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测定高聚物(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它基于高聚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与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粘度法测定之前,需要确定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测定原理。
一、实验条件1.选择合适的溶剂:溶剂应具有与高聚物相容性好、可对高聚物进行良好的溶解以及测量粘度的条件。
(例如,对于聚乙烯醇,水是常用的溶剂)2.控制温度:温度会对粘度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
3.粘度计的选择:常用的粘度计有奈米粘度计、卡诺粘度计、光纤旋光粘度计等。
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粘度计。
二、测定原理高聚物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分子量较大的高聚物流动性较差,因此溶液的粘度值会随着高聚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
粘度法通过测量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值,从而间接推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高聚物溶液:根据所选溶剂的配比,将一定质量的高聚物溶解于溶剂中,并彻底搅拌,直到高聚物完全溶解。
2.校正粘度计:用纯溶剂测量粘度计的零点,然后用标准物质(例如苯酚、萘酚等)来校正粘度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粘度:将装有高聚物溶液的容器放置在保持恒温的温水槽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并等待溶液充分平衡。
然后将准备好的粘度计浸入溶液中,并等待一段时间让溶液与粘度计达到热平衡。
之后,开始测量粘度。
通常,需要测量多个时间点的粘度值,以获取精确的结果。
4.重复测量:进行多次测量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并计算平均值。
5.构建标准曲线:根据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制备溶液,并测量其粘度值。
将不同分子量的标准品的粘度值与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绘图,得到标准曲线。
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未知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测量未知样品的粘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拟合计算得到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注意事项1.在测量前要完全溶解样品,以避免溶液中存在固体颗粒影响测量结果。
2.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恒温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粘度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确定其相对分子量的一种间接方法。
粘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其相对分子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是指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流动的阻力大小。
在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由于聚合物链的存在,会使得溶液的粘度增大。
聚合物链的长度越大,粘度的增加越明显。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来间接评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的测量通常是通过粘度计来实现的,其中常用的有几种类型的粘度计可供选择。
在应用粘度法进行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量时,首先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聚合物溶液。
浓度的不同可以通过改变溶液中聚合物的含量来实现。
随后,用粘度计测量这些溶液的粘度。
根据粘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利用经验关系或者标准曲线来计算出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一个常用模型是马尔科夫振荡器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聚合物链的运动可以类比为马尔科夫链的过程。
马尔科夫链是指一个随机过程,其中当前状态的概率分布只与前一个状态有关。
在聚合物链的振荡器模型中,该模型可以用于描述聚合物的剪切流动。
根据马尔科夫振荡器模型,聚合物链的振荡渐进地趋于平衡态,且其运动最终收敛到一种稳定的分布。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得到聚合物链的运动过程。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浓度下的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然而,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制备多个浓度不同的溶液来进行测量,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验工作。
此外,对于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高聚物,粘度的测量结果可能会遇到困难。
对于这些聚合物,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总而言之,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间接评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较大,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光散射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粘度法等。
其中,粘度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精确可靠的方法。
粘度是流体阻力的一种度量,取决于流体的黏性和流体流动状态。
对于高分子材料来说,粘度与高分子链的长度有直接关系,链越长,黏性越大,粘度也越大。
因此,通过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可以间接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高聚物在溶剂中的粘度,根据聚合物链的段数和长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有两个,一是根据等应变条件下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与物体的形态和流体介质的粘性相关,二是流体的黏性与溶液中的高聚物浓度相关。
因此,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下高聚物溶液的黏度,可以求得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的测定实验一般需要借助粘度计进行,常用的粘度计有纳尺、离心旋转粘度计和球和杯式粘度计。
不同的粘度计适用于不同的测定条件,选择合适的粘度计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验操作中,首先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浓度,并准备好相应浓度的高聚物溶液。
然后,将粘度计浸入溶液中,并保持恒定的温度和剪切速率。
对于纳尺式粘度计,通常是将溶液注入纳尺内,通过计时测量液面下降的时间,从而得到粘度数值。
对于离心旋转粘度计,通常是将溶液放入旋转杯中,然后通过旋转杯的旋转速度和测量稀释液注入的时间来计算粘度。
对于球和杯式粘度计,通常是将溶液放在杯状容器中,并通过测量特定体积的溶液流出所需的时间来计算粘度。
实验结束后,根据测得的粘度值,使用马尔科夫尼克方程(Mark-Houwink equation)等相关公式,通过测定条件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计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总之,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精确可靠的特点。
通过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可以间接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线型聚合物聚乙二醇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统计的平均值。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适用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104~1×107,方法类型属于相对法。
粘性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可用粘度系数来表示。
粘度分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
绝对粘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相对粘度是某液体粘度与标准液体粘度之比。
溶液粘度与纯溶剂粘度的比值称作相对粘度ηr,即ηr=η/ηo,相对于溶剂,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粘度,ηsp=ηr-1。
使用同一粘度计,在足够稀的聚合物溶液里,ηr=η/ηo=t/t o,只要测定溶液和溶剂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就可得到ηr;同时,在足够稀的溶液里,质量浓度c,ηr和[η]之间符合经验公式:(lnηr)/c=[η]-β[η]2c,通过lnηr/c对c作图,外推至c=0时所得截距即为[η];同时,在足够稀的溶液里,质量浓度c,ηsp和[η]之间符合经验公式:ηsp/c=[η]+k[η]2c,通过ηsp/c对c作图,外推至c=0时所得截距即为[η]。
两个线性方程作图得到的截距应该在同一点。
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η]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Mark——Houwink经验方程来计算,[η]=KMηα;Mη是粘均相对分子质量,K、α是与温度、聚合物及溶剂的性质相关的常数;聚乙二醇水溶液在30℃的K值为12.5×106/m3·kg-1,α值为0.78。
三、主要仪器仪器:恒温槽1套;乌氏粘度计1支;100ml容量瓶5只;秒表1只。
试剂:聚乙二醇(AR);去离子水。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设定恒温槽温度为30℃±0.5℃。
2.配制溶液。
8%(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溶液5ml、10ml、15ml、20ml、25ml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黏度法测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一、实验目的1、测定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2、掌握乌贝路德粘度计测定高聚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时存在着内摩擦。
其中因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表现出来的粘度叫纯溶剂粘度,记作η0;此外还有高聚物分子相互之间的内摩擦,以及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三者只和表现为溶液的粘度η。
在统一温度下,一般来说η﹥η0。
相对于溶剂,其溶液的粘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粘度,记作ηsp ,即00sp ηηηη-=而溶液的粘度与纯溶剂粘度的比值成为相对粘度,记作ηr ,ηr 也是整个溶液的粘度行为,ηsp 则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
二者关系为sp r 011ηηηη=-=- 对于高分子溶液,增比粘度ηsp 往往随溶液的浓度c 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较,将单位浓度下所显示出的增比粘度,即ηsp /c 称为比浓黏度;而㏑ηr /c 称为比浓对数粘度。
ηsp 和ηr 都是物因次的量。
为了进一步消除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必须将溶液浓度无限稀释,使得每个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极远,其相互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这时溶液所呈现出的粘度行为基本上反映了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这一粘度的极限值即为[]0limspc cηη→=[η]被称为特性粘度,其值与浓度无关。
实验证明,当聚合物、溶剂和温度确定以后,[η]的数值只与高聚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有关,它们之间的半经验公式可以用Mark Houwink 方程式表示:[]K M αη=式中K 为比例常数,α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常数。
它们都与温度、聚合物和溶剂性质有关,在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本实验采用方便快捷的乌贝路德粘度计对溶液粘度进行测定。
根据所得数据,采用外推法以得出溶液粘度。
三、仪器与试剂乌氏粘度计、恒温水浴、移液管(2mL,5mL,10mL)、秒表、真空泵、夹子、铁架台、洗耳球1mol/L NaNO3溶液、聚丙烯酰胺、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粘度计的洗涤将蒸馏水注入黏度计中,用真空泵反复抽滤毛细管使蒸馏水反复流过毛细管部分,直至洗净。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高聚物是指由许多分子单元组成的聚合物,由于其分子量较大,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测定其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高聚物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来间接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一、粘度法原理粘度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表示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在溶液中,高聚物分子通过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静电层和水合层,从而增加了流体的阻力。
因此,粘度可以被用来估算高聚物分子量,通过测量高聚物溶液和溶剂的比粘度,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比粘度定义为:其中,η为溶液的粘度,Ω为摩尔质量,V为体积,c为摩尔浓度。
当固定温度、溶剂和浓度时,高聚物的比粘度随着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浓度下,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粘度和溶剂的粘度来计算比粘度。
因此,根据下式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其中,是比粘度,K为马尔可夫常数,可以计算为:其中,ρ为溶液密度,η0为溶剂的粘度,V为溶液的体积,C为高聚物的浓度,M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二、实验操作1、实验原料和仪器甲基苯、亚甲基蓝、二甲亚砜、甲基纤维素、萘酚指示剂、比色皿、粘度计、pH计、洗涤瓶、加热板等。
2、实验步骤(1)制备高聚物溶液取一定量的甲基纤维素粉末,加入甲基苯中,并加入少量的亚甲基蓝。
将溶液充分搅拌,直到甲基纤维素完全溶解,然后用萘酚指示剂调节pH值在6-8之间。
(2)制备溶剂将二甲亚砜加入甲基苯中,并用萘酚指示剂调节pH值在6-8之间即可制备好溶剂。
(3)测定溶液和溶剂的粘度在两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高聚物溶液和甲基苯溶剂,再加入一定量的萘酚指示剂。
用粘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粘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根据比粘度公式和马尔可夫常数公式,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需要在室温下进行,避免大幅度的温度变化。
2、粘度计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3、萘酚指示剂需要加入适量的量才能达到理想的pH值。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数据之一。
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质,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条件的选择。
是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领域对具体聚合反应,具体聚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
科标分析实验室科研团队集成多名资深行业专家,拥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数名,提供专业分子量测定服务,为客户提供检测数据,检测方法,检测图谱等论文需要的资料。
(1)端基分析法(end-group analysis,简称EA)如果线形高分子的化学结构明确而且链端带有可以用化学方法(如滴定)或物理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分析的基团,那么测定一定重量高聚物中端基的数目,即可用下式求得试样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式中:m-试样质量;Z-每条链上待测端基的数目;n-被测端基的摩尔数。
如果用其他方法测得,反过来可求出Z,对于支化高分子,支链数目应为Z-1。
(2)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法(boiling-point elevation,freezing-point depression)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
对于高分子稀溶液,只有在无限稀的情况下才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因而必须在多个浓度下测ΔT b(沸点升高值)或ΔT f(冰点下降值),然后以ΔT/C对C作图,外推到c->0时的值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式中:A2称第二维里系数。
(3)膜渗透压法(osmometry,简称OS)当高分子溶液与纯溶剂倍半透膜隔开时,由于膜两边的化学位不等,发生了纯溶剂向高分子溶液的渗透。
当渗透达到平衡时,纯溶剂的化学位应与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相等,即或由Floy-Huggins理论,从Δμ1的表达式可以得到由于C2项很小,可忽略,式中:χ)A2表征了高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
对于良溶剂,χ1;对于θ溶剂,χ1;对于非溶剂,χ1因而测定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π后,不仅可得到,还可得到A2、χ1、Δμ1等。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报告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掌握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
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在溶液中的粘度与其分子量有密切关系,根据Mark-Houwink方程可得
到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度测定是通过测定高聚物溶液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然后利用Mark-Houwink方程计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高聚物溶液,取适量高聚物溶解于溶剂中,制备一定浓度的高聚物溶液。
2. 测定溶液粘度,将高聚物溶液倒入粘度计中,分别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测定其
粘度。
3.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根据测得的粘度数据,利用Mark-Houwink方程计算出
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计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XXXX。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XXXX,这与理论值
相符合,说明本次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并且成功测定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溶液浓度和粘度计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对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
八、参考文献。
[1] XXX.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数据之一。
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质,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条件的选择。
是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领域对具体聚合反应,具体聚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
科标分析实验室科研团队集成多名资深行业专家,拥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数名,提供专业分子量测定服务,为客户提供检测数据,检测方法,检测图谱等论文需要的资料。
(1)端基分析法(end-group analysis,简称EA)
如果线形高分子的化学结构明确而且链端带有可以用化学方法(如滴定)或物理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分析的基团,那么测定一定重量高聚物中端基的数目,即可用下式求得试样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式中:m-试样质量;Z-每条链上待测端基的数目;n-被测端基的摩尔数。
如果用其他方法测得,反过来可求出Z,对于支化高分子,支链数目应为Z-1。
(2)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法(boiling-point elevation,freezing-point depression)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
对于高分子稀溶液,只有在无限稀的情况下才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因而必须在多个浓度下测ΔT b(沸点升高值)或ΔT f(冰点下降值),然后以ΔT/C对C作图,外推到c->0时的值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式中:A2称第二维里系数。
(3)膜渗透压法(osmometry,简称OS)
当高分子溶液与纯溶剂倍半透膜隔开时,由于膜两边的化学位不等,发生了纯溶剂向高分子溶液的渗透。
当渗透达到平衡时,纯溶剂的化学位应与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相等,即
或
由Floy-Huggins理论,从Δμ1的表达式可以得到
由于C2项很小,可忽略,
式中:χ)
A2表征了高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
对于良溶剂,χ1;
对于θ溶剂,χ1;
对于非溶剂,χ1
因而测定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π后,不仅可得到,还可得到A2、χ1、Δμ1等。
若在不同温度下测A2值,外推到A2=0可得到θ温度。
实验中有时发现第三维里系数A3≠0,使对C作图不成线性。
此外改用下式:
以对C作图可得直线,从截距求。
(4)气相渗透压法(vapor phase osmometry,简称VPO)
将溶液滴和溶剂滴同时悬吊在恒温T0的纯溶剂的饱和蒸汽气氛下时,蒸汽相中的溶剂分子将向溶液滴凝聚,同时放出凝聚热;使溶液滴的温度升至T,经过一定时间后两液滴达
到稳定的温差,被转换成电信号,而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5)光散射法(light scattering,简称LS)
对于小粒子(尺寸<)稀溶液,散射光强是各个分子散射光强的简单加和,没有
干涉。
对于大粒子(尺寸>)稀溶液,分子中的某一部分发出的散射光与另一部分发出的散射光相互干涉,使光强减弱,称内干涉。
高分子稀溶液属于后者。
光散射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如下:
式中:瑞利比
对于无规线团状分子链,散射因子P(θ)为
代入并利用近似式,得
测定不同浓度和不同角度下的瑞利比,以对(q为任意
常数)作图,将两个变量C和θ均外推至零,从截距求,从斜率求和。
这种方法称为Zimm作图法。
(6)黏度法(viscosity)
利用毛细管黏度计通过测定高分子稀溶液的相对黏度,求得高分子的特性黏数,然后利用特性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式计算高聚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以下是表示黏度的几种参数:
本体黏度(绝对黏度)η是牛顿黏度定律的比例系数:
式中:σ-剪切应力;γ-剪切速率
相对黏度(relative viscosity)
增比黏度(specific viscosity)
比浓黏度(reduced viscosity)
比浓对数黏度(inherent viscosity)
特性黏数(旧称特性黏度)
测定所用的设备主要是一根黏度计,通常采用可稀释的乌氏(Ubbelohde)黏度计。
当黏度计流速再100秒以下时,必须考虑动能校正,从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出发,可导出校正式:
外推法求特性黏数采用的黏度~浓度关系式有:
Huggins方程式
Kraemer方程式
式中:
一点法只用一个浓度计算,常见的一点法公式有:
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式多采用马克-霍温克(Mark-Houwink)关系式:
式中:
,也是一个反映高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的参数。
在良溶剂中
,所以
;在
状态下,,。
对于刚棒高分子
;
对于紧密球,
与M无关。
除了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外,还与分子形态、高分子与溶
剂相互作用能有关,因而可用来求
和溶胀因子。
(对于所有高聚物
)
,
(
)
现将高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的各参数(同时反映了溶剂的性质)归纳于表4-2。
表4-2 高分子溶液的主要参数
溶剂Tχ1A
2
溶剂00.5100.50最
小
最
小
偏
低
良溶剂
<
><0.
5
>
1
>
0.5~0.
9
0~0.2
3
较
大
较
大
正
常
(7)其他方法
其他还有超速离心沉降(又分沉降平衡法和沉降速度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等的测定)、电子显微镜、凝胶色谱(GPC)等,GPC将在下章详述。
表4-3总结了各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类型和所测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
表4-3 各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适用范围相对分子质量意义方法类型
端基分析法
冰点降低法
沸点升高法
气相渗透法
膜渗透法
光散射法
超迷离心沉降速度法
超速离心沉降平衡法
黏度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3×104以下
5×103以下
3×104以下
3×104以下
2×104—1×106
2×104—1×107
1×104—1×107
1×104—1×106
1×104—1×107
1×103—1×107
数均
数均
数均
数均
数均
重均
各种平均
重均,数均
黏均
各种平均
绝对法
相对法
相对法
相对法
绝对法
绝对法
绝对法
绝对法
相对法
相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