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深圳中考数学专题--圆

合集下载

2017-中考数学-压轴专题-最值问题系列(一)

2017-中考数学-压轴专题-最值问题系列(一)

专题最值问题—— 1(几何模型)一、归于几何模型,这类模型又分为以下情况:1. 归于“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和的最小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

2.归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差的最大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

3.利用轴对称知识(结合平移)。

4. 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性质。

5. 定圆中的所有弦中,直径最长;以及直线与圆相切的临界位置等等。

二、基础知识模型(一)“将军饮马”问题1.如图1,将军骑马从A出发,先到河边a喝水,再回驻地B,问将军怎样走路程最短?2.如图,一位将军骑马从驻地M出发,先牵马去草地OA吃草,再牵马去河边OB喝水,最后回到驻地M,问:这位将军怎样走路程最短?图1 图23. 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将军某一天要从马厩牵马,先到草地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助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二)“造桥选址”问题(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 如图1,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设河两岸1l、l2平行,桥MN 与河岸垂直)练习:1.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1题图2题图2.已知点A是半圆上的一个三等分点,点B是弧AN的中点,点P是半径ON上的动点,若⊙O的半径长为1,则AP+BP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3.如图3,已知点A的坐标为(-4,8),点B的坐标为(2,2),请在x轴上找到一点P,使PA+PB最小,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PA+PB的最小值。

变式1: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4,8),点B 的坐标为(2,2),点C 的坐标为(-2,0).把点A 和点B 向左平移 m 个单位,得到点A '和点B ',使C B C A '+'最短,求m 的值.变式2: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4,8),点B 的坐标为(2,2),点C 的坐标为(-2,0),点D 的坐标为(-4,0). 把点A 和点B 向左或向右平移m 个单位,得到点A '和点B ',使四边形A 'B 'CD 的周长最短,求m 的值.中考真题练习2.如图(1),抛物线3518532+-=x x y 和y 轴的交点为A ,M 为OA 的中点,若有一动点P ,自M 点处出发,沿直线运动到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沿直线运动到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某点(设为点F ),最后又沿直线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程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路程的长。

2017深圳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K12教育文档)

2017深圳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版)2017深圳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2017深圳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2017深圳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正数是()A.-1 B。

0 C. 1 D。

22.把下列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折好后与“中”相对的字是( )A.祝 B.你 C。

顺 D.利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8a—a=8 B。

(-a)4=a4C。

a3×a2=a6 D.(a-b)2=a2-b2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5.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累积节能1570000000吨标准煤,157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0.157×1010 B.1.57×108 C.1。

57×109 D.15.7×108 6.如图,已知a∥b,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若∠1=6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2=60° B。

∠3=60° C. ∠4=120° D. ∠5=40°7.数学老师将全班分成7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随机抽签法确定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活动.则第3小组被抽到的概率是( )A.71 B 。

(完整版)2017中考数学圆的综合题试题

(完整版)2017中考数学圆的综合题试题

圆的综合题1. 如图,AB 是⊙O 的弦,AB =4,过圆心O 的直线垂直AB 于点D ,交⊙O 于点C 和点E ,连接AC 、BC 、OB ,cos ∠ACB =13,延长OE 到点F ,使EF =2OE .(1)求证:∠BOE =∠ACB ; (2)求⊙O 的半径;(3)求证:BF 是⊙O 的切线.2. 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为圆外一点,连接AC 、 BC ,分别与⊙O 相交于点D 、点E ,且»»AD DE ,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BD 、DE 、AE .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试判断△DE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O 的半径为5,AC =12,求sin ∠EAB 的值.3. (2016长沙9分)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对角线AC 为⊙O的直径,过点C作AC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点F为CE的中点,连接DB,DC,DF.(1)求∠CDE的度数;(2)求证:DF是⊙O的切线;(3)若AC=25DE,求tan∠ABD的值.4. (2016德州10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E平分∠BAC交⊙O于点E,交BC 于点D,过点E作直线l∥BC.(1)判断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的平分线BF交AD于点F,求证:BE=EF;(3)在(2)的条件下,若DE=4,DF=3,求AF的长.5. (2015永州)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且AB=AC,直径AD交BC于点E,F是OE上的一点,使CF∥BD.(1)求证:BE =CE ;(2)试判断四边形BF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BC =8,AD =10,求CD 的长.6 (2017原创)如图,AB 切⊙O 于点B ,AD 交⊙O 于点C 和点D ,点E 为»DC的中点,连接OE 交CD 于点F ,连接BE 交CD 于点G .(1) 求证:AB =AG ;(2) (2)若DG =DE ,求证:GB 2=GC ·GA ;(3)在(2)的条件下,若tan D =34,EG =10,求⊙O 的半径.7.(2015达州)在△ABC 的外接圆⊙O 中,△ABC 的外角平分线CD 交⊙O 于点D ,F 为»AD 上一点,且»»AF BC ,连接DF ,并延长DF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1)判断DB 与D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BCD ≌△AFD ;(3)若∠ACM =120°,⊙O 的半径为5,DC =6,求DE 的长.8. 如图,AB 为⊙O 的直径,P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PC 切⊙O 于点C ,CG 是⊙O 的弦,CG ⊥AB ,垂足为点D .(1)求证:△ACD ∽△ABC ;(2)求证:∠PCA =∠ABC ;(3)过点A 作AE ∥PC 交⊙O 于点E ,交CG 于点F ,连接BE ,若sin P =35,CF =5,求BE 的长.9、(2016大庆9分)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BC 为直径的⊙O 交斜边AB于点M,若H是AC的中点,连接MH。

中考数学圆专题

中考数学圆专题

圆专题一、圆的有关性质1、下列命题中,①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②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③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④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段弧中,至少有一段是优弧;⑤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其中正确的有( )A.3个B.2个C.1个D.0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弦所对的弧相等B .等弧所对的弦相等C .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D .弦相等,所对的圆心角相等3、如图所示,在⊙O 中,A ,C ,D ,B 是⊙O 上四点,OC ,OD 交AB 于点E ,F ,且AE =FB ,下列结论:①OE =OF ;②AC =CD =DB ;③CD ∥AB ;④AC ︵=BD ︵.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4.两个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大正方形ABCD 的A 、D 两点在半圆O 上,小正方形BEFG 顶点F 在半圆O 上;B 、E 两点在半圆O 的直径上,点G 在大正方形边AB 上,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cm ,求该圆的半径.5.如图,点A 、B 、C 在⊙O 上,∠ABO=32°,∠ACO=38°,则∠BOC 等于( )A .60°B .70°C .120°D .140°6. 如图,⊙O 中,∠CBO=450,∠CAO=150,则∠AOB 的度数是( )A.750B.600C.450D.300ABC O7.如图,AB是⊙O的直径,∠AOC=110°,则∠D=( )A.25°B.35°C.55°D.70°8.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D是AC的中点,∠ABC=50°,则∠DAB等于()A.55°B.60°C.65°D.70°9.如图是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宽为8cm,水的最大深度为2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A.3cm B.4cm C.5cm D.6cm10、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圆孔的宽口,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圆孔的宽口AB的长度为mm.11、如图,将半径为2cm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的长为cm.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②与弦垂直的直线必过圆心;③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④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1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②与弦垂直的直线必过圆心;③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④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14.如图,CD是⊙O的弦,直径AB过CD的中点,若∠BOC=40°,则∠ABD的度数为()A.80°B.70°C.60°D.50°15.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若AB=8,CD=2,则EC 的长为()16.在一个圆中,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 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B. 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小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与圆一定有4个公共点C. 若两条弦所在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弦可能在圆内有公共点D. 若两条弦平行,则这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一定小于圆的半径17.如图,在⊙O中,已知∠OAB=22.5°,则∠C的度数为()222A.135°B.122.5°C.115.5°D.112.5°18.已知⊙O 的直径CD=10cm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M ,且AB=8cm ,则AC 的长为( )A.2√5cmB.4√5cmC.2√5cm 或4√5cmD.2√3cm4√3cm19.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AD=4,弦AE 平分BC 交BC 于P ,连接CE ,则CE 的长为( )A.2B.2√5C.212D.45√520.如图,半圆O 的直径AB=10,弦AC=6cm ,AD 平分∠BAC ,则AD 的长为( )A.4√5cmB.3√5cmC. 5√5cmD.4cm21.如图,一把直尺,60°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盘如图摆放,A 为60°角与直尺交点,AB=3,则光盘的直径是( )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A .3B .C .6D .1.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 和4cm ,圆心距d=7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内切C.外切D.外离2.已知⊙O1的半径为1cm ,⊙O2的半径为3cm ,两圆的圆心距O1O2为2cm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切3.如图,已知⊙O1的半径为1cm ,⊙O2的半径为2cm ,将⊙O1,⊙O2放置在直线l 上,如果⊙O1在直线l 上任意滚动,那么圆心距O1O2的长不可能是( )A.6cm B.3cm C.2cmD.0.5cm5.已知⊙O1 与⊙O2相交,它们的半径分别是4、7,则圆心距O1O2可能是( )A. 2B. 3C. 6D. 126.已知⊙O1与⊙O2相切,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5,则圆心距O1O2的值是 .三、圆内接正多边形1.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它是( )A . 正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2.对于以下说法:①各角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②各边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③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④各顶点等分外接圆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你认为正确的命题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B. 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 正多边形都有内切圆和外接圆,且两圆为同心圆D. 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为正多边形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是同心圆,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等腰梯形如图4,⊙1O 、⊙2O 相交于A 、B 两点,两圆的半径分别为6㎝和8㎝,两圆的连心线12O O 的长为10㎝,则弦AB 的长为 ( ) A. 4.8㎝ B. 9.6㎝ C.5.6㎝ D. 9.4㎝5.圆内接正五边形ABCDE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P ,则∠APB 的度数是( )A .36°B .60°C .72°D .108°6.一个正五边形要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______度,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7.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36,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10B .8C .6D .58.有一边长为4的正n 边形,它的一个内角为120°,则其外接圆的半径为( )A .34B .4C .32D .29.如果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面积相等,那么它们边长的比为( )A .6:1B :1C .3:1D :110.同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外切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 )A 1B .2∶1C .1∶2D .111.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为( )A .1:2B .1:1C 1D .2:112.正六边形内切圆面积与外接圆面积之比为( ).A B .12 C .14 D .3413.圆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的相似比似( )A.1:2B.2:1C.√2:1D.1: √214.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其外接圆半径与内接圆半径的大小分别为( )A. 6, 3√2B. 3√2 ,3C. 6,3D. 6√2 ,3√215.在半径为R 的圆中,它的内接正三角形、内接正方形、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为() A. 1:√2:√3 B. √3: √2:1 C. 1:2:3 D. 3:2:1四、扇形的弧长及面积的计算1.在半径为3的圆中,15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A .B .C .D .2.如图,以AB 为直径的⊙O 与弦CD 相交于点E ,且AC=2,AE=,CE=1.则弧BD 的长是()A .π93B .π33C .π932D .π332 3.已知弧的长为3πcm ,弧的半径为6cm ,则圆弧的度数为( )A .45°B .90°C .60°D .180°4.如图,把直角△ABC 的斜边AC 放在定直线上,按顺时针的方向在直线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A 2B 2C 2的位置,设AB=√3,BC=1,则顶点A 运动到点A 2的位置时,点A 所经过的路线为( ) A . B . C . D .5.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中,分别以B ,D 分圆心,以a 为半径在正方形内部画弧,形成了叶子形图案(阴影部分),则这个叶片形图案的周长为 .6.如图,OA=OB=6cm ,线段OB 从与OA 重合的位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在旋转过程中,设AB 的中点为P (当OA 与OB 重合时,记点P 与点A 重合),则点P 运动的路径长为( )A .6cmB .4πcmC .2πcmD .3cm7.如图,三角板ABC 中,∠ACB=90°,∠B=30°,BC=6.三角板绕直角顶点C 逆时针旋转,当点A 的对应点A′落在AB 边的起始位置上时即停止转动,则点B 转过的路径长为 (结果保留π).1.已知扇形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60︒,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 )A .9πB .6πC .3πD .π2.如果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它的面积为240π cm 2,那么扇形的半径为( )A .48cmB .24cmC .12cmD .6cm3.已知扇形的面积为2π,半径为3,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结果保留π).4.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D 是半圆的三等分点,AB=1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πB .6πC .12πD .12π-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E 是半圆的三等分点,AE ,BD 的延长线交于点C 。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与圆有关的计算及答案详解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与圆有关的计算及答案详解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与圆有关的计算一、单选题1.若扇形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6,则该扇形的弧长为()A.B.C.D.2.如图,的半径为1,弦在圆心O的两侧,求上有动点于点E,当点D从点C运动到点A时,则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为()A.B.C.D.3.如图,在△ABC中,CA=CB,∠ACB=90°,AB=2,点D为AB的中点,以点D为圆心作圆心角为90°的扇形DEF,点C恰在弧EF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4.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首创“割圆术”,利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来确定圆周率,开创了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某同学在学习“割圆术”的过程中,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圆内接正十二边形.若的半径为1,则这个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A.1B.3C.D.5.如图,菱形中,,.以A为圆心,长为半径画,点P为菱形内一点,连,,.若,且,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6.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创立了“割圆术”,现将半径为2的圆十二等分构造出2个矩形和1个正方形(如图),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B.C.D.7.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正方形的顶点E,F,G,H,M,N都在同一个圆上.记该圆面积为S1,△ABC面积为S2,则的值是()A.B.3πC.5πD.8.如图,六位朋友均匀的围坐在圆桌旁聚会.圆桌的半径为80cm,每人离桌边10cm,又后来两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距离并左右调整位置,使8个人都坐下,每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c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B.C.2π(80+10)×8=2π(80+x)×10D.2π(80﹣x)×10=2π(80+x)×89.如图,在菱形中,,.以点A为圆心,为半径作,向菱形内部作,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10.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AO的中点,CD⊥AB交半圆于点D,以C为圆心,CD为半径画弧交AB于E点,若AB=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D.二、填空题11.如图,△ABC内接于半径为的半圆O中,AB为直径,点M是的中点,连结BM 交AC于点E,AD平分∠CAB交BM于点D,∠ADB=135°且D为BM的中点,则DM的长为;BC的长为.1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2,将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点B经过的路径为弧B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2,把△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B′C′,则线段BC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所扫过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4.如图,半圆O的直径AE=4,点B,C,D均在半圆上,若AB=BC,CD=DE,连接OB,O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5.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矩形A′B′CD′的位置,AB=2,A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如图,正△ABO的边长为2,O为坐标原点,A在轴上,B在第二象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圆来如此简单”经典几何模型之隐圆专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圆来如此简单”经典几何模型之隐圆专题(含答案)

经典几何模型之隐圆”“圆来如此简单”一.名称由来在中考数学中,有一类高频率考题,几乎每年各地都会出现,明明图形中没有出现“圆”,但是解题中必须用到“圆”的知识点,像这样的题我们称之为“隐圆模型”。

正所谓:有“圆”千里来相会,无“圆”对面不相逢。

“隐圆模型”的题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能否看出这个“隐藏的圆”。

一旦“圆”形毕露,则答案手到擒来!二.模型建立【模型一:定弦定角】【模型二:动点到定点定长(通俗讲究是一个动的点到一个固定的点的距离不变)】【模型三:直角所对的是直径】【模型四:四点共圆】三.模型基本类型图形解读【模型一:定弦定角的“前世今生”】【模型二:动点到定点定长】【模型三:直角所对的是直径】【模型四:四点共圆】四.“隐圆”破解策略牢记口诀:定点定长走圆周,定线定角跑双弧。

直角必有外接圆,对角互补也共圆。

五.“隐圆”题型知识储备3六.“隐圆”典型例题 【模型一:定弦定角】1.(2017 威海)如图 1,△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2,若 P 为△ABC 内一动点,且满足 ∠PAB =∠ACP ,则线段 P B 长度的最小值为_ 。

简答:因为∠PAB =∠PCA ,∠PAB +∠PAC =60°,所以∠PAC +∠PCA =60°,即∠APC =120°。

因为 A C 定长、∠APC =120°定角,故满足“定弦定角模型”,P 在圆上,圆周角∠APC =120°,通过简单推导可知圆心角∠AOC =60°,故以 AC 为边向下作等边△AOC ,以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 ,P 在⊙O 上。

当 B 、P 、O 三点共线时,BP 最短(知识储备一:点圆距离),此时 B P =2 -22. 如图 1 所示,边长为 2 的等边△ABC 的原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BOD =30°, 顶点 A在射线 O D 上移动,则顶点 C 到原点 O 的最大距离为 。

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 圆(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 圆(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专题11:圆一、选择题1.(2017某某第8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 ∠互余的角是( )A .ADC ∠B .ABD ∠C . BAC ∠D .BAD ∠【答案】D【解析】∵AB 是直径,∴∠ADB=90°,∴∠BAD+∠B=90°,∵∠ACD=∠B ,∴∠BAD+∠ACD=90°,故选D.2. (2017某某第10题)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点O ,B 的对应点分别为'O ,'B ,连接'B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23πB .233π C.2233π D .2433π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连接O 'O 、'O B ,根据旋转的性质及已知条件易证四边形AOB 'O 为菱形,且∠'O OB=∠O 'O B=60°,又因∠A 'O 'B =∠A 'O B=120°,所以∠B 'O 'B =120°,因∠O 'O B+∠B 'O 'B =120°+60°=180°,即可得O 、'O 、'B 三点共线,又因'O 'B ='O B ,可得∠'O 'B B=∠'O B 'B ,再由∠O 'O B=∠'O 'B B+∠'O B 'B =60°,可得∠'O 'B B=∠'O B 'B =30°,所以△OB 'B 为Rt 三角形,由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得B 'B =3所以2''16022=S 2232323603OBB BOO S S ππ⨯-=⨯⨯=阴影扇形,故选C.考点:扇形的面积计算.3. (2017某某某某第9题)如图5,在O 中,在O 中,AB 是直径,CD 是弦,AB CD ⊥,垂足为E ,连接0,,20CO AD BA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AD OB = B .CE EO = C. 040OCE ∠= D .2BOC BAD ∠=∠【答案】D考点: 垂径定理的应用4.(2017某某某某第6题)如图3,O 是ABC ∆的内切圆,则点O 是ABC ∆的( )图3A .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条高的交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内心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故选B 。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与圆有关的概念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与圆有关的概念

与圆有关的概念聚焦考点☆温习理解1、圆的定义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如图中的AB)3.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如图中的C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4.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5.弧、优弧、劣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5、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6、圆的对称性 1、圆的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7、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考向一: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典例1:(2018·舟山) 如图,量角器的O 度刻度线为AB .将一矩形直尺与量角器部分重叠,使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相切于点C ,直尺另一边交量角器于点A 、D ,量得AD =10cm ,点D 在量角器上的读数为60°.则该直尺的宽度为 cm .B※考向二:垂径定理及运用典例2:(2017·十堰)如图,△ABC 内接于⊙O ,∠ACB =90°,∠ACB 的角平分线交⊙O 于D .若AC =6,BD =25,求BC 的长 .※考向三:圆周角定理及运用典例3:(2018·龙东)如图,AC 为⊙O 的直径,点B 在圆上,O D ⊥AC 交⊙O 于点D ,连接BD ,∠BD O =15°,则∠ACB =____.典例4:(2015•安徽)在⊙O 中,直径AB=6,BC 是弦,∠ABC=30°,点P 在BC 上,点Q 在⊙O 上,且OP ⊥PQ .(1)如图1,当PQ ∥AB 时,求PQ 的长度;(2)如图2,当点P 在BC 上移动时,求PQ 长的最大值.※考向四: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典例4:(2017·东营)如图,AB 是半圆直径,半径OC ⊥AB 于点O ,D 为半圆上一点,AC ∥OD ,AD 与OC 交于点E ,连结CD 、BD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OD 平分∠COB ;②BD=CD ;③CD2=CE•CO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典例5:((2015•雅安)如图所示,MN 是⊙O 的直径,作AB ⊥MN ,垂足为点D ,连接AM ,AN ,点C 为上一点,且=,连接CM ,交AB 于点E ,交AN 于点F ,现给出以下结论:①AD=BD ;②∠MAN=90°;③=;④∠ACM+∠ANM=∠MOB ;⑤AE=21M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考向五:圆的有关性质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综合运用典例6:(2016·武汉)如图,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O 上,AD 与过点C 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 ,AD 交⊙O 于点E . (1) 求证:AC 平分∠DAB ;(2) 连接BE 交AC 于点F ,若cos ∠CAD =54,求FCAF的值.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 .(2018·咸宁)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5,弦AB ,CD 所对的圆心角分别是∠AOB ,∠COD ,若∠AOB 与∠COD 互补,弦CD =6,则弦AB 的长为( )A .6B .8C .5 2D .5 32.(2018·菏泽)如图,在⊙O 中,OC ⊥AB ,∠ADC =32°,则∠OBA 的度数是( ) A .64° B .58° C .32° D .26°3.(2018·湖州)尺规作图特有的魅力曾使无数人沉湎其中,传说拿破仑通过下列尺规作图考他的大臣;①将半径为r的⊙O六等分,依次得到A,B,C,D,E,F六个分点;②分别以点A,D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G是两弧的一个交点;③连接OG.问:OG 的长是多少?大臣给出的正确答案应是( )A B.(1+)r C.(1+)r D r 4.(2017·阿坝州)如图将半径为2cm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 的长为( )A.2cm B.3cm C.52cm D.32cm 5.(2018·烟台)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I是△ABC的内心,∠AIC=124°,点E 在AD的延长线上,则∠CDE 的度数为()A.56°B.62°C.68°D.78°BAEA BCDO6.(2018·枣庄)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点P ,AP =2,BP =6, ∠APC =30°,则CD 的长为( )AB .C .D .87 (2018·荆州)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经过三点A (8,0),O (0,0),B (0,6),点D 是⊙P 上一动点.当点D 到弦OB 的距离最大时,tan ∠BOD 的值是( ) A.2 B.3 C.4 D.5ABC 中,∠A =60°,BC =5cm .能够将△ABC 完全覆盖的最小圆形片的直径是 cm .B A9.(2017·海南)如图,AB 是⊙O 的弦,AB =5,点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 =45°,若点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MN 长的最大值是 .10.(2018·益阳)如图,在△ABC 中,AB=5,AC=4,BC=3,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 于点M,N ;②分别以M,N 为圆心,以大于21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③作射线AE ;④以同样的方法作射线BF.AE 交BF 于点O ,连接OC,则OC=三、解答题11. (2018·定西)如图,点O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O 与边AC 相切于点E ,与边BC ,AB 分别相交于点D ,F ,且DE =EF . (1)求证:∠C =90°; (2)当BC =3,sinA =53时,求AF 的长.12.(2018·昆明)如图,AB 是⊙O 的直径,ED 切⊙O 于点C ,AD 交⊙O 于点F ,AC 平分∠BAD ,连接BF .(1)求证:AD ⊥ED ;(2)若CD =4,AF =2,求⊙O 的半径.E13.(2017·台州)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点P 是斜边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PE 是△ABP 的外接圆⊙O 的直径. (1)求证:△AP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O 的直径为2,求22PB PC 的值.14.(2018·福建)如图1,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为直径,DE⊥AB,垂足为E,交⊙O于点F.(1)延长DE交⊙O于点F,、延长DC、FB交于点P,求证:PB=PC;(2) 如图2,过点B作BG⊥AD,垂足为G,BG交DE于点H.且点O和点A都在DE的左侧,,DH=1,∠OHD=80°,求∠BDE的大小.若AB=315.(2017·深圳)如图,线段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点M是CBD上任意一点,AH=2,CH=4.(1)求⊙O的半径r的长度;(2)求sin∠CMD;(3)直线BM交直线CD于点E,直线MH交⊙O于点N,连接BN交CE于点F,求HE•HF 的值.16.(2018·哈尔滨)已知:⊙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点E在弧AB上,连接BE、DE,点F 在弧AD 上,连接BF 、DF 、BF 与DE 、DA 分别交于点G 、点H ,且DA 平分∠EDF . (1)如图1,求证:∠CBE =∠DHG ;(2)如图2,在线段AH 上取一点N (点N 不与点A 、点H 重合),连接BN 交DE 于点L ,过 点H 作HK //BN 交DE 于点K ,过点E 作EP ⊥BN ,垂足为点P ,当BP =HF 时,求证:BE =HK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3HF =2DF 时,延长EP 交⊙O 于点R ,连接BR ,若△BER 的面积与△DHK 的面积的差为47,求线段BR 的长.图1 图2 图3与圆有关的概念聚焦考点☆温习理解1、圆的定义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深圳中考数学专题——圆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 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8.如图,△ABC中,以AC为直径的⊙O与边AB交于点D,点E为⊙O上一点,连接CE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ED.
(1)若∠B+∠FED=90°,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FC=6,DE=3,FD=2,求⊙O的直径.
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以边BC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B,AC分别交于D,F两点,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
(1)判断D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过点F作FH⊥BC,垂足为点H,若AB=4,求FH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10.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是上一点,且∠BDE=∠CBE,BD与AE交于点F.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BD平分∠ABE,求证:DE2=DF•DB;
(3)在(2)的条件下,延长ED,BA交于点P,若PA=AO,DE=2,求PD的长和⊙O 的半径.
11.如图,点D是等边△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C=CD,以AB为直径作⊙O,分别交边AC、BC于点E、点F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连接OC,交⊙O于点G,若AB=4,求线段CE、CG与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
12.已知如图,以Rt△ABC的AC边为直径作⊙O交斜边AB于点E,连接EO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点F为BC的中点,连接E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EAC=60°,求AD的长.
13.如图,AB是⊙O的直径,∠ABT=45°,AT=AB.
(1)求证:AT是⊙O的切线;
(2)连接OT交⊙O于点C,连接AC,求tan∠TAC.
1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为半圆O的三等分点,过点C作C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E是⊙O的切线;
(2)判断四边形AOCD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15.如图,在⊙O中,AB为直径,OC⊥AB,弦CD与OB交于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有点E,且EF=ED.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OF:OB=1:3,⊙O的半径R=3,求的值.
16.如图,AB为⊙O的直径,CO⊥AB于O,D在⊙O上,连接BD,CD,延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E,F在BE上,且FD=FE.
(1)求证:FD是⊙O的切线;
(2)若AF=8,tan∠BDF=,求EF的长.
17.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交BC于F,AC=FC.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已知圆的半径R=5,EF=3,求DF的长.
18.如图,在△ABC中,∠CAB=90°,∠CBA=50°,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点E在边AC上,且满足ED=EA.
(1)求∠DOA的度数;
(2)求证:直线ED与⊙O相切.
19.如图,在Rt△ABC中,∠ACB=90°,E是BC的中点,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连接DE
(1)求证:△ABC∽△CBD;
(2)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
20.如图,AB是⊙O的直径,OD⊥弦BC于点F,交⊙O于点E,连结CE、AE、CD,若∠AEC=∠ODC.
(1)求证:直线CD为⊙O的切线;
(2)若AB=5,BC=4,求线段CD的长.
21.如图,AC是⊙O的直径,BC是⊙O的弦,点P是⊙O外一点,连接PB、AB,∠PBA=∠C.
(1)求证:PB是⊙O的切线;
(2)连接OP,若OP∥BC,且OP=8,⊙O的半径为2,求BC的长.
22.如图,AH是⊙O的直径,AE平分∠FAH,交⊙O于点E,过点E的直线FG⊥AF,垂足为F,B为直径OH上一点,点E、F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BC和CD上.
(1)求证:直线FG是⊙O的切线;
(2)若CD=10,EB=5,求⊙O的直径.
23.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C=90°,∠DCB<90°,对角线AC平分∠DCB,延长DA,CB相交于点E.
(1)如图1,EB=AD,求证:△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2,连接OE,过点E作直线EF,使得∠OEF=30°,当∠ACE≥30°时,判断直线E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4.如图,Rt△ABC中,∠C=90°,AC=,tanB=,半径为2的⊙C,分别交AC,BC
于点D,E,得到.
(1)求证:AB为⊙C的切线;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5.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交⊙O于D,D是BC的中点.
(1)求BC的长;
(2)过点D作DE⊥AC,垂足为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
26.如图,点P是⊙O外一点,PA切⊙O于点A,AB是⊙O的直径,连接OP,过点B 作BC∥OP交⊙O于点C,连接AC交OP于点D.
(1)求证:PC是⊙O的切线;
(2)若PD=cm,AC=8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若点E是的中点,连接CE,求CE的长.
27.如图,CE是⊙O的直径,BD切⊙O于点D,DE∥BO,CE的延长线交BD于点A.(1)求证:直线BC是⊙O的切线;
(2)若AE=2,tan∠DEO=,求AO的长.
29.如图,AC是⊙O的直径,OB是⊙O的半径,PA切⊙O于点A,PB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M,∠COB=∠APB.
(1)求证:PB是⊙O的切线;
(2)当OB=3,PA=6时,求MB,MC的长.
30.如图,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过B作OP的垂线BA,垂足为C,交⊙O于点A,连接PA、AO,并延长AO交⊙O于点E,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D.
(1)求证:PA是⊙O的切线;
(2)若=,且OC=4,求PA的长和tanD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