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手工制作上册教案
小三年级手工教案

小学三年级手工教案三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学计划手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
课外手工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现将本学期手工制作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教学任务1、了解三年级小学生发展情况下,注重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2、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孩子关注的主题内容,开创孩子的思维,使之成为新的主题内容。
3、由课本学习变为人本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多让学生观察、讨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学生的进步要以鼓励的正面态度对待,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4、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技能,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培养情感,活动中思维想象,达到主动的创造表现“故事情景想象作品”。
二、学情分析:1、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及其意义;2、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激情和兴趣;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些基本折法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三:教材分析1、学习一些简笔画,能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融入自己设计的简笔画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一些基本的折纸和剪纸的方法。
4、抓住儿童好奇心强,好动手的特点,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孩子边玩边学,既锻炼孩子们肌肉的灵活性,又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下午三节课后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活动室。
3、手工制作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手工制作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五:教学检测学期末进行作品评比,分为:优。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手工制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手工制作一、教学目标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尺子、剪刀、胶水、彩纸、颜料、刷子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纸巾和手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班级里一起讨论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成就感和快乐,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
2. 手工制作阶段一:制作纸质书签A. 老师示范用彩纸剪出长方形的书签,并用彩色画笔进行装饰。
B.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示范操作,先用尺子和剪刀剪出长方形的书签。
C. 学生用彩色画笔进行装饰,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写上励志的词语。
D. 完成后,在书签的一端用剪刀剪个小口,方便将书签夹在书页上。
阶段二:制作纸花A. 老师示范用彩纸剪出花瓣形状,并用剪刀切出细小的纸条。
B.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示范操作,剪出花瓣形状,并在花瓣上切出细小的纸条。
C. 学生们用手轻轻捏住花瓣的底部,使花瓣弯曲起来,形成立体的效果。
D. 将花瓣逐个叠加在一起,再用胶水固定,最后在花心部分粘贴一个小圆形的彩纸作为花蕊。
3. 教学总结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手工制作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动作和注意事项。
学生们可以将制作完成的纸质书签和纸花带回家分享,也可以将书签用于自己的阅读书籍中。
四、教学延伸1. 学生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材料制作其他的纸质工艺品,比如:折纸小动物、卡片等。
2.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又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同时,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劳动的积极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上册手工做扇子教案

三年级上册手工做扇子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手工做扇子教学目标:1. 了解扇子的种类和用途。
2. 学习制作简单的纸扇子。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纸张(彩色纸或白纸)。
2. 剪刀。
3. 铅笔。
4. 彩色笔或水彩笔。
5. 胶水或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讨论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扇子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自己制作过扇子的经验?你们觉得自己能制作出一个漂亮的扇子吗?二、示范制作(10分钟)1. 准备好纸张、剪刀和铅笔。
2. 示范如何将纸张对折成扇子的形状,然后在纸张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 示范如何用剪刀将扇子的边缘剪成花边状。
4. 鼓励学生在示范过程中提问和观察。
三、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使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按照示范的步骤制作扇子。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在扇子上发挥创造力,可以用彩色笔或水彩笔为扇子上色,也可以在扇子上粘贴装饰物。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完成扇子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2.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扇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询问他们对这次手工制作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评价学生的制作成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扇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成果。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扇子,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手工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扇子的种类和用途,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创造性手工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学习简单手工制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学习简单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制作的简单手工项目,并提供详细的教案,以帮助老师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制作纸贴画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纸贴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准备:1. 彩色纸、胶水、剪刀、彩色笔等制作纸贴画所需材料。
2. 示例纸贴画图片供学生参考。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纸贴画图片,介绍纸贴画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然后用彩色纸剪出所需的形状。
3. 学生将剪好的纸贴在底板上,组合成完整的画面。
4. 学生运用彩色笔为纸贴画增添细节和色彩,使其更加生动。
5. 学生在完成后,可以将纸贴画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二、制作纸飞机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纸飞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白纸、彩色纸、剪刀等制作纸飞机所需材料。
2. 简单的纸飞机制作步骤示意图。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纸飞机示意图,了解纸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生根据示意图用白纸剪出纸飞机的主体形状,再用彩色纸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3. 学生按照示意图的步骤,将纸飞机折叠成完整的形状。
4.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纸飞机的试飞,比赛看哪个飞机飞得远。
三、制作简易花瓶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简易花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美感。
教学准备:1. 丝绸花、空瓶子、彩色纸、胶水等制作花瓶所需材料。
2. 示例花瓶图片供学生参考。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花瓶图片,了解花瓶的形式和装饰。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空瓶子上用彩色纸、丝带等进行装饰,制作出个性化的花瓶。
3. 学生可以将丝绸花插入花瓶中,使其更加生动美观。
4. 学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花瓶装饰教室,增添活力和美感。
三年级手工制作上册教学导案

三年级手工制作上册教案————————————————————————————————作者:————————————————————————————————日期:三年级手工制作教案1 做礼花教学目标:1学习用礼品包装带编制简单的小饰物。
通过编织练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材料:长1米(100厘米)的礼品包装带,双面胶。
工具:剪刀,订书机。
活动过程:1按图一的方法取礼品包装带一端8厘米的位置做花瓣折叠成一个尖角。
2向后翻折,再向左折成第二个尖角(花瓣),如图二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向后翻折,再向右折(图三),向上折(图四),向下折(图五)成三,四,五个尖角(花瓣)。
3把剩余的包装带,如上面的步骤交错翻折成第二层(比第一层略大),用订书机把花瓣钉在一起(图六)。
4把包装带的短端完成圆圈,用双面胶粘牢,作为花蕊(图七)。
这样,一朵漂亮的礼花就做成了!比比看,谁的礼花做的更美。
注意事项:因学生初次接触手工编织,教师可先选几个学生为各小组的骨干,先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编制技术,并要求骨干耐心细致地帮助同学掌握方法。
教学反思:2 生肖挂灯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立体纸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制作“生肖挂灯”,使学生知道12生肖的名称,并记住12生肖的顺序。
活动准备:材料:16开“生肖挂灯”彩印卡纸,彩色棉线或丝线,胶水。
工具:剪刀,刻刀,缝衣针。
活动过程:1从彩彩印卡纸上剪下“生肖挂灯”的各部件。
2用刻刀沿各部件图案上的虚线轻轻划痕,并折叠成如图一(1)的形状。
3将挂灯“吊柄”上标有刻空符号处刻空,并按虚线位置折出粘贴部分。
4把挂灯“灯穗”的两片对折并粘合,然后用缝衣针的彩色丝线穿进“灯穗”上面的小孔标记后打结,再把彩色丝带的另一端穿入灯体底部的小孔标记并打结。
5将剪下来的灯体底部的上下两部分对折,把相应的五对灯面按粘贴标记粘合,最后把挂灯“吊柄”粘在灯体上部的六边形标记处。
(图一(2))这样一只“生肖挂灯”就完成了。
制作简易纸折扇(教案)-三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4)评价与反思,如何正确评价他人作品,总结自己制作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难点解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他人作品,如创意、技巧、美观等,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折扇的起源、种类、制作步骤和装饰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纸折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运用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讨论成果来看,部分小组在问题分析上仍显得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程,我深感传统手工艺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同学们在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4.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制作过程中,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5.塑造审美观念:通过扇面装饰,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小学三年级手工教案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折纸技巧;2.学生通过制作折纸作品提高手眼协调能力;3.学生培养耐心、细心、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纸张(最好是颜色鲜艳的纸);2.剪刀;3.彩色笔、彩色胶带等装饰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2.请学生讨论一些折纸作品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二、教学核心(15分钟)1.折纸飞机教师手折一个简单的纸飞机,然后向学生介绍每个折纸步骤并示范。
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一起折纸飞机,并在纸飞机上涂鸦或贴上装饰品。
2.折纸船教师手折一个简单的纸船,然后向学生介绍每个折纸步骤并示范。
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一起折纸船,并在纸船上涂鸦或贴上装饰品。
3.折纸花教师手折一个简单的纸花,然后向学生介绍每个折纸步骤并示范。
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一起折纸花,并在纸花上涂鸦或贴上装饰品。
三、巩固与拓展(15分钟)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一个折纸作品,并包括涂鸦或贴上装饰品。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折纸技巧和创意指导。
四、总结(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有关折纸技巧和创意的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和感受。
拓展活动:1.让学生将折纸作品带回家,并与家人一起分享制作过程和成果;2.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的折纸作品,丰富自己的手工技能。
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折纸技巧,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2.教师示范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折纸步骤;3.学生的表现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4.下次教学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折纸作品,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育创意小制作教案

标题:三年级上册劳动教育创意小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通过小制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第一节课:制作纸杯风车步骤:- 准备材料:纸杯、剪刀、彩色笔、风车模板。
-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彩色笔在纸杯上画出图案,然后剪开纸杯的顶部,将风车模板插入并固定在纸杯内。
- 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制作纸杯风车。
2. 第二节课:手工制作花盆步骤:- 准备材料:废旧塑料瓶、剪刀、颜料、画笔。
- 教师示范如何将废旧塑料瓶剪成花盆的形状,并用颜料和画笔在花盆上进行装饰。
- 学生们仿照教师的示范,自行制作花盆。
3. 第三节课:手工制作简易书签步骤:- 准备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尺子。
-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彩色纸剪成书签的形状,并在上面进行装饰。
- 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制作简易书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小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材料,提高制作效率。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行制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1. 老师对学生制作的小制作进行评价,评分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并学会接受他人的评价。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七、教学延伸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制作带回家或者送给朋友,让学生将快乐和成就感共享给身边的人,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手工制作上册教案三年级手工制作教案1 做礼花教学目标:1学习用礼品包装带编制简单的小饰物。
通过编织练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材料:长1米(100厘米)的礼品包装带,双面胶。
工具:剪刀,订书机。
活动过程:1按图一的方法取礼品包装带一端8厘米的位置做花瓣折叠成一个尖角。
2向后翻折,再向左折成第二个尖角(花瓣),如图二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向后翻折,再向右折(图三),向上折(图四),向下折(图五)成三,四,五个尖角(花瓣)。
3把剩余的包装带,如上面的步骤交错翻折成第二层(比第一层略大),用订书机把花瓣钉在一起(图六)。
4把包装带的短端完成圆圈,用双面胶粘牢,作为花蕊(图七)。
这样,一朵漂亮的礼花就做成了!比比看,谁的礼花做的更美。
注意事项:因学生初次接触手工编织,教师可先选几个学生为各小组的骨干,先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编制技术,并要求骨干耐心细致地帮助同学掌握方法。
教学反思:2 生肖挂灯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立体纸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制作“生肖挂灯”,使学生知道12生肖的名称,并记住12生肖的顺序。
活动准备:材料:16开“生肖挂灯”彩印卡纸,彩色棉线或丝线,胶水。
工具:剪刀,刻刀,缝衣针。
活动过程:1从彩彩印卡纸上剪下“生肖挂灯”的各部件。
2用刻刀沿各部件图案上的虚线轻轻划痕,并折叠成如图一(1)的形状。
3将挂灯“吊柄”上标有刻空符号处刻空,并按虚线位置折出粘贴部分。
4把挂灯“灯穗”的两片对折并粘合,然后用缝衣针的彩色丝线穿进“灯穗”上面的小孔标记后打结,再把彩色丝带的另一端穿入灯体底部的小孔标记并打结。
5将剪下来的灯体底部的上下两部分对折,把相应的五对灯面按粘贴标记粘合,最后把挂灯“吊柄”粘在灯体上部的六边形标记处。
(图一(2))这样一只“生肖挂灯”就完成了。
(图一(3)).注意事项:教师可介绍12生肖的记“年”方法,记时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和制作兴趣。
教学反思:3 魔术翻版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对魔术翻版图片的制作和对其原理的研究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作风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材料:16开“魔术翻版”彩印卡纸,竹条一根,棉线若干。
工具:剪刀。
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魔术翻版”制作示意图,弄清楚制作程序及花卉图片与三根棉线的位置关系。
2把彩印卡纸上的花卉图片沿边线剪下。
3把棉线剪成长70厘米的三根线,参照图一,把三根棉线分别系在竹条的一端。
4按图一所示的方法摆放花卉图片并穿插三根棉线,注意摆放的花卉图片前后两片应分别正放和倒放。
5摆放好图片并正确地确定了穿插棉线的位置后,先粘贴夹有竹条的第一幅两张图片和棉线,然后依次按不同的棉线穿插和粘贴要求粘合其余各幅图片。
在粘贴时,要适当调整棉线的松紧和各幅图片间的间隔距离,做到各幅图片的间隔相等棉线的松紧程度一致。
6待各幅图片粘合牢固后,就可以玩“魔术翻版”图片了。
将竹条横着放在眼前,向前或向后翻转180度,你就会看到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图片逐个翻转,十分有趣。
7制作“魔术翻版”图片需要细致和耐心,你在制作中有没有小窍门,请介绍给同学们。
注意事项:1在学生制作前,教师可展示已完成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图片和棉线的相对位置,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制作“魔术翻版”图片,需要耐心细致的操作,教师要鼓励学生找出更好的制作办法。
教学反思:4三大白骨精教学目标:1通过完成“三大白骨”纸作品,了解《唐曾取经》故事中孙悟空是机智,勇敢,明辨是非,不畏强暴,敢作敢为,战胜困难的最为夺目的人物形象。
了解《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学习活动纸作品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材料:32开“三大白骨”彩印卡纸,棉线。
工具:剪刀,刻刀,缝衣针。
活动过程:1将彩印卡纸上“抽拉条”,“唐曾的上半身”,“孙悟空的上半身”,“白骨精变成的老公公”和余下的部分共五片,分别沿边线剪下。
2用刻刀把标有可控符号的位置刻空,用直尺比着在抽拉条上标有虚线的位置划痕(不要划透)。
3把唐曾,孙悟空,白骨精上身的摇摆杆下边部分按虚线折拢,分别插入印有对应数字的拉杆上的长孔,然后将折拢部分摊平,不是其从小孔脱出。
4把拉杆对折,有颜色的一端从底板孔背面穿出,作为抽拉的一端5“孙悟空”把上下身对应的圆孔,“唐曾”上下身对应的圆孔,“白骨精老公公”下身对应的圆孔,用缝衣针穿线打结定位。
这样,孙悟空“三大白骨精”的抽拉纸作品就完成了。
6比比看,谁的作品干净,整洁,活动自如。
注意事项:1教师可展示已完成的“三大白骨精”纸作品,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教学反思:5竹节纸蛇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活动,学习弯折,粘合弧形卡纸的方法;学习使用尖嘴钳裁断铁丝,弯折铁丝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活动准备:材料:32开“竹节纸蛇”彩印卡纸,细铁丝,胶水。
工具:剪刀,尖嘴钳子,锥子。
活动过程:1沿边缘轮廓线将彩印卡纸上各个部分剪下,用锥子在小圆孔标记处锥孔(用于穿铁丝)。
2按粘贴标记,把蛇身体的各段粘成圆筒形,蛇尾粘成圆锥状。
3把蛇头粘接好,嘴里粘上红舍;把蛇头和蛇身各节,蛇尾用铁丝连起来,铁丝的两端用钳子折弯固定。
这样,一条“活生生”的”黑背”竹节纸蛇就做成了。
拿住蛇尾晃动是,就会看到一条竹节纸蛇在游移滑动,非常有趣。
4比比看,谁的竹节纸蛇做的干净,圆滑,逼真,请在班内介绍你的制作经验。
注意事项:1教师可介绍有关蛇类的相关知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2注意连接各段蛇身的铁丝头要弯折向内,勿使铁丝刺破或划破皮肤。
教学反思:6 黑猫警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活动纸作品的制作犯非法,并能独立完成作品。
2通过“黑猫警长”的制作,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习“黑猫警长”保护“人民”利益和机智勇敢的品格。
3通过叙述“黑猫警长”的故事,锻炼学生叙事,说话的能力。
活动准备:材料:32开“黑猫警长”彩印卡纸,胶水。
工具:剪刀,刻刀。
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黑猫警长”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楚各个部分在“黑猫警长”作品中的位置和作用。
2把彩印卡纸上有刻空符号出刻空,然后剪下底板和各个部件,在虚线处泳刻刀划痕(不要划透),按虚线正折好。
3把“猫头”下部的连杆下方两边凸出部分按虚线弯折,插入底板上“黑猫”颈部月牙形的缝中;再把“手臂”插入黑猫右臂的缝口中,然后按粘贴标记将手臂粘贴在“黑猫”头下部的连杆上。
4把拉杆两端从底板的左右两个孔缝中穿出来,将连杆下部插入栏杆中间的孔缝,并摊开连杆下部的折叠部分,使其在拉动时不致脱出。
这样,一个头会摇臂会动神气的“黑猫警长”就完成了。
5抽推拉杆,抓到了坏蛋的“黑猫警长”就会摇头摆臂,神气活现。
比比看,谁做的“黑猫警长”更干净,更“活泼”,更神气!注意事项:学生叙“黑猫警长”述故事不必完整,可以叙述一个片段或一个情节,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创造一些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7 电视塔教学目标:1学习锥形和圆形纸筒的制作方法,学习立体纸模型的制作方法。
2了解电视塔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相关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材料:32开“电视塔”彩印卡纸,大头针,胶水。
工具:剪刀。
活动过程:1将彩印卡纸上的图一(1)部分剪下,把它卷成锥形纸筒状,按粘贴标记粘合成圆锥形的主塔。
2将彩印卡纸上的图一(2)部分剪下,卷成圆筒,粘合成“塔基”。
3将彩印卡纸上的其余部分一一剪下,把其中图一(3)部分的外齿牙和内齿牙弯折成如图二(3)所示的样子,在外齿牙上涂胶水,把它粘贴在“塔基”圆筒的内壁上。
4待“塔基”上的胶干后,在塔的主体下部的齿形粘贴标记处涂少许胶水,将主体从“塔基”下部穿出,把主体粘贴在“塔基”上。
5将彩印卡纸上的图一(4)部分的齿牙向内弯折,把它粘合成“空中厅堂”的下部;将彩印卡纸上图一(6)部分粘合成“空中厅堂”的上面部分;再将将彩印卡纸上图一(5)部分粘合成“空中厅堂”中部的圆筒;然后把三个部分粘合成完整的“空中厅堂”。
6将“空中厅堂”穿入塔的主体并粘合在锥形主体上,最后把大头针插在主体的顶端。
这样,一个色彩鲜明的立体电视塔纸模型就完成了。
2学会观察水与玻璃,水与塑料半球之间的“浸润”现象,并尝试解释有关的一些现象。
活动准备:材料:32开“旋转小人”彩印卡纸,塑料半球,橡皮泥,双面胶,玻璃(自备)。
工具:剪刀。
活动过程:1将彩印卡纸上的“荷花瓣”,“荷叶”和“做舞蹈动作的小人”剪下,用双面胶带把“荷花瓣”粘贴在塑料半球外周,做成一朵荷花样子。
2把对称的“舞蹈小人”折转粘贴在一起,在“荷花半球”内下边粘上少许橡皮泥,将粘好的“舞蹈小人”支承脚尖插入橡皮泥,使“舞蹈小人”站在荷花中间。
3把“荷花叶”贴在玻璃板下适当位置,在玻璃板上倒少许清水,把“舞蹈小人”站立的“荷花”半球放到粘有水的玻璃上,稍稍倾斜玻璃板,站在荷花中的小人就会翩翩起舞。
4观察和思考:(1)一滴清水地在干净的玻璃板上是什么形状?清水倒入玻璃杯中,水的表面和杯子壁接触的地方时什么形状?在玻璃被中注满清水,看看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2)仔细观察把站立的“舞蹈小人”荷花半球放到有水的玻璃板上时,和半球接触的部分的谁的形状。
当玻璃板倾斜时,随着小球的移动和旋转,和半球接触的谁是怎样移动变化的?(3)仔细观察后,想一想“舞蹈小人”为什么会转动,请在小组内讨论,在班内发表你的见解。
注意事项:教师不一定深入了解“表面张力”和“浸润”现象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探索相关问题,要允许学生做各种猜测和解释。
教学反思:10少年号游艇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较复杂的立体纸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制作“游艇”模型了解船舶的简单结构,引发学生制船舶模型的兴趣和爱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材料:16开“少年号游艇”彩印卡纸,胶水。
工具:剪刀,刻刀。
活动过程:1对照“少年号游艇”立体模型图(图一),弄清楚彩印卡纸上各个部件在立体模型上的位置和作用。
2从彩印卡纸上剪下“船体”,“甲板”和“船舱”等部件;将标有刻空符号的位置刻空;泳刻刀在标有虚线的位置轻轻划痕(不能划透),并按正折,反折线折叠。
3将“船体”部分折粘成“船体壳”;把“甲板”粘贴在船体壳上4对照,“少年号游艇”立体模型,按照粘贴标记位置,将船舱等甲板上的部件粘贴在相应位置。
这样,“少年号游艇”立体纸模型就完成了。
5比比看,谁的“游艇”更干净,更漂亮。
你在制作时有什么小窍门吗?请介绍给大家。
注意事项:教师可介绍船,舰的初步知识和制作“舰模”,“船模”的初步知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