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狼资料蒲松龄资料知识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狼[清]蒲松龄文本回顾知识清单意跟踪训练1.下列对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

止.露尻尾。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又数刀毙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不是直接描写狼狡诈本性的句子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复投”写出了屠户抱有侥幸心理,对狼的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一再妥协。

B.“暴起”“劈”“转视”“断”等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5.对“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此处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狡诈,终将会失败的。

B.此处既是对狼可悲下场的嘲讽,更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C.此处表明了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此处告诉我们: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总是不堪一击的,我们可以先做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参考答案1.B “其一”是主语,“犬”是用来形容狼坐的姿态,因此应该停在“其一”后面,排除A项。

“禽兽之变诈”是主语,故在后面停顿。

2.A A.仅,只。

B.攻击/敌人。

C.神情/打算。

D.代词,代指狼/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D 本选项是间接表现狼的狡诈。

4.C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心理描写只是稍有涉及。

5.D 错在“先做让步”。

蒲松龄《狼》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蒲松龄《狼》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蒲松龄)知识点【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重点字解释】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惧:恐惧。

投以骨: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狼》知识点梳理译文: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走了几里路。

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

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

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

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

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

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

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一、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二、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 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三、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字词分类整理1、一词多义:①之:复投之(代词,代骨头)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代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主谓之间,不译)久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②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③止:止有剩骨(仅、只)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④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⑤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狼不敢前(动词,上前)⑥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⑦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名词)3、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狼》知识点汇总(附专题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狼》知识点汇总(附专题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汇总及专题训练《狼》——蒲松龄一、文学文化知识1.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2.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人,世称聊斋先生,字留仙,号柳泉居士。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3.情节结构:遇狼(开端)——惧狼(发展)——御狼(进一步发展)——杀狼(高潮、结局)4.狼在传统文化中,历来都是凶残和阴险的象征。

从东郭先生和狼到狼和小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寓言都昭示了一个道理:狼的凶残本性是改变不了的,人类不能对之报以同情。

千百年来,狼就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遭到人们普遍的鄙视和唾弃。

你知道的含“狼”的成语有哪些?狼狈为奸如狼似虎狼心狗肺狼吞虎咽引狼入室鬼哭狼嚎狼子野心二.断句1.其一/犬坐/于前(常考,注意停顿、译句)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三、古今异义1、去(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四、一词多义止:1、通“只”。

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

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1、神情、态度。

例句:意暇甚。

2、意图。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1、攻击。

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

例句:盖以诱敌。

前:1、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

狼不敢前。

乃1、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2、乃悟前狼假寐:才之1.复投之( 代狼)2.又数刀毙之( 代狼)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主谓之间,不译)4.久之,目似瞑( 助词,不译)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以:投以骨(介词,把)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盖以诱敌(介词,用来)五、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狼》知识点梳理译文: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走了几里路。

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

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

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

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

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

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

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贵,这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一、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二、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 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三、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字词分类整理1、一词多义:①之:复投之(代词,代骨头)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代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主谓之间,不译)久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②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③止:止有剩骨(仅、只)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④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⑤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狼不敢前(动词,上前)⑥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⑦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名词)3、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②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③一狼仍从从古义:跟随;今义:介词,常引出时间、地点。

4、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②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⑤“狼不敢前”——上前(名作动)5、特殊句式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七、容理解:1、这篇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或给人怎样的启示?点拨:说明面对像狼那样的邪恶、凶残势力,一味地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敢于面对,敢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作品启示:害人害已,自取灭亡;邪不胜正,正义必胜;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对邪恶势力,勿抱幻想;要善于识破假象,善于斗争,勇于斗争。

2、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

你是怎样理解的?点拨:人在大量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重要物种面临灭绝。

加强环保意识,建立和谐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环境。

3、写出几个关于狼的成语、谚语、俗语。

点拨:成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狼吞虎咽歇后语:狼吃狼——冷不防俗语:披着羊皮的狼;前怕狼,后怕虎。

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狼和小羊》4、《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四个情节:故事的发生——屠夫遇狼。

发展——惧狼、御狼。

高潮和结局——杀狼。

6、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无论怎样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7、结尾一段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议论。

(容)点明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无论多么狡诈,终究会失败的。

(结构)总结全文。

8、告诫人们(从屠户角度的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不能有任何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9/ 屠户的机智体现在:善于利用有利地势、地形。

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考虑周全,心思缜密。

10、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的语句是:(1)缀行甚远(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1、表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目似瞑,意睱甚。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七年级语文《狼》练习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家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

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屠:2、缀行甚远缀: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4、屠大窘窘:5、顾野有麦场顾6、苫蔽成丘苫蔽:7、弛担持刀弛: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13、又数刀毙之毙:14、一狼洞其中洞: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16、止露尻尾尻:17、狼亦黠矣黠: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____②一狼得骨止止:_____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_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_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__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___④复投之之:_____6、以①投以骨以:___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___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__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__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__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_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_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__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四、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 (2)屠乃奔倚其下(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六、拓展阅读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②树而蚤③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④,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⑤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⑥之,可笑已。

(摘自《聊斋志异•卷六》)【注释】①欻(xū):忽然。

②诸:之于。

③蚤:通“早”,早上。

④昧爽:黎明。

⑤逡巡:小心谨慎。

⑥罹:遭受。

1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屠人货肉归(卖)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于是,就)C.既走,又从之(既然)D.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同“值”,价值)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已。

14.本文中的狼很贪婪,文中是怎样写狼的贪婪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15.本文与我们所学的课文《狼》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出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二、1、原为宰杀牲畜,这里动词用做名词,指屠户2、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3、一起;旧,原来4、困窘,处境危急5、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9、径直走开10、像犬一样坐着11、闭眼;空闲12、突然13、杀死14、打洞15、从洞中,即钻洞16、屁股17、狡猾18、作假,欺骗;多少三、1、①同“只”;②停止 2、①神情;②打算,企图3、①胁迫,攻击;②敌方4、①前面;②向前5、①代词,它,指狼;②助词,的;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④代骨头6、①介词,把;②介词,用;③连词,来;④连词,用来;⑤认为7、①指狼;②指打麦场;③指柴草堆;④拾柴草堆;⑤指屠户;⑥指狼8、①原来,从前;②原因,缘故;③老的,旧的;④特意,故意 9、①担心②恐怕四、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1、贪婪、凶狠和狼诈的本性,机智勇敢。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假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4、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5、目似瞑,意暇甚6、议论点明主题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惧狼御狼9、(1)抱薪救火、釜底抽薪(2)倚门傍户、倚马可待(3)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4)恍然大悟10、屠户心里很害怕,想把骨头扔给狼,让狼吃了骨头就不再紧跟他。

11、(1)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邪不敌正六、拓展练习12.C13.(1)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2)就像缘木求鱼一样,狼本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很可笑啊!14.①看到担子里的肉,馋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着屠户走了好几里。

②看到屠户的刀,狼稍稍后退一点,等到屠户要跑时,又跟上他。

③为了吃到树上悬挂的肉,被铁钩刺进上腭而死。

15.示例:①先叙事,后议论揭示寓意。

②叙事简洁生动,情节曲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