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灯光
第十一课灯光精品PPT教学课件

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
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
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
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
私和伟大 2020/12/6
。
11
③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 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
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
叙述过去的事情,现在结
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
6
理解“灯光”的深刻含义
•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 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 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 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 沉动人的情感。
• “灯光”象征幸福安乐的生活,课文以灯光为题,突 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赞叹了他们为理想 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 第二段(第3—11自然段):叙述 关于灯光的往事。 (写过去)
• 第三段(第12自然段):讲“我” 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 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 思。 (写现在)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
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
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
尾照20应20/1,2/6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 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作 者对往事的回忆。
2020/12/6
14
“多好啊”
•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突然,他凑 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2020/12/6
•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 副营长,战争时期, 条件极其艰苦,很多 人从没见过电灯,郝 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 后,对图上的孩子能 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 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灯光》

他用鲜血点亮了那一盏盏灯 当天安门广场那千万盏 璀璨的灯亮起 当每个孩子都能在灯光底下 静静地学习 享受着灯光的温暖和光明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那个永远年轻的郝副营长
课后作业
电影广角:观看一部爱国影片, 如《闪闪的红星》等。
课外书屋:阅读王愿坚短篇小 说《七根火柴》《小游击队员》。
谢谢!
谢谢观看! 2020
目标导学
1.读读记记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 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感悟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 贡献,体会革命先烈的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字词学习
豫皖苏:分别是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的简称。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倚: 靠着。 憧憬(chōng jǐng):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黑魆魆(xū): 形容非常黑暗。 千钧(jūn)一发(fà):
精读课文
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画下 来,并分析,说说你的体会。
③④①他 这广位又场划年上着轻千的一万战根盏友火灯不柴静顾,静自点地己燃照的了耀性烟着命,天,又安为望门了了广让一场 周一幅眼用该空孩得位围图图上,及个多子亲⑤②的,画电完见孩好们爱在书宏 默 , 灯 全 一子 啊 能 的天上正 ! 够 战伟 默 深 , 陷 见安有”建 地 情 让 入 电在 在 友门一他筑 沉 地 孩 了 灯灯 电 来前幅把,思说子对。下灯。璀插头聚底使着:们未璨图靠“精下人。都来的,在赶心在的会学华画明胸头那憧神习灯的墙儿地,感样憬下是胜上读他到亮里面一利,光的。书自,盏了望明灯。己我吊,着他 却光又着咱漆注 没感 底想的们黑视 有到 下起电也的温 学着 来这灯能夜那暖 习,。 ,
感悟升华
11课《灯光》ppt课件

这位年轻的战 友不惜牺牲自己 的性命,为了让 孩子们能够在电 灯底下学习,他 自己却没有来得 及见一见电灯。
练笔: 感受着今天的幸福生活,
你肯定会有许多话想对这位可 爱可敬的战士说吧?拿出你的 笔 把它写下来吧!
作业:
选择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小 说读一读。(为你推荐:《红岩 》 《七根火柴》)
灯 光
电钮
爆炸
双膝凑到耳边夹着来自卷焦急憧憬 暴露
围歼战 千钧一发
焦急 围歼战
憧憬 暴露 千钧一发
在一次(围歼战 )中,后续部队与突击 连失去了联系,人们非常( 焦急 ),就在 (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一本书, 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火光( 暴露)了他, 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一直都( 憧憬 ) 电灯的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
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 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 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
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 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 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 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 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划出郝副 营长所说的话。
“多好啊!”
他在自言自语。 突然,他凑到我 的耳边轻轻地问 :“记者,你见 过电灯吗?”
“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
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 习,该多好啊!”
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 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让( )在那样亮的灯 光底下( ),该多好呀!
11《灯光》完整课件

本文记叙了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回忆起战争 年代,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 歌颂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说明了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激励我们更加珍 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 要 思 想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 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 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 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 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 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 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 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 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 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作者对灯光往事的回忆。
一件值得永远回忆的往事,即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
作者面对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又缅怀起这位先烈。
“多好啊”
• 倚:靠着。 •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 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的灯 •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 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 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 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 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读读记记
• 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皖: 安徽省的简称。苏:江苏省的简称。 •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há o )、 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 通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灯光》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灯光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具:生字新词卡片、电视四、教学过程:(一)导语:《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灯光》ppt课件(1)

• 在天安门前璀璨(cuǐ càn) 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
爱的战友来。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17
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广场的 灯,有什么用意呢?
• 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也叫
首尾照应,能使文章结构更 加紧凑。
• 象征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
数英雄用牺牲换来的,这幸 福生活来之不易。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7
郝副营长在沉思 ——
• 他在沉思当时的穷苦人 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只 有战胜了敌人才能换来和平, 才能······他在沉思 让人民用上电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8
•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 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 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该多好的!”他把头靠在 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 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 里。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9
郝副营长憧憬着——
•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 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 亮的灯光底下学习。穷苦人 过上幸福生活,祖国更加繁 荣富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10
•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 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 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 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 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 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11
• 划着了火柴,点燃 了那本书,举得高 高的,为后续部队 照亮了前进的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12
• 划着了火柴,点燃 了那本书,举得高 高的,为后续部队 照亮了前进的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大全5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ab98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6.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11.《灯光》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理解作者有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所蕴含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灯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物品,是我们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灯光是黑夜的眼睛。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许多人都没有感受过灯光带来的光明,甚至连电灯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代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灯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在战争年代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脉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现在: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往事:其余的自然段(3--11)写的都是。
2.划分段落,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2):讲作者漫步于天安门广场,因所见所闻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3——11):叙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第三部分(12):讲作者又想起了这位亲爱的战友。
四、再读课文,仔细品味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2.交流讨论:“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 灯光(说课 稿)人教版

11.《灯光》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
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1)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导航:
自由读文,说说课文中描写 “多好啊!”这句话出现了几次? 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 说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 的是什么? 做批注。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 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 声赞叹:“多好啊!” 我心里 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 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 很久以前了。
王愿坚:
作者简介
(1929-1991)当代作家, 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 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 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 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6年 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 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 《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0年曾下连队当兵,1972年 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 去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学 《党费》《粮食的故事》《七 根火柴》《足迹》《路标》以 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与陆柱相信战争胜利 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着对未来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思考讨论: 郝副营长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 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的?找出来读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 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 隆重揭幕。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 碑身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 达6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 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 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 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 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 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 雄伟壮观。
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 广场,有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一 桩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 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 自己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 福生活来之不易。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 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 前边、然后再按事情先后发展的顺序进行 叙述。 •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 的灯光写起,再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 回到写灯光。课文的主要部分是对往事的 回忆。 • 提示:运用倒叙必须有恰当的过渡句或过 渡段连接。
[憧憬] 向往。例:孩子们听着老人的话,憧憬着 美好的明天。 [千钧一发]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 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 极其危险。例:敌人越来越近,在这千钧一发 的时刻,小战士勇敢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世纪] 100年为一个世纪。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 灯光耀眼。例:一颗颗钻石在灯光下放射着璀 璨的光芒。
“多好啊!”他在自言语。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 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 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 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 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 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那该 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 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 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 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 忆。 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期间,条件极其 艰苦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过, 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课堂练习
1 、 战 斗 间 隙 , 郝 副 营 长 划 着 ( 火柴) , 借 着 ( 微弱的亮光) 看 一 本 书 , 书 上 的 插 图 画 的 是 (一盏吊着的电灯 )。他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 缺口),突击连马上 (冲了进去),后续部队在黑暗里( 找不到突破口 ), 在这( 千钧一发 )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 了(那本书 ),(火光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 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 电灯底下 ) 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
词语: • 照耀 宏伟 赞叹 憧憬 爆炸 • 璀璨cuǐcàn 黑魆魆xū • 围歼jiān 郝hǎo副营长 • 豫皖苏平原 千钧一发
【词语理解】
[豫皖苏] 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围歼战]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漫步]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交通沟] 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 壕沟。也叫交通壕。 [胸墙] 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 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倚] 靠着。
《主题读写》中20.《一个苹果》
自读提示: 课文写了传苹果、吃苹果两部 分,这两部分的结果怎样?为什么 会这样?抓关键句做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