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

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

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用于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给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

为了准确评估和记录氧气吸入的效果,制定一套评分规则是必要的。

评分指标下面是氧气吸入法评分的主要指标:1. 吸氧浓度:记录患者吸入氧气的浓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吸氧时间:记录患者每次吸氧的时间长度,以分钟为单位。

3. 吸氧频率:记录患者每天吸氧的频率,即吸氧的次数。

4. 氧饱和度:使用血氧测量仪或脉搏氧饱和度仪来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评分规则根据以上评分指标,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1. 吸氧浓度评分:- 0分:吸氧浓度低于设定目标。

- 1分:吸氧浓度达到设定目标。

- 2分:吸氧浓度高于设定目标。

2. 吸氧时间评分:- 0分:吸氧时间少于设定要求。

- 1分:吸氧时间达到设定要求。

- 2分:吸氧时间超过设定要求。

3. 吸氧频率评分:- 0分:吸氧频率低于设定要求。

- 1分:吸氧频率达到设定要求。

- 2分:吸氧频率超过设定要求。

4. 氧饱和度评分:- 0分:氧饱和度低于设定目标。

- 1分:氧饱和度达到设定目标。

- 2分:氧饱和度高于设定目标。

总分计算根据以上的评分规则,对每个评分指标进行评分,然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

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氧气吸入法的效果进行分类评估。

根据需要,可以制定不同的总分范围和对应的效果评估等级。

结论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是一种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评估和记录氧气吸入效果的工具。

通过确定评分指标和评分规则,并根据总分范围进行评估,可以有效衡量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请注意,以上评分规则仅供参考,具体的评分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实践制定,并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中心氧气吸入(鼻塞式)操作评分标准

中心氧气吸入(鼻塞式)操作评分标准
4
未查对、未解释各扣2分
2、检查患者鼻腔情况,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
未检查鼻腔扣2分,未清洁鼻孔扣2分
3、湿化瓶接在氧气表上,将氧气表中心供氧接口,检查是否漏气
6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4、检查一次性双侧鼻导管的有效期,连接氧气管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5、打开总开关,使氧气流出,再打开流量开关,调节流量。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蘸水观察)
中心氧气吸入(鼻塞式)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内 容
标准分
考核情况
得分
目的
通过供给患者氧气,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
3
一项不能回答扣3分
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困难程度、肢端皮肤颜色等
2、呼吸道通畅情况和鼻腔黏膜情况
3、患者的情绪、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等
考核人:考核时间:
3
一项未评估扣1分


护士
穿戴整齐、洗手、戴口罩
3
一项未做好扣1分
用物
治疗巾内有中心供氧装置、鼻塞管、氧气表(湿化瓶内装1/3至1/2蒸馏水)、棉签、纸巾和盛有少量冷开水的治疗碗。治疗巾外有弯盘、氧气记录卡
6
缺一样扣1分,扣完为止


整洁、安静、安全(无明火或高温)
2
不合要求扣2分




1、将准备好的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查对并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
12
一项不合格扣2分
评价
1、保证给氧通畅,患者缺氧症状缓解或解除
2、操作规范,用氧安全
3、护患沟通有效,患者能配合并了解安全用氧知识

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考核目的本评分标准旨在对吸氧技术操作进行考核,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的吸氧技能,提高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考核内容1. 吸氧设备的准备和检查- 检查吸氧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检查氧气瓶的气压和剩余量- 确保吸氧面罩或导管的清洁和完好2. 吸氧操作流程- 正确佩戴吸氧面罩或导管- 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氧气流量- 监测患者吸氧情况,并及时调整氧气流量或换气瓶3. 应急处理能力- 针对吸氧设备故障或意外情况,能够快速采取应急措施- 熟悉吸氧设备操作偏差或故障的常见处理方法4. 患者安全和舒适- 注意患者吸氧过程中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需求,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三、评分标准根据考核内容对操作人员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吸氧技术,并在吸氧操作过程中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无明显错误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吸氧操作流程。

(满分:100分)- 良好:操作人员能够基本掌握吸氧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小错误或迟疑,需要他人提醒或帮助纠正。

(分数范围:80-99分)- 合格:操作人员对吸氧技术掌握较为基础,但可能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操作错误或不熟悉应急处理措施,需要加强技能训练。

(分数范围:60-79分)- 不合格:操作人员对吸氧技术掌握不够,存在较多的操作错误,无法独立完成吸氧操作流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指导。

(分数范围:0-59分)四、评分记录与反馈操作人员的吸氧技术考核成绩应当记录在个人档案中,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进行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其改进和提高吸氧技术操作水平。

请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应根据吸氧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确认。

吸氧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7.检查并连接一次性吸氧管
8.打开氧流量开关,按医嘱正确调解节氧流量
9.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
10.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双侧鼻腔内
11.固定导管牢固、美观、松紧度适宜
12.询问患者感受。交待注意事项
13.记录用氧日期、时间及氧流量
14.再次核对并签字。评估患者吸氧效果。停止用氧
15.取下鼻导管,关流量开关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标注


减分细则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中心供氧装置、治疗碗(内盛冷开水)、蒸馏水、一次性吸氧管、棉签、碗盘、纱布、用氧记录单、笔、手表、手电筒
3.用物准备3分钟
3
5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缺一项扣一分
超时1分钟扣2分


1.评估患者意识、身体状况及缺氧程度
2.评估患者鼻腔状况
5
5
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查对治疗护理项目单和腕带(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问候患者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
3.安全与舒适:环境整洁、安静,患者体位舒适
4.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
5.检查、安装氧气装置
6.倒蒸馏水(约1/3~1/2),连接湿化瓶
2.与患者沟通有效
3.无菌观念强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3
4
3
操作不熟练扣1分,查对不规范扣2分
未有效沟通扣1分
无菌观念差酌情扣1-2分
每超时1分钟扣2分
未按医嘱调节氧流量扣5分

氧气吸入的步骤和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的步骤和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的步骤和评分标准氧气吸入是一项常见的急救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以改善呼吸功能。

正确的氧气吸入步骤和评分标准对于急救人员以及任何有可能应对呼吸窘迫状况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氧气吸入的具体步骤,并解释如何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评分。

一、氧气吸入的步骤为了确保氧气吸入能够有效地提供给患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确定适当的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调整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氧气流量为每分钟4-6升,而儿童的氧气流量则相对较低。

2. 连接氧气供应设备:将氧气气源与氧气面罩、鼻导管或气管插管等装置相连接。

3. 确保合适的装置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气输送装置。

面罩适用于大部分成人和儿童,而鼻导管则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成人和儿童。

4. 配戴氧气面罩或鼻导管:将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正确地放置在患者的面部或鼻孔上,并确保其贴合紧密以避免氧气泄漏。

5. 监测氧气流量和患者反应:监测氧气流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反应。

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并连续。

6. 维持氧气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持续维持氧气吸入治疗。

在治疗期间,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装置位置,以确保治疗效果。

二、评分标准在急救过程中,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氧气吸入评分标准:1. 呼吸频率: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范围是每分钟12-20次,儿童则略高一些。

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或腹部运动来评估呼吸频率。

如果呼吸频率低于正常范围,则可能需要增加氧气流量。

2. 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

使用血氧饱和度仪等设备可以快速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

正常成人的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儿童则略高一些。

如果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则需要增加氧气流量或考虑其他治疗措施。

3. 呼吸困难程度: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的表现,例如呼吸急促、使用辅助呼吸肌等。

根据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可以适当调整氧气流量以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氧气吸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1、 评估:流程
看床号、姓名、同时称呼;
看口唇及鼻粘膜
查指端,测P、R各5”;
告知缺氧程度(轻中重)
标准分
扣分原因
1分钟
3;
2
3;
2
2、洗手、戴口罩
2
3、推车、(计时)
1
4、吸氧盘置床旁桌上
2
5、吹尘
1
6、上表
3
7、挂瓶(接湿化瓶)
2
8、关小
2
9、开总
1
10、开小
1
11、检查是否漏气(用耳听或棉签试均可)
3
用氧效果好,各缺氧症状有所改善
3
操作进行有效沟通
3
23、理论回答
5
注:病例为一轻度缺氧病人吸氧;操作时间<2分钟
2
12、关小
2
13、清洁双侧鼻腔
2
14、连接一次性鼻导管
4
15、吹面试气
2
16、调节氧流量
4
17、塞好鼻塞挂耳固定
4
18、报氧流量
3
19、安置病人
3
20、观察记录、挂牌
5
21、移去用物(停用氧5分;终末处理5分)
10
22、评价: 熟练安装、使用氧气表及各附件
3
湿化液配制及氧流量调节符合病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和呼吸系统感染。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下面是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供医务人员参考。

评分标准表格:1. 呼吸频率。

16-20次/分钟,3分。

21-25次/分钟,2分。

26次/分钟以上,1分。

2. 血氧饱和度。

95%以上,3分。

90%-95%,2分。

90%以下,1分。

3. 呼吸困难程度。

无呼吸困难,3分。

轻度呼吸困难,2分。

严重呼吸困难,1分。

4. 咳嗽情况。

无咳嗽,3分。

轻度咳嗽,2分。

剧烈咳嗽,1分。

5.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明显好转,3分。

有所好转,2分。

无明显变化,1分。

6. 患者的自我感觉。

舒适,3分。

一般,2分。

不适,1分。

评分标准表格的使用方法:医务人员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通过评分标准表格,医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表格只是评估患者症状和治疗效果的一种参考方法,医务人员在使用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另外,对于评分标准表格中的每一项指标,医务人员还应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评分标准,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自我感觉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是一种有益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指导治疗工作。

医务人员在使用评分标准表格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氧气吸入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氧气吸入技术氧气吸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旨在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下面将介绍氧气吸入技术的具体内容。

一)装表在进行氧气吸入前,需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完整,包括氧气筒和氧气表。

接下来,将湿化瓶和鼻导管连接,确认流量表关紧,开启总开关,并检查是否有漏气。

最后,打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二)给氧在给氧前,需要核对患者的床号和姓名,并做好解释工作。

接下来,需要评估环境安全和患者鼻腔粘膜情况,并清洁鼻腔。

然后,连接一次性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根据病情确定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min;中度缺氧2~4L/min;严重缺氧操作方者4~6L/min。

最后,将吸氧管插入鼻腔并固定,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感受,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并随时观察病情。

三)停止用氧停止用氧时,需要松开固定并取下吸氧管,放入弯盘,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关总开关,并打开流量表放余气。

最后,整理用物,洗手,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受,记录停氧时间。

在进行氧气吸入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氧气筒放置在阴凉处,防火、防油、防震,并注意用氧安全。

持续吸氧患者每日或每班需要更换鼻导管一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并将湿化瓶每日更换一次。

在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失误。

对于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以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在用氧过程中,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

最后,医护人员需要保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改写后的文章: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操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时需要体现人文关爱,动作应该轻柔、灵活,同时也要注意用氧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

操作质量的重要性占据整个工作的10%。

除了操作质量,操作程序的正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操作程序需要正确无误,而且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停止用氧:取下鼻塞,擦拭口鼻部,关氧气。
4
10安置病人。
4
!
11.悬挂空满标准。
4
12.洗手、记录。
4
|
13.终末处理。
4
注意事项
5
1.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1
$
2.使用及停用氧气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使用氧气时,先调后用,停用氧气时,先拔后关。
2
3.使用过程中,观察病人缺氧改善情况。排除影响用氧效果的因素,按需调节流量。
1
,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5kg/cm2即不可再用。
1
评价
10
1.熟练安装、使用氧气表及各部件。
2
[
2.湿化液配制及氧流量调节符合病情需要。
2
3插入吸氧管时病人无不适,吸氧管固定良好。
3
4.用氧效果好,各缺氧症状有所改善。
3
总分
100
评委:
10

1环境:周围无明火及易燃品。
2
2. .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内入湿化液。治疗盘内放盛水容器(内盛蒸馏水)、弯盘、吸氧管、纱布、棉签、扳手、吸氧记录本、空满标识8Biblioteka 流程60#
1.检查氧气筒及各部件。
4
2.打开总开关,清洁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
4
:
3.氧气表略后倾接于气门上,初步旋紧,扳手加固使表直立。
4
4.接湿化瓶、连接吸氧管。
4
[
5.查流量表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开流量表,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6
6.关流量表,妥善放置吸氧管。
4

7.清洁鼻腔;连接吸痰管,打开氧气,调节氧流量;湿润吸氧管前端,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检查有无漏气,将鼻塞插入鼻腔;妥善固定。
10
8.观察、记录。
4
.
\
NO: _______操作时间:_______得分:_________
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5分钟
项目
分值
评分细则
标准分
目的
5
|
供给病人氧气,改善缺氧症状
5
评估
10
1.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缺氧程度、鼻腔粘膜及有无分泌物堵塞等
3

2.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3
3.解释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等。
4
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