾆红苔⽩ E⾆淡红⽆苔 59.下列⾆质,哪⼀项与热证最⽆关:( ) A红⾆ B紫⾆ C肿胀⾆ D胖嫩⾆ E淡红⾆ 60.温病热⼊营⾎时,⾆⾊应为:( ) A红⾆ B 淡红⾆ C紫⾆ D淡⽩⾆ E绛⾆ 61.下⾯异常⾆态,哪⼀种是中风或中风先兆:( ) A歪斜⾆ B痿软⾆ C短缩⾆ D纵⾆ E强硬⾆ 62. 芒刺是指:( ) A⿎起于⾆⾯的红⾊,⽩⾊或⿊⾊星点 B⾆⾯上的软刺及颗粒增⼤如刺,摸之刺⼿ C⾆⾯上出现⼤⼩、形状不⼀的青紫或⿊⾊斑点,不突出于⾆⾯ D⾆⾯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形态明显的裂沟 E⾆苔焦⿊起刺 63.⾆淡⽩不胖较嫩⽽有齿痕多提⽰:( ) A阴虚 B阳虚 C⽓虚 D⾎虚 E精亏 64.以下哪⼀项不属于病理⾆态:( ) A肿胀 B痿软 C短缩 D歪斜 E强硬 65.⾆体肿胀,青紫晦暗者是:( ) A⽓⾎壅滞,将要发斑 B⼼脾有热 C邪热挟酒毒上攻 D中毒 E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 66.紫⾆的主病是:( ) A⽓滞 B⾎瘀 C痰凝 D津亏 E中毒 67.下列哪⼀项不属于望⾆形内容:( ) A点刺 B⽼嫩 C裂纹 D齿痕 E歪斜 68.下列答案,除哪⼀项外,都是淡⽩⾆的主病:( ) A⽓虚 B⾎虚 C阳虚 D阴虚 E脱⾎夺⽓ 69.裂纹⾆⼀般不见于:( ) A脾虚湿侵 B邪热炽盛 C 痰浊内阻 D⾎虚不润 E阴液亏虚 70.“镜⾯⾆”的主病是:( ) A胃阴耗竭 B胃⽓⼤伤 C胃之⽓阴⼤伤 D脾胃⽓虚 E肾阴枯竭 71.⾆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者属:( ) A⼼阳不振 B⼼⽕上炎 C⼼神受扰 D⼼⾎瘀阻 E以上都不是 72.下列哪种⾆态变化可出现语⾔謇涩:( ) A⾆痿软 B⾆颤动 C⾆强硬 D⾆吐弄 E⾆短缩 73.久病⾆红绛⽽痿软者属:( ) A阴亏已极 B热灼津伤 C⽓⾎两亏 D痰浊内阻 E以上都不是 74.吐弄⾆多因:( ) A肺胃热盛 B肝胆湿热 C⼼脾热盛 D阴虚⽕旺 E以上都不是 75.下列哪种⾆⾊不主瘀⾎:( ) A红⾆ B绛⾆ C紫⾆ D青⾆ E瘀点⾆ 76. 通过哪项可判断邪⽓之深浅:( ) A苔之腐腻 B苔之润燥 C苔之厚薄 D苔之剥落 E⾆苔的真假 77.湿浊内蕴,阳⽓被遏可致⾆苔为:( ) A厚苔 B薄苔 C腐苔 D腻苔 E剥苔 78.腻苔的特征是:( ) A苔质疏松粗⼤⽽厚 B⾆苔⽔滑 C苔质细腻致密 D苔质颗粒不清 E以上都不是 79.可诊病变之所在的是苔之:( ) A偏全 B腐腻 C厚薄 D剥落 E真假 80.外感*浊不正之⽓,热毒内盛的⾆象是:( ) A⽩腻苔 B黄腻苔 C灰⿊苔 D腐苔 E积粉苔 81. 外感温热疾病,⾆苔由⽩转黄,说明:( ) A病邪仍在表 B邪在半表半⾥ C热邪迅速伤阴 D表邪化热⼊⾥ E 以上都不是 82.焦黄苔临床多主:( ) A热轻 B热重 C热结 D热⼊营⾎ E湿热 83.辨⾆苔之真假,可知:( ) A疾病的轻重预后 B病变之所在 C阳⽓与湿浊的消长 D邪⽓之深浅 E津液是否损伤 84.花剥苔表⽰:( ) A脾虚湿侵 B脾肾阳虚 C⽓⾎不⾜ D胃之⽓阴两虚 E肾阴不⾜ 85.⾆苔淡黄⽽滑润,多见于:( ) A湿热证 B风寒化热证 C阳虚⽔湿不化证 D痰热内盛证 E⾷积 86.苔⿊⽽滑润者多属:( ) A阳虚寒盛 B饮⾷停滞 C瘀⾎内停 D寒湿内阻 E湿热内蕴 87.灰⿊苔辨寒热的关键是观察:( ) A⾆苔之厚薄 B⾆苔之腐腻 C⾆形之胖瘦 D⾆苔之润燥 E⾆之⽼嫩 88.主热⽽不主寒的⾆苔是:( ) A⽩苔 B黄苔 C腻苔 D灰⿊苔 E积粉苔 89.类剥苔在临床上主:( ) A⽓⾎两虚 B久病⽓⾎不续 C胃阴枯竭 D胃⽓⼤伤 E肾阴亏虚 90.⾆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邪⽓过盛 B正⽓不⾜ C胃⽓熏蒸 D脏腑功能亢进 E饮⾷积滞 91.⾆质红降、⾆苔⽩滑腻,在内伤杂病中多属:( ) A阴虚挟痰浊 B饮邪留滞 C阴虚⽕旺 D⽓营同病 E以上都不是 92.⾆绛少苔⽽津润,是属:( ) A湿遏热伏 B邪热⼊营 C燥热内结 D瘀⾎内停 E阴虚⽕旺 93.⾆胖短缩,苔腻的主病是:( ) A痰湿内阻 B寒滞经脉 C⽔湿不化 D邪热亢盛 E肝风内动 94.以下哪种⾆象可见于正常的⼈:( ) A⾆有芒刺 B⾆体胖⼤娇嫩 C⾆⾯光滑⽆苔 D⾆有裂纹 E⾆边齿痕,苔垢 95.邪热亢盛可见:( ) A⾆红苔黄燥 B⾆红降少苔 C⾆红胖苔黄腻 D⾆红苔⽩ E⾆淡苔⽩ 96.察⾆苔有根⽆根可测知:( ) A邪正盛衰 B病情进退 C胃⽓有⽆ D津液存亡 E以上都不是 97.望⾆质重在辨:( ) A正⽓的盛衰 B病邪的深浅 C疾病的性质 D津液的存亡 E病情之进退 98.辨病邪深浅和胃⽓的存亡重在察:( ) A⾆⾊ B⾆形 C⾆态 D⾆苔 E⾆神 99.⾆诊中反映疾病寒热性质的是:( ) A苔⾊的变化 B⾆苔的多少 C苔质的润燥 D苔垢的腐腻 E⾆质颜⾊的变化 100.阳虚⽔湿不化的⾆象多为:( ) A⾆质淡胖,苔黄滑⽽润 B⾆质绛,苔⽩腻 C⾆质红,苔黄腻 D⾆质绛,苔黄腻 E⾆淡红苔润多津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D 6A 7C 8D 9B 10A 11C 12E 13C 14D 15B 16B 17A 18B 19A 20A 21A 22A 23D 24A 25B 26E 27C 28B 29E 30B 31E 32A 33A 34A 35C 36E 37D 38B 39C 40A 41A 42C 43C 44A 45D 46A 47D 48B 49C 50C 51B 52D 53B 54E 55C 56B 57D 58B 59D 60E 61A 62B 63D 64A 65C 66B 67E 68D 69C 70C 71C 72C 73A 74C 75A 76C 77D 78C 79A 80E 81D 82C 83A 84D 85C 86D 87D 88E 89B 90C 91A 92B 93A 94D 95A 96C 97A 98D 99E 100A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家推出【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可点击以下⼊⼝进⼊免费试听页⾯!⾜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家的取证梦想助⼒!。
望诊习题带答案

望诊习题带答案望诊习题带答案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判断病情和辨识疾病。
对于中医学习者而言,掌握望诊的技巧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望诊的习题,并附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根据以下舌苔的表现,判断病人的病情。
1. 舌苔白腻,厚重,有舌痕,舌体胖大。
答案:此种舌苔表现多见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病人,如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湿热痰饮等。
2. 舌苔黄腻,厚重,有齿痕,舌体较红。
答案:此种舌苔表现多见于湿热痰饮内蕴,如黄疸型肝炎、湿热痰饮咳嗽等。
3. 舌苔白薄,舌体较红,有少许裂纹。
答案:此种舌苔表现多见于阴虚内热,如阴虚火旺、阴虚内热型口干舌燥等。
题目二:根据以下脉象的表现,判断病人的病情。
1. 脉象弦细。
答案:此种脉象表现多见于肝郁气滞,如肝郁气滞型头痛、肝郁气滞型经期不调等。
2. 脉象滑数。
答案:此种脉象表现多见于湿热内蕴,如湿热内蕴型腹泻、湿热内蕴型淋巴结炎等。
3. 脉象虚弱。
答案:此种脉象表现多见于气血不足,如气血不足型心悸、气血不足型失眠等。
题目三:根据以下面部表情的变化,判断病人的病情。
1. 面色苍白,无神。
答案:此种面部表情变化多见于气血不足,如气血不足型贫血、气血不足型心悸等。
2. 面色潮红,目赤。
答案:此种面部表情变化多见于热盛,如热盛型高血压、热盛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3. 面色黄疸,目白。
答案:此种面部表情变化多见于湿热内蕴,如黄疸型肝炎、湿热内蕴型黄疸等。
以上是一些望诊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舌苔、脉象等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和辨识疾病。
掌握望诊的技巧和方法,对于中医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望诊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望诊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望诊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望诊考试是中医学专业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望诊的技巧和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望诊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望诊技巧。
一、试题一:请列举望诊的四个基本方法,并简要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解析:望诊的四个基本方法包括面色望诊、舌诊、眼底诊断和脉诊。
以下是每个方法的简要解释:1. 面色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包括皮肤的颜色、纹理、光泽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面色望诊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藏神”观念,即五脏反映在面部的表现。
面色望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疾病的归经等,并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 舌诊:通过观察舌体的形态、色泽、苔藓等特征,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
舌诊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舌诊八法”,即舌诊的八种观察方法,包括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舌诊能够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和脏腑功能的异常,供医生进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3. 眼底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眼底的血管、神经等变化,了解患者的视网膜状况和血液循环的情况。
眼底诊断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四目诊”的一部分,眼底是人体各个器官血管的相互关系的反映,通过观察眼底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测其疾病的发展趋势。
4. 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患者的脉搏节律、力度、频率等信息。
脉诊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望诊切诊听诊”之一,通过触摸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状况、脏腑功能等。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等属性以及辨别疾病类型有着重要意义。
二、试题二:请描述舌诊中舌质和舌苔的相关特点,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联。
解析:舌诊中的舌质和舌苔是观察舌体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们与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以下是舌质和舌苔的相关特点和疾病关联的简要描述:1. 舌质:舌质是指舌体的整体特征,包括舌体的颜色、形态、纹理等。
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等。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望诊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及答案:望诊一、A1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A、黄胖B、萎黄C、阴黄D、阳黄E、黄疸2、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A、肾虚B、水饮C、寒证D、瘀血E、痛证3、脾胃气虚的面色是A、面黄虚浮B、面色萎黄C、面目俱黄D、面色青黄E、以上都不是4、满面通红者多属于A、阴虚火旺B、虚阳上越C、外感发热D、真寒假热E、阳气暴脱5、以下不属于五色中白色主病的是A、气虚B、血虚C、寒邪D、阳虚E、湿邪6、阳气暴脱病人的面色是A、面白无华B、面色淡白C、面色苍白D、面色青紫E、面色青黑7、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黑所属病证A、水饮B、湿证C、肾虚D、寒证E、瘀血8、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A、痛证B、寒证C、惊风D、水饮E、血瘀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色表现的是A、面色淡青B、面色淡黄C、面色淡白D、面色红赤E、红黄隐隐10、在望病人面色时,应首先注意区分的是A、主色与客色B、善色与恶色C、主色与恶色D、常色与病色E、主色与病色11、戴阳证患者的表现为A、面黄隐隐B、面色红赤C、面色淡白D、面色淡青E、面色苍白,颧颊部嫩红如妆12、热极的患者其唇的色泽可表现为A、唇色深红B、唇色青紫C、口唇青黑D、口唇赤肿而干E、口唇呈樱桃红色者13、患部顶白形小如粟,根硬较深,麻木痒痛者为A、痈B、疔C、疽D、疖E、麻疹14、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色红成片B、是否时现时隐C、是否抚之碍手D、是否压之褪色E、是否伴有身热15、椭圆形粉红色疱疹,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者是A、风疹B、水痘C、湿疹D、麻疹E、瘾疹16、痈疮的病因是A、外感火热毒邪B、感受疫毒火毒C、阴寒之邪凝聚D、湿热火毒蕴结E、气血亏虚17、疮疡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A、痈B、疽C、疔D、疖E、瘾疹18、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颧赤如妆D、面色荣润E、呼吸调匀19、下列哪项不是正虚失神的表现A、目无光彩B、反应迟钝C、呼吸微弱D、精神萎靡E、壮热神昏20、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A、气血不足,精津亏损B、机体阴阳失调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D、阴盛于内,格阳于外E、精气衰竭,虚阳外越21、下列哪项不是邪盛失神的临床表现A、神昏谵语B、喉中痰鸣C、两手握固D、呼吸气微E、牙关紧闭22、下列不属于假神临床表现的是A、突然昏倒,口吐白沫B、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C、懒言少语,突然言语不休D、本无食欲,突然欲进饮食E、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23、患者出现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于A、脏躁B、狂病C、癫病D、痴呆E、痫病24、小儿指纹鲜红主A、里热B、表热C、表证D、疼痛E、病危二、B1、A.冷极B.热盛C.热极D.瘀血E.煤气中毒<1> 、口唇樱桃红色属于A B C D E<2> 、口唇青黑属于A B C D E2、A.青色、赤色B.青色、黑色C.黄色、黑色D.赤色、黑色E.赤色、白色<1> 、主瘀血证的面色为A B C D E<2> 、主水湿内停证的面色为A B C D E3、A.痰中带血B.痰黄质稠C.痰白清稀D.痰少黏稠E.痰白滑量多<1> 、寒痰的特征是A B C D E<2> 、燥痰的特征是A B C D E4、A.肺胃热盛B.虚火上炎C.肺胃热毒D.风热痰火E.痰湿凝聚<1>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多为A B C D E<2> 、咽喉淡红漫肿多为A B C D E5、A.横目斜视B.昏睡露睛C.瞳孔散大D.瞳孔缩小E.双睑下垂<1> 、脾肾亏虚多见A B C D E<2> 、肝风内动多见A B C D E6、A.项瘘B.瘰疬C.项痈D.项强E.瘿瘤<1> 、颈前结喉处有肿块,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为A B C D E<2>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
中医诊断学:望诊试卷

中医诊断学:望诊试卷1、单选面黄虚浮,称为()。
A.黄胖B.萎黄C.阳黄D.阴黄E.苍黄正确答案:A2、单选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
A.禀赋不足B.精血不足C.血热D.血虚受风E(江南博哥).疳积正确答案:B3、单选婴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称为()。
A.口疮B.口糜C.鹅口疮D.口撮E.口?正确答案:C4、单选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滑腻如脂膏者的临床意义是()。
A.外感寒湿B.小肠实热C.心火炽盛D.脾肾亏虚E.热盛伤津正确答案:D5、单选阳证、热证、实证表现为()。
A.卧时面常向内,身重不能转侧B.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C.但卧不得坐、坐则昏眩D.蜷卧缩足,喜加衣被E.喜静懒动,动之觉舒正确答案:B6、单选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者是()。
A.风疹B.水痘C.湿疹D.白㾦E.隐疹正确答案:B7、单选下列各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的是()。
A.痛证B.寒证C.惊风D.痰饮E.血瘀正确答案:D8、单选患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出脓即愈者是()。
A.痈B.疽C.疔D.疖正确答案:D9、单选伤寒欲作战汗出现战栗鼓颌,口唇振摇,称为()。
A.口噤B.口撮C.口张D.口振E.口动正确答案:D10、配伍题心阳暴脱,心血瘀阻的病人多表现为()心阳虚衰,血行瘀阻的病人多表现为()A.面色暗淡B.面唇肯紫C.面青脉微D.面黑焦干E.眉间、唇周发青正确答案:C,B11、单选咽喉色鲜红娇嫩,肿痛不甚者,多为()。
A.肺胃积热B.痰湿凝聚C.寒凝咽喉D.阴虚火旺E.胃中有热正确答案:D12、单选下列各项不属黑色所主病证的是()。
A.肾虚B.水饮C.瘀血D.寒证E.脾虚正确答案:E13、单选形瘦阴虚的表现是()。
A.形瘦能食,舌红苔黄B.形瘦食少,舌淡苔白C.形瘦颧红,皮肤干皱D.卧床不起,骨瘦如柴E.形瘦气短,头晕眼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于消瘦者,形瘦皮皱,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等病。
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

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中医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舌苔、脉搏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望舌诊断题1. 患者舌苔厚重,黄腻而丰满,舌体红绛,苔面有明显的齿痕,舌尖微红,有时带有糜烂。
请问该患者的舌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湿热内蕴证的舌脉辨证特点。
湿热内蕴证是中医常见的病证之一,多见于暑湿重叠、饮食不节等引发的病症。
2. 患者舌苔黄厚,舌体胖大,苔色微黄,有细小的齿痕,舌体胖大,舌尖微红。
请问该患者的舌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湿痰内阻证的舌脉辨证特点。
湿痰内阻证常见于饮食不节、脾胃功能不好等引起的疾病,舌苔黄厚、舌体胖大是其舌脉辨证的特点。
二、望面诊断题1. 患者面色晦暗,容易疲倦,唇色偏暗,面颊微红。
请问该患者的面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气血不足证的面脉辨证特点。
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之一,多见于营养不良、长期乏力等引起的疾病。
2. 患者面部红润,皮肤出现粗糙、皮疹等症状,唇色红而干燥。
请问该患者的面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血热挟痰证的面脉辨证特点。
血热挟痰证常见于风热、火热等引起的疾病,面部红润、唇色红干是其面脉辨证特点。
三、望脉诊断题1. 患者脉搏细弱而沉细,尺部脉搏稍快。
请问该患者的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气虚证的脉辨证特点。
气虚证常见于失血过多、大病初愈等疾病,脉搏细弱而沉细是其脉辨证的特点。
2. 患者脉搏滑而有力,尺部脉搏稍缓。
请问该患者的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湿热内蕴证的脉辨证特点。
湿热内蕴证常见于暑湿重叠、饮食不节等引发的疾病,脉搏滑而有力是其脉辨证的特点。
以上就是一些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通过望舌、望面、望脉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所在,为合理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望诊只是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仍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全身症状等综合分析,确诊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基础望诊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望诊试题及答案
一、望诊试题
1. 望诊是中医四诊中的一项重要方法,请问望诊包括哪些内容?
2. 中医望诊主要通过观察哪些方面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 在中医望诊中,面色的变化有何含义?
4. 对于舌苔颜色的观察,中医有哪些判断标准?
5. 望诊中,中医师如何通过观察患者眼睛来进行诊断?
6. 中医望诊中如何判断患者的舌脉质?
二、望诊答案
1. 望诊包括面色、舌苔、眼睛、舌脉质等内容。
2. 中医望诊主要通过观察面容、舌苔、眼睛神情等方面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 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面色红润可能表示有热病,面色黄疸可能表示黄疸病等。
4. 对于舌苔颜色的观察,中医主要判断标准有:舌苔白色可能表示寒邪,舌苔黄色可能表示湿热等。
5. 通过观察眼睛,中医可以推断患者的肝功能、气血状况等,如眼神无神可能表示气血虚弱。
6. 通过观察舌脉质,中医可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如舌脉质暗红可能表示气郁血瘀。
以上是关于中医基础望诊的试题及答案,望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来诊断疾病。
掌握望诊的基本知识对于中医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提分试题及答案:望诊一、A11、下列哪项是形盛气虚的表现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C、形瘦能食,舌红苔黄D、形瘦颧红,皮肤干焦E、卧床不起,骨瘦如柴2、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A、阳证B、阴证C、寒证D、虚证E、虚寒证3、病人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属A、哮病B、肺胀C、气胸D、痰饮停肺E、夺气失血4、头发成斑片状脱落的多见于B、气血两虚C、久病体弱D、血虚受风E、血热5、小儿发结如穗,枯黄稀疏属于A、先天不足B、疳积C、血热D、肾精亏损E、血虚6、目的脏腑分属中,白睛属肺,称为A、血轮B、风轮C、肉轮D、气轮E、水轮7、全目赤肿多见于A、脾胃湿热B、肝经风热C、心脾积热D、肺热壅盛8、小儿脐风,上下口唇紧聚称为A、口噤B、口撮C、口喎D、口振E、口动9、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者为A、口疮B、口糜C、鹅口疮D、口撮E、以上都不是10、瞳孔缩小可见于A、青风内障B、颅脑外伤C、颅内肿瘤D、川乌中毒E、杏仁中毒11、唇色深红多见于A、胃气充足B、热盛C、煤气中毒D、血瘀E、寒凝血脉12、唇边生疮,红肿疼痛多为A、燥热津伤B、阴虚火旺C、心脾积热D、胃火亢盛E、以上都不是13、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A、吗啡中毒B、有机磷中毒C、毒蕈中毒D、脏腑精气耗竭E、氯丙嗪中毒14、咽部溃烂成片或凹陷者多为A、肺胃热轻B、肺胃热盛C、火毒壅盛D、阴虚火旺E、以上都不是15、小儿口角流涎多属于A、脾气虚弱B、湿热内蕴C、心脾积热D、肝风内动E、胃气虚弱16、脾阳已绝的患者其唇的形态可见A、口唇糜烂B、唇干而裂C、人中满唇反D、唇内溃烂,其色淡红E、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17、病人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属于A、瘫痪B、痹病C、痿病D、痫病E、中风后遗症18、下列哪项不属于中风病临床表现A、卒然昏倒B、不省人事C、口眼歪斜D、半身不遂E、四肢抽搐19、手足蠕动的病机是A、热极生风B、血虚生风C、阴虚动风D、肝阳化风E、寒凝筋脉20、咯痰白滑量多易出者属A、寒痰B、燥痰C、热痰D、湿痰E、肺痈之痰21、鼻流浊涕者,多属A、外感风热B、胆经湿热C、阳气虚弱D、外感风寒E、阴虚肺燥22、小儿指纹鲜红主A、里热B、表热D、疼痛E、病危23、小儿指纹紫黑主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小儿惊风E、血络郁闭24、小儿指纹浮露属A、惊风B、外感表证C、实热证D、虚热证E、疳积25、小儿指纹紫红属A、外感表证B、里热证C、痛证D、血络闭郁E、惊风26、小儿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属B、里证C、虚证D、实证E、寒证27、小儿指纹色青者属A、外感表证B、里实热证C、痛证惊风D、血络闭郁E、脾虚疳积28、小儿指纹达于气关是A、邪气入络B、邪气入经C、邪入脏腑D、病情凶险E、外感初起29、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颧赤如妆D、面色荣润E、呼吸调匀30、下列哪项不是正虚失神的表现A、目无光彩B、反应迟钝C、呼吸微弱D、精神萎靡E、壮热神昏31、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A、气血不足,精津亏损B、机体阴阳失调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D、阴盛于内,格阳于外E、精气衰竭,虚阳外越32、下列哪项不是邪盛失神的临床表现A、神昏谵语B、喉中痰鸣C、两手握固D、呼吸气微E、牙关紧闭33、下列不属于假神临床表现的是A、突然昏倒,口吐白沫B、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C、懒言少语,突然言语不休D、本无食欲,突然欲进饮食E、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34、患者出现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于A、脏躁B、狂病C、癫病D、痴呆E、痫病35、患部顶白形小如粟,根硬较深,麻木痒痛者为A、痈B、疔C、疽D、疖E、麻疹36、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色红成片B、是否时现时隐C、是否抚之碍手D、是否压之褪色E、是否伴有身热37、椭圆形粉红色疱疹,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者是A、风疹B、水痘C、湿疹D、麻疹E、瘾疹38、痈疮的病因是A、外感火热毒邪B、感受疫毒火毒C、阴寒之邪凝聚D、湿热火毒蕴结E、气血亏虚39、疮疡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A、痈B、疽C、疔D、疖E、瘾疹40、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A、黄胖B、萎黄D、阳黄E、黄疸41、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A、肾虚B、水饮C、寒证D、瘀血E、痛证42、脾胃气虚的面色是A、面黄虚浮B、面色萎黄C、面目俱黄D、面色青黄E、以上都不是43、满面通红者多属于A、阴虚火旺B、虚阳上越C、外感发热D、真寒假热E、阳气暴脱44、以下不属于五色中白色主病的是B、血虚C、寒邪D、阳虚E、湿邪45、阳气暴脱病人的面色是A、面白无华B、面色淡白C、面色苍白D、面色青紫E、面色青黑46、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黑所属病证A、水饮B、湿证C、肾虚D、寒证E、瘀血47、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A、痛证B、寒证C、惊风D、水饮4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色表现的是A、面色淡青B、面色淡黄C、面色淡白D、面色红赤E、红黄隐隐49、在望病人面色时,应首先注意区分的是A、主色与客色B、善色与恶色C、主色与恶色D、常色与病色E、主色与病色50、戴阳证患者的表现为A、面黄隐隐B、面色红赤C、面色淡白D、面色淡青E、面色苍白,颧颊部嫩红如妆51、热极的患者其唇的色泽可表现为A、唇色深红B、唇色青紫C、口唇青黑D、口唇赤肿而干E、口唇呈樱桃红色者52、眼窝凹陷多属A、肺胀B、吐泻伤津C、肝胆火炽D、脾胃虚衰E、肾阴不足二、B1、A.肺胃热毒B.虚火上炎C.下焦热盛D.风热痰火E.痰湿凝聚<1>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多为A B C D E<2> 、咽喉淡红漫肿多为A B C D E2、A.横目斜视B.昏睡露睛C.瞳孔散大D.瞳孔缩小E.双睑下垂<1> 、脾肾亏虚多见A B C D E<2> 、肝风内动多见A B C D E3、A.项瘘B.瘰疬C.项痈D.项强E.瘿瘤<1> 、颈前结喉处有肿块,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为A B C D E<2>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为A B C D E4、A.痰中带血B.痰黄质稠C.痰白清稀D.痰少黏稠E.痰白滑量多<1> 、寒痰的特征是A B C D E<2> 、燥痰的特征是A B C D E5、A.冷极B.热盛C.热极D.瘀血E.煤气中毒<1> 、口唇樱桃红色属于A B C D E<2> 、口唇青黑属于A B C D E6、A.青色、赤色B.青色、黑色C.黄色、黑色D.赤色、黑色E.赤色、白色<1> 、主瘀血证的面色为A B C D E<2> 、主水湿内停证的面色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若形体肥胖,肌肉坚实,食欲旺盛,为形气有余。
若形体肥胖,肉松皮缓,食少懒动,动则乏力气短,属形盛气虚。
故根据题干所问,最佳的选项是B。
【该题针对“望形态”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卧姿:阳证、热证、实证则卧时常向外,身轻能自转侧;阴证、寒证、虚证则卧时喜向内,身重不能转侧。
实热证则仰卧伸足,掀去衣被;虚寒证则蜷卧缩足,喜加衣被。
根据所给的选项,最佳的为A。
【该题针对“望形态”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坐姿:肺虚少气则坐而喜伏;肺实气逆则坐而喜仰;咳喘肺胀,或水饮停于胸腹则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夺气失血则但卧不得坐,坐则晕眩;烦躁则坐卧不安。
因此本题答案选E。
【该题针对“望形态”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长期精神紧张等七情内伤,暗耗精血所致。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有面黄肌瘦,多见于疳积,由于后天失养,以致脾胃虚损所致。
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目的脏腑分属:目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
黑珠属肝,称为“风轮”。
白睛属肺,称为“气轮”。
瞳仁属肾,称为“水轮”。
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
如白睛色红则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上炎;睑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可见于小儿脐风。
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属实证,多因筋脉拘急所致,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等。
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虚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温病、伤寒欲作汗时,或疟疾发作时。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的表现;若口角掣动不止,是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之象。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9、【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口疮:唇内和口腔肌膜出现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
多由心脾二经积热上熏所致。
口糜: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多由湿热内郁,上蒸口腔而成。
鹅口疮: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可见于小儿脐风。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类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唇之色泽:(1)唇色红润:此为正常人的表现,说明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2)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
(3)唇色深红:多属热盛。
(4)口唇赤肿而干:多为热极。
(5)口唇樱桃红色:多见于煤气中毒。
(6)口唇青紫:多属瘀血证。
(7)口唇青黑:多属寒盛、痛极。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1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唇之形态:(1)口唇干裂为津液损伤,多属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
(2)口唇糜烂多为脾胃积热上蒸。
(3)唇内溃烂,其色淡红为虚火上炎。
(4)唇边生疮,红肿疼痛为心脾积热。
(5)唇角生疔,麻木痒痛,多为锁口疔;人中部生疔,多为人中疔。
(6)人中满唇反:久病而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属病危。
【该题针对“作废题目”知识点进行考核】1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瞳孔散大可见于颅脑损伤、出血中风病等,提示病情危重;若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
故根据所给选项,正确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