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散叶收购方式对等级质量的影响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对烤烟等级质量的影响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对烤烟等级质量的影响作者:徐学涵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0期摘要:烟叶是卷烟工业的基础内容,烟叶的原料发展是推动烟草行业稳定发展的重点。
传统的烟叶收购模式以及方式缺乏专业性,质检人员缺乏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导致无法对其进行等级质量进行指导监督,这样就会导致烤烟等级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对此必须要加强对专业化分级伞叶收购的控制,这样才可以提升烤烟的等级质量。
关键词: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烤烟等级质量中图分类号:TS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0-0228-01在烟卷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收购模式无法满足烟叶的持续发展需求,无法满足烟卷工业企业品牌以及市场对烟叶原料的要求,对此必须要加强对散叶收购以及专业分级工作的重视,这样才可以提升烤烟的等级质量,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
1 传统烟叶收购模式存在的问题1.1 分级扎把缺乏规范性在传统的烟叶收购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就是分级扎把缺乏规范性,一些烟叶在收购过程中会出现烟叶扎把过大、烟叶扎把过小、烟叶扎把的绕幅过宽、以及多片烟叶、用青杂色烟叶进行扎把等质量缺陷问题。
1.2 烟叶等级合格率相对较低散叶收购过程中,因为烟叶的主产区分布不均匀,规模化种植程度相对较低,且多数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少,烟叶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等因素导致烟叶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因为多数的烟农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缺乏对烟叶分级标准的了解与认知,无法精准的掌握烟叶分级标准,导致一些烟农只通过长短的方式进行等级划分,缺乏对质量重视,甚至存在人为掺杂青烟以及杂色烟叶等方式获得经济效益的问题,这种状况都在从主客观上直接降低烟叶的整体质量。
2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对烤烟等级质量的影响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对烤烟等级质量的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散叶的整体质量,避免各种问题与缺陷的出现,对于烤烟等级的提升以及质量的保障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烟叶散叶收购调拨应用情况及成效分析

烟叶散叶收购调拨应用情况及成效分析作者:胡建斌蔡联合曾祥难王政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摘要:通过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对工业企业原料应用情况影响的分析,探讨了散叶收购的优劣性。
结果表明: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能够有效提升烟叶的收购质量,去除青烟、杂色烟,减少非烟物质的混入,提高烟叶的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提升烟叶化学成分的均质性及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等整体质量水平,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同时,散叶收购能够减少工业企业精片选的用工成本,减少部分烟叶精片选过程中的燥碎,提升烟叶的耐加工性,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烟叶;散叶收购;成效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10-0090-03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是对传统“农户分级扎把、预检约时交售”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能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非烟物质混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提升烟叶的工业可用性[1-4]。
自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5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和安徽省皖南烟区开展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试点工作以来,工商协同,积极探索新的收购和工商交接模式,截止2013年底,全国烤烟散叶收购已突破100万t。
近年来,随着“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的实施,卷烟结构及单箱税利的进一步提升,广西中烟重点区域的烟叶原料在调拨数量和等级结构上难以保持同步提升,急需在有限资源内深度挖掘潜力,提高烟叶原料的利用能力。
为实现烟叶质量关口前移,缓解高等级、高质量烟叶欠缺与卷烟等级结构提升的突出矛盾,广西中烟主动参与、深度介入,与产区公司共同开展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的试点工作,以提升调拨烟叶的等级质量。
目前,国内关于散叶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烟叶产区减工、降本及分级方式等方面[5-6],对工业调拨使用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研究散叶收购对工业使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散叶收购的优劣性。
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方式及品质研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烟草公司哈尔滨烟叶公司肇州分公司)◎郭爽齐剑阳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方式及品质研究烤烟烟叶专业的分级式散叶收购模式为近期国家相关烟草部门大力推行的试点新型烟叶散叶的一类收购方案,是对于常规的烟草种植户分级扎把式收购模式的一次颠覆性改变。
在该类收购模式的实际推广进程中,持续优化相关的具体实施办法,相关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获得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成果,同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具体执行人员及时分析研究相关情况并且总结经营教训,以此来更合理地推行烤烟烟叶专业的分级式散叶收购方法。
一、两类烟叶收购方式简述1.集中分级、定时收购方式。
集中分级、定时收购方式是一类在烟草种植者进行去青过程、去杂过程初步分拣合格后,在水分含量不达标的基础上,以每个村组为最小单元进行小范围专业的集中式分级收购作业,经过专业的品质管理员对相关烟叶的分级品质进行初步验收合格之后,实施统一密封签收,烟草种植者按定时、定点、定量的总体工作原则,把烟叶运送到专业的分级站点,经过相关的烟叶等级复查合格以后,定级、定量工作完结以后,依据“集中物流、烟农代表进行烟叶交接”的模式,把烟叶运送到相关的烟叶收购站(点)实施具体交接销售流程。
2.收购站(点)一体化烟叶收购方式。
烟叶收购站(点)一体化收购方式是一类当烟草种植者进行去青过程、去杂过程,初步分拣过程并且达标之后,在水分含量合格的前提下,烟草种植者亲自把烟叶运送到相关烟叶收购站(点)实施单独交接销售的收购方式,此类方法实现烟叶一次完成定级过程和交接销售,烟草种植者现场进行相关烟叶等级的确认,烟叶的品质及收购等级得到明确。
二、上述两类收购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之处1.集中分级、定时收购方式。
(1)此类方式的一般优势。
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烟叶收购站(点)在相关烟叶交接销售时段的收购工作压力大,人员不足,物流车辆紧缺的情况,事故隐患少,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管理,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烟草种植者的物流距离短,有效压缩物流成本及人工成本,在特定区域内的的相关烟叶的品质、观感、色差不明显,方便统一眼光、统一相关烟叶的报价标准。
烟叶散叶收购模式对大方县烟叶质量的影响

烟叶散叶收购模式对大 方县烟叶质量 的影 响
邱 萍 ,翟 欣 ,曾中林 ,涂 勇 ,吴轶 凡 ,熊 瑶
( 1 . 大方县烟草分公 司,贵州 大方 5 5 1 6 0 0 ;2 . 毕节市烟草公 司,贵州 毕节 5 5 1 7 0 0 )
d i fe r e n t ra g d e o n t o b a c c o l e a f ra g d e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o f l o o s e . p rc u h a s i n g .I t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h u ma n f a c t o r s h a v e re g a t e r e f f e c d e p a r t p r o p o r t i o n i n l o o s e - p rc u h a s ng i ,q u a l i y c t o n ro t l o f mi x e d — l o w- ra g d e p a r t p r o p o t r i o n wa s t h e k e y p o i n t d u r i n g l o o s e - p rc u h a s i n g e s p e c i a l l y o n X3 F ra g d e .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l e a f q u a l i y t o f t o b a c c o p rc u h a s i n g n i Da f a n g Co u n y, t i n c r e a s i n g p o l i c y p u b l i c i y t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t r a i n i n g ,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i n ra f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nd a r e n o v a t i o n ,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t a l e n t t e a m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ra g d i n g
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图2 散叶收购工作流程
3 烟叶等级纯度和效益比较
3 1 等级纯度 从表 1可以看出,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的
烟叶等级纯度明显优于拽把收购模式, 去掉了青黄 烟叶, 烟叶部位清晰, 无混部位现象, 烟叶杂物明显 减少, 提高了烟叶的可用性。
表1 不同收购模式烟叶质量抽查结果 抽查 站点 高坪 收购 模式 散叶 散叶 散叶 芙蓉 散叶 散叶 散叶 石提 拽把 拽把 拽把 烟叶 等级 X 2 F C 3 F B 2 F X 2 F C 3 F B 2 F X 2 F C 3 F B 2 F 抽检 数量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合格 数量 4 1 4 2 4 2 4 2 4 2 4 2 4 0 4 2 4 1 合格率 ( %) 8 2 0 8 4 0 8 4 0 8 4 0 8 4 0 8 4 0 8 0 0 8 4 0 8 2 0 混级 数量 4 3 2 3 2 3 4 3 4 混高 ( %) 1 0 2 0 2 0 2 0 1 0 2 0 0 0 1 0 混低 ( %) 1 0 0 8 0 9 0 1 0 0 9 0 1 0 0 9 0 8 0 9 0 混青 ( %) 0 0 0 0 0 0 2 0 2 0 3 0 混杂 ( %) 3 0 5 0 6 0 4 0 5 0 4 0 6 0 8 0 6 0 混部位 ( %) 0 0 0 0 0 0 3 0 2 0 1 0
我国自引种烤烟以来, 初烤烟叶均是采用小把 拽把收购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 这种收购模式存 在着混级混把、 部位不清、 等级不纯、 甚至夹带杂物 等弊端, 致使烟叶的工业可用性降低, 烤烟生产工业 成本提高。湖南中烟公司针对这种状况, 率先在国 内提出了初烤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 并将 这种模式定义为 “ 由烟 农 分 炕 去 青 去 杂 按 质 初 分 类, 自然成捆, 分部位、 分炕次经过预约后到烟站交 售, 再由烟站专业分级队伍, 在烟叶收购场地分部位 集中实施专业化分级, 边分级、 边收购的烟叶收购模 式。 ” 从2 0 1 0年开始, 该模式在国内一些主产烟区 进行试点。永顺县芙蓉基地单元于 2 0 1 2试点, 2 0 1 3 年全县大 规 模 应 用 这 种 收 购 模 式, 收购初烤烟叶 1 14 8 0t , 取得了很好的农业效益, 提高了烟叶的工 业可用性。
烟叶收购分级与管理对烤烟等级质量的影响研究

烟叶收购分级与管理对烤烟等级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田凤兵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04期摘要以重庆市酉阳县2009~2011年烟叶分级管理工作为例,从影响烟叶等级质量的主要因素出发,分析影响烟叶等级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主要措施,以期通过实行预检制、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督导检查的措施,强化烟叶分级与收购过程管理,提高烟叶等级质量,起到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烟叶;收购分级;等级质量;管理;酉阳县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287-02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n Tobacco Quality—A Case Study of Youyang County in Chongqing CityTIAN Fengbing (Youyang Branch of Chongqing Tobacco Company, Chongqing 409800)AbstractTaking tobacco grading management work in Youyang County, Chongqing during 2009-2011 as exampl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several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obacco quality were proposed, such as implementing preview system, paying attention to personnel training,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o as to perfect management of tobacco leaf grading and purchasing process, improve tobacco leaf quality,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production.Key wordsTobacco; Purchasing classification; Grade quality; Management; Youyang County烟叶分级是指按烟叶质量优劣划分若干等级,以便于划分烟叶价格及卷烟配方使用,目前世界各国主要以感官和经验来识别和判定烟叶的等级质量,主观性强,且有许多指标呈模糊状态。
按炕次分级收购 提高散烟收购质量

散叶收购,是近两年国家试点推广的一种新型收购模式。
提高散叶收购质量,是促进原料保障上水平、增强烟叶发展后劲,进而提高卷烟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散叶收购中,如何操作才能充分发挥新模式的优势,最大程度上提高烟叶收购质量?这是散叶收购试点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年,湖南中烟在总结前两年散烟收购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在湖南、重庆等三个基地单元进行了散烟按炕次分级收购模式、专业化散烟分级收购模式、把烟收购模式的试验对比研究,以期为更大范围推进烟叶散烟收购提供参考。
实验发现,散烟按炕次分级收购模式在提高上等烟叶比例、提高烟叶分级效率、缩短收购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好的体现了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是一种便于推广的烟叶收购模式。
中式卷烟的用料特点决定了对原料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烟叶的部位和烟叶的纯净度。
随着卷烟品牌规模的扩张,卷烟结构的提升,烟叶的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分级方式的革新,最大限度的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缓解优质原料不足的压力,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烟叶生产水平、烟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历年来工商交接检查的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烟叶产区的等级合格率却仍集中在45—60%的区间,高于6%的产区很少,低于45%的产区也不多,始终处于“中间多、两头少、纯度不高”的局面。
为什么经过千家万户“精挑细分”的烟叶,等级合格率并不理想呢?是不是对烟农实行再培训就能达到提高合格率的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
通过对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烟农的观察,我们发现,提高等级质量,关键在于探索一种更加经济便利的烟农分级方式。
传统的烟叶分级方法,一方面耗时费工,烟农单位时间的劳动所得与劳动力的市场价值严重脱节,烟农不愿再重复过去那种低效益的劳动;另一方面优质烟叶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烟农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要准确理解复杂的分级标准难度很大。
导致的现实结果是:烟叶交售时混级、混部位、混组现象明显,一些地区烟农与烟草部门“争等级”的矛盾依然突出。
影响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在进行烟叶收购的过程当中,收购等级的合格率是切实影响烟叶等级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好的提高目前烟叶收购的合格率,就需要结合其具体的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
本篇文章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影响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的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推进烟草行业的发展,目前倡导卷烟工业企业与品牌进行整合改革,加强烟草资源的配置。
通过对烟叶的等级质量进行规范,来更好的保证卷烟综合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其还切实的影响烟草产业地区具体烟草种植的资源计划。
由此可见,规范烟叶收购的等级质量十分重要,而这一收购等级质量的规划又直接影响了其烟叶交验过程当中的等级质量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烟叶收入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开展改进工作[1]。
1 烟叶收购的基本流程目前我国普遍推广,应用相对广泛的收购模式是封闭式的密码收购模式,其中所包含的流程大概分为五个环节,具体是指首先需要进行验证候检。
这一个环节就是在烟站入口处设立验证处,为此来检查烟农自身是否具备种植收购的合同以及相应的预约交售证明、预约合格证等关键文件。
检查合格后才可以对其发放序号进行候检。
下一个环节则是初检分类,具体指的就是初检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收购的烟叶水分以及扎把和有无杂质等诸多类别进行仔细的检查进而评判其所提供的烟叶是否合格,不合格质量相对较差的需要退回,让烟农进行重新的整理,只有合格的初分烟叶才能进行定级收购,将其送入到封闭的定级室来进一步的去明确的定级。
接下来就是需要对所收购的烟叶进行评级。
定级人员需要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当中进行烟叶的级别确定,其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标准定级来对其综合的烟叶品质进行评判,确定结果之后则需要将烟叶送到解码过的磅室,符合收购等级的烟叶则会通过唱级员唱级的形式告知给烟农。
在经过烟农自身的意愿选择是否同意出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散叶收购方式对等级质量的影响摘要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和发展,烟叶先分级、再扎把、后交售的传统收购模式,对于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的提高有着较大的限制作用。
收购烟叶等级纯度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对烟叶等级的利用率,同时先分级、再扎把用工量较大,导致烟农种植成本提高,种烟效益降低。
该文针对上述关键性问题,分析了不同方式影响收购纯度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把烟和散叶收购方式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收购等级指标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实行烟叶分级不扎把散叶收购方式能够提高收购等级纯度;降低烟农的种烟成本;减少把内掺杂使假现象;是平衡等级质量、提高等级合格率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散叶;收购方式;等级质量;影响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07-03散叶收购方式是区别于传统把烟收购模式的一种新的收购方式,是指烟农在烟叶分级后,不扎把直接将烟叶打捆打包再到烟站交售。
散叶收购节省了分级扎把用工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扎把环节中的掺杂使假现象,同时提高等级纯度烟叶等级质量,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
目前,在传统烤烟收购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烟叶部位相混、混级、混青、混杂等现象[1]。
等级纯度不高,收购等级合格率偏低,满足不了卷烟工业发展对烟叶质量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提高烟叶收购纯度和等级合格率,为卷烟工业提供质量稳定、可用性强的烟叶原料势在必行[2]。
从2008年部分农场散叶收购试点至2010年基地单元试点,结果表明,对初烤烟叶进行专业化分级、不扎把,实行散叶收购相较把烟收购能够有效解决收购等级纯度偏低、部位相混的实际问题,能够减少掺杂使假比例,提高等级纯度和均匀度,提高收购等级质量。
1 不同收购方式等级情况对比1.1 收购方法把烟和散叶收购均采用加工后的烟叶,由技术员初检,填写初验合格单后,到烟站定级处,由评级员根据初验单验收定级,对不合格的烟叶,退回进行重新加工,检验合格后过磅入库。
1.2 试点散叶收购等级情况2008、2009年,山东潍坊诸城在部分烟叶农场进行试点散叶收购,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通过企业自检,散叶收购平均等级合格率分别达到80.19%、79.65%,能够达到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的目的。
1.3 传统把烟收购等级问题分析2008、2009年把烟收购等级检验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等级低出问题突出,混部、混青、混杂不同程度存在。
散叶收购混级、混部、混青、混杂比例与把烟收购差异不明显,等级低出比例明显降低。
1.4 把烟与散叶收购各项指标统计传统扎把与散叶收购各项指标统计对比分析见表3。
可以看出,由于农场规模大、管理强度大等,导致散叶收购的产量、均价、产值、上中等烟比例等指标略低于传统收购(与散叶收购掺杂使假比例降低,特别是上部“烟拐子”等杂质的减少有关系),同时也能够说明烟叶等级纯度有所提高。
但是用工量散烟收购要低于传统收购,除去用工费用后,散烟收购产值要略高。
如以产量2 250~2 625 kg/hm2计算,用工按当地平均60元/d计算,散叶加工不扎把能节省用工费用约1 800元/hm2,能够减少植烟成本,增加了植烟效益。
而且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不断发展,烟叶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1.5 2010年基地单元散叶收购试点与扎把收购情况2010年基地单元试点散叶收购与全市扎把收购指标统计见表4。
可以看出,散叶收购产量、产值、均价比全市扎把收购平均值高(基地单元的种植条件与全市总体水平存在差异);用工数量明显减少;上中等烟比例略高。
2 传统收购存在的弊端2.1 传统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偏低诸城是山东省潍坊市烤烟主产县(市)区之一,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 333.33 hm2左右,收购烟叶在16 500 t左右。
曾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过滤式”密码收购办法,并逐步建立健全了“十个环节”规范化收购流程和收购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了入户初分预检、预检筐初验装筐、责任追溯追究制度等收购管理措施,但是由于烟农传统分级扎把等级纯度不高,在价格利益的驱动下,有意靠价格高的中部烟叶混部和掺加混级混色烟叶,从而导致收购合格率一直不能达到国标要求85%的标准,使烟叶等级质量不稳定,等级可用性降低[3]。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扩大,烟叶分级加工粗放、不精细、部位相混、主组副组相混、等级纯度差等影响等级质量的因素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收购过程中,受主观和客观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等级标准掌握很难到位,致使等级合格率偏低。
2.2 扎把收购问题传统烟叶收购,表现为分级后再扎把,用工量大,费用高,烟农的生产成本加大,而且扎把过程出现人为掺杂使假现象。
在分级扎把时,有的烟农会把不同等级的烟叶扎在一起,有的会在其中掺入碎烟叶、烟梗、霉烂烟叶、不列级烟叶、异物等,有些烟农为增加烟叶重量甚至用浸过水的烟叶绑把,导致烟把很快霉烂变质。
烟农故意掺杂使假,加上扎把烟叶内隐蔽性强,有藏掖和夹带的空间,收购检验过程掌控不到位,存在质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盲点”,抽检不能全面发现掺杂使假的烟把,所以很难避免此种现象,严重影响烟叶收购等级纯度,降低了等级的均匀度,给复烤加工企业增加成本,造成浪费,影响工业的可用性和卷烟产品质量[4]。
综合来看,扎把烟叶不利于保持烟叶的等级纯度,严重影响了工业卷烟配方的使用。
实行散叶收购后,烟叶等级质量直观易辨,大幅度减少质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盲点”,可有效减少等级内掺杂使假现象。
2.3 纯度偏低问题的影响(1)降低了原烟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降低了卷烟工业的满意度,影响烟叶的使用质量。
(2)烟叶等级纯度低,混部、混级、混青、混杂以及掺杂使假现象普遍,导致某一等级的烟叶由于混入了内在质量差的烟叶,从而影响了整批烟叶质量,降低了卷烟质量,评吸质量变差,严重的会影响到卷烟配方质量,影响消费者利益。
(3)等级纯度的降低直接会影响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导致部分烟叶资源的浪费,并降低烟农的植烟效益,影响烟农植烟积极性,制约了烟叶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
3 等级纯度偏低形成的主要原因3.1 对烟叶部位认识不清、界限模糊在实际分级操作过程中颜色明显易区分,部位在交替时则较难掌握。
这是由于叶片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部位的划分本身是相对的。
尤其在上二棚、下二棚烟叶和中部烟叶部位交接时,其部位界限比较模糊,需要综合考虑各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进行部位的区分和判定。
但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成熟度都已达到成熟;长度一般都能满足或者超出了各个等级的标准要求;只有从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等方面进行感官判断和区分,而这些品质因素又很难被烟农全面掌握,因界限模糊,部位把握不准,出现混部。
3.2 部分烟农的分级水平较低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烟农对分级标准认识不足,对质量概念了解和把握不准确,只能凭经验分级扎把。
在我国目前的生产现状下,烟农需要会生产种植,懂管理技术,掌握烘烤工艺,还要熟知分级加工等烟叶生产流程技术。
对于这些环节技术,部分烟农只能说是了解甚微,谈不上精通深知,但是所有技术要求和实际操作过程都需要他们去完成,一些烟农在关键技术点上把握不准确出现偏差。
近几年,给农场分级加工烟叶的多数是妇孺老弱,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分级加工后的烟叶质量均匀性不高,把内混级、混部问题比较突出。
3.3 烟农的质量意识不强,追求利益最大化收购价格和产出利益驱使,质量意识淡薄,是当前烟叶等级纯度差的主要原因。
由于收购实行等级价格的原因,部分烟农受利益驱动,出现了有意识地掺杂使假、混青、混杂、低次等烟叶扎把等不规范操作,价格低的等级混进价格高的等级中,以达到种植利益最大化。
尤其是低次等烟叶扎把现象,各地非常普遍,而且管理整顿难度大,虽然近几年来烟叶收购纯度逐年提高,但是目前的收购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3.4 种植规模扩大,雇工难,造成局地分级人员力量不足随着规模化种植程度的扩大,部分植烟大户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烤后烟叶的分级加工旺季,也正是农业秋收秋忙季节,直接导致部分农场分级加工人员力量的不足,造成一定时间段的“用工荒”。
烟叶种植农场和种植大户为尽快完成分级加工,及时交售,分级人员不按规定要求分级,加工粗放,片面追求加工数量,忽略了加工质量。
从实际交售情况看,植烟农场和大户的交售等级纯度要远低于小规模农户的等级纯度。
3.5 当地行政干预和不可抗力的灾害烟叶收购期间,有些时段会出现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问题,给收购站点造成一定的收购工作压力。
再就是遇到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企业本身还要考虑来年持续发展的问题,“三者”利益关系也影响到等级质量。
4 提高收购质量的对策4.1 加强分级培训指导,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成立专业分级队伍,实行专业化分级建立并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强专业分级队伍和烟农的分级技术培训,制定管理措施,明确标准要求,统一加工,统一管理,严格把握分级标准,提高等级纯度和均匀度,稳定提高等级质量。
4.2 建立双方诚实守信、质量保证的质量意识和原则散叶收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农场经专业化分级后,直接成包进行工商交接;另一种是烟农只分级不扎把到烟站检验交售或者到站(点)进行专业化分级再交售的方式。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具有一定烟叶种植规模、烘烤集约化程度高、生产管理水平好、有固定加工场所和储存条件、农场经理具有诚信意识、规范意识,能够积极配合烟草部门开展工作的烟叶农场作为专业化分级收购试点农场。
烤出烟叶必须由专业化分级队伍负责,按照炉次先分组、后分级,不扎把;对加工好的烟叶,由初验员进行抽样初步定级,然后直接成包,并标记等级;初验员检验不合格的不准成包;最后依照“成车即交”的原则,按炉次、部位、约定交售时间直接进行工商交接,然后把数据反馈到烟叶收购站点进行结算、统计。
对于不合格的包件,在交接现场降级处理或者退回农场。
同时,对初验员实行责任追究。
对出现不合格烟包的农场,减挤下一年的收购计划,或者取消延伸收购资格。
最终的交售等级、重量以工商交接数据为准。
第3种形式就是烟农把按炉次、按部位分好级的散叶,打捆打包到站交售,按照收购流程收购或者烟农把水分适宜只是分检了“青、杂、糊”片的散烟送到收购站进行专业化分级。
5 散叶收购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5.1 散叶收购的优势和问题试点收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减少了扎把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二是提高了烟叶纯度,提高了等级合格率;三是提高烟叶等级质量,有效避免了低等级烟叶扎把、夹心把、上部“烟拐子”以及掺杂使假等不规范现象,减少了非烟物质;四是降低了烟叶损耗,减少了扎把环节损耗,减少了打叶复烤解把环节损耗;五是降低了工业企业成本,减少复烤前的挑选,验收过程前移,减少复烤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