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

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

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引言: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为了有效使用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被广泛引入,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提供的氧气浓度。

本文旨在介绍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的基本原则和评分标准,以促进医务人员正确使用氧气吸入法。

一、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的基本原则1.个体化治疗: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

不同的疾病和病情要求不同的氧气浓度和吸入方式。

2.全面评估: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等信息,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全面评估,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时时调整: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是动态变化的,医务人员需要时时调整氧气吸入浓度和流速,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二、氧气吸入法评分指南的评分标准1.氧气浓度评分:- 低浓度吸氧(一次传统吸氧):给予1-3L/min流量,目标为保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 中度浓度吸氧(湿式吸氧):给予4-10L/min流量,目标为保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95%。

- 高浓度吸氧(湿式吸氧+面具):给予10-15L/min流量,目标为保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 高流量吸氧(高浓度静脉吸入):给予超过15L/min流量,目标为保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氧气吸入方式评分:-面罩吸氧:利用面罩给予氧气,适用于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较强,但需要高浓度吸氧的情况。

-雾化吸氧:将氧气通过雾化器喷雾后吸入,适用于患者有喘息、咳嗽或分泌物较多的情况。

-小儿鼻导管吸氧:适用于儿童患者,利用鼻导管给予氧气,具有舒适性和安全性。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适用于需要高浓度氧气吸入的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3.配套评分:-静脉置管评分:对于需要高流量静脉吸入氧气的患者,通过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和潜在并发症的风险来决定是否进行静脉置管。

-导管固定评分:评估患者鼻导管或面罩的固定情况,确保吸入氧气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

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

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用于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给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

为了准确评估和记录氧气吸入的效果,制定一套评分规则是必要的。

评分指标下面是氧气吸入法评分的主要指标:1. 吸氧浓度:记录患者吸入氧气的浓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吸氧时间:记录患者每次吸氧的时间长度,以分钟为单位。

3. 吸氧频率:记录患者每天吸氧的频率,即吸氧的次数。

4. 氧饱和度:使用血氧测量仪或脉搏氧饱和度仪来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评分规则根据以上评分指标,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1. 吸氧浓度评分:- 0分:吸氧浓度低于设定目标。

- 1分:吸氧浓度达到设定目标。

- 2分:吸氧浓度高于设定目标。

2. 吸氧时间评分:- 0分:吸氧时间少于设定要求。

- 1分:吸氧时间达到设定要求。

- 2分:吸氧时间超过设定要求。

3. 吸氧频率评分:- 0分:吸氧频率低于设定要求。

- 1分:吸氧频率达到设定要求。

- 2分:吸氧频率超过设定要求。

4. 氧饱和度评分:- 0分:氧饱和度低于设定目标。

- 1分:氧饱和度达到设定目标。

- 2分:氧饱和度高于设定目标。

总分计算根据以上的评分规则,对每个评分指标进行评分,然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

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氧气吸入法的效果进行分类评估。

根据需要,可以制定不同的总分范围和对应的效果评估等级。

结论氧气吸入法评分规则是一种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评估和记录氧气吸入效果的工具。

通过确定评分指标和评分规则,并根据总分范围进行评估,可以有效衡量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请注意,以上评分规则仅供参考,具体的评分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实践制定,并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氧气吸入(氧气筒法)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氧气筒法)评分标准
1.吹尘、装表、接湿化瓶。10未吹尘扣2分,装表后漏气扣3分。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说15未作解释、未备胶布、未查对各扣2
明目的,备胶布置盘边,检查鼻腔情况。分,未检查鼻腔情况扣3分。
3.清洁鼻孔,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检查氧10未清洁鼻孔、用物落地各扣2分,未调
气导管是否通畅,并湿润鼻导管。节流量、未检查管道各扣2分。
氧气吸入法(氧气筒)
操作标准(总分100)标分评分细则
一、准备质量标准15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用物:治疗盘内放小药杯(内盛凉开水)、10缺一件扣1分。
棉签、胶布、一次性使用无菌氧气导管、弯盘、
氧气装置1套、扳手、用氧记录单、笔。另备
氧气筒,挂四防牌。
二、操作质量标准70
4.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面颊部及后枕部。5固定不牢扣2分,不符合要求扣2分。
5.固定导管于衣肩部、枕旁或床基单。5未固定扣2分,固定后鼻导管脱出扣3分。
6.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询问病人感觉,并告之10未记录扣2分,未询问病人感觉扣2分,
勿随意调节流量。未告知病人扣2分。
7.停用氧气,向病人解释,拔出鼻导管,擦放余气后,关好筒阀门、未放余气、未擦分泌物各扣2分。
流量表调节阀。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停止用氧时间。5未记录、未整理各扣2分。
三、终末质量标准15
1.操作熟练,动作敏捷。5操作不熟练扣5分。
2.用氧安全、有效。5有不安全因素扣5分。
3.爱护体贴病人。5受伤观念不强扣5分。

氧气吸入法(附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法(附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法(附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氧气吸入法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的临床表现(一)轻度缺氧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轻度紫绀,神志清楚。

血气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6-9.3kPa,二氧化碳分压(PaO2)大于6.6kPa.(二)中度缺氧紫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

(PaO2)4.6-6.6kPa,PaO2大于9.3kPa.(三)重度缺氧显著紫绀,三凹征明显(胸骨上、锁骨上和肋间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

PaO2在4.6kPa以下。

PaO2大于11.9kPa以上。

二、氧气吸入的适用范围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人。

PaO2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kPa,6.6kPa 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

1.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三、氧气筒和氧化表的装置(一)氧气筒为柱形无缝筒筒内可耐高温达15.5Mpa,容纳氧约6000L(图示14-1)。

总开关:在筒的顶部,可控制氧气的放出。

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不用时可顺时针方向将总开关旋紧。

图14-1氧气筒装置气门:在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与氧气表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

(二)氧气压力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Biblioteka 作插管流 固定
记录用氧时间
程 交待注意事项
停止给氧
整理
终 末 全过程:稳、准、 质 轻、快 量 口试 目的、注意事项
装表速度2分钟
不测量扣3分,测量不准扣2分,方法不对扣1 分 插管呛咳不处理扣6分,长度不符扣3分,多 6 次插管扣3分 不固定扣3分,固定不牢扣2分,固定方法不 3 对扣1分 3 不记录扣3分,记录不全扣2分 未交待注意事项扣5分,交待注意事项内容不 5 全扣2分 先关流量后拔管扣6分,余量不放尽、不关小 10 开关和总开关各扣3分,不擦净鼻腔处分泌物 扣2分 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不向病人致谢、不 6 整理床单位各扣2分,清理用物漏一件扣1分 4 每超过1分钟扣1分 忙乱扣2分,物品掉地一件扣2分,顺序颠倒 一次扣2分,装表两次以上仍装不好扣10分, 15 不符合全过程要求酌情扣1~15分 3 6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1分
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科室:
程序
姓名:
规 范 项 目 得分
监考人:
总分:
扣分
仪表、态度 用物准备

备 氧气表安装
病人准备 清洁鼻孔 连接鼻导管、打开 小开关、检查氧气 流出是否通畅、调 操 节氧流量 测量插管长度 (鼻塞法测)
评 分 标 准 衣、帽、口罩、鞋不整洁各扣1分,不严肃、 6 不认真、不亲切各扣1分 6 少一件扣1分 氧气筒未置于架上(氧气推车)、不清洁气 门、不检查小开关是否关好、装表后漏气各 扣2分,未用纱布持通气管衔接于氧气表上、 10 橡胶管的两端未接氧气表及玻璃接管、未检 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未检查各衔接处有无 漏气各扣1分,检查方法不对扣2分,湿化瓶 内盛水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不核对扣6分,不解释、态度不和蔼、语言不 6 文明各扣3分,体位不适扣2分 2 棉签不湿扣1分,不清洁扣2分 6 未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扣2分,调节氧流量不 准确扣3分,先插管后调流量扣6分

氧气吸入的步骤和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的步骤和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的步骤和评分标准氧气吸入是一项常见的急救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以改善呼吸功能。

正确的氧气吸入步骤和评分标准对于急救人员以及任何有可能应对呼吸窘迫状况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氧气吸入的具体步骤,并解释如何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评分。

一、氧气吸入的步骤为了确保氧气吸入能够有效地提供给患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确定适当的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调整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氧气流量为每分钟4-6升,而儿童的氧气流量则相对较低。

2. 连接氧气供应设备:将氧气气源与氧气面罩、鼻导管或气管插管等装置相连接。

3. 确保合适的装置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气输送装置。

面罩适用于大部分成人和儿童,而鼻导管则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成人和儿童。

4. 配戴氧气面罩或鼻导管:将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正确地放置在患者的面部或鼻孔上,并确保其贴合紧密以避免氧气泄漏。

5. 监测氧气流量和患者反应:监测氧气流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反应。

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并连续。

6. 维持氧气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持续维持氧气吸入治疗。

在治疗期间,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装置位置,以确保治疗效果。

二、评分标准在急救过程中,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氧气吸入评分标准:1. 呼吸频率: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范围是每分钟12-20次,儿童则略高一些。

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或腹部运动来评估呼吸频率。

如果呼吸频率低于正常范围,则可能需要增加氧气流量。

2. 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

使用血氧饱和度仪等设备可以快速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

正常成人的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儿童则略高一些。

如果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则需要增加氧气流量或考虑其他治疗措施。

3. 呼吸困难程度: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的表现,例如呼吸急促、使用辅助呼吸肌等。

根据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可以适当调整氧气流量以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和呼吸系统感染。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下面是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供医务人员参考。

评分标准表格:1. 呼吸频率。

16-20次/分钟,3分。

21-25次/分钟,2分。

26次/分钟以上,1分。

2. 血氧饱和度。

95%以上,3分。

90%-95%,2分。

90%以下,1分。

3. 呼吸困难程度。

无呼吸困难,3分。

轻度呼吸困难,2分。

严重呼吸困难,1分。

4. 咳嗽情况。

无咳嗽,3分。

轻度咳嗽,2分。

剧烈咳嗽,1分。

5.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明显好转,3分。

有所好转,2分。

无明显变化,1分。

6. 患者的自我感觉。

舒适,3分。

一般,2分。

不适,1分。

评分标准表格的使用方法:医务人员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通过评分标准表格,医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表格只是评估患者症状和治疗效果的一种参考方法,医务人员在使用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另外,对于评分标准表格中的每一项指标,医务人员还应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评分标准,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自我感觉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是一种有益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指导治疗工作。

医务人员在使用评分标准表格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氧气吸入法(氧气筒)操作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法(氧气筒)操作评分标准
各-0.5
未评估患者有无口、鼻、呼吸道畸形或损伤 各-0.5
未评估患者的过敏史、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各-0.5
告知
1
未解释氧疗目的及操作时可能出现的不适 -0.5
未教会患者配合操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0.5
准备
3
操作者: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未戴口罩 各-0.5
环境:未口述做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1
用物:未选择合适的供氧装置、吸氧管,未备棉枝、装有冷开水的小杯、记录单、弯盘、手电筒、纱块、胶布、湿化液不足1/3或超过1/2满,物品放置乱 各-0.5
患者:未协助按需大、小便,未洗手,未给患者取合适、舒适体位 各-0.5
操作过程60分
装 表
5
未按开大开关吹尘、关大开关、装表旋紧、接湿化瓶、接氧气连接管、开大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关小开关步骤,漏气 、氧表欠稳
效率
沟通指导
10
态度不端正 -5
计划性不强 -2
条理性欠佳 -2
操作欠熟练 -8
速度慢 -3
沟通欠佳或指导不全面 -4
总分
100
实扣分
实得分
未口述异常情况时做相应的急救措施 -2
停 氧
15
未核对医嘱及患者身份 -2
未评估病情、缺氧改善程度及解释 各-10
未按取下氧管、关小开关、擦净脸部胶布痕、分离氧导管、关大开关、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卸氧表装置、湿化瓶送供应室消毒步骤,顺序每调乱1处 -2
整 理
3
未整理、污物乱放、用物遗留于病床 各-1
未给患者取舒适体位 -1
医疗垃圾未分类放置、未七步洗手 各-1
观察记录
2
未观察并记录氧疗效果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总分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操作用物:(1)氧气筒及架;(2)氧气表安装盘:氧气压力表装置一套,湿化瓶内盛1/3~1/2冷开水或蒸馏水,扳手、弯盘;(3)输氧盘:一次性双鼻孔鼻氧管、小杯(内盛清水)、棉签、手电筒、笔、输氧记录单、弯盘。

(4)快速手消毒剂、3操作步骤(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3(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病人、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8(3)洗手。

检查氧气筒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有“四防”及“满”的标记),氧气架是否牢固,系好安全带。

6(4)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上。

安装氧气表、连接通气导管,安装湿化瓶。

10(5)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有无漏气,关闭流量开关。

6(6)推氧气筒于患者床旁妥善放置。

3(7)洗手,戴口罩。

3(8)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

5(9)用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

2(10)连接一次性双鼻孔鼻氧管,打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管有无漏气,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

15(11)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将鼻氧管前端蘸冷开水湿润,轻轻插入鼻腔,妥善固定。

10(13)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将输氧卡挂于适当处。

8(14)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
要。

5(15)处理用物。

3(16)洗手,取口罩,记录。

6(17)操作速度:完成时间7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3)用氧过程中未分离鼻氧管即调节氧流量扣5分。

(4)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

(5)超过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评委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