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11课《灯光》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灯光》教师教案模板

《灯光》教师教案模板

《灯光》优秀教师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灯光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灯光的相关知识。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灯光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珍惜能源,注意节约用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

(2)了解灯光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3)通过观察图片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灯光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灯光的魅力。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灯光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灯光相关知识。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灯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灯光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灯光的见解。

4. 灯光知识拓展:(1)利用多媒体展示灯光的相关知识,如各种灯具的图片、工作原理等。

(2)引导学生了解灯光的节能环保意义,教育他们节约用电。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灯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节能环保的责任。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灯光吗?灯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灯光的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灯光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疑问。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

问题如下:•作者对灯光的描写有哪些细节?这些细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哪些感悟?这些感悟是如何产生的?•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指名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也曾感受过类似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案含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材料第11课灯光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六年级下册语文《灯光》教案一等奖

六年级下册语文《灯光》教案一等奖

六年级下册语文《灯光》教案一等奖1、六年级下册语文《灯光》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灯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a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4.集体交流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优秀3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同学交流,读写结合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

(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好郝副营长的话。

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

3.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4.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深深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而英雄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

四、领悟表达,课外拓展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板书设计灯光多好啊一点灯光一段憧憬一星火光一个壮举一位英雄一生怀念《灯光》教案篇二我执教的主题内容是“神奇的灯”,选自辽宁师大版中班幼儿用书。

此次活动,通过和幼儿一起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灯的种类和用途,满足幼儿的研究和创造欲望,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懂得节约能源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灯光》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灯光》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灯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灯光》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写作背景,掌握文学常识中有关灯光的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灯光》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对节日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灯光》的意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比喻,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灯光》这篇课文,完成课前预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节日中看到的各种灯光,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

2.提问:你觉得灯光在节日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1.让学生朗读《灯光》这篇课文,然后带领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分段解析课文,让学生逐段理解文章的意义,引导学生辨析一些比较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3.写出文中的比喻和隐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

第三步:课文赏析1.分组讨论《灯光》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并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表达自己对节日灯光的理解和感受。

1.小组讨论:请学生就个人在节日中看到的灯光,或者自己对灯光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生活感悟。

2.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第五步: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灯光》相关的习题。

2.撰写一篇关于节日灯光的感想或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的好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着重体验文学作品的意蕴,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考。

•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以上是本节《灯光》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案、教学设计
3.互动探究,合作学习。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共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巩固提升。
-布置创意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以灯光为主题的作文。
-开展“我心中的灯光”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了解灯光在课文中所象征的意义,如希望、温暖、关爱等。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比喻:如“月光如水”、“星光点点”等。
-拟人:如“灯光温柔地拥抱着夜归人”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进行作文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灯光带来的温暖与希望,懂得关爱身边的人。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美好事物,传递正能量。
2.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珍惜拥有。
-引导学生认识到灯光背后所代表的辛勤付出,学会感恩。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灯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光的美。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美好灯光。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灯光在课文中有什么寓意?”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表达能力。
3.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灯光的作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大全5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大全5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灯光》教案11.《灯光》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理解作者有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所蕴含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灯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物品,是我们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灯光是黑夜的眼睛。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许多人都没有感受过灯光带来的光明,甚至连电灯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代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灯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在战争年代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脉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现在: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往事:其余的自然段(3--11)写的都是。

2.划分段落,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2):讲作者漫步于天安门广场,因所见所闻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3——11):叙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第三部分(12):讲作者又想起了这位亲爱的战友。

四、再读课文,仔细品味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2.交流讨论:“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11课《灯光》优秀教案
《灯光》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
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然而,
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
故事。

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
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
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
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突击连、
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再抽生说。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
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

(倒叙、前后照应)
2.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
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3.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
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
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
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
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
本破书。

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

“多好
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也许想到胜
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
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
“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
样亮的灯光
下学习。

”)
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
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
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再次深
入理解课文
五、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
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
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
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
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
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
爱的战友来。

)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六、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
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
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
们能在电灯下学习。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
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
“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
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

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
“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
题。

板书设计:灯光
--王愿坚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关心下一代
灯光二、回忆往事点燃书本
三、怀念战友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