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特殊功能模块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fx2n系列plc的特殊扩展模块

fx2n系列plc的特殊扩展模块

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一节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4AD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一节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 FX2N FX2N--4ADFX2N-4AD的线路连线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 -4AD的技术指标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AD的线路连线W W W .P L CWOR L D .C 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AD 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WWW.PL CWO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AD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编程举例WWW.PL CWO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二节模拟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FX2N FX2N FX2N--4DAFX2N-4DA的线路连线FX2N-4DA的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FX2N-4DA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的技术指标。

FX2N-4DA模拟量输出模块的技术指标如表8-4所示。

输出的模拟电压范围为-10~10V时,分辨率为5mV。

电流范围为0~20mA时,分辨率为20uA。

WWW.PL CWO 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的线路连线W W W .P L CWO RL D .C 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的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WWW.PL CWO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编程举例W W W .P L CWO RL D .C 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三节温度传感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4DA-TC的线路接线A/D转换的关系FX2N-4DA-TC的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TC性能指标FX2N-4DA-TC性能指标如表8-6,它可以测量温度最大范围-100~+1200℃或-148~+2192F,数字量输出16位二进制,利用光隔离及用DC/DC转换器使输入和PLC电源间隔离,模拟量电源DC24,60mA。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变频器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掌握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和原理3.了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1.变频器的概念和作用2.变频器的分类及特点3.变频器的基本构成4.变频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概念、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基本构成和原理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1 教学目标1.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3.熟悉变频器的调速原理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3.变频器的调速原理2.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的调速原理2.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性能参数和调速原理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变频器的安装与调试3.1 教学目标1.熟悉变频器的安装流程2.掌握变频器的调试方法3.了解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2 教学内容1.变频器的安装流程2.变频器的调试方法3.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安装流程和调试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安装流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调试方法和故障处理的了解程度第四章: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2.掌握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的方法3.熟悉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4.2 教学内容1.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2.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的方法3.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4.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2.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控制电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作用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的熟悉程度第五章:变频器在工业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2.掌握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1.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2.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5.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案例2.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5.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典型案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应用特点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变频器的保护功能6.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的基本保护功能2. 掌握变频器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机制3. 学习如何设置和调整变频器的保护参数6.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的主要保护功能及其作用2. 变频器的保护机制和工作原理3. 保护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方法6.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保护功能及其作用2. 通过模拟实验演示保护机制的运作3. 指导学生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的实践操作6.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保护功能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设置和调整保护参数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七章:变频器的节能原理与应用7.1 教学目标1. 认识变频器节能的原理2. 掌握变频器在节能应用中的技术要点3. 了解变频器节能实例和效果评估7.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节能的基本原理2. 变频器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3. 节能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解释变频器节能原理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节能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评估节能效果7.4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变频器节能原理的理解2. 评估学生对节能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八章:变频器的通信与控制8.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通信的基本概念2. 掌握变频器与上位机通信的协议和方式3. 学习变频器的控制指令及其编程8.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协议2. 变频器与上位机的通信案例3. 变频器控制指令的编程和应用8.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通信原理和协议2.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通信过程3. 指导学生编程实现控制指令8.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通信原理的理解2. 考查学生编程实现控制指令的能力第九章: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2. 掌握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作用3. 学习变频器在协调multiple devices 中的配置和调试9.2 教学内容1.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和运作原理2. 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3. 多设备协调中的变频器配置和调试方法9.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在生产线中的应用3. 指导学生进行多设备协调的配置和调试实践9.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构成和运作原理的理解2. 考查学生进行变频器配置和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章:变频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1 教学目标1. 熟悉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流程2. 掌握变频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学习变频器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10.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操作2. 变频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变频器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日常维护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2. 通过模拟故障处理演示故障诊断和处理流程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故障处理案例10.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日常维护操作的掌握程度2. 考查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一章: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11.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特殊应用2. 掌握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优化配置3. 学习特定行业中变频器应用的案例分析11.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案例2. 特定行业中变频器的优化配置方法3. 案例分析: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11.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的优化配置3. 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11.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应用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第十二章:变频器的编程与功能扩展12.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编程的基本概念2. 掌握变频器常用编程指令和功能模块3. 学习如何进行变频器的功能扩展12.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指令集2. 变频器常用功能模块及其应用3. 变频器功能扩展的方法和策略12.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编程的基本概念2. 通过编程实践演示变频器功能的实现3. 指导学生进行功能扩展的实践操作12.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编程原理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实现变频器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三章:变频器的安全标准和规范13.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标准2. 掌握变频器安全操作的基本规范3. 学习变频器安全维护的注意事项13.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安全标准的基本要求2. 变频器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3. 变频器安全维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3.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安全标准和规范2. 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3. 指导学生进行安全维护的实际操作13.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安全标准和规范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执行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的实际能力第十四章:变频器的环保与认证14.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环保的意义和现状2. 掌握变频器环保认证的基本要求3. 学习变频器环保设计的策略14.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要求2. 变频器环保认证的标准和流程3. 变频器环保设计的实践案例14.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环保的意义和要求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环保认证的实践3. 指导学生进行环保设计的思考和讨论14.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环保意识和认证要求的了解程度2. 考查学生提出和实施环保设计方案的实际能力第十五章:变频器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2. 掌握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学习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15.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2. 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案例3. 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5.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发展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15.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技术最新发展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分析并预测变频器技术未来趋势的实际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内容包括变频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构成、原理、安装、调试、保护功能、节能原理、通信与控制、应用案例、维护与故障诊断、特定行业中的应用、编程与功能扩展、安全标准和规范、环保与认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医疗设备操作手册

医疗设备操作手册

医疗设备操作手册第一章:设备概述 (3)1.1 设备简介 (3)1.1.1 设备主体:采用(材质、工艺等)制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3)1.1.2 显示屏:高清液晶显示屏,提供清晰的图像和文字信息,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操作。

(3)1.1.3 操作面板:触摸式操作面板,便于医护人员快速设置参数和调整设备状态。

(3)1.1.4 功能模块:根据设备类型,具备(具体功能,如测量、监测、报警等)功能。

41.1.5 通讯接口:支持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其他医疗设备等互联互通,便于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4)1.2 技术参数 (4)1.2.1 电源:输入电压(具体数值),频率(具体数值),功耗(具体数值)。

(4)1.2.2 尺寸:设备尺寸为(长×宽×高,单位:毫米)。

(4)1.2.3 重量:设备净重(具体数值,单位:千克)。

(4)1.2.4 工作温度:(具体数值)范围内正常工作。

(4)1.2.5 相对湿度:%(具体数值)范围内正常工作。

(4)1.2.6 环境适应性:适应海拔(具体数值)以下的环境。

(4)1.2.7 抗干扰能力:符合(具体标准)的抗干扰要求。

(4)1.2.8 安全功能:符合(具体标准)的安全功能要求。

(4)1.2.9 其他参数:根据设备类型,具备以下特点: (4)第二章:设备安装与调试 (4)2.1 设备安装 (4)2.1.1 安装准备 (4)2.1.2 安装步骤 (4)2.1.3 安装注意事项 (5)2.2 设备调试 (5)2.2.1 调试准备 (5)2.2.2 调试步骤 (5)2.2.3 调试注意事项 (5)第三章:设备操作流程 (6)3.1 开机准备 (6)3.1.1 确认设备电源 (6)3.1.2 检查设备配件 (6)3.1.3 设备预热 (6)3.1.4 设置设备参数 (6)3.2 设备操作 (6)3.2.1 设备启动 (6)3.2.2 执行操作 (6)3.2.3 注意事项 (6)3.3 关机流程 (6)3.3.1 保存数据 (6)3.3.2 关闭设备 (7)3.3.4 记录操作日志 (7)第四章:功能与操作指南 (7)4.1 功能介绍 (7)4.1.1 设备概述 (7)4.2 操作指南 (7)4.2.1 设备启动与自检 (7)4.2.2 功能操作 (8)4.2.3 注意事项 (8)第五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8)5.1 日常维护 (8)5.1.1 清洁 (8)5.1.2 检查 (9)5.1.3 充电与放电 (9)5.2 定期保养 (9)5.2.1 检查周期 (9)5.2.2 保养内容 (9)5.2.3 保养记录 (10)第六章:故障排查与处理 (10)6.1 常见故障 (10)6.1.1 设备启动故障 (10)6.1.2 设备运行故障 (11)6.1.3 设备显示故障 (11)6.2 故障处理方法 (11)6.2.1 设备启动故障处理方法 (11)6.2.2 设备运行故障处理方法 (11)6.2.3 设备显示故障处理方法 (11)6.2.4 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11)6.2.5 硬件故障处理方法 (12)第七章:设备安全与防护 (12)7.1 安全操作 (12)7.1.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2)7.1.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2)7.1.3 操作后的收尾工作 (12)7.2 防护措施 (13)7.2.1 防护设备的配置 (13)7.2.2 防护措施的实施 (13)7.2.3 应急处理 (13)第八章:设备软件使用 (13)8.1 软件安装 (13)8.1.1 准备工作 (13)8.1.2 安装步骤 (14)8.1.3 验证安装 (14)8.2 软件操作 (14)8.2.2 功能模块 (14)8.2.3 操作流程 (14)8.2.4 注意事项 (15)第九章:设备配件更换 (15)9.1 配件介绍 (15)9.1.1 配件种类 (15)9.1.2 配件功能要求 (15)9.2 更换方法 (15)9.2.1 传感器更换方法 (15)9.2.2 传输线更换方法 (15)9.2.3 电源线更换方法 (16)9.2.4 显示屏更换方法 (16)9.2.5 主机更换方法 (16)9.2.6 外设更换方法 (16)第十章:设备报废与更新 (16)10.1 报废标准 (16)10.1.1 设备报废的基本原则 (16)10.1.2 设备报废的具体标准 (17)10.2 更新流程 (17)10.2.1 更新计划的制定 (17)10.2.2 设备选型及采购 (17)10.2.3 设备安装与调试 (17)10.2.4 设备验收与投入使用 (18)第一章:设备概述1.1 设备简介本医疗设备是一款专门用于(具体应用场景,如诊断、治疗、监测等)的高科技产品。

第八章STC15F系列单片机的PCA

第八章STC15F系列单片机的PCA
ECOMn:比较器功能允许控制位,置一允许比较器功能 CAPPn:正捕获控制位,置一允许上升沿捕获 CAPNn:负捕获控制位,置一允许下降沿捕获 MATn: 匹配控制位,置一,若CH、CL与CCAPnH、
CCAPnL匹配时,置位中断请求标志位CCFn。 TOGn:翻转控制位,置一,PCA模块工作于高速输出模式,若CH、 CL与CCAPnH、CCAPnL匹配时,PCAn引脚输出翻转 PWMn:脉宽调制模式控制位,置一,PCA模块工作于脉宽调制 ECCFn:PCA模块中断(CCFn)的中断允许控制位,置一允许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8位PWM当(EBSn_1)/(EBSn_0)=0/0时, PWM的模式为8位PWM,其结构如图所示。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8位PWM模式下,由EPCnL和CCAPnL组合成 一个9位比较/捕获寄存器,由EPCnH和CCAPnH组 合成一个9位备份寄存器。当CL的值小于“EPCnL、 CCAPnL”的值时,输出为低电平;当CL的值大于 或等于“EPCnL、CCAPnL”的值时,输出为高电 平;当CL的值溢出时,将“EPCnH、CCAPnH” 的内容装载到“EPCnL、CCAPnL”中。
CIDL位用于设定空闲模式下是否停止PCA计数。 CIDL=0,空闲模式下PCA计数器继续计数 CIDL=1,空闲模式下PCA计数器停止计数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CPS2、CPS1、CPS0用于选择计数脉冲来源
ECF:PCA中断允许控制位,置一允许,清零禁止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2)PCA16位计数器控制寄存器CCON CCON用于控制PCA16位计数器的运行计数脉冲源
PCA模块的初始化部分大致如下: ① 设置PCA模块的工作方式,将控制字写入CMOD、CCON和 CCAPMn寄存器。 ② 设置捕捉寄存器CCAPnL(低位字节)和CCAPnH(高位字 节)初值。 ③ 根据需要,开放PCA中断,包括PCA定时器溢出中断 (ECF)、PCA模块0中断(ECCF0)、PCA模块1中断 (ECCF1)和PCA模块2中断(ECCF2)并将EA置l。 ④ 置位CR,启动PCA定时器计数(CH,CL)计范大学福清分校

电气控制与PLC-PLC功能指令及其应用

电气控制与PLC-PLC功能指令及其应用

7.3.1 温度A/D输入模块FX2N-
4AD-PT
温度A/D输入模块的功能是把现场的 模拟温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
FX2N系列PLC有两类温度A/D输入模 块,一种是热电偶传感器输入型,另一种 是铂温度传感器输入型。
FX2N-4AD-PT模拟特殊模块将来自4 个铂温度传感器(Pt100,3线,100)的 输入信号放大,并将其转换成12位的可读 数据,存储在主处理单元(MPU)中,摄 氏度和华氏度数据都可读取。
进行32位运算时,字元件的低16位被 指定,紧接着该元件编号后的软元件将作 为高16位。
2.BIN减法运算指令SUB(FNC 21)
适合BIN减法运算指令SUB的软元件 与表7-7所示相同。减法指令的表现形式有 SUB、SUBP、DSUB和DSUBP,16位指令 占用7步,32位指令占用13步。
1.实训目的 2.实训器材 3.实训任务
用功能指令设计一个8站小车呼叫的 控制系统。
其控制要求如下:小车所停位置号小
于呼叫号时,小车右行至呼叫号处停车; 小车所停位置号大于呼叫号时,小车左行 至呼叫号处停车。
小车所停位置号等于呼叫号时,小车
原地不动;小车运行时呼叫无效;具有左 行、右行定向指示和原点不动指示;具有 小车行走位置的七段数码管显示。8站小车 呼叫示意图如图7-13所示。
加法指令的表现形式有ADD、ADDP、 DADD和DADDP,16位指令占用7步,32 位指令占用13步。
当运算结果为0时,0标志M8020动作; 当运算结果超过32 767(16位运算)或2 147 483 647(32位运算)时,进位标志 M8022动作。
当运算结果小于−32 768(16位运算) 或−2 147 483 648(32位运算)时,借位标 志M8021动作。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八章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八章
表8-2 PWM的特殊存储器
Q0.1 SM67.0 SM67.1 SM67.2 SM67.3 SM67.4 SM67.5 SM67.6 SM67.7 SMW68 SMW70
Q0.2 SM77.0 SM77.1 SM77.2 SM77.3 SM77.4 SM77.5 SM77.6 SM77.7 SMW78 SMW80
脉冲宽度
更新 更新
更新 更新
周期时间
更新 更新
更新
8.1.3 PLS高速输出指令举例
CPU ST40的QO.O输出一串脉冲, 周期为100ms,脉冲宽度时间为 20ms,要求有起停控制,梯形图如 图8-2所示。
图8-2 PWM脉冲输出梯形图
8.1.4 PWM向导使用举例
初学者往往对于控制字的理解比较 困难,但西门子公司设计了指令向导 功能,读者只要设置参数即可生成子 程序,使得程序的编写变得简单。以 下将介绍此方法。
行。如图8-10。
图8-10 单三拍工作过程
当A相通电,B、C相不通电时,由于磁通具有走磁阻最 小路径的特点,转子齿1和3的轴线与定子A极轴线对齐。同 理断开A接通B时、断开B接通C时转子转过30º。按A-B-CA……接通和断开控制绕组转子连续转动。转速取决于控制 绕组通、断电的频率,转向取决于通电的顺序。 2.三相六拍运行。
图8-12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图
(2)步距角为每输入一个脉冲电信号转子转过的 角度,用θb表示。当电动机按三相单三拍运行A-BC-A……顺序通电时,换接一次绕组,转子转过的 角度为1/3齿距角;转子需要走3步,才转过一个齿 距角。当按三相六拍运行A-AB-B-BC-C-CA-A……顺 序通电时,换接一次绕组,转子转过的角度为1/6 齿距角;转子需要68步才转过一个齿距角。齿距角 为转子相邻两齿间的夹角,用θt表示。

道路CAD(第8模块三维建模基础及应用)

道路CAD(第8模块三维建模基础及应用)
Autodesk
AutoCAD 2011
8.1.2 道路工程三维建模的基本功能
道路工程三维建模:创建基本三维模型及用它 们组合成实际的工程结构模型两个部分
基本三维面是一种表面模型:三维平面、三 维曲面两大类
三维物体的构造模型主要有: 线框模型 表面模型 实体模型
Autodesk
AutoCAD 2011
AutoCAD 2011
3.绘制楔形体(ai_Wedge)表面 命令:ai_wedge(回车) AutoCAD将出现以下提示,要求用户逐步确定楔形体的尺寸; • 指定长角点给楔体表面:(给定楔形体长度) • 指定长度给楔体表面:(给定楔形体长度) • 指定楔体的表面宽度:(给定楔形体宽度) • 指定高度给楔体表面:(给定楔形体高度) • 指定楔体表面绕Z轴旋转的角度:(输入楔形体绕Z轴的旋转角度)。 输入参数后,楔形体便绘制出来了,如图8-8(a)所示旋转角度为90º。
Autodesk
AutoCAD 2011
4.绘制圆顶(ai_Dome)表面 该选项绘制圆球的顶面,类似一个球盖。选择这一选项,AutoCAD将出 现以下提示。 命令:ai_dome(回车) •指定中心点给上半球面:(输入圆顶表面中心得坐标) •指定上半球的半径或[直径D]:(指定圆顶的直径或半经) •输入曲面的经线数目给上半球面〈16〉:(输入圆顶面在经度方向的 网格数) •输入曲面的纬度数目给上半球面〈8〉:(输入圆顶面在纬度方向的网 格数),如图8-8(b)所示。
②“四面体”选项,绘制三棱锥或三棱台表面。选择该选项,AutoCAD将出现以 下提示:
指定四面体表面的顶点或[顶面(T)]: 默认项为:“顶点”,用户输入一个顶点,绘制一个三棱台表面,如图8-7(d) 所示;“顶面”选项,则要求用户输入三个点,创建一个三棱锥体表面,如图8-7 (e)所示。

第八章特殊功能模块及其应用优秀课件

第八章特殊功能模块及其应用优秀课件
采样次数超出范围,参考BFM#1~#4
保留
无错误
保留 电源正常 硬件正常 保留 数字输出值正常
正常(1~4096)
保留
(3)缓冲存储器BFM#30
FX2N-4AD-PT的识别码为K2040,它 就存放在缓冲存储器BFM#30中。在传输/ 接收数据之前,可以使用FROM指令读出 特殊功能模块的识别码(或ID),以确认 正在对此特殊功能模块进行操作。
1.FX0N-3A的BFM分配
FX0N-3A的BFM分配如表8-10所示。
4.实例程序
图8-7所示的程序中,FX2N-4AD-PT 模块占用特殊模块0的位置(即紧靠可编程 控制器),平均采样次数是4,输入通道 CH1~CH4以℃表示的平均温度值分别保 存在数据寄存器D0~D3中。
图8-7 FX2N−4AD-PT基本程序
8.1.3 D/A输出模块
1.FX2N-2DA概述 2.接线图
图8-1 FX2N-4AD接线图
(2)注意事项
① FX2N-4AD通过双绞屏蔽电缆来连接。 电缆应远离电源线或其他可能产生电气干 扰的电线。
② 如果输入有电压波动,或在外部接线中 有电气干扰,可以接一个平滑电容器 (0.1µF~0.47µF/25V)。
③ 如果使用电流输入,则须连接V+和I+端 子。
FX1N,FX2N,FX2NC
2.接线
(1)接线图
FX2N-4AD-PT的接线如图8-6所示。
(2)注意事项
① FX2N-4AD-PT应使用PT100传感器的 电缆或双绞屏蔽电缆作为模拟输入电缆, 并且和电源线或其他可能产生电气干扰的 电线隔开。
② 可以采用压降补偿的方式来提高传感器
的精度。如果存在电气干扰,将电缆屏蔽 层与外壳地线端子(FG)连接到FX2N4AD-PT的接地端和主单元的接地端。如可 行的话,可在主单元使用3级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100传感器100 W时1mA
−100~+600℃
−148~+1112℉
−1000~+6000
−1480~+11120
12转换(11个数据位+1个符号位)
0.2~0.3℃
0.36~0.54℉
满量程的±1%
15ms
主单元提供5V/30mA直流,外部提供24V/50mA直流
占用8个点,可分配为输入或输出
BFM分配表
内容
平均值采样次数(1~4096),用于得到平均结果,默认值为8(正常速度,高速操作可选 择1)
这些缓冲区为输入的平均值
这些缓冲区为输入的当前值
如设为0,则选择正常速度,15ms/通道(默认) 如设为1,则选择高速,6ms/通道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说明
① 带*号的缓冲存储器(BFM)可以使用TO指令由PLC写入 ② 不带*号的缓冲存储器的数据可以使用FROM指令读入PLC ③ 在从模拟特殊功能模块读出数据之前,确保这些设置已经送入模 拟特殊功能模块中,否则,将使用模块里面以前保存的数值 ④ BFM提供了利用软件调整偏移和增益的手段 ⑤ 偏移(截距):当数字输出为0时的模拟输入值 ⑥ 增益(斜率):当数字输出为+1000时的模拟输入值
续表
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
12位,最大值+2047,最小值-2048
5mV
20μA
±1%
±1%
15ms(6ms高速)
模数电路之间采用光电隔离
主单元提供5V/30mA直流,外部提供24V/55mA直流
占用8个I/O点,可分配为输入或输出 FX1N,FX2N,FX2NC
2.接线 (1)接线图
FX2N−4AD的接线如图8-1所示。
5.实例程序
(1)基本程序
FX2N-4AD模块连接在特殊功能模块 的0号位置,通道CH1和CH2用作电压输入。 平均采样次数设为4,并且用PLC的数据寄 存器D0和D1接收输入的数字值。其基本程 序如图8-4所示。
图8-4 FX2N−4AD基本程序
(2)FX2N-4AD增益和偏移的调整程 序
通过软件设置调整偏移/增益量,其程 序如图8-5所示。
④ 如果存在过多的电气干扰,需将电缆屏 蔽层与FG端连接,并连接到FX2N−4AD的 接地端。
⑤ 连接FX2N-4AD的接地端与主单元的接 地端。可行的话,在主单元使用3级接地。
3.缓冲存储器(BFM)分配
FX2N−4AD共有32个缓冲存储器 (BFM),每个BFM均为16位,BFM的 分配如表8-2所示。
FX1N,FX2N,FX2NC
2.接线
(1)接线图
FX2N-4AD-PT的接线如图8-6所示。
(2)注意事项
① FX2N-4AD-PT应使用PT100传感器的 电缆或双绞屏蔽电缆作为模拟输入电缆, 并且和电源线或其他可能产生电气干扰的 电线隔开。
② 可以采用压降补偿的方式来提高传感器
的精度。如果存在电气干扰,将电缆屏蔽 层与外壳地线端子(FG)连接到FX2N4AD-PT的接地端和主单元的接地端。如可 行的话,可在主单元使用3级接地。
图8-1 FX2N-4AD接线图
(2)注意事项
① FX2N-4AD通过双绞屏蔽电缆来连接。 电缆应远离电源线或其他可能产生电气干 扰的电线。
② 如果输入有电压波动,或在外部接线中 有电气干扰,可以接一个平滑电容器 (0.1µF~0.47µF/25V)。
③ 如果使用电流输入,则须连接V+和I+端 子。
(e)零偏移 数字值等于0时模拟值等于0; (f)正偏移 数字值为0时模拟值为正。
偏移和增益可以独立或一起设置。合
理的偏移范围是−5~+5V或−20~20mA。 而合理的增益值是1~15V或4~32mA。增 益和偏移都可以用PLC的程序调整。
调整增益/偏移时,应该将增益/偏移 BFM#21的位b1,b0设置为0、1,以允许 调整。一旦调整完毕,这些位元件应该设 为1,0,以防止进一步的变化。
禁用
G 2
O2
G1
O1
图8-2 增益示意图
增益决定了校正线的角度或者斜率,由数字值1000标识。 (a)小增益 读取数字值间隔大; (b)零增益 默认:5V或20mA; (c)大增益 读取数字值间隔小。
图8-3 偏移示意图
偏移是校正线的“位置”,由数字值0标识。 (d)负偏移 数字值为0时模拟值为负;
表8-2
BF0 #11 #12 #13~#14 #15
通道初始化,默认值=H0000 通道1 通道2 通道3 通道4 通道1 通道2 通道3 通道4 通道1 通道2 通道3 通道4 保留
选择A/D转换速度,参见注2
BFM
③ FX2N-4AD-PT可以使用可编程控制器 的外部或内部的24V电源。
3.缓冲存储器(BFM)的分配
FX2N-4AD-PT的BFM分配如表8-5所 示。
图8-6 FX2N-4AD-PT接线图
表8-5
BFM分配表
BFM
内容
*#1~#4 CH1~CH4的平均温度值的采样次数 (1~4096),默认值=8
#16~#19 *#20 *#21 *#22
*#23 *#24 #25~#19 #29 #30 #31
保留
复位到默认值和预设。默认值=0
调整增益、偏移选择。(b1,b0)为(0、1)允许,(1、0)禁止
增益、偏移调整
G4
O4
G 3
O3
偏移值,默认值=0
增益值,默认值=5000(mV)
保留
错误状态
识别码K2010
图8-5 偏移量调整程序
8.1.2 温度A/D输入模块
1.FX2N-4AD-PT概述
表8-4
项目 模拟量输入信号 传感器电流 补偿范围
数字输出
最小分辨率 整体精度 转换速度 电源 占用I/O点数 适用PLC
FX2N-4AD-PT的技术指标
摄氏度℃
华氏度℉
箔温度PT100传感器(100W),3线,4通道
第八章特殊功能模块及其应用
8.1.1 普通A/D输入模块
1.FX2N-4AD概述 FX2N-4AD模拟输入模块为4通道12位
A/D转换模块。
表8-1
项目
模拟量输入范围
FX2N−4AD的技术指标
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
−10~+10V(输入电阻 −20~20mA(输入电阻
200W)
250 W)
项目 数字输出 分辨率 总体精度 转换速度 隔离 电源规格 占用I/O点数 适用P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