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在海南

合集下载

打造品牌文化先行--读陈雄编著的《冼夫人在海南》

打造品牌文化先行--读陈雄编著的《冼夫人在海南》
列举 了冼夫 人对开发 海南 、推 动海南 历 史发 展所作 出的 贡献 。特别是 “ 梁大 同初 ,请 命于朝 ,置崖 州 。” ( 明


更 好地 了解 冼 夫人 对 开 发 海 南 的历 史 贡
献 。对于 共同打造冼夫人 文化晶牌有着 积极的促进
作用
冼 夫 人 被 周 恩 来 总 理 誉 为 “ 国 巾 帼 英 雄 第 一 中 人” ,冼 夫人 维护国 家统一 、促进 民族团 结 ,对岭 南的 安定和 发展 , 出了 历史性 的贡献 。在 以往 ,我读 到的 作 相 关冼 夫人研 究资料 ,都着重 从正 史上有关冼 夫人 的事 迹 、以及 与茂 名 、阳 江两地相 关的 资料展开研 究 ,但对 于 冼 夫 人与 海 南 ,冼 夫 人 对海 南 的开 发 作 出 的历 史贡 献 ,往往 注意不 多 。读 了 《 夫人在 海南 》 书 ,可 谓 冼 一 大开 眼 界。虽然 正史 中有关冼 夫人与 海南的记 载不 是很
南 方论刊 ・ 0 2 2 1 年第2 期
文 化 长 廓
打造 品牌
— —
文化 先行
读 陈雄 编著的 《 冼夫人在 海南 》
何火权
( 茂名市社科联 广东茂名 5 5 0 20 0)
【 擅要 】 要打造一种品牌,文化必须先行,以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专家陈雄所著的 《 冼夫人在海南》为例,很好地说明
和借 鉴 意 义 。
【 关■词 】 文化;冼夫人品牌;海南
《 夫 人 在 海南 》 出版 发行 到 现在 2 年 了 ,可 以 冼 0 说 ,这是 我收集 到的 比较早 出版的冼 夫人研 究专著 。这
多 ,或者说仅有廖廖数语 ,如 “ 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
峒”、 “ 高祖 嘉之 , 夫人临振 县汤 沐 邑一 千五百 户 , 赐 赠 仆崖 州总管 、平原郡 公 。”但 经过编著 者对 正 史 、地 方 史志 、民 间传 说 、地 方历 史遗 迹 、各地冼庙 的相关 资 料进行 收集 、整 理 、 分析 、归纳 ,写 出了这 部很有 分量 的专著 来 ,从各 个方面 介绍 了冼 夫人 在海南 的历 史功 勋 及对后 世的影 响 。让读 者更 清楚地了 解冼夫 人对开 发海 南的 巨大作用 ,冼夫人 的影 响及 贡献 ,是与 明代 清官 海 瑞 齐 名的 “ 南四大历 史名人 之一 ” ,而且 ,冼夫人 的 海

军坡节的信息

军坡节的信息

什么是军坡节?军坡节纪念什么?军坡节的流程是什么?冼夫人是谁Nanyue Tribe, The Saintly Mother of Lingnan, Lady Xian.冼夫人做了什么军坡节(Junpo festival)公期军坡节是海南各族人民纪念冼夫人而自发组织的节日,在海南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尽相同的庆祝方式。

其源起是:西汉时期,海南纳入中国版图,但是因为距离中央实在过于遥远,管理起来十分不便,而到了东汉汉元帝时期,中央更是直接放弃了对海南岛的管辖。

而到了南朝梁武帝大通2年(公元528年)时,时任岭南俚人首领的冼夫人上书朝廷,提出收复并在海南岛设立崖州,得到了梁皇朝的准予,自此,冼夫人将自东汉起脱离了中央王权586年之久的海南岛重新收归国家管理,并在海南恢复郡县制,安定全岛,大力推行教育和利用从大陆引进的技术发展生产,为后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重要铺垫。

而军坡节的庆祝方式,与冼夫人在海南设立崖州时的军事阅兵、出巡和战斗有关——冼夫人去世后,为了纪念她,各个村镇的百姓把冼夫人出兵到达本村、镇的日子设为本地的军坡节,而这个靠近大陆的北部军坡节会在正月中旬或下旬,中东南部则的日期大多在正月下旬到二月中旬。

在军坡当天,当地庙里的人们会扮演成古士兵进行“军事出巡”。

随着历史的发展,军坡节成为了祭祀神灵的日子,因此军坡节也有公期一名,意为祭祀公祖的日期。

不同地区祭祀的神灵也不尽相同,而祭祀的大多是本地的守护神,主要有冼夫人、关帝、龙王等,在海口市供有城隍、雷神,琼海市以关公为主。

军坡这一天,即使是远在海口三亚务工的子女或外嫁其他市县的女儿也会返回老家参与军坡节的准备,亲朋好友团聚一齐,在老家摆上好几桌的宴席,一起吃年后团圆饭。

除此之外,在当天的早上,宗祠的人们还会模仿成冼夫人军队出巡的样子,抬着神灵的轿子在本村镇巡游三周,巡游不仅起到让人们不忘当年冼夫人出征的英勇,也是神明给当地居民送福的方式。

巡游的队伍最后会来到宗祠前的舞台(军坡场),展示上刀梯,上刀梯的人会背着申灵像,赤手赤脚爬上刀梯,摘下花圈,挥舞令旗,向天庭奏报平安。

论冼夫人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

论冼夫人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

论冼夫人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2015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海口,那些早早起来呼吸第一口新鲜空气的人迎来了一个具有特意义的日子。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簇拥而来的舞龙舞狮队伍走向蓝色瓦叶点缀的祠堂时,首届海南冯氏宗亲祭祖大典暨冼夫人文化节的正式开幕让每个海南人的心头溢满自信与骄傲。

同时,这份记忆了千百年历史荣光的祭祖典礼,让回归故里的每个人,都记起在这片土地上,巾帼女英雄冼夫人,这位岭南人民的英雄,给予他们的另一个精神故里。

冼夫人对于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其中以海南最为突出。

首先是培养了对于海南地区最初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作为一代巾帼英雄,忠君报国也成为冼夫人身上的一个标签。

而这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支持陈霸先北伐侯景。

公元548年(梁太清二年),侯景诈降叛乱,于公元549年攻陷建康(南京),梁武帝在禁闭中死去。

侯景又暗中勾结广州刺史元仲景进行叛乱。

西江督护兼高要太守陈霸先先发制人,攻破广州,并从番禺北上大庾岭,准备讨伐侯景。

冼夫人配合施计击败谋叛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并在赣石(江西南康)与陈霸先会师,支持陈霸先北伐。

三月,联军光复建康,侯景出逃,于长江口被执,使江南一度动荡的政局安定下来。

同年,陈霸先受禅于梁,改元永定,是陈朝武帝。

②支持隋朝统一中国。

陈亡。

隋军压境,人心浮动,岭南数州拥护冼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公元589年,隋军行军总管韦洸驻师大庾岭。

冼夫人与时俱进,顾全大局,派孙儿冯魂北上迎候,于是隋军顺利南下。

同年,王仲宣反,围广州,韦洸战死。

冼夫人派孙儿冯盎出兵解围,又协助隋朝大使安抚各州俚人,岭南局势遂告稳定。

③教育后代,赤心报国。

晚年,冼夫人把隋皇后所赐的首饰及宴服,盛于金箧,并将梁、陈赐物各盛于一库,每年开会陈列于庭,告诫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

念汝皆思念之。

第二点是对海南地区的独特文化习俗的培养。

特别是对于在海南地区南越人文化传播的推动。

冼夫人 洗太夫人,在广东、海南、东南亚等地有广泛影响。后人为

冼夫人 洗太夫人,在广东、海南、东南亚等地有广泛影响。后人为

冼夫人洗太夫人,在广东、海南、东南亚等地有广泛影响。

后人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洗太夫人庙。

洗太夫人。

在广东。

海南。

东南亚等地有广泛影响。

后人为纪念冼太夫人而在各地兴建了许多冼太庙。

仅在茂名地区就超过200 座。

高州冼太庙为最大。

其中最正宗的是冼夫人故里娘娘庙。

全国只有一座冼太庙称为娘娘庙。

只有冼夫人故里才有。

高州冼夫人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

全庙分前殿。

中殿。

正殿和冯公庙四部分。

殿内冼太夫人雕像。

石刻。

碑刻等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洗太夫人庙。

影响地区,广东。

海南等。

最有影响力,电白区电城镇娘娘庙。

高州冼太庙。

级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迹。

洗夫人。

高凉郡。

是六世纪我国越族杰出的女领袖。

以善谋。

勇敢著称。

梁大同元年。

冼夫人与罗州刺史冯融之子冯宝喜结良缘。

她一生坚持与汉族团结友爱。

保障地方秩序安定。

被尊称为圣母。

隋文帝时册封为谯国夫人。

她出身于首领世家。

“幼贤明。

多筹略”。

善于“抚循部众。

能行军用师。

压服诸越”。

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卓越不凡的领袖人物。

她常规劝亲族为善。

以“信义结于本乡”。

且为人秉公处事。

不徇私情。

因而在乡里很有威信。

冼夫人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爱戴。

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

各地豪绅乘机扩大势力。

割据一方。

梁大宝元年。

冼夫人支持陈霸先起兵讨伐。

平定了侯景之乱。

陈朝建立之初。

政局不稳。

号令难行。

陈朝政权时时受到以欧阳纥为首的割据势力的威胁。

冼夫人又挺身而出。

支持陈朝扑灭了这股割据岭南地区的豪强势力。

由于她协助破敌有功。

陈朝册封她为中郎将。

石龙太夫人。

并以刺使之仪礼遇之。

在封建社会破格册封一个妇女仪同刺史。

是极为罕见的。

隋开皇九年。

隋文帝进军岭南。

遭到陈朝旧臣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抵抗。

冼夫人获悉后立即派其孙冯魂前往迎接隋军。

并以自己所辖八州归附隋朝。

使隋军得以进至广州。

最后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

冼夫人也因此受封为谯国夫人。

影响。

冼夫人是岭南少数民族首领。

海南冼夫人文化中的女性信仰

海南冼夫人文化中的女性信仰

海南冼夫人文化中的女性信仰
海南冼夫人文化中的女性信仰是崇拜女性先贤、尊重女性的传统信仰文化,反映出中华文化中崇尚和尊重女性的传统价值观。

在海南的传统宗教信仰中,女性可以拥有独立的神格,如冼夫人就是被视为女性的保护神和慈母。

在冼夫人的庙宇中,女性会烧香、求子、祈福、解疑,祈求保佑自己和家人,赐予幸福和平安。

另外,海南还有“女儿香”文化,该文化崇尚女儿,将女儿看作家庭的中心和宝贵的财富。

在传统的家庭中,女性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她们承担着家庭抚养子女,守护家庭的责任,被视为家庭的支柱和中流砥柱。

总之,海南冼夫人文化中女性信仰是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重视和尊重,表达了对女性的赞颂和爱戴,通过信仰和传统文化来推崇和弘扬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

冼夫人(522年-601年)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俚人 后嫁于

冼夫人(522年-601年)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俚人 后嫁于

冼夫人——(522年-601年)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俚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为俚人杰出的女领袖和军事家南梁封宋康郡夫人、陈朝封石龙太夫人、隋朝封谯国夫人,谥谯国夫人,广东高凉人氏(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夫家位于今茂名市高州市长坡镇)。

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

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

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

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

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冼英别名冼太夫人,“岭南圣母”国籍中国(陈、隋朝时期)民族俚族出生地广东高凉(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出生日期公元522年逝世日期公元601年职业广东岭南地区军政领袖官位中郎将爵位谯国夫人人物简介谯国夫人冼夫人(522年-601年),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茂名电白区电城镇)俚人,为俚人杰出的女领袖和军事家。

南梁宋康郡夫人、陈朝石龙太夫人、隋朝谯国夫人,谥诚敬夫人。

历代政权不但给予冼夫人封赏,而且还把冼夫人纳入官方的祀典,让其享地方官府的春秋二祭及诞祭。

自隋朝初年冼夫人去世后,即“官置祠祀之”,尤其是明清两代,官府致祭不绝,据清光绪《高州府志》记载:“冼夫人庙,每岁春秋仲月二十四日及十一月二十四日诞辰。

本府率官属致祭,议同名宦。

”官府祭祀还规定了一套具体的祭祀程式和礼仪,庄重虔诚。

[2]冼氏世代均为俚人首领。

冼夫人生于梁武帝初年。

嫁与南梁宋康郡公高凉太守冯宝,辅佐冯宝平息了广东原住民与中原人士的冲突,促进了中原人和南越族的和解,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南梁,并开始设立崖州,使海南岛再次成为古代中国中央王朝设立的正式政区。

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文化我的家乡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为祖国最南端的城市之一,位于海南岛的北部,北部濒临琼州海峡。

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是一个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善良淳朴的人民的地方,海口有着丰富的区域文化。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关于冼夫人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习俗。

冼夫人文化节又名军坡节,是海南东北部市县民间最大规模的祭祀节日,每年军坡节,在海南省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

是海南民间自发兴起的纪念冼夫人或者汉朝的两位伏波将军的传统节日,又称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

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举行,流行于海南全省各地,尤以海口琼山区为盛。

一般以乡或村为单位,各乡各村军坡节的时间、供奉神主会有所不同。

但是影响最大的是冼太夫人,其庙宇在海南数量是最多的,在有的地方就算她不是主神,也会陪祀供奉。

首先先介绍一下冼夫人: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由于许多帝王都放弃对海南的统治,所以当地比较混乱,所以海南又常被称为南蛮之地。

但冼夫人奏请梁武帝在海南设立崖州,恢复对海南岛的实际统治。

并接受皇帝任命,亲自主持海南岛归属中央政权的重建工作。

从冼夫人建议设立崖州到她的子孙总管海南的这段时间里,海南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冼夫人在治理海南岛期间,惩治贪官,平定叛乱,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开创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世世代代深受海南人民爱戴景仰。

由于冼夫人为海南及整个岭南的发展,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总理曾经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在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高州视察冼太庙时曾说:“当年冼夫人力排阻力,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让岭南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其功不可没,至今她仍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指示要发扬冼夫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海南省曾经是冼夫人生活、奋斗过的地方,她曾为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她的丰功伟绩在世间流芳了上千年,她的英雄事迹在海南民间广为流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不止。

冼夫人在海南的传说事迹

冼夫人在海南的传说事迹

冼夫人在海南的传说事迹海南的女性特别自豪,她们总是说,海南的天自古以来就是四个女性撑起来的:一个是冼夫人,一个是黄道婆,一个是宋庆龄,还有一个是宋美龄。

冼夫人是海南的开岛元勋。

在冼夫人之前,海南岛长期孤悬南海,中原皇权只是象征性的遥控统治,被称为“象郡之外徼”。

直至“梁大同初”,冼夫人以南越部族首领的身份“请命于朝,置崖州”,从而结束了多年“久乱不统,不能一日相聚以存”的历史。

据史书和有关研究文献记载,冼夫人至少到过海南五次。

第一次渡海过琼大约在公元534年,将海南收归自己统辖,“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第二次上岛大约在公元540-541年,请命“置崖州”获准后,冼夫人和冯宝受命来海南巡察。

第三次过琼是冯宝逝世后,岭南大乱,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叛,其党羽企图割据海南。

冼夫人和儿子冯仆率军渡海南下,在苏寻峒、苍兴峒(今海口市三江镇、红旗镇、旧州镇一带)经过一场激烈大战,终于打败了叛军。

这就是隋书《谯国夫人传》载的“陈朝初,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

冼夫人第四次来海南是在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后,岭南归顺朝廷,年近八十岁的冼太夫人“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亲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海南各地首领都来拜谒和受爵,从此使岭南和海南地区完全得到了安定。

冼夫人最后的一次登上海南岛是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广州总管赵讷私结叛党被处死后,冼夫人以朝廷使者的身份往各地巡查抚慰,“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到皆降。

高祖嘉之,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

公元602年,冼夫人在海南岛刚过完春节,乘车出崖州郡城到各峒视察,终因年事已高,于正月十八日在卜口坡(今海口市旧州镇卜球村边)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在海南期间,冼夫人不仅设置了崖州,恢复了与中原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还多次平定匪贼叛兵,使百姓安居乐业。

她从内地组织移民开发海南,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推行牛耕、兴修水利、选种施肥等,还无偿地向农民提供种苗、农具,又设法向人民传授纺织、制衣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冼夫人在海南
冼英,又称冼夫人(约522—602年)为高凉郡(郡治在今广东电白县)人,俚人女渠帅,南北朝后期岭南杰出的女领袖,梁高凉太守冯宝妻。

宝卒,抚期部众。

陈广州刺史①欧阳纥谋反,夫人起兵,平定叛乱,被称为石龙夫人。

陈亡,岭南数郡供奉她为圣母,保境安民,归隋后又被封为宋康郡夫人②和谯国夫人③。

隋仁寿初卒,谥诚敬夫人④。

她是六世纪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关于冼夫人的历史功勋《隋书》《北史》《资治通鉴》等书均有记载,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赤心报国,义无反顾,历经三朝而维护国家统一的宗旨不变;二是促进民族团结,特别是她与冯宝结婚,促进了俚寮与汉族的友好相处;三是惩治贪官,安抚百姓,深得皇帝和百姓的支持和爱戴。

冯冼两姓是最早渡琼的居民之一,冼氏渡琼开山祖为冼太夫人。

冼氏是俚族豪门大族,势力十分强大,南朝至随代,海南的黎族与岭南海北的主要民族同为俚族,海南住有1000多峒俚族人声闻冼夫人的感德,请求归附,拥护冼夫人为领袖。

她一生建立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功业。

最值得海南人们纪念的是,在萧梁大同年间(535—545年),她请命于朝廷批准在儋耳故地设立崖州,隶国于广州都督
府,把脱离中央政权将近600年的海南岛,重新置于大陆封建王朝政权的管辖之下成为全国统一行政区划的组成部分。

此后,海南的建置不再中断,隋开皇十一年(591年),隋文帝将临振县(今三亚市)1500户的赋税赠给冼夫人为梳妆费,是谓“汤沐邑”;并赠其子冯仆为崖州总管。

此后至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冯冼家族及其后裔一直是海南的实际统治者。

冼夫人在治理海南期间安扶百姓,平安叛乱积极推行民族团结和睦的政策。

推广汉族人民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促进海南的经济繁荣,使当地出现了社会安定的局面。

这些历史功勋,在海南的地方各地庙宇碑文中都有记载,海南岛建冼夫人庙51座。

分布在9县二市内,海南民间也流传着不少关于冼夫人的传说。

另据传隋代仁寿2年(602年),80高龄的冼太夫人巡视海南到达澄迈县境内的石矍村的地方,不幸患重病,于农历8月18日逝世。

因时值阴雨天,风大浪高,一时无法将尸首运回故里,就地安葬在附近的富昌坡之地。

数年后,后裔派人来琼清理,按俚人习俗,将遗骸运回娘家广东电白县山兜村安葬。

迁出时,将其衣冠埋入原墓,培土成为衣冠豕。

至今,富昌坡有冯氏祖坟十座和冼太夫人衣冠豕。

衣冠豕底呈八角形,顶部圆形状。

这是俚人女子墓的特殊形状。

石矍村是“冯氏海南第一村”冯氏家庭海南发源地。

①刺史: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相当地区级官
员。

②康郡夫人③谯国夫人④诚敬夫人,是谥号。

古代朝廷对冼夫人和平时功绩给予的一种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